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可以說是一部成功學!
但凡那些取得功成名就的人,無一不是從點滴積累,實現了量變達到質變,才獲得成功的。荀子在《勸學篇》中說到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都明白這樣的道理,可是最終卻夭折在了堅持的道路上。通過讀《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才發現,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在於他能夠堅持讀書、樹立志向、持之以恆。這才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恰恰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可以這樣說,《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是一部成功學。
1.通過讀書,可以取得成功
在《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中可以大篇幅地看到曾國藩在書信中對諸位弟弟提到讀書學習的要求,我們可以反推出來,曾國藩作為中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一完人,能夠在大清取得巨大的成就肯定是和讀書離不開的。 通過《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去尋找他成功的方法,也為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減少很多彎路。
①讀書一字在於「專」
曾國藩曾經對他的九弟寫過信,聽說他的九弟要立志練習書法,通過「日日習字,甚有長進」後,曾國藩特別的高興,並且在書信中恢復到他自己打算改臨智永千字文貼,通過自己的方式來督促九弟更上層樓。因為在曾國藩的信念中,要想讓自己的學業進一步精深,是沒有別的捷徑可走的,因為讀書一字在於「專」。正如他說的,用功譬如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這對於現在浮躁的我們來說,亦是一個好方法!
②讀經典書籍要秉持「猛火煮,慢火溫」的方法
《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中曾提到朱熹的讀書法,即:為學譬如熬肉,先需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而曾國藩也正是秉持了這一方法。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古人讀書真的是講究方法的,尤其是對於科舉的書生來說,對於儒家經典書籍肯定是要多讀精讀的。因為只有短時間內集中精力閱讀經典書籍,掌握大概的內容,建立起知識框架,然後通過逐字逐句或者一章節一章節的精度,才能掌握書中的要義,探索到其中的奧妙。這也是當下我們需要做的,學業如此,成就事業更需要如此!
③讀書必須要堅持「精益求精」的理念
曾國藩在家書中對四弟和六弟的回信中寫道,不怕進得遲,只要中得快,同時他也提到,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業不精耳。從此封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曾國藩的讀書理念是追求的精益求精,而且還是不可或缺的理念,他反對讀書追求速度、追求不求甚解、追求囫圇吞棗和追求淺嘗輒止,而是要進一步的挖掘書中的思想內涵。這種精益求精的讀書方式,不就是現下我們正需要的嗎?
2.讀書需要樹立志向,才能成功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復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通過名言警句,我們可以看到志向的重要性。正如《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中所提到的,讀書的第一要務就是要立志,而且還要志向遠大,方向準確,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曾國藩認為,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所以,樹立遠大的志向才是我們追求成功的第一步。
①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我們都說,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可見志向對於一個人是有多麼的重要。因為志向會引導我們不斷前進,克服重重困難,走向康莊大道!在曾國藩看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因為有志向,才能夠作為人生前進道路上的利器,劃破黑暗,讓陽光滲透進來,為我們提供光明,不斷與身邊的困難作鬥爭,並克服困難,徵服困難,成就最好的自己!
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曾國藩曾經在家書中寫道,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敬德之事,以圖吾典所生,同時還提到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從曾國藩的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曾國藩的志向是很明確地,在他看來,作為一個人,必須要有明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實這在當下也反映了出來,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應試教育,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導致出現了太多那種覺得自己的祖國不好而跑去歐美的人才。不過所幸的是,現在對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也提上了日程,《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可以說為我們提供給了最有價值的參考。
3.凡事只要持之以恆,才能成功
在《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提到,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兄往年極無恆,近年略好,而猶未純熟。從書信中可以讀到,曾國藩對持之以恆的認識是很深刻的,在他看來,意志必須要堅定,達到不屈不撓的地步,然後再堅持下去,肯定就會獲得成功。這種樸素無華的家信,對於當下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來說,應該是最好的方法。
①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在《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中幾乎有百分之四十的書信中有恆心這一話題,可以看到,曾國藩對恆心的看重。他在信中寫道,諸弟若能有恆如此,則雖四弟中等之資,亦當有所成就。從這句話中,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何嘗不是一條至理名言呢?千古完人曾國藩告訴我們,要想有所成就,那就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天賦不好,或者說是出身條件不好,亦或者說是自己不是幹什麼幹什麼的料子,而是要相信自己,相信事在人為,只要自己不斷地努力,肯定會有所成就的。
②持之以恆要有計劃性
「自七月起至今,已看過《王荊公全集》百卷,《歸震川文集》四十卷……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最今日預做……」
這種堅持有計劃有目的的堅持,才是真正的令人佩服的,而曾國藩也用他自己的親身體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就是堅持,要有計劃地堅持,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他給他的弟弟的書信中提到無論是看書、作文、寫詩等,無不體現出了計劃性的堅持。尤其是曾國藩曾在一封書信中給弟弟們列出了一張課程表,這張課程表裡面有13項功課,並且一一對其進行了細緻地說明,可見曾國藩如此對自己苛刻的要求,並不斷地去堅持這種苛刻,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怪不得能他從一個半耕半讀的家庭走向人生的巔峰,不是沒有道理的!
其實通過讀《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發現,讀書、立志、有恆,是他成功的很大因素,尤其他提到不要把學問局限於書本中,家庭日用之間便有絕大學問,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真的是明白了世事洞察皆學問。而且從曾國藩身上體現出來的謙虛上進的優美品德,更是我們當下年輕人亟需學習的,因為他可以把身邊的人和事都可以當作自己的老師,這種胸襟和氣度,可以說奠定了曾國藩作為千古第一完人的地位。同時,在曾國藩身上體現出的閃閃發光點,那就是身處何方,只要留心,都可以是發現老師的理念,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讓我明白了成功真的是沒有捷徑的,真正的捷徑就是堅持讀書、樹立志向、持之以恆,唯有如此,才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堅定我們的理想信念,鍛鍊我們的意志,通過堅持有恆,才能實現自己想要的!
這種成功學的閃光點,可以說比任何心靈雞湯的成功學都有意義和價值!希望我們通過《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告訴我們成功的方法,實現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達到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是最富有的年輕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