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再把作家、學者、教授也給弄成了貶義詞

2020-12-06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文/管劍剛

假如有爭議的作品出現在二十年前,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那時網絡尚未普及,手機也還不能上網,關鍵是微博還沒有出現,微信公眾號也還沒有做出來,今日頭條更甭說了。這也就是說,那時你要寫個想每日連續發表的作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情況是什麼呢?可能的情況是你把這種作品發在報紙副刊上,但不會出現爭議。為什麼這樣說呢?看看眼前的現狀,再琢磨琢磨二十年前的情形就明白了。不會出現爭議的原因會有這樣幾點:

一、你可能發不出來,因為那時的政府尚沒有今天的這種自信。順便說一句,今天的自信,和自信形成的言論寬鬆環境真的令人欽佩。

二、你可能會發出來,但聽不到反對的聲音,因為有話語權的是一些所謂的作家、文科學者和教授,而廣大人民群眾在報紙上是不可能有發言權的。哪一個編輯也不會給一個普通老百姓編發一篇批評作家的文章。

三、作品結集出版,即便在外國出版,被外國敵對勢力利用,人民群眾看著也是干著急,屁用也沒有。

四、這樣的作品自也有喜歡的人,這裡不討論喜歡的群體都是什麼人,只說這種作品出版發行後,十幾億的中國人裡面,有兩萬人買,儘管是極少數也可以得出廣受歡迎的結論。

這樣下來你就會發現,有爭議的作品不會出現爭議。

但是,如今卻不同了,如今的網絡普及,達到了幾乎生活能自理的人都能上網的程度,加上手機的便捷,微博、頭條號、微信、百家號之類的平臺,隨時隨地可以上網表達觀點。

廣大人民群眾在國家、社會進步和信息技術發展的條件下,終於有了發言的權利和便利。他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儘管發言的文字水平不一,有的精準如專家,有的略顯直爽簡單,甚至粗暴(粗暴我也不贊成),但真誠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特別是一大批熱愛祖國,不懼權威的年輕人,他們是在國家日益強大的自信中成長起來的,又經歷了這次疫情,愛國感情更趨成熟,對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及其言論極為反感。當然,在政府工作有失誤時,他們也會批評,但他們的批評是真的為了國家好,而不像某些人的批評是別有用心。

而這些,對於那些自認為高人一等的作家、學者、教授來說感覺很陌生,很不適應。所以說,假如你是一個真正有良知的主張批評權利的作家或學者或教授,要有也能接受批評的雅量,要具備適應民主和自由的素質,不能嘴上說民主自由,現在人民群眾享有民主自由的權利了,你卻說他們是烏合之眾,說他們是受操縱的。這樣不好,這在有一部分知識分子把知識分子都快糟蹋成貶義詞的時候,千萬別再把作家、學者、教授也給弄成了貶義詞。(順便加個說明,這裡所說的學者、教授僅指文科類)

相關文章:

你看見的是你想看見的

魯迅先生說的「看客」已經發生了身份轉換

相關焦點

  • 不懂中文千萬別紋身!這些球員鬧笑話,有人把貶義詞紋身上
    不懂中文千萬別紋身!這些球員鬧笑話,有人把貶義詞紋身上 隨著我們國家逐漸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開始了解和喜歡中華文化,NBA賽場上也出現了很多中國元素,尤其是不少NBA球員都喜歡將方方正正的漢字紋在身上。但是,不懂中文可不能亂紋身!
  • 網絡作家何為貶義詞,你欠網絡作家一個道歉
    記者又問:作為一位網絡作家,你似乎不屑於談論網絡文學?我說:你說誰是網絡作家?你才是網絡作家,你們全家都是網絡作家。記者懵了……其實,我不介意別人叫我網紅,因為到目前為止,網紅還算是個中性詞。但我很介意別人叫我網絡作家,因為我認為網絡作家是個貶義詞在我眼裡,作家是褒義詞,意味著思想、才華、有內涵的作品;提到作家,我能想到的是馬爾克斯、毛姆、陳忠實、莫言……他們是搞藝術的人;網紅是個中性詞。
  • 古代「作家」是貶義詞 王維曾用「作家」諷刺他人
    王維自己也許不會想到,「作家」一詞後來竟逐漸成為了文人的代名詞。要不,誰能夠知道古時「作家」竟然還是個貶義詞呢?受到這檔在浙江衛視播出的國學節目的影響,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書店中不少國學書籍也開始熱銷。《原來是這樣》將國學知識容納在劇情之中,觀眾在逗樂的同時,更對一些常用詞彙有了全新的認識,而這些解讀中的趣味知識,則讓觀眾經常捧腹大笑。「在最近的一期節目中,就會對『爪牙』進行全新的解讀。」
  • 《原來是這樣》"爪牙"是褒義詞 "作家"是貶義詞
    那後來「爪牙」又是如何變為貶義詞的呢?答案就要在本周播出的《原來是這樣》中揭曉咯!如果「爪牙」已經讓你目瞪口呆,那「作家」一詞的演變,就更戲劇化了。現在我們常用「作家」來形容從事文學創作的人群,而在古代,「作家」可不是用來形容文人的,並且大詩人王維還曾用這個詞來諷刺過一個文人呢!《晉書·食貨志》中記載說:「桓帝不能作家,曾無積蓄」,指桓帝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產,所以就沒有什麼積蓄。
  • 莫言:「鄉土作家」不是貶義詞 不為獎項而寫作
    提到學者氣與文人氣的問題,莫言說:「我沒有學問,所以沒有學者氣,我始終沒有把寫小說當成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我是一個農民,現在依然把自己跟農民認同,所以就沒有文人氣了。所以,我還是認為人應該有一種清醒的自我意識,不僅僅在意識上當作是老百姓的一分子,而且從所有的方面感覺到其實我就是老百姓的一分子。
  • 紅學家周思源:被迫當學者 夢想當作家
    周思源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著名紅學家。現從事小說創作、《紅樓夢》及古代小說研究、現當代文藝批評、中國文化研究。  多數人眼裡,周思源是學者、教授、名人,不過周思源自己更希望是個作家。他說,我當學者是「被迫」的,當作家才是我一生不變的理想。
  • 北京大學教授:「本專業不培養作家」
    有些人認為中文系的畢業生會成為作家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夢想將來成為作家的學生將申請中文系,然而卻的現實與我們的認知正好相反。大多數著名作家不是中文系的如果你算一下中國現代的著名作家,你會發現他們中很少有人學過漢語並成功畢業。例如,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最初學的是醫學,但他覺得醫學救不了中國人,於是他放下手術刀,拿起筆,創造了一代人。
  • 看看作家是怎樣煉成的?
    情懷作者屬於業餘寫手;而商業作者才屬於職業作家(不以掙稿費為目的的人,都不叫作家)。生活就這麼現實,只要你要吃飯,就離不開掙錢。但問題又來了,有的作者為了掙錢,什麼小說都敢寫,你懂的。於是遭到情懷作者的唾罵,這些人鑽到錢眼裡了,為了錢可以跪下來給別人舔皮鞋,甘心當舔狗。
  • 評論:病休公務員「吃空餉」別弄成「一辭了之」
    評論:病休公務員「吃空餉」別弄成「一辭了之」 2017-08-22紀律挺在前面不能成為空話,希望這事別弄成「一辭了之」。  之所以強調這些,並非與當事人過不去,而是強調單位要有紀律意識和法治思維,依法行政的同時還要依法管理機關內部事務。全面依法治國,行政機關要帶好頭。
  • 臺學者:蔡英文是不是想把太平島弄成美軍租借地
    20日,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在臉譜上表示擔心,所謂建「運補基地」是不是要把太平島弄成「美軍租借地」?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則批評說,「雖然國安會開了3個多小時,但這些政策不但不能正中要害,甚至還充滿委曲求全,顯然難以挽回民心。」臺灣《聯合報》20日稱,南海仲裁案後,朝野「立委」登機前往太平島,必將觸動美國和兩岸的敏感關係。
  • 作家出自中文系?北大教授:「本專業不培養任何作家」
    也有人想當然覺得中文系畢業的都會去當作家,因此許多將來夢想成為一名作家的學子都會去報考中文系,然而現實卻恰恰與我們的認知截然相反。名作家幾乎都不是中文系的細數中國近代有名的作家,你會發現他們很少有人是就讀中文系並順利畢業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魯迅先生原本是學醫的,但是他覺得醫學救不了中國人,於是放下了手術刀,拿起了筆,成就了一代大家。
  • 這個時候,千萬別讀日本作家的書!
    書是好書,太宰治也是個好作家,但對一個抑鬱症患者實在辛辣過了頭。今日提及日本作家,在腦海裡過了一遍,發覺80%的作品都與死亡、遺憾、絕望、幻想、墜落諸多不算正面的詞彙相關聯。「這個時候,別讀日本作家的書,別跟自己過不去。」
  • 哈工大市政學院教授馬軍獲「長江學者成就獎」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學院教授馬軍日前榮獲「長江學者成就獎」工程科學獎,據悉,此次全國僅有3名學者入選,這也是哈工大專家學者首次獲此殊榮。
  • 「妓女作家」到「富豪榜」 看文壇炒作20年
    「炒作」這個詞兒,我這些年來經歷了一個變化,在我的辭典裡,開頭是一個貶義詞。梁文道:很負面的。竇文濤:後來呢,就到現在變成了一個中性詞。就是我很難說它這個東西是不好嗎?朱老師,你怎麼看?朱大可: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就是市場化以後,炒作就變成一個市場營銷手段,尤其是這個在把作家明星化的過程當中,因為作家想想他要賣高價,就是獲得這個市場。竇文濤:得賣書啊。
  • 看起來好欺負,實則是狠角色的星座,千萬別惹!
    所以平時就連朋友都不會真的去惹天蠍不開心,因為他們都知道天蠍只是看起來很好欺負,實際狠起來一般人無法招架的,朋友還會奉勸別人千萬別惹天蠍。一般情況下,說一個人很精明都是貶義詞,但是用在水瓶身上,就是褒義詞了。因為水瓶有著非常清晰的邏輯,還有很強大的思維,他們看一件事情,都是很透徹的,只是平時不願意表現罷了。所以當水瓶表現出自己真正實力的時候,別人都會感覺到望塵莫及。只要你惹到他們了,水瓶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不好過。
  • 臺灣學者論壇:別再區分「中國史」與「臺灣史」
    環球網2月27日消息,臺灣專家學者於2月26日在中評社臺北會議室舉辦論壇,探討臺灣歷史教科書中隱藏的兩岸認同危機。與會學者鹹認,臺灣歷史教科書問題在於其臺灣史觀結構與非傳統的書寫脈絡,造成年輕人形成「一邊一國」的認識,確實對兩岸有深遠影響。
  • 探險家:千萬別轉身跑
    探險家:千萬別轉身跑   原標題:著名科學探險專家張樹義來渝分享探險之旅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如何在野外探險中巧妙地規避危險?12月8日,在重慶科技館舉辦的「科技·人文大講壇」上,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張樹義和市民分享了自己精彩的科學探險經歷。
  • 微信暱稱怎麼弄成空白顯示 微信取空白名字設置方法
    微信暱稱怎麼弄成空白?方法如下:  第一步、複製特殊符號,不是一般的空白格式 ,直接打空格是沒有用的必須用下面的符號,大家可以直接複製:  (        )  第二步、複製好上面整個括弧後,然後打開微信,之後進入個人信息-修改暱稱界面,然後在暱稱出粘貼上。
  • 《紅樓夢》裡,賈府省親的盛宴弄成了悲情的家人團聚?
    (二)把省親的盛宴弄成了悲情的家人團聚可是元春也是奇特的皇妃,她似乎深宮十多年,沒有完全的融入進去,沒有把富貴當成幸福,沒有把省親當成彰顯聖恩的活動。她的表現,勉強及格,是因為,落在文字上的都是頌聖的話,這說明,還沒有糊塗到家。
  • 孔飛力:千萬別把饒有興趣的一個故事寫成一篇乾巴論文
    此外,他還特別強調:「可別忘了列入中國學者的專著,比如戴逸、王鍾翰先生的書,還有前輩韓國漢學家閔鬥基的專著,也得讀。」孔老師一直強調,他的研究離不開和中國史學學者的密切切磋和合作, 對韋慶遠、鞠德源等先生的協助,他深懷感激,並且時時提醒我們,不能忽略中國史學家在領域內獨到的貢獻。博士生的資格考試完成後,在寫論文期間,我還不時在他每周辦公時間登門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