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中國搖滾故事在這裡

2020-12-15 澎湃新聞

青春難免告別,搖滾不會停止。

樂夏收官了,夏天也就Say Goodbye了,而那些樂隊這些年Crazy的故事都留在了《生而搖滾》裡。想要看懂《樂隊的夏天》,想要了解一些樂隊背後的成長故事,或者是對中國搖滾文化感興趣,那這本《生而搖滾》你一定不容錯過。

這本書講述了13支中國樂隊的搖滾人生,新褲子、痛仰、Joyside、刺蝟和木馬等。他們跌跌撞撞地成長故事,他們輾轉演出的D22俱樂部、School酒吧以及無名高地酒吧等搖滾文化繁衍地的故事,還有中國搖滾文化的發展脈絡,都在這本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音樂圈從業18年的資深樂評人郭小寒,作為音樂類播客《大內密探》主播、看理想《中國搖滾小史》的主講人之一,以及《樂隊的夏天》第二期專業樂迷她將把那些中國搖滾樂隊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分享給我們。

《樂夏》結束後,

最好看的中國搖滾故事在這裡

文 | 小兔

01

刺蝟樂隊

昔日青春紛紛老去

只有少年依舊橫衝直撞

北京安德路美廉美超市的地下室,曾經有許多樂隊在此排練。「這是北京一處很普通的居民樓,普通得像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這些隱藏在地下室的秘密基地,才是生活中那些異質的光」。

大家相對比較熟悉的刺蝟樂隊就是從這個地下室誕生的,與此同時,Carsick Cars、Snapline和Golden Driver 等樂隊也在用這個地下室排練。

曾經最窮困潦倒的時候,趙子健連房租都交不起,又不想回家去面對父母,索性就在這個地下室支起了床,吃住和排練都在這裡。由於是地下室的二層,整日和趙子健為伴的就是潮溼的空氣和四處蔓延的蟎蟲,無數個早晨醒來的時候,他都頂著一張被不知名的蟲子咬腫的臉。

這些年發生了許多變化,子健和石璐在刺蝟樂隊組建的第二年在一起了,2008年在鼓樓的破出租屋裡,石璐也很迷茫,唯一堅信的事情就是做音樂這件事。

後來她和子健分手,離開,再去戀愛生子,又重新回到刺蝟樂隊。

曾經有段時間,石璐帶著孩子和父母生活在西雙版納,但最終她還是回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中,繼續做音樂。

圖源:《樂隊的夏天》劇照

刺蝟樂隊的創作力很旺盛,從2006年到現在,他們交出了8張專輯,第9 張專輯《赤子白仙》也已經在今年7月份發行了。刺蝟的歌最大的特點是總能聽出少年感,但是也總是有人詬病說他們身上有一種莽撞和粗糙的痕跡。

石璐說:「子健有特別強的時間感,他覺得此時此刻,或是現在一年之內我要表達的就是這樣,不需要多完美。如果慎重地等一等,這東西就沒了,他也不想唱了。」

刺蝟樂隊專輯《赤子白仙》

趙子健說:「真實的情感是不能給它設定條條框框的,那反而限制了創作。創作其實很簡單,一定基於真誠,或者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你發現你不能誠實的時候,事兒就不對了。」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這首歌在網易雲音樂上線的24小時內,收穫了上千條的留言。在刺蝟的主創團隊們36歲左右的節點,他們回望曾經生活的當口,「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人正年輕」,這首歌激起了無數人對於青春歲月的慨嘆。

「所有人在理想主義和現實生活中苦苦支撐,不知前程,又一往無前。」

02

木馬樂隊

舊城之王,年少輕狂

經過整個舞臺的燈火

比較起來,木馬樂隊的故事比刺蝟更加的傳奇,如果說刺蝟樂隊是北京高校樂隊的衍生,那刺蝟就是從湖南的田埂中野蠻生長起來的傳奇。

「木馬樂隊的成員是醫生、詩人和火車司機的兒子。」這是當年木馬樂隊發行《木馬》這張專輯的時候,沒錢沒名氣,主唱謝強自己寫的文案,如今卻也是最廣為流傳的一句。

圖源:刺蝟樂隊 表演現場

謝強出生在一個鐵路職工家庭,初衷畢業的時候父親就想讓他子承父業去學習開火車,但是謝強覺得這和自己在電影中看到的生活差距太大,他跑去學了畫畫。

因為在《通俗歌曲》上看到了北京迷笛音樂學校的招生簡章,17歲的謝強自己打工掙了點錢來到北京闖蕩。那是1995年的北京,三環都顯得空蕩蕩的。

年少風發的木馬

在北京和長沙之間,謝強開始來回遊走,1997年他和曹操、胡湖一起在長沙閉關創作了一段時間。

那段創作中間隔著一個春節,回到長沙的謝強被身邊親戚們打麻將、抽菸和嚼檳榔的烏煙瘴氣環繞著,大年初一,謝強自己回到了空無一人的迷笛音樂學校。

90年代的北京迷笛音樂學校

在準備獨自一人開始繼續創作的時候,謝強在京客隆超市買了速溶咖啡、可口可樂,還有一隻看起來質量不錯的玻璃杯。

「謝強回憶,那隻玻璃杯在北京普通的家庭眼中可能就是尋常物件,但在那間空空蕩蕩的放映室裡,咖啡和玻璃杯卻支撐著謝強的藝術信仰。

一點點精心營造的生活細節,讓謝強覺得生活裡還有值得追求的東西。那時的他覺得自己雖然是一個難民,卻也是藝術的難民。謝強在放映室裡待了一個月,安安靜靜地寫完了《木馬》中所有的歌詞。」

專輯《木馬》

這張專輯打出了木馬樂隊的特色,現實題材的夢幻演繹,風格是陰鬱的哥特風,藝術氣息濃厚。他們變得小有名氣,不變的是,木馬樂隊依然窮困潦倒,接不到演出。

隨著EP《Yellow Star》的發行,木馬開始被罵,因為大家覺得他們的音樂太流行化。隨後胡湖退出去了拉薩,新鼓手李元加入,曹操也在後續離隊,整個樂隊分崩離析。後來的《絲絨公路》又被批評「背叛搖滾」。「搖滾到底有什麼好背叛的呢?」

再之後,謝強開始輾轉做起了獨立音樂,活躍在北京以School酒吧為核心的搖滾圈內。「2018 年,木馬樂隊成立二十周年之際,謝強創作了一首單曲《舊城之王》。」他說:「這首歌我寫了二十年」。

假如看完這本書中關於木馬的故事,我們才能更懂得《舊城之王》這首歌的絕妙!

「往昔已混沌,明日未思量」

「時代很潦草,不太關心了……」

過去沒有被偏激言辭打敗的謝強,寫下了 「星崩月裂,充耳不聞,人們都在浪費,也沒有他媽什麼力量」這樣的句子。

這是謝強對於二十餘年搖滾生涯的最好詮釋啊!

圖源:《樂隊的夏天》劇照

03

Joyside樂隊

回來了

浪漫心碎的夜晚復活了

Joyside 在《樂夏》中出場的時候,已經入座的樂隊們直呼「地下搖滾之王回來了!」

但是滿屏的彈幕飛起「什麼搖滾之王?沒聽過啊!」

10多年前,在Joyside奔赴香港的巡演中,紀錄片《破碎》記錄了一個特別的時刻,吳彥祖分享了自己觀看演出的感受。他說:「香港沒有那種音樂,音樂的環境比較無聊點,所以他們能夠來非常好。」有傳聞說,吳彥祖當時想到舞臺後臺認識主唱邊遠,但是被拒絕了……也不知道邊遠知不知道這件事情。

看起來Joyside是中國搖滾文化中繞不過去的一個傳奇樂隊,但曾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Joyside 樂隊現場

Joyside成名於2003年的迷笛音樂節,他們登場的時候整個觀眾區域都沸騰了。

「樂評人顏峻也不吝讚美之詞:「Joyside,記住這個名字。迷笛音樂節最美妙的高潮屬於 Joyside,新一代北京朋克的驕傲。」

樂隊中的主唱邊遠來自新疆,劉耗(昊)是貝斯手,因為《隱秘的角落》被大家熟知的辛爽是第一任吉他手。後來,鼓手關錚和吉他手劉虹位加入後,這個樂隊才有了穩定的陣容。

70年代的迷幻搖滾樂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在舞臺上他們的藝術性永遠混雜著「混蛋」和「抒情」,像極了「最招人煩的酒鬼」。

2006年,美國的金融專家麥可· 佩蒂斯在五道口的藍旗營創立了「D22 俱樂部」,為當時的音樂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2007年他成立了「兵馬司唱片」這個獨立音樂廠牌,籤約了Carsick Cars等樂隊,構建了北京新一代搖滾音樂人的精神庇護所和共同家園。

Joyside永遠是D22俱樂部最耀眼的樂隊!盤尼西林、後海大鯊魚、刺蝟樂隊的石璐等,都是Joyside的粉絲。

如果說大部分的藝術都來源於生活,Joyside的生活在最初的時候總是醉醺醺的,有時候在舞臺上激情地唱到結束都很困難。2008年前後,在全國巡演的時候,他們的生活非常的「不明星」,甚至讓人覺得可憐。

大家四處窩在破亂的屋子裡,走過各種仿佛沾著一層油膩的舊城區,搖搖晃晃地在蒼蠅館子解決溫飽問題,奔波在不同的小的表演場地。

在這一切的混亂生活中,只有啤酒瓶子是片刻的、明確的能夠帶來快樂的存在。

紀錄片《北京浪花》劇照

《太空浪子》是Joyside在《樂夏》亮相的歌曲,邊遠還有一件「太空浪子」的T恤上面寫著一句話「人生在世就是要隨波逐流」。很難想像,這幫人在臺上唱著「你是宇宙的唯一,我要同你一去不返」,這樣的甜美和浪漫和他們一開始的朋克完全不搭邊。

郭小寒在評價Joyside的時候說:「他們用混亂破碎表達愛,用甜美浪漫表達絕望。」一切正如《The Last Song for the Endless Party》歌詞中唱到的「這是這場永不停息派對的終曲,這是我獻上的最後一曲」。

2009年的時候,Joyside宣布解體。此後,邊遠依然混跡在搖滾圈,劉耗則成立了School酒吧,這是中國搖滾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地標。

2019年,經過了10年的輾轉,Joyside在愚人節那天宣布重組。

「搖滾樂似乎又回來了,而且正值壯年」。

你可能會感慨「看看別人的青春」,這或許就是音樂最無窮的魅力。它能夠帶你回到一個現場,一個無數人不屈服,掙扎著想要表達自己的現場。這就是搖滾的魅力。

原標題:《最好看的中國搖滾故事在這裡》

相關焦點

  • 《樂夏》結束後,最好看的中國搖滾故事在這裡!
    文 | 小兔編輯 | 小兔 十甫寸青春難免告別,搖滾不會停止所有搖滾迷給我點開看!樂夏收官了,夏天也就Say Goodbye了,而那些樂隊這些年Crazy的故事都留在了《生而搖滾》裡。想要看懂《樂隊的夏天》,想要了解一些樂隊背後的成長故事,或者是對中國搖滾文化感興趣,那這本《生而搖滾》你一定不容錯過。
  • 高原,中國最傳奇的搖滾女攝影師
    拍《戀戀紅塵》時,高原客串女主角高原,當代最富傳奇的女性攝影師。作為搖滾圈的知名女攝影師,高原這個名字具有一定的標誌性。20世紀90年代,她是老狼MV《戀戀風塵》中舉著相機的青澀女孩,她是中國搖滾圈黃金十年群體的親密朋友,當然她更是搖滾音樂界旗幟鮮明和年輕有為的攝影師。唐朝樂隊的丁武是她拍攝的第一個搖滾人,面孔樂隊是她拍攝的第一個搖滾樂隊,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崔健、竇唯、何勇、張楚、高曉松、周迅、樸樹、梁朝偉、王家衛、杜琪峯……都被她的鏡頭所記錄。
  • 王曉京系中國搖滾圈奠基人 《搖滾北京》最知名
    王曉京是中國流行樂壇的一代大亨,傑出的音樂製作人,是中國搖滾圈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國第一位音樂經紀人」。  王曉京曾捧紅多位華語歌手,如崔健、羅琦、陳琳、江珊等,並參與策劃製作了許多經典歌曲和專輯,如《解決》、《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選擇堅強》和《夢裡水鄉》等。  王曉京因肝硬化晚期突發大出血,於昨日凌晨3時45分病逝於天津第一中心醫院。
  • 縱觀各類搖滾著裝,果然中國最潮
    搖滾最初始的時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裝扮,那時的搖滾明星幾乎都是穿西裝上舞臺,並且頭髮梳得油光閃亮。有部電影叫《無處的男孩》就講述了少年列儂的故事(說實話,搖滾巨星幾乎大部分都家庭不幸)。電影劇照中列儂的Teddy Boy形象「Teddy Boy」是叛逆的,恰好搖滾樂也是,這兩樣合在一起真的毫無違和感。哦對了,還有一樣好東西——摩託車。
  • 最個性的搖滾樂隊,中國自己的搖滾,你知道是哪個樂隊嗎
    如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聽一下,我是聽流行音樂的很多朋友都是喜歡聽搖滾,在音樂的鄙視鏈上,喜歡古典音樂的瞧不上搖滾,搖滾則看不上流行音樂。所以我們一直處於他們鄙視鏈在最下層,他們也喜歡把好東西推薦給我,可是不管是竇唯還是槍花我都是沒有很喜歡。
  • 人生電影 致敬中國搖滾人和那些光輝歲月
    這裡正是 2019 年《人生電影》父子篇的第一拍攝現場,一對父子間所發生的兩代中國搖滾人的故事即將在此上演,他們對夢想和生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選擇,他們能否最終認同彼此,找到屬於他們的「兼·融之道」,在率先曝光的 15 秒預告片中,讓我們去尋找一些線索,然後帶著我們的猜測一起等待明天,正片上線。
  • 給大家推薦中國最牛的十首搖滾歌曲!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中國搖滾歷史上十大經典搖滾歌曲,在中國搖滾史有不可撼動的地位!1、一無所有(崔健)中國搖滾樂教父,1986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演唱了這首歌,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4、國際歌(唐朝樂隊)1988年成立的國內最早的重金屬搖滾樂隊,貝斯手張炬於95年車禍去世。
  • 以搖滾之名,紀念足球青春 這裡是一支俱樂部的搖滾立場
    在照片中,張伯倫、亨德森、拉拉納和約瑟夫-戈麥斯紛紛戴著黑色假髮打著黑領帶穿著白襯衫灰西服,他們裝扮成利物浦本土最著名的老牌樂隊披頭四成員的樣子。他們模仿披頭四樂隊是為了支持體育援助這一活動。這項兩年一度的慈善活動主題源自於滑稽場面(comic relief),這項活動旨在將體育和娛樂相結合,為那些在英國和世界最貧困國家服務的志願者們籌集資金。
  • 林立果:中國搖滾第一人
    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搖滾愛好者的群體存在,雖然他們比西方搖滾樂產生的1954年要遲15年誕生,但比人們通常所認為的中國搖滾樂的誕生時間1986年則要早17年。也就是說,搖滾樂在大陸的存在迄今也有43年的歷史,而不是僅僅只存在26年。  如果說崔健是中國最偉大的搖滾傳播者和創造者,而林立果則是真正的搖滾先行者。
  • 《搖滾校園》《娜娜》十部好看的音樂電影,綠巨人也能文藝
    音樂電影作為電影分類中的一支,有著其獨特的視角及特性,此類型的電影多半是勵志的,或熱血瘋狂,或溫情細膩,總能帶領觀眾在出色的音畫效果中找到治癒現實疼痛的解藥,那麼好看的音樂電影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2018搖滾名人堂邦喬維上榜,如果中國也有搖滾名人堂,誰能上榜?
    1995齊柏林飛船是英國的硬式搖滾/重金屬樂隊,1968年建立於英國倫敦。齊柏林飛船被遍及認為是歷史上最勝利、最具創意和最具影響力的搖滾樂隊之一。他們是美國史上販賣量最高的音樂家之一,也是環球音樂史上最暢銷的音樂家之一。美國唱片業協會已發布他們的一億一千一百五十萬張販賣認證。《滾石雜誌》曾描述他們為「史上最重量級的樂隊」。他們於1995年列名搖滾名人堂。
  •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
    崔健,1961年8月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人、電影人。其音樂風格為搖滾、民謠、藍調、雷鬼、放克、說唱以及中國民樂,被稱之為中國搖滾之父,也被譽為中國搖滾第一人!在1986年5月9日,崔健在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無所有》,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這也算是他第一次正式公開的演出,此演唱會對中國樂壇影響巨大。
  • 說說咱中國的搖滾樂隊,也許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這麼搖滾的樂隊了
    說起中國搖滾樂隊,不得不提起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中國內地挑選竇唯,張楚,何勇,唐朝等搖滾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正式開演,用最直接的方式將中國內地的原創搖滾展示給香港觀眾。這場表演歷時3個半小時的演出,充分展示了中國內地搖滾樂的精神和特色,讓當時並不流行搖滾的中國香港體會了一次搖滾之旅。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咱中國的搖滾樂隊。
  • 這些中國傳統樂器,是可以拿來「搖滾」的!
    琵琶其實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難學的樂器,並有彈撥樂器之王的美稱。有人曾說「十年琵琶三年箏」,雖然琵琶文藝又優雅,但琵琶的學習難度很高,所以學習琵琶的人並不是很多。經典二胡曲目《二泉映月》《梅花三弄》《梁祝》中的故事,仍流傳至今。中國民族樂器從幾千年前一代又一代地傳到今天都不滅,那些古人們聽到的小曲兒,如今還能傳到我們的耳朵裡。這些都曾是我們民族藝術的輝煌和尊嚴!
  • 中國搖滾樂壇的十位鼓王(上)
    中國的搖滾樂從1986年開始發展,在九十年代初期達到了最輝煌的時期。隨著文化環境的不斷變遷,中國搖滾樂隨後進入了半地下狀態,那段時間的中國搖滾樂很少有人問津,直到近年來才逐漸有復興的跡象。現在中國搖滾樂的發展已有了三十年的時間,其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手還有樂手,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搖滾樂壇的十位鼓王:1.趙牧陽寧夏中衛人,人稱「西北鼓王」,曾先後加入超載、蒼狼、呼吸、鮑家街43號等樂隊,曾參與過張楚的《姐姐》、竇唯的《黑夢》、以及許巍的《在別處》等經典搖滾專輯的錄製。
  • 這個日本人不但見證了中國搖滾26年,還親歷了黃家駒的離世
    而與Funky交好的中國搖滾人,除了內地的搖滾老炮之外,最知名的就是Beyond樂隊。1993年6月30日下午4時15分,中國搖滾界無人可以替代的一個年輕的生命,在一個無人知曉他的異國之地悄然而逝。黃家駒的去世,讓Funky真正看清的日本的環境,在這裡有名人的會被當成神一樣供著,而沒有名,也就沒有價值。即便已經名滿華人區的Beyond在無人知曉的日本,也充滿了無力感。
  • 十大經典搖滾歌曲,中國著名搖滾歌曲大盤點!
    小潮哥關注到有一檔節目《中國樂隊》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面前,也許也會像《中國有嘻哈》給嘻哈帶來影響一樣,對我們的搖滾也有影響呢?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中國搖滾的近況遠不是什麼「衰落」,而是方興未艾。對於中國搖滾的信心,我們還是有的!
  • 《樂隊的夏天》是對中國搖滾的情懷緬懷?是的!
    《樂隊的夏天》面孔樂隊的貝斯手歐洋,超級樂迷張亞東等人談論的曾經輝煌,就是當時年紀最小的歐洋也在紅磡。歐洋成為了面孔樂隊的元老,曾參與過超載樂隊,紅磡和唐朝樂隊同樣是長發飄飄。現在「三哥」的歐洋仍然活躍在搖滾圈,但當年那些搖滾樂隊神話泯然茫茫人間。
  • 中國搖滾樂隊「野」史
    從平克弗洛伊德的劃時代的金唱片《月之暗面》,到搖滾史上最貴的專輯,來自皇后樂隊的《歌劇院之夜》,再到奏響中國搖滾黃金歲月絕唱的《中國火》。樂隊通過專輯銷量、演唱會門票、收聽率等數據來證明自己的才華,同時也具備了同資本討價還價的餘地。
  • 臧鴻飛與90年代的中國搖滾
    1990年2月17日、18日兩天,後來被稱為「中國首屆搖滾音樂節」的演出在首都體育館進行著,這場震撼並影響無數人的演出,又被稱為「90現代音樂會」。那一年臧鴻飛13歲,在此之前他在學習古典樂,這場與搖滾的意外邂逅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後來他成為國內頂尖鍵盤手,和許巍、鄭鈞、張楚、姜昕等知名音樂人合作過,經歷了90年代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期,也見證了時代變遷下中國搖滾樂的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