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創新精準扶貧模式 金融「四寶」給低收入者保障

2020-12-09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吳敏 北京報導

日前,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收到一份特殊的中秋禮物,來自平安集團扶貧村的特色農產品「平安四寶」以及兩位扶貧「村官」的來信。為了「平安四寶」,馬明哲主動當起「推銷員」,為扶貧農產品的線上售賣站臺,並在信中回憶「下鄉知青」歲月,勉勵平安扶貧幹部穩紮穩打,在實踐中總結真知,像「平安四寶」豐收一樣收穫人生財富。

與此同時,9月28日,在保監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平安董事會秘書兼新聞發言人盛瑞生介紹了有關該公司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推進精準扶貧的有關情況。

盛瑞生表示,截至2017年6月末,平安人壽投資服務實體經濟已經超過1100億元。其中,通過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投資實體經濟餘額898.53億元,其中既有關係國計民生的南水北調項目,亦有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高速公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還有促進能源建設的核電、水電建設項目;通過基礎設施股權投資計劃、鐵路建設基金優先股、中保投基金等形式支持國家公路鐵路建設220億元,其中僅鐵路建設基金優先股就達119.06億元、京滬高鐵項目達63億元,中國平安是京滬高鐵項目除中鐵以外最大的資本支持方。

2015年以來,中國平安旗下公司平安產險配合工信部、保監會和財政部,與保險同業合作開發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保險,為「中國製造」高端重大技術裝備提供保險保障和品質增信服務。截至2016年底,平安產險已經為走向海外的首臺裝備項目提供超過180億元金額的保險保障。

據盛瑞生介紹,平安產險積極利用科技創新,完善農業風險管理機制,推動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升級。2017年,平安產險利用網際網路+無人機新模式重塑傳統農險作業方式,實現單人獨立完成大面積承保驗標與理賠查勘任務,農險作業效率提升近40倍,有效突破傳統農險推廣中人力投入多,作業範圍小等局限。無人機帶來的高效作業,最終可幫助農戶增產增收。

盛瑞生表示,平安產險特別針對「一帶一路」面臨的海外安全風險,研發、推出為海外人員提供安全救援、危機解救服務的高端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綁架勒索保險,為海外人員平安回家保駕護航,以及為轉移中資企業海外併購風險而設計的分手費保險、併購買方損失補償及賣方責任保險;為轉嫁海外工程項目設計、施工風險設計的單個工程職業責任保險;同時還包括一些企財險、工程險等傳統產品,彌補目前國內保險領域的空白。

在精準扶貧方面,2016年,中國平安在業內率先成立農村金融服務發展委員會,馬明哲擔任委員會主任,下設農村保險業務組、農村大病業務組、農村醫保業務組、農村銀行業務組、農村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組五個專項工作組。旗下產險、壽險、銀行、信託、普惠等專業公司任各小組成員,重點聚焦「保險下鄉」、「醫保下鄉」、「銀行下鄉」和「網際網路金融下鄉」四大業務板塊,為實現脫貧目標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形成具有平安特色的金融「四寶」扶貧模式。

具體而言,首先是大力發展農業保險,防止農民「因災致貧、因災返貧」。截至目前,中國平安通過各類農業保險產品累計為4600萬戶以上農戶提供超過1900億元風險保障額度,累計支付賠款超過7億元,近日,平安產險還在全國首推「免息免擔保」保險產業扶貧模式。其次是積極承辦大病保險,防止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平安養老險自2013年起已先後在全國數十個城市、百餘個縣區為農村客戶提供35個大病保險項目,服務參保人數近1億,累計支付大病保險賠款超4.3億。此外,還有「銀行下鄉」,助力貧困地區打造地方特色產業,實現「造血」扶貧,截至2016年末,平安銀行建檔貧困戶貸款餘額718,392,398元,惠及10621個貧困家庭。最後是「網際網路金融下鄉」,積極開展「農險+融資」服務,平安聯合集團旗下銀行、普惠、陸金所等金融機構,助力城鎮資金走向廣大農村市場,解決農民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難題。

責任編輯:張靜雯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相關焦點

  • 馬明哲為扶貧站臺當「平安四寶」推銷員,中國平安特色扶貧模式結...
    為了「平安四寶」,馬明哲主動當起「推銷員」,為扶貧農產品的線上售賣站臺,並在信中回憶「下鄉知青」歲月,勉勵平安扶貧幹部穩紮穩打,在實踐中總結真知,像「平安四寶」豐收一樣收穫人生財富。「平安四寶」豐收的背後,離不開平安駐村扶貧幹部的汗水澆灌和平安特色扶貧模式的創新實踐。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中國平安及旗下全國各地機構共接受精準扶貧任務近300項,投入資金超過3000萬元。
  • 平安保險推進精準扶貧攻堅
    中國平安一直本著「客戶至上,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為我國的保險和社會事業增添了一抹鮮豔的色彩。  在日前召開的保監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平安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集團近30年來服務實體經濟、推進精準扶貧等相關情況。
  • 西北調研一線:精準扶貧離不開金融的力量
    來源:新浪財經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國扶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現代經濟的關鍵力量,扶貧之路上金融業責無旁貸。近日,新浪財經隨銀保監會至甘肅、青海調研當地扶貧現狀與進展,見證了監管、金融機構、民間企業等在精準扶貧攻堅戰上留下的時代足跡。
  • 平安證券:全力投入「三村工程」精準扶貧,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
    「平安-四川廣電供應鏈金融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公告成立,該項目是首單發行落地的傳媒行業供應鏈金融ABS,也是全國首單通過金融創新、精準扶貧的供應鏈融資項目。通過「平安證券-華電福新電力上網收費收益權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創新產品,實現創新、環保、扶貧等多重經濟和社會功效。此外,平安證券還通過債券、資產證券化等金融產品及服務,為貧困地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 精準投放信貸助推精準扶貧
    □本報記者孫瑋實習生劉璇    近年來,工行商丘分行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兩個基本方略,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促進金融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該行積極加強與人民銀行、銀監部門、民政局、扶貧辦協調合作,加大政策實施力度,實施「工行+政府扶貧部門+龍頭企業+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在「精準」二字上狠下功夫。截至2016年12月底,該行對7家企業發放產業精準扶貧貸款7911萬元;個人精準扶貧265戶,金額4404.73萬元。
  • 中華保險集團榮膺「精準扶貧先鋒機構」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11月19日,由中國網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網之優秀金融扶貧先鋒榜」評選活動圓滿結束。中華保險集團榮膺「精準扶貧先鋒機構」獎,是獲選的十家保險集團之一。中華保險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三農、服務民生,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提供保險保障」的初心使命,積極履行脫貧攻堅社會責任,建立健全扶貧保障體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精準扶貧機制和創新模式,榮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年度脫貧攻堅獎、中國保險業精準扶貧方舟獎、「全國保險扶貧好事跡」先鋒榜等多項榮譽。 立足保險本源,著力解決因災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 國家人社部與中國平安等11家金融機構及網際網路公司籤署《社會保障...
    記者今天獲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等11家金融機構及網際網路公司在北京籤署《社會保障卡創新應用服務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電子社保卡線上身份認證、線上個人信息查詢、線上業務申辦、行動支付等應用,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及時方便地獲取政府民生服務。
  • 助力金融精準扶貧 勇擔大行責任擔當_江西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監管部門相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服務國家戰略,以金融支農和金融扶貧為己任,主動擔當作為,全力做好金融扶貧這篇大文章。
  • 小微企擔保質押問題凸顯 銀行六方聯結模式精準扶貧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小微企擔保質押問題凸顯 銀行六方聯結模式精準扶貧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西報導2020年是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多位專家人士分析認為,金融扶貧變「輸血」為「造血」,營造了金融服務面向貧困地區政策傾斜、資本「逆行」的大環境,一些地方創建了「政府+金融(保險)機構+企業」等金融扶貧模式,吸引更多資金、項目和企業落地貧困地區,進一步拓展了經濟發展增長點和貧困人口就業增收空間。
  • 金融新政頻出助推我省精準扶貧
    沂水農商行支持企業發展所藉助的扶貧再貸款,其實算是「新事物」,這是去年3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為了給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支持脫貧攻堅提供成本較低、期限較長的資金來源而專門設立。  有人把扶貧再貸款比作為「精準扶貧」工程注入了源泉。
  • 【高端訪談】陶以平:推動綠色金融與精準扶貧融合發展
    ,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加大資源和政策傾斜,精準施策,形成了「輸血」「造血」並舉、「融資」「融智」結合、線上線下並進的扶貧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興業特色的精準扶貧之路。  立足綠色優勢    探索特色扶貧模式  以「綠色銀行」聞名的興業銀行一直以差異化、特色化優勢立足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第一陣營,穩健運營。同樣,其精準扶貧也被打上了「差異化」特色。  「特別是在綠色扶貧和智慧扶貧方面,有著鮮明的差異化特色。」
  • 當非遺手工遇到現代設計 新的扶貧模式誕生了
    「真沒想到,這麼美麗的包包出自偏遠的貧困山區涼山州,更沒想到的是,它們竟然是扶貧的產物!」一位在附近工作的白領感嘆道。近日,由中國平安集團主辦,中國服飾報社、藝術與設計雜誌社承辦的「媽媽的針線活」項目成果首發暨非遺扶貧沙龍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舉行。上述一幕就發生在成果首發展上。當天線上直播同步進行,直播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首批非遺手工環保包在直播間一上架就遭搶購,瞬間秒光。
  • 劉彥隨:科學評估精準扶貧成
    我國政府長期致力於推進扶貧開發戰略,不斷探索扶貧開發模式,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使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的國家。按照國內貧困線標準測算,我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 30.7%減少至2015年的5.7%。但2015年底仍有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啃的「硬骨頭」。
  • 浩茫雪域寫晴光 精準扶貧行有恆
    此舉開創了「公益 交易所 保險」的精創扶貧模式,充分運用保險低保費高保障的槓桿效應,以及保障能夠精準到人的特性,為貧困地區人民送上關愛。項目運行至今,第一年(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項目共計受理案件323件,賠款241.6萬,賠付率120.8%。
  • 濰坊昌邑市飲馬鎮:創新「黨建+扶貧」模式,吹響精準扶貧「集結號」
    濰坊昌邑市飲馬鎮:創新「黨建+扶貧」模式,吹響精準扶貧「集結號」昌邑市飲馬鎮牢牢把握抓黨建促脫貧這條主線,積極探索「黨建+扶貧」發展模式,實現「鎮、社區、村」三級聯動,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 廣東金融扶貧幹部如何開拓脫貧致富路?
    在中國平安集團負責對口幫扶的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連塘村,駐村幹部楊慶豐帶領著工作隊,在充分考察了連塘村的土地、氣候、農作物等情況之後,利用起了當地的荒山荒地,引進適應當地氣候的茶葉,依據科學方法建立了佔地100畝的茶園,茶樹今年已開始產新茶。
  • 平安金服創新模式助力「雲上服務」
    近日,平安金服試點啟動95511客服居家服務模式、直播客服模式,並將直播賦能業務、直播賦能培訓常態化,通過主動升級轉型,將疫情帶來的挑戰轉化為模式創新。居家服務、直播客服,引領客戶服務創新4月27日起,平安金服在全國8地客服中心試點啟動95511客服居家服務模式,率先針對大夜班、跨凌晨小夜班、節假日備班等場景,安排員工居家上線服務客戶。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質檢儀」——記「國家精準扶貧成效評估...
    評估團隊負責人劉彥隨於2017年10月18日應邀走進CCTV新聞直播間「十九大時光」解讀十九大報告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部分;因其在創新精準扶貧成效評估領域的突出貢獻獲得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並因其對中國扶貧和鄉村發展領域的貢獻,於2018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平安信託告訴你
    戰疫情、助扶貧、做慈善,「三好學生」平安信託這一整年都在播種愛和希望,做有溫度的金融。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要求,平安信託今年積極踐行信託文化,加快回歸信託本源、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疫情防控、推動產業扶貧、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在社會責任領域打造出了「社會影響力金融」的「平安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