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之夜,有酒相伴——由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所想到的

2020-12-14 張老師教育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是北宋大詞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裡的千古名句。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

由於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蘇軾請求自求外放,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胞弟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這樣就能和兄弟常常聚會。公元1076年中秋,與胞弟蘇轍分別已七年了,面對一輪明月,心中感概頗多,於是乘酒興正酣,寫下了這千古名篇。」這首詞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成為中秋詞中的絕唱。

是的,「每逢佳節倍思親」。2009年,我隻身來到這個城市,開始新旅程,身處異鄉的我一到節日便倍感孤單,好想飛到親人的身旁。

那個中秋節,永遠忘不了。一個人在宿舍,回也回不去,越發覺得悽涼,於是打開塵封的老酒,慰藉我思念的苦。到了晚上八點,酒至酣處,拿起手機,給父親去一電話,裝著很開心的樣子,聊著身邊的事,等媽接過電話時,我卻哭了……

好在月圓之夜,我有美酒相伴。

2019年中秋節,我和愛人、女兒在陽臺擺好水果祭月。一家人開心的聊天,突然一抬頭間看到了明月,突然又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今天,正是我弟弟三周年祭日,天上的月是圓了,我心中的月是再也圓不了了。端起愛人給倒的美酒,一口乾了,好想大醉,夢中與吾弟想見。

說明:網圖,侵刪。

相關焦點

  • 讀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者蘇軾,入選《宋詞三百首》,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中秋在密州任太守時所作。此時蘇軾因與王安石變法政見不同,自求外放為官。這年中秋因與其弟蘇轍七年未得團聚,於是把酒對月,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詞前的小序交代了寫詞的原因。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其在中秋之夜所作的詞。當時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輾轉在各地為官。因此在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詩人依舊不能與胞弟蘇轍團聚。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 中秋佳節,重溫一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宋詞/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淺析賞評,作者,潭影
    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賞析】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作,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作為引索而起興;此時詞者與其弟蘇轍已經七年未見,詞者以繫念之情為基調,圍繞中秋明月,抒發自己的想像和思維發揮,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融入了作者對宇宙的玄妙,人生追求和存在的哲理性,進行了探索追尋。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②,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③,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
    這首詞圍繞明月展開想像,表現了詩人極其複雜的思想感情;但不管怎樣複雜,其熱愛親人、熱愛友朋與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是永遠不變的。二、再解釋詞中的部分詞語。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任太守。2.子由:蘇軾的弟弟名轍,字子由。3.把酒:端起酒杯。把,這裡是動詞,可譯作「拿」或「端起」。
  • 蘇軾在自我放逐自我安慰?《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文瀾珊
    蘇東坡的名氣似乎比蘇軾更大,說到蘇軾,我們記住的是「明月幾時有」,和「大江東去浪淘盡」。說到蘇東坡我們似乎想到的是佛印,還有很多故事。但其實都是一個人。然而,名號不同,給人的感覺也完全不同。今天按照他的本名蘇軾,分享一首他的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今日讀詩-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蘇軾。喜歡他豪邁的人格魅力。欣賞他的才華。懷念當年學蘇軾時,我最美的時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中秋佳節,重溫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此情並不關風月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是蘇軾的經典詩詞,也是中秋佳節的經典詩詞,一到中秋,也許大家腦海中想不起什麼詩詞,但是基本上都會想到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會想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會想到「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何這麼有魅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蘇軾詩文賞析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公元1076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現山東省諸城市)出任太守。達旦:到天亮。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e),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天上宮闕:指月中宮殿。歸去:指回到月宮裡去。瓊樓玉宇:想像中的神仙宮殿。不勝(sheng第四聲):經受不住。弄清影:擺弄各種舞姿。何似:哪裡比得上。
  • 明月幾時有,史上最經典《水調歌頭》,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花犯念奴」「花犯」。」詞調來源於《水調》曲。《水調》曲,為隋煬帝所制。杜牧《揚州》詩「誰家唱水調」句自注說:「煬帝鑿汴河成,自造《水調》。」到了唐代,《水調》成為傳唱不衰的名曲。直到五代北宋,仍在傳唱。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
    《水調歌頭》.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詩酒趁年華。而這首《水調歌頭》也正是寫於這一年的秋天,中秋佳節到了,時任密州太守的蘇軾心情孤苦落寞,他想到了父母的相繼去世,唯一的一個弟弟又不在身邊,「每逢佳節倍思親」嘛!於是他邀請了一幫朋友來到他的家中,一邊賞著月亮一邊開懷暢飲,不知不覺喝了一整夜,第二天酒醒,頭腦也隨之靈光,寫下了千年不朽的這首《水調歌頭》。
  • 中秋詩詞賞析——讀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995年,王菲將一首歌《但願人長久》收錄於自己的專輯《菲靡靡之音》裡面,這是臺灣省著名音樂人梁弘志根據北宋詞人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所譜曲的一首經典歌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那都是因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橫空出世。此詞一出,冠古絕今。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一句「明月夜,短松岡」,悽涼、思念的場景躍然紙上。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全文直譯和深解)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者: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名詩詞解讀譯文: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為什麼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中國優秀詩詞之中排首位
    01覺成觀點中國最優秀的詩詞之一,是北宋時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曾在《人民日報》評選40首最受喜愛的詩詞活動中,排在首位。02原文賞析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北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李建軍篆書作品: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李建軍篆書作品: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原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到晚上的月亮很圓的時候就會想起,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舉起酒杯,遙遙的望向天空,也像蘇軾一樣嗎,問問天,抒發一下自己情懷。但是,大家熟知的都是這首詞第一句,今天剛好趁此機會,帶著大家一同賞析一下蘇軾的這首詞。這首詞的上半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我們先分析半片的意思。這半片說:天空上明月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出現?我不禁舉起了手中的酒杯,向天空問到。
  • 蘇軾的經典詩歌流傳千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