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無空莫種白果園」,啥意思?雖然說農村人的卻沒有讀太多書,但是在農村地區,完全不缺乏「文化」的氣息,畢竟有涵蓋了不同類型的俗語提供給他們學習。這些俗語能夠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直到現在都還被農村人掛在嘴邊,就可以知道,他們的道理在如今還相當適用。在繁多的俗語當中,其中包括有跟農耕有關係的,也包括一些對人們生活的提示,更有提醒人們在生活時候需要注意的細節。農村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時不時就會說出來一句俗語,聽上去很簡潔,實際上卻有著非常大的學問在。
一句俗語叫做「桃三杏四梨五年,無空莫種白果園」,它有很獨特的意思在裡面,至於為什麼農民朋友很少去種植白果,看看這句話的解釋就知道了。先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想要表達的就是,不同的果樹結果的年份有不同,如果在自家的院子裡種植桃樹,那就需要三年才可以結果,種植杏樹結果的年份就是四年,而種植梨樹的話,最少也要五年才可以結果。這些果樹在種植下去的前幾年,基本上就是苦苦經營,完全沒有收益。
後半句「無空莫種白果園」就是在提醒種植戶,如果沒空的話,最好就不要去種植白果,畢竟白果在種植下去再到結果,這期間要經過很漫長的時間。從白果苗萌芽開始計算,直到真的能夠看到果實,這中間竟然需要60年,單純是想一想,都會被這個如此長的時間嚇到。現在大家應該也清楚,為何農民不種植白果了吧。
白果果樹漫長的結果周期,導致農民幾乎不會去考慮種植白果,單純是從出苗再到結果,就已經需要60年或以上,要是這期間發生了非常嚴重的災害,又或者是種植的環境發生了改變,那白果樹的結果時間就會延遲,甚至等了60多年最後是絕產的情況,農民肯定覺得熬不起啊,這麼長的時間沒有收益,那生活要怎麼過呢。
我們可以自己想想,如果一個農民從20歲開始種植白果的樹苗,在種植期間沒有發生任何的意外,也要等到這個農民80多歲才可以收穫。然而,我們國家的農民,真正能夠活到80多歲的很少,可能自己種植了大半輩子,最後都沒有命去吃。這麼分析起來,確實讓人覺得有點莫名的心酸,人類的壽命與大自然的壽命比起來,還真的不值一提。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無空莫種白果園」,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