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曠課」忙賺錢!道教文化不該蒙塵商業化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有道士開網店售賣號稱「親筆手繪、硃砂法印、法力巨大」的符咒;有道士專心經營道教文化公司,不賺錢的活動不參加;有道長為公司題字、站臺,帶道士頻頻出現在偽宗教場所「組團賺外快」……半月談記者經過兩年多時間追蹤調查發現,山東知名道觀泰山靈應宮「道教商業化」問題突出,而此現象並非個例。

道士「曠課」忙賺錢

近年來,多次有內部人士反映靈應宮部分宗教在職人員開設銷售符咒、法事定製、代為開光的網店。

靈應宮一名張姓道士在某電商平臺開設「妙易仙」「符佑堂」等店,售賣「招財符」「送子符」「驅邪符」「夫妻和合符」「安胎符」等各種符咒,售價從100元到999元不等。網店中可以看到該道士手持「鄭重承諾」的照片和中國道教協會頒發的「道士證」照片,「道士證」上所寫的單位為泰山靈應宮。

該道士在開設的網店「符佑堂」中稱:「本店所有靈符均出自泰山道教法師張道長親自手工繪製。繪製過程中受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庇護,聚五嶽獨尊泰山之靈氣!」

該網店打出標語——「符咒為打通天地能量場,溝通靈界信息的載體」「(張道長)精研道家法術,奇門遁甲,在符咒方面尤為擅長」「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弄假玄虛必遭雷劈」。

早晚功課本是道教教內日常必做的功課,但在靈應宮,因為做功課沒有收入,許多道士根本不來參加。有內部人士透露,靈應宮有一名道士在2016年就註冊了所謂研究和推廣道教文化的山東道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他長期以各種理由請假,缺席正常宗教活動,將主要精力用在經營公司方面。

今年6月底,由山東省民宗委、泰安市委統戰部成立的聯合調查組進駐靈應宮,上述現象才得以糾正。目前,「妙易仙」「符佑堂」等網店商品已全部下架;山東道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於6月20日更換了法定代表人。

道士「下山」要小心!

電影《道士下山》講述了一名躲避饑荒的小道士離開道觀,懷揣赤子心踏入紅塵後,終感嘆「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而如今,道士「下山」,不一定是行俠仗義、傳播教義,而是「瞄準」錢財,能賺就賺。

靈應宮的「道教商業化」現象並非一日之寒。這些年商業機構借之斂財、道長帶著道士「組團賺外快」的行徑令人咋舌。2017年3月14日,記者在靈應宮看到,正門和大殿門上都懸掛著「道祖聖誕圓光總壇祈福法會」字樣的大紅橫幅,祭壇前擺放有功德箱供信徒捐功德。

2017年3月14日,「靈門圓光文化發展中心」在泰山靈應宮舉行「圓光總壇祈福法會」,大殿門上懸掛著大紅橫幅。法會宣稱由「大圓光」總壇壇主傳授「大圓光秘法」,費用是每人9000多元。

活動中,一名自稱「靈門圓光文化發展中心」工作人員的組織者說,此次法會共舉辦3天,傳授「大圓光秘法」,費用是每人9000多元,已有近百名信徒參加。

「壇主潛心研究道教、全真派等各派道法及預測數術,修煉20多年,身懷各門絕技,擅長龍虎山天師府符籙、茅山密法,大圓光法術、奇門遁甲、楊公風水等。」這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是一家公司,因靈應宮是道教重地,參加者更易相信。

「大圓光」在靈應宮舉辦了3天法會,十幾個道士忙活了好幾天,累計數百人參加活動,但公司付給靈應宮的錢並未在帳目上顯示,去向成謎。泰安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回應,「大圓光」是未經宗教管理部門審批的非法宗教,靈應宮為這些人員提供宗教活動場所,違反了相關條例。

面對質疑,時任靈應宮管委會主任向記者承認,其為「大圓光」總壇開設了法會,並在靈應宮為「大圓光」題字「圓光總壇」,但他始終不肯透露收受了多少費用。

根據相關規定,宗教人員不可以到合法宗教活動場所之外的地方從事宗教活動。該道長卻於2018年4月,帶領靈應宮的部分道士到山東一文化園做法事,而這個地方沒有經宗教部門批准的宗教活動場所證。

靈應宮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靈應宮許多法事項目不入帳、少入帳,漏洞不小。不僅大帳不公開,還外設了多個小帳戶,隨意支配資金,導致收入支出對不上。宮內的功德箱收入本應規範管理,由兩名人員同時監管,實際上,一人就可隨便開關,錢款去向不明。靈應宮每年多次進行道場活動,一些活動收入也未入帳。

按照我國相關規定,宗教場所應實行財務公開,泰安市宗教管理部門也幾次要求靈應宮進行財務公開,但當時的靈應宮管委會始終不予執行。

「道教商業化」鏈條非斬不可

記者了解到,原靈應宮管委會於今年7月10日正式被解散,由泰安市委統戰部任命的臨時管委會進駐靈應宮管理。

據內部人士透露,臨時管委會接管靈應宮後著手重新建章立制,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各項管理較之前明顯規範。

靈應宮所存在的「道教商業化」問題並非個別現象。「道教商業化」不僅衝擊宗教健康傳承發展,損害宗教場所形象,也會滋生腐敗、敗壞社會風氣。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建議,從法律法規和政策層面切斷商業資本入侵道教場所的途徑,對已進入的其他資本予以合理清退;加強宗教信息資料庫建設,方便公眾辨別真偽;加強對宗教教職人員的教育,明確教職人員行為規範,制定對違反教規行為的懲戒措施。

「對違反教義的過度商業化行為、不當牟利行為,應予以堅決取締。」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馬廣海認為,可通過他律手段杜絕宗教資源的過度開發和違規違法經營行為。同時,加強宗教領域的自律教育,在宗教領域深化教風建設,完善教規制度,引導教職人員遵規守戒,不斷提升教職人員自身的宗教修養與素質。

來源:半月談

相關焦點

  • 佛教,道教商業化日益嚴重,來看看宗教商業化亂象十宗罪
    佛教作為外來宗教文化,在我國從古至今都是枝葉遍地,從古時的幾次滅佛運動到現在的和尚開豪車,可以說佛教商業化是很久之前就開始了的,但是還是有那麼一部分苦修和尚在堅持著。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一直以來風評都很好,但是近幾年開始,有些地方也開始淪陷了,逐漸的商業化,道士騙人錢財等等。那麼就來看看宗教商業化的十宗罪吧。第一罪:佛教道教活動場所私有化。佛教道教活動場所必須堅持非營利性質。任何佛教道教場所都不能由組織或個人來進行投資或承包經營。
  • 抗戰時期:我國的「道教」在忙什麼?網友:讓我對道士有新的認識
    抗戰時期:我國的「道教」在忙什麼?網友:讓我對道士有新的認識道教在中國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一個宗教,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百家爭鳴的時候,當時就出現了道教,這個宗教跟後來的佛教、基督教並不同,那些都是後來傳入中國的宗教,但道教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那麼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宗教,在抗戰的時候,他們在忙什麼呢?
  • 從道士的衣服顏色中,看道教的顏色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到道觀還是在外面遇的道士,他們的服裝顏色都是青色,但是在做道觀中做法事的時候,卻是黃色或其它的顏色,很多讀者都會認為這是因為活動的場所不一樣,故而所穿的服裝顏色也不一樣。
  • 淘寶店家假道長賣「符咒」,那麼道教的真道長能不能做生意賺錢?
    今日,「淘寶店主賣符咒」上了百度的熱搜榜單,點開一看,原來是這麼回事,這些天,「轉運符」、「闢邪符」、「招桃花符」等道教「符咒」成為被一些自稱「道長」的店主在淘寶等電商平臺售賣,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道長」,都是冒牌貨。沒想到我大道教,道士是以這樣一種方式上了熱搜。
  • 道教百科:道士的稱謂、道士的派別
    我們常說的道教徒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道士、居士、信士和隱士等。雖然他們都信仰道教,但他們也要遵奉道教的教義和戒律,更要尊重道教的文化。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道教百科:道士的稱謂、道士的入門。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士之稱還包括佛教的僧侶。直到隋唐時期,道土及相應的稱謂,如道人、羽士、羽客、羽人、黃冠等,才逐漸成為道教神職人員的專稱。隨著女性入道者的增多,也有了道姑、女道等稱謂,但泛指道士時,也包括女道。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稱為乾道,女道士則相應地稱為坤道。黃冠專指男道士時,女道士則相應地稱為女冠。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發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 中國道協副會長:宗教場所應免收門票 「去商業化」
    (兩會訪談)中國道協副會長張金濤:宗教場所應免收門票「去商業化」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王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張金濤15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呼籲全國宗教場所免收門票,向公眾免費開放,逐步「去商業化」。
  • 理清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思路和政策 促進佛教道教健康發展淨化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指出,佛教道教在新形勢下也存在一些問題,當前社會反映最強烈的是商業化問題。針對該問題,2017年,國家宗教局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提出了10個方面的具體措施。2018年初正式實施的《宗教事務條例》增加了相關條款,為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提供了法律依據。
  • 12部門聯合發文治理佛道教商業化問題
    佛教道教去商業化勢在必行(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原標題:關於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在我國,佛教道教歷史悠久,信教群眾眾多,影響廣泛。近年來,佛教道教發展總體平穩,但在新形勢下一些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反映最強烈的是商業化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僅違反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擾亂正常的宗教活動秩序,損害佛教道教清淨莊嚴的形象,而且敗壞社會風氣,滋生權力尋租、灰色交易等腐敗行為。為深入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提出以下意見:1.佛教道教活動場所必須堅持非營利性質。
  • 道教:如何成為真正的道士?
    最近我一直在分享一些修煉時的注意事項和心得,很多修道者說自身修道也沒有停止過,但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道士呢?大部分人的觀念裡都認為,道觀裡拜個師傅領個皈依證就可以了。在這裡我給大家強調一下,皈依證僅僅是你信奉道教的證明,並不可以成為道士。
  • 道教是如何定義「道士」的?
    道士信仰道教的宗祖,持守道教的戒條,宣揚道家的思想,並以羽化成仙為終生修為的目標。「道士」一詞始見於戰國時期,但當時指的是方士,而方士就是一些被認為知曉大道的人,這些人通過五行、佔卜、星相、數學、醫學等各種方法分析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 走進道教之聊聊茅山道士
    藝術來源生活,往往又高於生活,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形象也如此,實際生活中的茅山道士們不可能各個都如九叔一般行走江湖除妖殺魔,但茅山道士乃至茅山道派於道教而言,從古至今都佔據重要地位至東晉時期,由於政治原因導致當時許多世家大族並不得志,於是他們選擇遠離紛爭,安心信奉和修習黃老思想,並皈依道門成為道士。這批道教徒由於出身名門,從小便受到過良好的基礎教育,文化修養較高,在加入道教後,結合時勢對原有的一些習俗進行了大膽改革和創新,並取得成功,茅山上清派便是一個突出例子。
  • 道教常識:道士的稱謂都有哪些?
    道士,在大家的眼中一直是一群神秘的存在。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很多人認為道士要麼都是像電影裡的那樣會掐訣念咒、畫符做法,要麼就是在大殿門口為遊客解籤打卦。每個人對於道士都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麼說,在現代化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他們身著道袍,依然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
  • 道教常識:道士隨身佩戴的飾物有哪些?
    《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道教作為一個存在了數千年的本土宗教與傳統中華文化息息相關,而道士則是道教文化的形象代言人,道士在度己度人修行的同時也在傳播道教文化。
  • 道教:道士為什麼不可以接受供養?靠什麼生活?
    那麼在道教中,道士也可以接受供養嗎?答:是不能接受供養的,但道觀可以接受捐贈。01道士為什麼不能接受供養?1.道教戒律不允許。道士在遵紀守法的同時也要遵守道教戒律,在《道教戒律—中極300大戒》的第10條、30條、178條規定:「不得取人一分錢以上的財物;不得多積財物不思散施,不得有盈餘衣物不散窮人。」通俗的說,道士無功不受祿,除了不能拿別人的,若有多餘的還不能留,要散出去救濟窮苦人。例如:香火錢及幫人行科儀的收入,如有多餘,也是散於窮苦人家或者興辦道務之需。
  • 龍虎山曾遊人如織,卻因假道士為遊客算命,被遊客嫌棄
    但是有一些景點,因為過度的商業化而不被人們喜歡。對於那些有著名勝古蹟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地方,因為當代人的商業化而變的遊客越來越少。本身評為5A級的旅遊風景區,曾經遊人如織,現如今卻無人光顧,真的是可惜了。對於現代人來說,繁忙的都市生活讓我們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能夠釋放這些壓力,都會選擇一些人煙稀少或者是宗教文化特別濃厚的地方散心。說到景區最為遺憾的就是龍虎山。
  • 治理宗教資源過度商業化應多管齊下
    原標題:治理宗教資源過度商業化應多管齊下  宗教場所原該清淨,市場之手本應遠離。無論是宗教人員還是商業投資者都不能把信眾的信仰變成賺錢牟利的工具。對宗教文化資源開發領域存在的問題,應多管齊下,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徹底根除過度商業化開發利用的頑疾  針對宗教資源過度商業化開發、宗教資源庸俗化、世俗化、娛樂化等現象,中國佛教協會日前發布了《關於自覺抵制佛教領域商業化不良影響的通知》,要求各級佛教協會高度重視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自覺抵制商業化不良影響,積極配合黨和政府治理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推動我國佛教事業健康發展。
  • 《道士下山》惹怒道長,關於道教你不知道的
    資料圖  孟道長連發數問,「您是根據什麼拍出如此低級下流的電影來貶低、侮辱、誹謗道教?陳凱歌先生您目的何在?」「影片主角何安下駕著高梯偷窺隱私,動淫慾之心。把道士拍得如此低級下流,陳凱歌先生您道德何在?」  這讓學識豐富的凱歌大導都無言以對,那麼問題來了,關於道教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呢?
  • 道士可以結婚嗎?那些年我們對於道教的誤解
    道士在中國是一個神秘的群體,那麼什麼是道士呢?根據《太霄琅書經》的記載:「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道士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在一般人的認知裡應當是出世修行,遠離世俗的,「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
  • 走近道教:道士都要出家嗎?關於道士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哪些?
    道教一直以來以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除了它玄之又玄的思想理論,還有玄妙的齋醮符籙文化以及神奇的長生之道。除此以外,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道士這個群體更是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文學作品裡,道士簡直無所不能,既可以御劍飛行、降妖除魔,又能掐指一算,未卜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