田螺姑娘的故事美好了很多人的童年,但田螺公婆你喜歡嗎?自打搬進新房後,方小姐的家就經常這樣——下班後打開家門,只要家裡變乾淨了,就代表公婆又來過了。
方小姐說,雖然公婆包攬了家務她很感激,但自己還是陷入了生活被監控的煩惱之中。
公婆經常悄悄到訪
30日晚上8點過,記者在渝北冉家壩沃爾瑪超市門口見到了方瑤,她身高約1.6米,身材勻稱,留著中長發。方瑤今年26歲,在光電園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去年年底,她和老公搬進了春風城市心築小區居住。
方瑤說,這套2居室的房子是二人合買的婚房,搬進去前,二人曾一度與同事合租而住,「期盼了太久,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我原以為一切煩惱都沒有了。」
但方瑤很快就發現了新煩惱的到來——公婆家距該小區約半小時車程,手裡也有這套房的備用鑰匙,因此,小兩口搬進來不久後,公婆就經常悄悄地到訪。
田螺姑娘般包攬家務
方瑤說,自己第一次發現公婆到訪時還嚇了一跳——回到家裡,發現進門口的鞋子不見了,垃圾桶倒了,陽臺上的衣服收了,再仔細一看,原本空空如也的冰箱裡塞滿了蔬菜、水果和新鮮的肉……
方瑤和老公周先生懵了片刻後反應過來,是方瑤的公婆所為。周先生對此感到很驚喜,說:「我以前讀住讀的時候,我室友就經常說我爸媽像田螺姑娘樣,動不動就送好吃的來,還給我打掃寢室,哈哈。」
但方瑤對此卻感覺很不安,比如自己原本丟在浴室的內衣被洗了,比如自己的梳妝檯被整理過了,「這些東西都屬於我的隱私物品,不喜歡別人動。」
兒媳感覺生活在監視中
方瑤還說,後來這幾個月,公婆只要有空就會突然造訪,依然是不打任何招呼,上門後就會打掃屋裡並添置物品。但每次方瑤和周先生去公婆家吃飯的時候,婆婆會從生活習慣、生活細節上教育自己,還會以婆婆在方瑤家裡看到的情況來舉例,「她有次就說,我的口紅、衣服、包包實在太多了,很浪費,夠用就行了。」
方瑤還說,前不久她請了病假在家裡休息一天,公婆也是突然就到訪了,自己只得趕緊換好衣服起來陪著,「說實話,我真的受不了這樣,他們從來不提前打招呼,讓我感覺自己生活在公婆的監視之中。」
對於方瑤的不滿,周先生則說:「我爸媽做這麼好如果還要被挑剔的話,我真的無話可說了。」
熱議:成家後,與父母怎樣的距離最舒服?
胡豔(31歲 女 化妝品銷售):我生完寶寶後,婆婆搬到我家裡來幫我帶娃,我倆各種小矛盾不斷,後來寶寶大了些,婆婆回家了,我和婆婆關係又好了,所以我覺得,一定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避免矛盾之道。
吳小姐(28歲 女 文員):我覺得鑰匙放在父母、公婆家作備用很正常,但是不請自來真的不應該,兒女畢竟已經成家,應該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空間,也該給予更多的尊重。
孫志強(32歲 男 設計師):不都說與父母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嗎?感覺很有道理,成家後畢竟不再是自己一個人與父母相處。
張先生(29歲 男 老師):儘管我非愛我的父母,但成家後,我還是與父母分開住了。這是因為成家後的我不再是自己在生活,妻子和父母的生活習慣、脾氣肯定都會有不對付的地方,我覺得常回家看看比住在一起更好。
謝婧(36歲 女 銷售):我就和公婆住在一起,感覺真的很好,可以幫忙帶大寶和二寶,也許有孩子之前覺得分開住是自由,有孩子以後和老一輩住在一起是安心和放心吧。
點評:多理解多關心少幹涉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英國心理學會特許諮詢心理學家陳志林,就方瑤遇到的問題,最好的處理點在於周先生,方瑤可以告訴周先生,自己理解公婆的做法,但實在是難以適應,請周先生從兒子的角度跟公婆交流一下,比如每次來之前是否能提前告知,或者是承諾小兩口想要提升自理能力,希望以後公婆不再包攬家務等。
而對於成家後,與父母的距離這一問題,其實不同家庭的情況也不同,難以總結出標準答案。但在彼此相處過程中,父母應該給子女更多的自由空間,儘量多理解少幹涉,而子女則應該與配偶一起,給予父母雙份的關心和關懷。
都市熱報-廂遇首席記者 王薇
編輯:張亞
校審:周圓
總值班:嚴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