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裡斯本9月6日電題:葡萄牙很需要學習《孫子》智慧謀略――訪裡斯本孔子學院葡方院長費茂實博士
作者 韓勝寶 於建華
從《孫子兵法》到《三十六計》竹籤、兵馬俑,從《孫臏兵法》到《六韜》、《百戰要略》,還有各種軍事和兵器雜誌,裡斯本孔子學院充滿了濃鬱的中國兵家文化氣息。令記者意想不到的是,在學院正廳最醒目的位置,孔子像與《孫子兵法》竹籤並列放在一起,讓人領略中國古代文武兩位聖人的風採。
「這體現了中國儒家學說與兵家思想在孔子學院等量齊觀,孔子學院遍布全球,《孫子兵法》應用遍及全世界」。斯本孔子學院葡方院長費茂實博士對記者說,孔子學院不僅僅傳播孔子,應傳播包括諸子百家在內的更多的中華優秀文化,而孫子是「世界兵學鼻祖」,全世界都崇拜他,孔子學院應該有他的地位。
費茂實的名字用中文來解釋,富含「樹木茂盛、秋實纍纍」的意思,與推廣中華文化、從事孔子教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很貼切。這位裡斯本大學專研中葡歷史和中葡關係的資深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文化研究,多次到過中國,遍及北京、南京、天津、上海、廣州、澳門等城市,著作成果與他中文名字一樣茂實。
費茂實認為,在葡萄牙研究和傳播中國兵家文化很有必要。葡中兩國人民早在500年前就開始了交流和交往,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第一個溝通東西方聯繫的是葡萄牙。葡萄牙人在澳門安居下來,長期成功地從事貿易與文化交流活動。
西方文化最早傳入中國的西洋火炮是葡萄牙火銃,而中國陶瓷製作和茶文化是通過葡萄牙傳入西方。17世紀中葉,通過澳門這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橋頭堡」,以諸子百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大量流向西方。當時西方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對包括儒家學說與兵家思想在內的中國文化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費茂實介紹說,葡萄牙對中國古典文化研究學者很多,在裡斯本大學、裡斯本技術大學有研究中國兵家文化課程。裡斯本大學社會及人文學院舉辦過三次中國文化日活動,其中穿插中國兵家文化。裡斯本孔子學院一方面教漢語,另一方面傳播中華文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學院有5位漢語老師,在教漢語的同時,傳播中華文化,高級辦開設中國古代經典課程,有兵家文化的內容。
該孔子學院每周三和周末舉辦中國文化活動,漢語角、剪紙、繪畫、書法融入兵家文化。如把孫子文化與太極拳結合起來,有葡萄牙人教,也有華人教,許多葡萄牙學生讀過《孫子兵法》,會太極和中國功夫。孔子學院在裡斯本大學理學院廣場成功舉辦陳氏太極拳體驗課,還將向葡萄牙民眾講授陳氏太極拳19式以及陳氏太極養生功等,在太極中體驗神奇的中國兵家文化。
費茂實表示,《孫子兵法》的傳播有利於葡中經濟文化交流,他堅信中國經濟在未來在全球一定是最好的,葡萄牙要擺脫金融危機,很需要學習《孫子》的智慧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