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和兒媳沒有血緣關係,算不算近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2020-12-02 盆栽交流集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最近一個話題掀起人們的思考,是夫妻更親還是兄弟姊妹更親。

而從這個話題又衍生出來一個新的問題,公婆和兒媳是不是屬於近親屬關係?

此前,法律法規並沒有對親屬和近親屬做出詳細的界定,只是法典規定妻子,丈夫,子女,父母等一些具有血緣關係和姻親關係的人才在法律規定的近親屬範圍裡面。

從側面說明了自己的公婆和自己的兒媳不是自己的近親屬。那麼該怎麼樣理解這種公婆和兒媳關係呢?

公婆和和兒媳是家文化下的「共生」關係

你的監護人,被你監護的人都是你的親屬或者是近親屬,這種關係是一種具有穩定性的關係,還是一種具有法律效應的關係,在遠古時候人們想要在社會中生存,單憑一己之力是沒有很大用的,需要建立家庭,在這種家庭關係的影響下,我們才能利用已有的資源在社會上有更好的發展。

中國文化中家文化是很顯著的一個文化分支,就像曾國藩寫的《曾國藩家書》是他對後人的諄諄教誨。

而中國人也很注重一個家族的興衰發展,每個人的發展都與整個大家族息息相關,大家族裡的公婆和兒媳也是家文化的管轄範圍,很多時候這種兒媳公婆關係是依附於大家族而存在的一種共生關係,這種關係並非親屬和近親屬關係。

親屬不等於共生環境下的親密關係

親屬是我們具有法律效應的監護人或者是被監護人。

一般來說只有具有與我們血緣關係的人才是我們的親屬,公婆和兒媳和我們都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不管是親屬還是近親屬都沒有包括公婆和兒媳。

只是同處於一個家庭裡面的一種共生關係。這種共生的關係讓人們在一定程度上誤認為公婆與兒媳是自己的近親屬。

人與人之間的陪伴或許會讓你覺得同處一個屋簷,很多時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關係。親密關係心理學是心理學流派裡的重要分支,親密關係是指個體與不限年齡不限性別的社會他人形成的一種和諧融洽的一種關係。

一般來說是指夫妻之間的關係。如果與公婆兒媳相處融洽我們暫且也可以將它認為是親密關係的一種。但是近親屬和親密關係是截然不同的。

社會契約下的道德層面的約定性關係

公婆和兒媳的由來也是源於婚姻關係下的一種稱呼,心理學認為婚姻本質上是個體自願與社會他人形成的一種社會契約關係。

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與公婆與兒媳的關係,只是一種礙於婚姻關係而形成的一種社會關係,這種社會習俗下的關係也不需要承擔任何應盡的義務。

如果相處愉快我們暫且可以認為這是一種親密關係。

但是和公婆和兒媳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沒有任何法律效應的關係,只是社會道德層面要求下的一種社會約定關係。

並且這種關係是可以改變的,再看近親屬這個含義是一段很穩定的關係,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很大程度上你一出生你的親屬你的近親屬都大部分定型了,當然這時候你的配偶這種近親屬關係沒有定型。

公婆和兒媳這種關係是婚姻這個社會契約下暫存的一種道德約定的社會關係。

總而言之,公婆和兒媳確實不屬於任何親屬或是近親屬範圍內,這種關係只是一種家文化下的一種共生關係,或許也只是一種在婚姻關係下的親密關係。

不管是和自己的公婆和兒媳是什麼關係,是不是親屬和近親屬最本質上的區別就是是否具有法律效應。雖然公婆和兒媳都不是近親屬。

但是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環境中,可能會朝夕相處,對於他們到底是不是親屬、是不是近親屬也不需要非要分出個明顯的界限。在很多時候人與人相處的關係中,不需要刻意在意太多

不管是什麼樣的關係都是互相陪伴的過程,某些沒有血緣關係沒有親屬關係的人或許也有可能比你的親人更加珍惜這段關係。

當然除了與法律扯上關係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再去界限近親屬,無可厚非。只不過某些時候這種親密關係不一定就會低於親屬之間的關係。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Psychological bulletin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

相關焦點

  • 喪偶兒媳再婚後,有權繼承公婆的遺產嗎
    要探討兒媳是否具有繼承權,首先要看哪些人在法律上享有繼承權,我們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時繼承開始,並且是有順序的,遺產繼承的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法律上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 兒媳為拆遷款鬧分家,還惦記公婆百年後的財產,公婆:離了算了
    最近,年近花甲的趙向東遇見了一個大麻煩,他說兒媳江紅把自己開的小超市砸了,還將門口堵著,不讓他做生意?兒媳怎麼會砸自己家的店呢?這家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江紅與丈夫婚後與公婆一直生活在一起,沒有分家。但每次她與公公婆婆發生矛盾,老公就站到了父母一邊。她一個人面對擰成一根繩的三個人,很是委屈,這也讓她變得越來越敏感。在這個家,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雖然婆婆不會打她罵她,但會挑事,動不動就讓老公跟自己離婚。所以,現在江女士的訴求是與公婆分家。她說她害怕再次被公公打。
  • 為什麼公婆和兒媳,嶽父母和女婿不是近親屬
    01日常生活中,對於近親屬的我們都有自己約定俗成的認知,但是在現行民事法律中,對此並沒有詳細的界定。因為一旦牽扯到法律,就需要行使一系列權利和義務。因此關於「公婆和兒媳,嶽父母和女婿是否認定為近親屬」,自提出以來,爭議不斷。
  • 家有田螺公婆,悄悄上門包攬家務 兒媳卻感覺渾身不自在
    方瑤說,這套2居室的房子是二人合買的婚房,搬進去前,二人曾一度與同事合租而住,「期盼了太久,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我原以為一切煩惱都沒有了。」但方瑤很快就發現了新煩惱的到來——公婆家距該小區約半小時車程,手裡也有這套房的備用鑰匙,因此,小兩口搬進來不久後,公婆就經常悄悄地到訪。
  • 公婆對兒媳不好,憑什麼要求兒媳孝順公婆,真可笑!
    ,婆婆做好飯,從來不叫我吃,我自己去端碗盛飯的時候,婆婆更是各種風涼話,意思是我吃飯就是浪費糧食,我也不願意讓母親來照顧我,因為怕母親也跟著受氣。身為女人,作為孩子的母親,因為生了女兒受到到公婆的輕視和打擊,除了自己強大起來,好好的培養自己的孩子,其他的都免談,因為原諒可惡的人是上帝應該做的事,我們作為普通人應該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第一,兒媳婦是否孝順,要看公婆對自己的態度。
  • 我媽媽表妹的女兒,算不算近親,可以追嗎?神評真是高人啊!
    「我媽媽表妹的女兒,算不算近親,可以追嗎?」神評真是高人啊!哈哈哈哈!朋友總是懷疑我的智商,但是我就是不服輸,就是肯定我智商比他高,今天他拿來一道題測驗我。說如果樹上的人是我,我會怎麼辦才能活下來?這傢伙,當然好辦了,要是我當然會先閃現撿起地上的黑切,首先劈掉殘血大樹瞬間血怒再幹掉蛇女和獅子狗,再Q回血補掉河道來的鱷魚,最後套路前來支援的奎因!五殺!絕了啊這招數。暑假已經到來,所以兄弟也準備自己拼一把出去打工,坐的是火車。但是上火車的時候,卻遇到了這一幕,他說5號座是他的,不知道該不該去?我說你傻啊?沒看到嗎,另一個女的都被臭的轉頭了?
  • ...要公婆騰房給自己父母養老,公婆妥協去租房,兒媳砸家公婆賴著不走
    可如果公婆為兒子買房花光了積蓄,又恰好無處可去時,兒媳就應該看在公婆出錢的份上,感激孝敬公婆,而不是用各種方法逼走公婆。畢竟,房子不是你買的,你沒有說話權。 陳阿姨這輩子,就一個寶貝兒子。正因此,陳阿姨對兒子是有求必應,不管兒子提出什麼要求,他們老兩口都會盡全力去滿足。所以兒子結婚時,不管兒媳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他們都不敢提出任何要求。因為兒子就非她不娶。
  • 《民法典》兒媳不用贍養公婆,女婿不用贍養嶽父嶽母真的假的?
    新民法典來了,瞬間感覺自己底氣不太足了呢!因為我是兩個女兒家庭,本來覺得挺幸福的,負擔小一點。可是新版《民法典》規定,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女婿也沒有贍養嶽父嶽母的義務,我這將來可是當丈母娘的啊!但是後面一條又給了我些許安慰,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 兒媳對公婆、女婿對嶽父,有贍養義務嗎
    丙、這個真沒有。現行法律沒有規定,兒媳有贍養公公(婆),女婿沒有贍養嶽父(母)的義務。法律主要是從血緣、撫養的角度來考慮贍養義務的。也許有人認為,這個事不要拿出來說,說了不好。其實,說與不說,事情都擺在那裡。說錯了,可以批評指正嘛。
  • 小兒媳坐月子,公婆帶倆孩去伺候,半月兒媳:你們走,我伺候不起
    面對條件不太好的兒子,父母總是天生心疼他。因為心疼,所以就會對另外一個兒子有所虧欠。尤其是兒媳坐月子,公婆還要幫著另外一個兒子兒媳帶孩子,這更是讓坐月子的兒媳,忍無可忍。畢竟坐月子,是女人恢復身體最好的時候。
  • 公婆與兒媳是否需法定視為近親屬?你咋看
    婆婆與兒媳,嶽父與女婿,對脾氣的話,也會像親兒女一般相處,但一旦涉及到法律概念上的權利和義務,能否「視為近親屬」,就需要慎重。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了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關於最新被從民法典草案中被刪除的「公婆、嶽父母、兒媳、女婿,視為近親屬」這一條,有委員提出自己的看法。日常生活中,提起近親,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法律範疇的近親屬,需要行使一系列權利和義務,做出明確規定就很有必要。目前的婚姻法中,並未界定近親屬範疇。
  • 婆媳相處不好的根本原因,不是沒有血緣關係,而是...
    只是呢,世人都會一個勁地說兒媳婦壞話,因為這個社會並不平等,傳統的家庭觀念並沒有消亡,世人的道德觀念還是有陳舊,尤其是在婆媳關係這方面。 所以說,兒媳婦很難做人!不和婆婆住要忍受不孝順的非議,住在一起不是自己受委屈,就是反抗成別人眼裡的不孝兒媳。
  • 為何出了「五服」就不算近親?「五服」到底是什麼?有這樣四層含義
    五服的第二個意思說的是服飾,說統治集團地位不同,官府也不一樣,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個等級,五種服飾。 它也跟血緣沒有關係,扯它純粹是浪費時間,不多解釋。 五服的第三個含義跟血緣就沾邊了,雖然也是服飾,但這是在舉行葬禮時穿的,不是皇帝的工裝。
  • 「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有關係」,寶媽切身體會,很有說服力
    我就曾經向一位朋友取經,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有關係」我有一朋友,跟婆婆的相處過程就像在坐過山車,她們曾經歷過要好——鬧掰——和平相處三個階段。朋友在回顧這段經歷時,很有感觸地說「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有關係」。「沒有關係」?
  • 結婚份子錢給公婆還是自己拿?聰明兒媳的做法值得借鑑,長知識了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舅媽家表妹和相戀了5年的男友終於領證了。領完證接下來就是辦婚禮,婚禮還沒辦的時候,舅媽就給表妹出了一個難題。舅媽表示結婚的份子錢必須讓表妹拿著,這樣表妹才不虧。可表妹偏偏是那種不爭不搶的好人,她說份子錢公婆拿著她也沒意見。
  • 母親節花2000給公婆買禮物,聽到婆婆和鄰居抱怨,兒媳下逐客令
    後來婆婆索性帶著四季衣服住下不走,看到婆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度,亞惠害怕了,也吵煩了,只好採取妥協的方式和婆婆和解。見兒媳服軟,婆婆感到特別自豪,給小兩口制定了備孕計劃,沒多久,亞惠順利懷孕。懷孕期間,婆婆對兒媳是關懷備至,一日三餐精心搭配,就連水果都洗淨切好端到兒媳面前。
  • 公婆把你當家人還是當外人,全看這3件事,別傻傻不知情!
    雖然這種觀念「舊思想」很嚴重,但對於不少剛結婚的女性來說,離開娘家另起爐灶,還是想儘快地得到公婆的認可,與婆家人愉快相處。可事實上,很多人表示雖然自己已經很努力地表現了,但婆家始終沒有把自己當成「家人」,做什麼事情都防著一手。
  • 婆婆生病住院,兒媳對老公說「她是你媽,和我沒有關係」
    結婚後,人人都有雙重父母,對於女人來說,公婆也要叫一聲爸媽。雖然比不上親生父母的血緣親情,但為人兒媳應盡的孝心也是不能少的。如果女人想讓老公對自己的父母好一點,自己首先要對公婆好。你付出了什麼,將來才會收穫什麼。付出不一定有收穫,但是沒有付出,一定沒有收穫。愛情、親情、友情,都是這樣的道理。
  • 「兒媳和女兒同時坐月子,我只想伺候女兒」老人的解釋無法反駁
    昨天,我在和王大娘閒聊的時候,聊到這個話題。王大娘說:「雖然兒媳和女兒同時坐月子,出於長輩對晚輩的責任,應該是一視同仁,一起照顧最好。但是,從私心方面來講,兒媳和女兒同時坐月子,我只想伺候女兒。」聽到王大娘的話,我正打算替她兒媳抱不平,但是聽完她的解釋,我實在是無法反駁。
  • 論「婆媳關係」第二篇:如何和公婆融洽相處、相安無事!
    這一段話出自山陰金先生的《格言聯璧》,大意是說:「婆婆的女兒全家都很喜歡,而兒媳呢?全家都不待見,勸誡天下的婆婆,如果對兒媳能減少愛自己女兒的三分來愛兒媳,兒媳怎麼會不和順呢?親家又怎麼會抱怨呢?希望世上的所有兒子,把對妻子溫柔順和的心也同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段話時就很喜歡,個人覺得說得很好,其實山陰金先生也是變相在告訴天下的婆媳應該如何搞好「婆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