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春分·陽曆3月20-21日

2020-12-17 騰訊網

《春分日》

[宋]·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裴回月,晴在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二十四節氣」中春分是節氣中第四個節氣。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國的新年。

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此處提到二月為農曆二月,春分時理論上全球晝夜等長,春分之後北半球晝長夜短而南半球恰好相反。用左河水的四句詩概括為:「風雷送暖季中春,桃柳著妝日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這個季節呢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季節規律來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禦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敲黑板了,必考知識點:「倒春寒」、「春旱」是什麼意思呢?

初春時節,當氣溫回升比較快,之後又出現一段時間氣溫持續偏低,這種天氣現象人們稱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響是早稻爛秧,在中國北方會影響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長,嚴重的還會造成小麥的死苗現象。

在中國北方,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貴如油」之說,在冬季雨雪少的時候,冬小麥處于越冬階段,對缺水的情況不甚敏感。但進入3月后土壤解凍,小麥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種,如果此時降水繼續偏少,旱象就會明顯地反映出來,幼苗的處境可想而知。這時呢在北方往往會對農作物進行灌溉以保證農作物對水分的訴求,靠近黃河的一般會引黃河水來灌溉或者是打井引水。

民俗:

1、立蛋,有的地方也叫豎蛋。每年的春分豎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主要是為了紀念春天來臨的遊戲。

2、吃春菜,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3、送春牛,主要是為了迎春。

4、粘雀子嘴,免得麻雀等來破壞莊家。

5、放風箏

6、春祭,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

7、拜神,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

8、忌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9、犒勞耕牛,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

民間活動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開始。活動有:放風箏,婦女小孩放風箏,並在風箏上寫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簪花喝酒,無論男女老少都簪花。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寫字彈琴無意緒, 踏青挑菜沒心情。

春分諺語: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1、根據春分晴雨預示後期天氣及年景的: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春分無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

「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無雨劃耕田」

「春分有雨是豐年」

2、根據冷暖預示後期天氣的:

「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後暖;春分前暖,春分後冷」

3、根據風來預示後期天氣的有:

「春分西風多陰雨」

「春分颳大風,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風夏至雨」

「春分南風,先雨後旱」

「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蟲害有一宗」

4、描寫晝夜等長的,如: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陰曆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陰曆制定的。陽曆又叫太陽曆,是參照太陽的運行規律制定的,歷史上很多種陽曆,如漢族的幹支歷、十二氣歷、天曆和彝族太陽曆、古埃及曆、羅馬曆(演變為現行公曆)、瑪雅歷等。公曆只是陽曆的一種。現行的陽曆又一般只有公曆。
  •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陽曆
    2007年5月29日《文匯報·筆會》發專版「文學與物理學對話」,讀來甚覺有趣,也很受啟發。物理學家冼鼎昌院士的藝術修養與美學觀念,更是叫人欽敬有加。      但文中談到杜牧《清明》詩時,王蒙先生說,「實際是按照地球和月亮之間的相互關係確定的二十四節氣」,這卻是個疏忽。
  • 2018春分是什麼時候 2018年春分節氣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 春分是幾月幾日?是什麼意思?春分節氣的特點簡介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節氣期間,我國各地幾乎晝夜平分,白天和夜晚的時間等同,這是因為春分期間太陽直射在地球赤道的緣故,那麼2020年春分是幾月幾日呢?接下去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二十四節氣詳解【科普必讀】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規律,古人們依此來進行農事活動。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節氣是陰曆的,還是陽曆的?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由實踐中創造了一種與農業生產有密切聯繫的24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氣候變化的意義,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小科普:農事二十四節氣為何是以陽曆計算?
    今天是小雪,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二十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1月22日到23日來臨,《群芳譜》:「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在小雪節氣,由於地寒未甚,雪量並不太大,從小雪節氣開始,降水逐漸由「水」變「雪」,華北地區將會開始下雪,降雪地區的氣溫逐漸下降到零度以下。唐朝詩人元稹的《小雪十月中》十分精闢的解釋了在小雪節氣當中出現的情景。
  • 2019年春分節氣是幾月幾號 今年春分日期時間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那麼2019年的春分節氣是在什麼時候,幾月幾號呢?下面小編介紹下2019年春分的具體時間。
  • 春分日回看百年曆法改革與24節氣
    正因為如此,在我國過去兩千多年的農曆中,春分在24節氣裡式中有核心的價值,與其他較為不確定性(虛)的節氣比如「驚蟄」、「霜降」、「白露」等相比,春分是可以精確到具體時間的,比如2018年春分點是北京時間2018年3月21日0時15分,而「驚蟄」、「霜降」、「白露」等節氣如果以字面意義的物候特徵來表示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中出現了「日夜分(春分和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始雨水」「小暑至」「霜始降」等稱呼。到了西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鄧平制訂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為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淮南子·天文訓》則完整地記錄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天氣與物候的對應。  太陽曆簡稱陽曆。
  • 明日3月21日0時15分春分 春分節氣的來歷由來及傳統習俗
    明天0時15分,春分。①春分日,太陽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平分②"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春分後太陽位置北移,晝長夜短③春分時節氣候變化劇烈,忽冷忽熱,體弱者注意調養預防④春分要豎雞蛋、吃春菜、喝春湯、吃太陽糕…桃紅李白春來啦!努力生活,不負春光,不負自己!
  •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制定的?可老祖宗過的明明是陰曆啊!
    小學把二十四節氣歌背得滾瓜爛熟,可上了高中地理是這麼說:每年的夏至 ,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晝最長,夜最短,此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歸線,晝最短,夜最長……每年?!可是老祖宗發明二十四節氣的時候,過得不是陰曆麼??為什麼節氣跟公曆的日子每年都能對上呢?
  • 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
    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時間:2020-03-20 09: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節氣春分的由來你知道嗎? 今年春分的時間是公曆 2020年 3 月 20 日星期五11點48分35秒,農曆庚子年二月(大)二十七號。
  • 20日迎春分節氣春分是啥意思 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
    20日迎春分節氣春分是啥意思 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時間:2020-03-20 11:42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日迎春分節氣春分是啥意思 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進入3月份下旬了,而在3月20日就要迎來春分節氣了。
  • 「二十四節氣」與周公「土圭測景」
    今日小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23個節氣,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此一時期,對於神州大地而言,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為了準確掌握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促進農業生產,華夏先民創造了著名的「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意義重大,令人振奮。
  • 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詩詞大全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詩歌諺語盤點
    今日春分。3月20日前後,為春分節氣。從驚蟄的"桃始華,倉庚鳴",到春分的"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大自然逐漸結束"默片"時代,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春分預示著氣溫升高、春暖花開,古代詩人詞人都會在春分節氣裡吟詩作對,歌頌美好的生活,和抒發自己的情懷。普通的百姓也會有自己的智慧用詩歌諺語的形式記錄二十四節氣。二十節氣與中國的農作物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二十四節氣背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是確定農曆的重要依據。二十四節氣依次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星座是按陽曆還是陰曆算的? 星座是按陽曆還是陰曆算的星座
    問:冬至按陽曆還是陰曆?答:冬至是按陽曆計算的。二十四節氣是結合太陽的運動周期而定的,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所以每個節氣的日期都以陽曆為準。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當太陽到達黃經270°時,即為冬至日。
  • 十二星座與二十四節氣
    十二星座以春分為起始,太陽每年到春分點那個時刻開始計算星座。之前很多朋友詢問自己的生日是哪個星座,總是分不清楚陰曆和陽曆,今天教給大家一個方法,對照你出生時間與節氣之間的關係,看看自己在哪個「中氣」點出生的。大家可以看到節氣每年的日期會有兩天差別,所以你要看看自己出生那年具體是那天進入那個節氣。
  • 【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春分裡的詩意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今年的春分日是3月21日。古詩詞裡有不少描寫春分時節的佳作,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癸丑春分後雪》宋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