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俠說:要說現代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非網際網路莫屬。網際網路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生活,更多的是我們的生活習慣。
教育部:部分古漢語生僻音或被更改
從2014年左右開始,網際網路上就出現了很多「流行詞彙」,比如喜大普奔、累覺不愛、人艱不拆、不明覺厲、藍瘦香菇等,這些網絡用語的出現打開了網際網路語言的流行序幕。雖然這些網絡用語出現時遭受到了很多「官方」的批判,有的「官方」說太兒戲不尊重文化,有的「官方」說這些語言會影響下一代青年的成長,無論什麼原因當有一天諸如「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開始使用這些網絡語言時,一切「流言蜚語」都安靜了下來。
而這次主管漢字讀音審定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即將做出的一重大決定也是順應社會潮流的一個新的開始。「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其中「斜」字在很多80後以前的人看來是讀「xiá」,又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中「騎」的注音理應讀「jì」。在和尚我的記憶中,面對這些古漢字的讀音曾經也向老師提出過異議,老師的回應大體是「古代人就這樣讀的」,如此發音是為了尊重傳統文化,當時也不疑有它。
2019年,教育部相關部門本著更方便推廣古詩詞的意願,決定將一些古漢語的生僻音「現代化」,其出發點是好的,我們也應當給予支持。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網絡」,它更是起到了影響「改革」的作用。
當然了,此舉還未真正落實,只是走到了審查考核的步驟,教育部也更是會聽取網友、家長的意見,真正確定後會予以公布,所以各位家長們稍安勿躁,在未正式確認前,之前該怎麼讀的還是怎麼讀,切不要因此耽誤了孩子的成績。
據了解,教育部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為這些生僻字經常被人念錯,既然「民意」如此,所幸「將錯就錯」的改了,由此可見「有關部門」也慢慢變得可愛了許多。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光頭俠」,和尚說教育,靠譜的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