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哲為扶貧站臺當「平安四寶」推銷員,中國平安特色扶貧模式結...

2020-12-09 每日經濟新聞

「『平安四寶』是精準扶貧的農業品牌。我願意做『平安四寶』的推銷員,把扶貧成果分享給大家!」日前,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收到一份特殊的中秋禮物,來自平安集團扶貧村的特色農產品「平安四寶」以及兩位扶貧「村官」的來信。為了「平安四寶」,馬明哲主動當起「推銷員」,為扶貧農產品的線上售賣站臺,並在信中回憶「下鄉知青」歲月,勉勵平安扶貧幹部穩紮穩打,在實踐中總結真知,像「平安四寶」豐收一樣收穫人生財富。

「平安四寶」豐收的背後,離不開平安駐村扶貧幹部的汗水澆灌和平安特色扶貧模式的創新實踐。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中國平安及旗下全國各地機構共接受精準扶貧任務近300項,投入資金超過3000萬元。 藉助不斷完善服務網絡、優化保險產品、加大險資投資力度、深耕智力扶貧等舉措,走出一條具有平安特色的扶貧濟困之路。

扶貧豐收季,馬明哲為「平安四寶」點讚

臨近中秋,馬明哲收到兩位扶貧「村官」的來信和「累累碩果」——來自河源紫金縣龍窩鎮連塘村和洋頭村的「平安四寶」。這些從田間地頭新鮮採摘、帶著些許泥土氣息的紅薯、茶葉、黑豆、柚子等農產品,對於曾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馬明哲來說並不陌生。「『馬靈薯』味道不錯,大家品嘗到扶貧成果的豐收喜悅,都特別開心!」馬明哲還在回信中高興地給紅薯起了個名字,當起了推銷員。

「平安四寶」和河源的緣分,要追溯到一年前的夏天。兩位扶貧「村官」在信中回憶,2016年5月,配合深圳市委市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工作指示,中國平安負責對口幫扶河源兩村。接受此項扶貧任務後,平安扶貧工作小組第一時間深入當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專門選派他倆擔任兩村的扶貧工作隊隊長。「我倆都是河源人,參加駐村扶貧,在語言和生活習慣上都沒有太大問題。」兩人進村後,帶領扶貧工作隊大幅提高幫扶資金的利用率,並把平安的「KPI」考核制度帶進村,嚴格基於考核指標,在確保每年貧困戶脫貧的情況下,通過村集體經濟項目的投入,實現滾動開發,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最後根據政府配套政策,落實民生項目,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實現「雙精準」脫貧。

「 扶貧工作真的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知易行難。我們由金融行業從事銀行和保險業務的幹部轉型為帶領全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村官,確實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一年多來,兩名平安幹部紮根河源,走村串巷,從種養殖門外漢摸索成「農業專家」——在他們的帶領和平安集團的定向幫扶下,連塘、洋頭一千多戶貧困家庭通過種養殖業增加了收入,特色產業項目也初見雛形,100畝茶園、桐公山百畝農場、洋頭寨紅薯基地、山豬窩柚子園等項目相繼落地,「平安四寶」迎來第一年豐收。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廣東省2016年度扶貧工作考核中,洋頭村和連塘村的成績在全省兩千多個貧困村中名列前茅,洋頭村更代表河源市參加全省扶貧工作抽查,獲得了第一名。

金融「四寶」,實實在在給低收入者保障

「平安四寶」讓連塘、洋頭的村民們得到更多實惠,在遍布全國各地的更加廣闊的扶貧攻堅戰場上,中國平安利用集團優勢,全面改進和提升扶貧金融服務,讓綜合金融惠及更多鄉村。正如馬明哲在信中所言,「平安有綜合金融的優勢,各子公司都有很多扶貧動作,你們可以藉助農險、普惠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等,實實在在給低收入者保障、借錢、省錢,幫村集體做大產業,幫貧困戶謀劃生計、自力更生。」

2016年,中國平安在業內率先成立農村金融服務發展委員會,馬明哲擔任委員會主任,下設農村保險業務組、農村大病業務組、農村醫保業務組、農村銀行業務組、農村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組五個專項工作組。旗下產險、壽險、銀行、信託、普惠等專業公司任各小組成員,重點聚焦「保險下鄉」、「醫保下鄉」、「銀行下鄉」和「網際網路金融下鄉」四大業務板塊,為實現脫貧目標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形成具有平安特色的金融「四寶」扶貧模式。

具體而言,首先是大力發展農業保險,防止農民「因災致貧、因災返貧」。 截至目前,中國平安通過各類農業保險產品累計為4600萬戶以上農戶提供超過1900億元風險保障額度,累計支付賠款超過7億元,近日,平安產險還在全國首推「免息免擔保」保險產業扶貧模式。 其次是積極承辦大病保險,防止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平安養老險自2013年起已先後在全國數十個城市、百餘個縣區為農村客戶提供35個大病保險項目,服務參保人數近1億,累計支付大病保險賠款超4.3億。此外,還有「銀行下鄉」,助力貧困地區打造地方特色產業,實現「造血」扶貧,截至2016年末,平安銀行建檔貧困戶貸款餘額718,392,398元,惠及10621個貧困家庭。最後是「網際網路金融下鄉」,積極開展「農險+融資」服務,平安聯合集團旗下銀行、普惠、陸金所等金融機構,助力城鎮資金走向廣大農村市場,解決農民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難題。

教育扶貧,讓鄉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好一個貧困的孩子,可以徹底挖掉一個家庭的窮根!

中國平安也深知,「 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一環! 」從1994年在安徽六安捐資修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開始,中國平安啟動平安希望公益事業已有24年。20多年來,中國平安通過修建希望小學、設立希望獎學金、開展校長培訓、定期開展特色支教志願服務、配置網絡電教室、捐贈圖書、鄉村教師心理培訓等眾多公益行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安徽六安起,20多年來中國平安已在全國範圍內援建114所平安希望小學,通過教育精準扶貧,用教育挖掉「貧根」。考慮到鄉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從2007年起,中國平安啟動了延續至今的平安支教行動,每年組織近千名志願者去到希望小學進行音樂、繪畫、體育、英語、文化、心理等課程的志願支教活動,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開拓視野。 連續12年開展勵志計劃,已累計為5058名大學生頒發逾1700萬獎學金。 2016年平安信託成立了國內首隻教育慈善信託計劃,致力於關愛貧困地區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此外,為了更深入地推進教育精準扶貧,中國平安在今年年初成立了教育公益理事會,除了常規的支教活動,校長、老師培訓,平安還設立了校長津貼,以及校長、老師最佳進步獎。

在今年5月27日平安29周年司慶日,中國平安宣布,將司慶日定為公益日,並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用於2017年平安支教行動升級,為平安希望小學搭建遠程支教平臺,輸送優質課程。公益日前夕,前往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為孩子們授課的馬明哲,在信中不忘叮囑扶貧幹部藉助科技彌合城鄉教育差距帶來的巨大鴻溝:「今年,平安運用科技啟動遠程支教平臺,陸續上線很多優質的網絡教育課程,你們可以協助村小師生參與進來,給孩子們拓寬眼界,讓他們和城裡的孩子一樣聽名師上課。」

據了解, 23年來,中國平安在教育扶貧、災難救助、環境保護、社群公益等領域累計投入達3億多元人民幣。 對於扶貧工作,中國平安始終不曾鬆懈,一直奮鬥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正如馬明哲在信中所說的,「我18歲高中畢業後,曾有一段下鄉知青的經歷,我深知農村工作難免遇到很多問題,精準扶貧道路也不會一帆風順。但廣袤的中國鄉村,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扶貧工作並非一朝一夕,這一路上需要攻克的難題還有很多,希望能與負責扶貧工作的同事們並肩同行,摸索更多有效可行的扶貧方式,實現精準扶貧,給社會一個滿意的扶貧成績。」

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回信

慶豐、鍾軍:

你們好!你們寄的「平安四寶」前兩天我已經收到了,「馬靈薯」味道不錯,大家品嘗到扶貧成果的豐收喜悅,都特別開心!

得知你們駐點的河源兩個村,在全省扶貧工作評比中名列前茅,我倍感欣慰。你們把「領先·卓越」的平安精神帶進扶貧工作,摸索出有效可行的扶貧方式,改善了當地村民們的生活質量,我代表集團,對你們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扶貧成果表示感謝!

扶貧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平安也十分重視,在業內率先成立「農村金融服務發展委員會」 2016年以來,平安全國駐地機構共接受精準扶貧任務近300項,投入資金超過3000萬元,直接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近8萬人。去年4月份,集團委任二位脫產駐村,開展扶貧工作。你們作為河源人,熟悉當地情況,迅速融入並推進扶貧工作,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扶貧效果立竿見影。你們把平安的KPI文化融入扶貧工作,因地制宜制定脫貧方案,推動集體產業項目提高「造血功能」,藉助民生項目提高村民生活質量,這幾項工作都可圈可點,是否也可以好好總結、梳理成扶貧工作的「平安四寶」,把好的經驗跟其他的扶貧同事多交流分享。

此外,收到你們的來信後,對於下一步的扶貧工作,我也有一些簡單的想法:

首先,「平安四寶」這個概念很好,是不是可以把它打造成平安的扶貧農業品牌,通過工會組織平安員工集體採購,將綠色無汙染果蔬引進到大家的餐桌上。除了內銷,這些農產品還可放在咱們的線上平臺慈善公益專區進行預售,通過農產品與現有業務結合的方式,解決產銷問題,將扶貧成果分享給更多的人,我也願意成為「平安四寶」的推銷員。

再者,農村的土地和資源十分有限,每一個項目都要始終堅持因地制宜,並保證較強的可操作性。如果有拿捏不準的項目,可以第一時間向集團求助,由集團委派專業人士給予產業技術指導。

此外,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一環,23年來,全國114所平安希望小學陸續建成,幫助30多萬名孩子實現了「讀書夢」,為鄉村學校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今年平安還將司慶日定為公益日,創新遠程支教平臺,為鄉村學校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你們近期幫當地幼兒園進行硬體改造,幫鄉村小學購置電教設備等舉措都很好,希望你們繼續關注鄉村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今年,平安運用科技啟動遠程支教平臺,陸續上線很多優質的網絡教育課程,你們可以協助村小師生參與進來,給孩子們拓寬眼界,讓他們和城裡的孩子一樣聽名師上課。

你們在信中提到的藉助「普惠金融」服務扶貧工作的想法,我十分認可,這也是目前集團全力以赴在做的。我們積極響應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推進金融精準扶貧。比如,慶豐所在的產險和鍾軍所在的銀行,最近攜手合作,在全國首推「免息免擔保」保險產業扶貧模式,確保精準扶貧保障到貧困戶。平安有綜合金融的優勢,保險、銀行、普惠等公司都有很多扶貧動作,你們可以多了解,看能否在村子裡藉助農險、普惠金融或者金融科技,實實在在給低收入者保障、借錢、省錢,幫村集體做大產業,幫貧困戶謀劃生計、自力更生。

我18歲高中畢業後,曾有一段下鄉知青的經歷,我深知農村工作難免遇到很多問題,精準扶貧道路也不會一帆風順。但廣袤的中國鄉村,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艱苦的鄉村環境為你們錘鍊意志品質、了解社情民情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也為你們施展才幹、獲得事業進步、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希望你們在農村穩紮穩打,在實踐中總結真知,在組織管理等方面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像「平安四寶」豐收一樣收穫屬於你們的人生財富。

此外,你們身處脫貧攻堅戰場的一線,長期遠離親人和同事,更要照顧好自己。我聽說集團扶貧辦同事每月都從深圳驅車四五個小時進村,忙扶貧工作連軸轉,年初還有同事因過於疲勞導致視網膜脫落,目前尚在康復中,又繼續投入扶貧工作,這讓我很受感動。希望你們扎紮實實開展扶貧工作之餘,也要謹記: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注意健康,保重身體!

扶貧工作並非一朝一夕,這一路上需要攻克的難題還有很多。希望我們一起並肩同行,摸索更多有效可行的扶貧方式,全力推動鄉村產業幫扶、普惠金融下鄉、教育精準扶貧等各項工作,確保平安扶貧工作繼續在全省、乃至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爭取早日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履行企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給自己、給集團、給社會一個滿意的扶貧成績!

馬明哲

相關焦點

  • 中國平安創新精準扶貧模式 金融「四寶」給低收入者保障
    [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吳敏 北京報導日前,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收到一份特殊的中秋禮物,來自平安集團扶貧村的特色農產品「平安四寶」以及兩位扶貧「村官」的來信。
  • 中國平安馬明哲新年感恩賀詞:1100億再扶貧 [附全文]
    董事長馬明哲以《銘記初心,與您同行》為題發表了2018年新年致辭,這份內部致辭不僅僅回顧了平安29年來的輝煌徵程和歷史成果,還透露出新一年以及未來中國平安的偉大使命和擔當。馬明哲表示,在新的一年,以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為契機,中國平安將正式啟動總公益投入為100億元的「三村建設工程」,面向「村官、村醫、村教」的三個方向,實施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
  • 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脫貧攻堅注重實效,設KPI實現鞏固扶貧成果與...
    2021年伊始,中國平安脫貧攻堅階段(2018-2020)三村工程暨志願者表彰大會上,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致辭中分享了平安集團投身脫貧攻堅事業的初衷、成果和未來規劃。馬明哲表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風險疊加、不平凡的一年,但就在這一年,我們國家向世界展示了一項重大勝利: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平安保險推進精準扶貧攻堅
    中國平安一直本著「客戶至上,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為我國的保險和社會事業增添了一抹鮮豔的色彩。  在日前召開的保監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平安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集團近30年來服務實體經濟、推進精準扶貧等相關情況。
  • 馬明哲元旦致辭:平安三十而立 開啟百億「三村建設工程」
    中國證券網從相關渠道獲悉,在12月29日中國平安晨會上,馬明哲以「銘記初心,與您同行」為題,在集團內部發表了2018年元旦致辭,表露了「中國平安而立之年踏上新徵程的強大使命感」。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馬明哲的致辭中,將更多的筆墨聚焦在了「精準扶貧」,這也是中國平安2018年的關鍵詞。
  • 平安三十而立,解碼馬明哲的成功之道
    本文將以中國最大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平安及其創始人馬明哲為樣本,探尋這家誕生在蛇口、最初只在一個區域經營單一產險的金融保險企業,如何能在創立30年後,市值和品牌位居全球同業前列。我和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張海濛交流時,他說,馬明哲應邀在麥肯錫全球合伙人大會演講後,這些挑剔的專家們評價,平安的很多探索已經走在全世界最前沿,沒有樣板可以學習了,也未必都能成功,但平安的創新勇氣令人鼓舞。
  • 馬明哲:從司機到平安保險集團董事長
    我是平安的一名推銷員平安在1988年成立之初,總收入只有418萬元,利潤190萬元。但是據統計資料截至到2003年年底,平安保險集團的個人客戶數量達到3080萬名,資產總值達2035億元人民幣。在金融界,馬明哲從一個司機,奮鬥到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並且在位時間長達10餘年之久,這在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和風波詭譎的中國金融界中,是十分罕見的現象。而在政界中,馬明哲從一介車夫,迅速串紅為一顆政治新星,擔任了深圳市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甚至一度在坊間被廣泛傳為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的熱門人選。那麼,一個司機是如何造就中國首富的這一系列奇蹟的呢?
  • 從司機到首富,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傳奇人生!
    這次講演,當是思考了五六年之後的馬明哲對平安金融控股模式的第一次完整闡述。他提出,公司的三個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探索集團模式。他向大家介紹了麥肯錫方案,在這份方案裡,集團模式重建涵蓋資本重組、組織架構、職能定位、管理定位、投資管理和內控稽核6個方面。
  • 中國平安:與深圳共進 御科技前行
    馬明哲說。  在建立的第一個十年,平安搭建了體制機制平臺,探索現代保險道路;第二個十年,平安專注於保險經營的發展,探索綜合金融模式;第三個十年,平安開始強化在綜合金融領域的實踐,追求「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的戰略轉型。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提起平安,只會想到保險業務。
  • 平安證券:全力投入「三村工程」精準扶貧,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
    該大賽由中國科技部、財政部等4部委聯合指導,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承辦,旨在發動金融機構參與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投入,為創新創業團隊和企業搭建融資服務平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平安證券共出資500萬元贊助,現場對接比賽企業融資、上市服務支持,並為參賽企業進行專業指導、點評。
  • 中國平安領導班子再調整 董事長馬明哲職務是否有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平安領導班子再調整,董事長馬明哲職務和職責是否有變?繼設立聯席執行長制度後,中國平安的高層人事再一次進行了調整。而在本次調整後,中國平安管理層的年齡主要集中在50歲左右,幹部隊伍進一步年輕化、專業化。
  • 馬明哲卸任平安集團CEO 姚波補齊聯席CEO「三人組」
    7月伊始,中國平安再現重要人事變動。  昨日晚間,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馬明哲卸任平安集團CEO,繼續擔任董事長,姚波出任聯席CEO。  據悉,卸任集團CEO一職,是馬明哲主動提出,在7月1日下午召開的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通過的。這次會上還決議聘任姚波出任公司聯席執行長(Co-CEO)。
  • 馬明哲辭任中國平安CEO 繼續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財新網】(記者 吳雨儉)不到一年時間,中國平安( 601318.SH /02318.HK,下稱平安)陸續完成了集團核心高管的人事變換。創始人馬明哲也在執掌公司32年後卸下CEO職務,但仍擔任董事長。  「馬董將繼續發揮在平安的核心領導作用。」
  • 平安發起正風肅紀專項行動 馬明哲御將不怕山頭主義
    日前,馬明哲在中國平安「正風肅紀專項行動」動員大會上的發言廣為流傳。此前不久,平安銀行總行行長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長冷培棟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根據平安銀行的解釋,「冷培棟是因個人原因被立案調查,平安銀行將積極配合相關調查,並進一步做好案件防控工作。」正值中國平安人事調整、戰略改革、模式轉型之際,這一動員令格外受到市場關注。
  • 平安、陽光、大地那些「扶貧人」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平安、陽光、大地那些「扶貧人」駐村幹部劉雲青(右一)在幫助農戶篩選山楂張維功為受助的高中生們開啟新學年第一課大地財險支公司員工收集貧困戶人員信息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
  • 馬明哲:那個摺疊時間的創新教父
    將主要精力花在「戰略和創新」的中國平安創始人馬明哲旨在求索未來;為平安的可持續商業模式儘可能「爭取」時間——最終他跑成一個連著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將來時。這大概是馬明哲致敬中國改革開放的一種特殊禮儀;恍如創新信徒一般,其執掌下的平安知變、嬗變、求變、蝶變;連續17年受到市場輿論的尊敬與致敬。
  • 當非遺手工遇到現代設計 新的扶貧模式誕生了
    「真沒想到,這麼美麗的包包出自偏遠的貧困山區涼山州,更沒想到的是,它們竟然是扶貧的產物!」一位在附近工作的白領感嘆道。近日,由中國平安集團主辦,中國服飾報社、藝術與設計雜誌社承辦的「媽媽的針線活」項目成果首發暨非遺扶貧沙龍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舉行。上述一幕就發生在成果首發展上。當天線上直播同步進行,直播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首批非遺手工環保包在直播間一上架就遭搶購,瞬間秒光。
  • 平安養老險健康扶貧走入湖北,賦能鄉村醫療「守護者」
    隨著平安養老險「村醫工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鄉村醫生紮根基層,讓鄉村醫療服務水平不斷得到提升。12月13日,中國平安「三村工程•村醫工程」再次走入湖北襄陽,開展村醫培訓班活動。此次活動由襄陽市衛健委主辦,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共同協辦,旨在培育鄉村健康服務的「守護者」,幫助村醫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成為優秀的鄉鎮衛生所全科醫生。
  • 願用一聲「我在」,換來家國平安
    為此,王茹和團隊為當地引入了羊肚菌,聯手企業與當地政府,打通了一條從資金、技術,羊肚菌品牌包裝到銷售推廣的完整產業鏈,村民只需種好,不必憂心其他。第一年,村民收益就達20多萬元。  「在一線了解需求後,回到總行,能用我們的金融產品和成熟的模式幫他解決問題,很有成就感。」王茹感激平安給予她的機會,透過時光,她收穫了成長,也為大山帶去了更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