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和大樹形成罕見的「橋生樹樹拖橋」現象,到底拆橋還是砍樹?

2020-12-16 小龍實時社會

導語:石橋和大樹形成罕見的「橋生樹樹拖橋」現象,到底拆橋還是砍樹?

隨著網絡通訊的發展和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享受到了網絡時代的潮流,在擁有了一部手機之後,我們就可以看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有些事情和我們遙遙不及,有些事情卻與我們息息相關,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會發生一些讓人始料未及的事情,近日一則「橋生樹樹拖橋」的事件,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眾所周知,樹的生長能力都是很頑強的,有的可以生長在沒有營養的石頭縫裡,有的可以生長在乾燥無水的沙漠中,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了一種可以直接生長在沒有任何土壤的水裡的樹,當樹木長大之後,就可以為人們遮風擋雨,近日這棵長在石橋裡的大樹,成為了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據悉,在安徽和江蘇的交界處,有一顆參天大樹長在了一座古橋上,由於一直以來都沒有人進行管理,所以現在石橋和大樹已經互為一體,盤根交錯,想要再將樹木砍掉的話並沒有那麼容易,由於大樹垂下來的樹枝擋住了橋上過往的行人,人們正在考慮要不要將這棵樹給砍掉。

有人提議把大樹和石橋都拆掉,再建一座大橋,但是這是一座具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橋,不能隨便拆掉,而且當地的人也把這棵大樹當成了神靈,所以也不能將這顆神樹給砍掉,該拆橋還是砍樹?有人把這個問題發到了網上,網友們也紛紛發來了自己的建議。

有網友建議說,順其自然吧!首先肯定是先有橋才有的樹,他們現在已經融為一體,最好還是不要把它們分開的好,也有網友調侃說,我們老家之前也有一棵神樹,很多人都會前去燒香點蠟燭,可是後來這棵樹卻被蠟燭燒死了,還有網友說,重新再去別的地方建一座橋吧!這樣的古橋和神樹應該保護起來讓它們自然生長。

小編認為,無論怎樣都好,但是都需要把古橋和大樹能保護起來,相信在網友們的建議當中,能夠找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可以保護好古橋和大樹,也可以讓行人能夠順利同行,這樣就可以讓大樹和石橋能夠永久地保存下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看完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因樹生橋,一座神奇小橋的前世今生
    這裡有一片樹林,竟然由一棵榕樹形成,正所謂獨木成林。這種現象在廣東新會也有,就是大名鼎鼎的小鳥天堂,一棵390年的大榕樹,覆蓋水面達1萬多平方米,變成了鳥的樂園。 可以清楚地看到榕樹「生」的橋梁和欄杆因為那條河湧叫鵬湧,所以這座小橋就叫鵬湧橋,但時間長了,人們還是喜歡稱其為樹生橋。
  • 「江楓」到底 是樹,還是橋?
    整首詩寫景渲染了「愁」,以聲襯託了「愁」,真是把一個「愁」字寫絕了,關鍵還伴著江南特有的江楓、漁火和霜夜,給人以別樣的清麗和寒意。 如果這「江楓」並非是長在橋邊的楓樹,缺少了對經霜之後楓林如醉的聯想,這首詩似乎就缺少了許多江南婆娑之美、霜夜清麗之韻味,連張繼停泊的橋,也少了很多的詩意。
  • 「赤橋」還是「石橋」?
    百姓感其忠膽義肝之志,將此石橋名為赤橋。「豫讓刺趙」的故事也被當作忠心報恩、捨生取義的佳話代代相傳。 豫讓 為什麼赤橋在當地人口中不叫「赤橋」而叫「石橋
  • 中國最奇特的橋,橋梁和橋欄都是樹長成的,如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必須說,這棵樹也很神奇,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下面和我一起來了解下。「樹生橋」獨特的「樹生橋」可以被表面上的「樹生橋」所理解,它是大自然和人類依靠智慧共同鑄造的。據鄉親們說,這棵樹所生的橋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從時間上看是非常久遠的,這棵樹也算是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 青山綠水我的家⑧|油溪橋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樣本
    全省林改現場會開在了小山村油溪橋村遠離新化縣城,得名於一座百年石橋。此橋屹立於油溪河兩岸,建於1747年,是湖南省十大石拱橋之一,也是單拱跨度最大的橋。境內有古烽火臺和湘安古道等景觀。奇山異水和厚重的歷史文化造就了這裡的開發價值。如果說,小崗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打響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槍。
  • 故鄉的橋
    >橋的這頭是白髮南溪的橋格桑花開得正豔路人行色匆匆生怕錯過精彩的龍舟賽潮來港的石橋小孩歡快地奔向橋的那頭倒影落成詩>回眸已中年下尾王的橋鳳凰花開紅滿天樹隨季節的流轉而變化橋也承載了四季的滄桑練江大橋抹去臉上的烏黑
  • 樹聖一3300年的古槐,赤橋古村的驕傲
    古老村莊蘊藏著豐富而厚重的歷史和文化。 攝影:梁銘村中那十多棵參天大樹,已有上千年的高令,是矗立在古赤橋村大地上活的化石,歷經滄桑,目暏世間旡數風雨春秋。尤其是村北這棵「樹聖」,已有近3300餘年高令。在它的面前,我們只有敬畏、敬仰!
  • 【古蹟尋蹤】橋村同名——公案橋
    《灤南文史資料第二輯·古橋始末》對公案橋作了簡要記述:公案橋,又名弓案橋。坐落在樂胡公路姚王莊村中,跨越青河,為東西走向,元代已存,橋長不詳。重建於1894年(光緒九年),九孔,長二十七米,為青石拱橋。古橋坐落《古橋始末》稱 「公案橋坐落在樂胡公路姚王莊村中」不確。一是20世紀80年代,姚莊和王莊子才合併成一個行政村,稱「姚王莊」。
  • 山谷瀑流衝蝕崩塌形成的天生橋
    可在自然界中不止只有這些人工橋,還有著極其稀少的天生橋。說到天生橋,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天生橋,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片麻巖天橋,距今28--29億年。這座天生橋是由山谷瀑流沿裂隙衝蝕崩塌而成,在全國罕見。阜平天生橋瀑布群景區位於阜平縣西南,海拔2114m的百草坨東側的朱家營天生橋溝中,這是一條天然的山谷。
  • 伊川古橋西河橋:架在「天上」的石橋
    橋下,一彎碧水悠長過谷;橋上,古道驛路平坦、無驚。飛架於石橋溝上的西河橋,宛若長虹臥波,隨時光流逝,訴說滄桑細語。架在「天上」的石橋西河橋,又名蓮花橋,橫跨於伊川縣呂店鄉西河村的石橋溝之上,為南北向單孔石拱橋,高10米、長12.3米、寬4.7米,橋體由青石塊壘砌而成。
  • 緬甸一座橋,建造時沒有使用一根鐵釘,使用「國樹」建造
    緬甸和我們家的雲南所接壤,所以很多的小夥伴在去雲南之後也會去緬甸轉一轉。緬甸對於我們國家的小夥伴是免籤的這也讓很多的小夥伴哪怕連路過時也想去看一看,在這個國家裡面也是有著很多的知名景點,像是卡拉威宮、大金塔這樣的景點也是非常吸引各位遊客小夥伴的地方。
  • 嗚呼哀哉三座橋
    紹興的橋太多了,自古至今,據說逾萬座,故被稱為橋鄉和萬橋市。橋多了,是好事嗎?人們的回答,肯定不會說是壞事。但是,現實中,我總覺得有些人,對這麼多橋心存疑惑,尤其是對那些年代久遠的,破舊不堪的,或者已不再承擔交通作用的,還存在那裡有什麼用?
  • 古代石橋永安橋:清皇帝東巡曾16次從橋上過(圖)
    古代石橋永安橋:清皇帝東巡曾16次從橋上過(圖) 在于洪區馬三家子永安橋村,現存一座瀋陽保存完好的古代石橋――永安橋,為清代皇太極崇德六年(1641年)所建。
  • 嘉定| 嘉定古橋之最,你知道幾座?-該橋,高義橋,拱石橋,拱橋,西門...
    嘉定最小的橋又在哪裡?    嘉定古時的橋梁多是木橋,後來才有了竹、磚、石等橋梁,但能夠保存至今的橋梁,多以石橋為主。據不完全統計,到上世紀末,嘉定全區還留有石橋58座,其中半數以上在公園內。     南翔天恩橋    嘉定的石橋一般為平橋和拱橋,其中平橋的跨度以單跨為多,河寬者也有多跨。
  • 堪與趙州橋相媲美 探尋山東東平湖底的隋代石橋
    中新社東平5月12日電 題:探尋山東東平湖底的隋代石橋  作者 胡洪林 張譯文 陳淑鋒  在施耐庵《水滸》中描寫的一百單八將八百裡水泊鬧宋朝的山東東平湖,有一座淹沒在湖底的石橋,叫做清水石橋。這座橋建於隋代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比現存最古老的趙州橋還早5至10年,堪與趙州橋相媲美。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橋名叫「二十四」還是揚州共有二十四座橋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描寫揚州的詩,其中的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世人對揚州充滿了嚮往。想要身臨其境看看揚州的橋,聽聽美人吹奏的音律。到底揚州有沒有這座「二十四橋」,還是揚州在唐代一共有24座橋沐浴在月光之下。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研究分析一下,看看杜牧的詩中是寫實還是虛指。當代揚州有一座橋叫「廿四橋」,廿四就是二十四的意思。
  • 伯禽挨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伯禽挨了三次打,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那兒錯了,得罪了父親?而康叔在一邊看著,也嚇傻了,不知這是怎麼回事。伯禽年紀和小叔叔相近,感情最好。兩個人研究原因,康叔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雖然沒有打他,但老看著伯禽莫名其妙的挨打,也不是辦法呀!又不敢去問周公。
  • 北京古橋有皇家橋和民用橋之分?還有這些事老北京人也不見得知道
    在原始時代,人類跨越水道和峽谷,大多是利用自然倒下來的樹木、自然形成的石樑或石拱、溪澗突出的石塊或谷岸生長的藤蘿等偶然條件實現。至於人類有目的地伐木為橋或堆石、架石為橋始於何時,已難以考證。據史料記載,中國在周代已建有梁橋和木浮橋。
  • 勾踐夫人紡車橋
    紡車橋橋面鋪三拼長石樑,長6.50米,內淨寬2.20米。橋面南北兩側置石欄板,欄板高0.50米,寬0.20米。橋高3.70米,孔高2.80米,橋跨徑4.60米。橋欄外側刻有「紡車橋」三字橋名,清晰可見,還有「司事募建」、「光緒己丑」等字較為模糊。
  • 頤和園的橋到底暗藏著什麼玄機?
    頤和園的橋到底暗藏著什麼玄機?       [來源:北京本地寶]      2016-12-31 09:50:12 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又開始「發光」了 並且以「光」的速度上了微博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