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無空莫種白果園」,啥意思?

2020-12-19 每日農業資訊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無空莫種白果園」,啥意思?雖然說農村人的卻沒有讀太多書,但是在農村地區,完全不缺乏「文化」的氣息,畢竟有涵蓋了不同類型的俗語提供給他們學習。這些俗語能夠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直到現在都還被農村人掛在嘴邊,就可以知道,他們的道理在如今還相當適用。在繁多的俗語當中,其中包括有跟農耕有關係的,也包括一些對人們生活的提示,更有提醒人們在生活時候需要注意的細節。農村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時不時就會說出來一句俗語,聽上去很簡潔,實際上卻有著非常大的學問在。

一句俗語叫做「桃三杏四梨五年,無空莫種白果園」,它有很獨特的意思在裡面,至於為什麼農民朋友很少去種植白果,看看這句話的解釋就知道了。先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想要表達的就是,不同的果樹結果的年份有不同,如果在自家的院子裡種植桃樹,那就需要三年才可以結果,種植杏樹結果的年份就是四年,而種植梨樹的話,最少也要五年才可以結果。這些果樹在種植下去的前幾年,基本上就是苦苦經營,完全沒有收益。

後半句「無空莫種白果園」就是在提醒種植戶,如果沒空的話,最好就不要去種植白果,畢竟白果在種植下去再到結果,這期間要經過很漫長的時間。從白果苗萌芽開始計算,直到真的能夠看到果實,這中間竟然需要60年,單純是想一想,都會被這個如此長的時間嚇到。現在大家應該也清楚,為何農民不種植白果了吧。

白果果樹漫長的結果周期,導致農民幾乎不會去考慮種植白果,單純是從出苗再到結果,就已經需要60年或以上,要是這期間發生了非常嚴重的災害,又或者是種植的環境發生了改變,那白果樹的結果時間就會延遲,甚至等了60多年最後是絕產的情況,農民肯定覺得熬不起啊,這麼長的時間沒有收益,那生活要怎麼過呢。

我們可以自己想想,如果一個農民從20歲開始種植白果的樹苗,在種植期間沒有發生任何的意外,也要等到這個農民80多歲才可以收穫。然而,我們國家的農民,真正能夠活到80多歲的很少,可能自己種植了大半輩子,最後都沒有命去吃。這麼分析起來,確實讓人覺得有點莫名的心酸,人類的壽命與大自然的壽命比起來,還真的不值一提。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無空莫種白果園」,啥意思?

相關焦點

  •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老農的寶貴經驗,現在同樣有用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對於一些種植戶來說,肯定是相當的熟悉了,也是以前的一些老農在一年又一年的耕種過程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而這,放在今天同樣適用。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句濃縮了種植經驗的俗語吧!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在我老家也有類似的俗語,以前父親總是說「桃三李四拐十五(拐棗樹)」,說的就是果樹的種植到結果的周期,也與這句話有所聯繫。一般的,桃樹從栽種到結果,只需要三年的時間。
  • 農村俗語「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在農村的鄉間經常能聽到很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隨口就能溜出一句農村俗語來。這些俗語聽起來就像是打油詩一樣簡單易懂。
  • 農村俗語:寧吃「爛桃」一筐,不吃好杏一個!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寧吃「爛桃」一筐,不吃好杏一個!是什麼意思?最近我國的很多水果都漲價了,「水果自由」已經成了很多人一直在討論的事情。夏天的時候隨著一些應季節水果的上市,水果的價格都有所下調。「寧吃爛桃一筐,不吃好杏一個」,這句老話其實講的就是吃桃子多的話,對身體不會有影響,即使吃一筐爛桃也不會有影響;杏的話吃多對人身體有一定影響,即使是一個好杏也不能隨便吃。根據筆者對於桃和杏的了解,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需要辯證的對待。桃在我國的傳統文化是長壽的象徵,古代神話故事裡有「蟠桃」的說法。
  • 「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核桃得九年」,為啥核桃樹結果這麼慢?
    種植完成後就是後期管理了,也就是澆水、施肥、修剪等,當你忙完前期,在2到3年後,會碰到初果期,這時候就能體會到豐收的喜悅了,不過有些核桃樹掛果需要5到6年甚至8到10年,這和種植技術以及品種有關,「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核桃得九年」,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 桃、杏、梨等水果是怎麼傳到西方的?
    其間,原產於中國的多種植物品種也隨之傳入西域、並經由西域的商隊傳至歐洲,而最為突出的是,原產自中國的桃、杏、梨等水果的西傳。張騫,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漢中市城固縣)人,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建元二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農村俗語是經過農民朋友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而成,通過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用樸素的語言講述深刻的科學道理,便於老百姓理解和記憶,大多數的俗語跟農村生活息息相關。像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前半句用柿子和犁來形象說明男人和女人為人處事的觀點,後半句跟農村的養殖有關。
  • 農村俗語「男孤窮女寡富;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流傳在農村的一些經典老話,這些俗語不僅妙趣橫生,而且所表達的深意值得大家推敲!在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人遠離了家鄉匯入到外出打工的大潮中,農村也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們,生活雖苦但是也是無奈畢竟對於農民工來說,去城市定居太困難了!在農村,有句俗語不知大家聽說過嗎?
  • 農村俗語:「院中栽三樹,福喜有天助」,是哪五種呢?答案來了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栽三樹,福喜有天助」,是哪五種呢?答案來了 在農村生活,種樹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十年種樹百年樹人,樹木的作用是很多的。
  • 農村俗語說:「門前種三樹,家興富三世」到底是哪「三樹」?
    門前種三樹,家興富三世,這三種樹第一種應該說是棗樹,棗樹在百姓的心中絕對是特別喜歡的植物,農村的說法是:「桃三杏四梨五年,棗子當年就賣錢」,所以家裡種了棗樹,可以很快結果賣錢,特別在缺糧的年代,棗樹養活了很多人。還有就是棗寓意著「早」,這種植物的果實簡直是結婚必備的物品,同時新婚的家庭在院子中一定要種上棗樹,寓意早生貴子。
  • 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由於在下學識淺薄,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家貧不要「嬌嬌鳳」所謂的「嬌嬌鳳」,實際就是「嬌嬌女」的意思,因為在過去的時候人們習慣於將青年男女比作鳳凰,所以,有些女子就喜歡用「鳳」來取名字
  •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子嗣」,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提及農村俗語,這可是大家所用到的一些特殊語言,雖然俗語比較多,不能一一記在心中,但還是還會知道一些,俗語在人們生活叫法不一,有叫老人言,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說道有關俗語的重要性,而還有叫老話,這老話說的好等等表達自己立場是對的,由此看來這俗語在人們心裡地位還是比較高的,當然可能對於一些新一代的孩子來說俗語太陌生
  •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有道理沒?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有道理沒?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肯定都有一段難忘的時光吧,無論是怎樣的一種回憶都能停留在心頭念念不忘。在農村裡大家不管是在飯後還是農閒的時候總是會端著碗,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談論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趣事.這時候一些老人評價一些人或者事情的時候就會說出一些老俗話,很多都是我們聽都沒有聽過的,在說道歲數的時候老農們都會蹦出來這樣的一句話:「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到底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 農村送禮有規矩,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
    農村送禮的講究,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禮向往來,這是一種基本的禮儀。當去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去吃酒席的時候,往往都會帶一些禮物過去的,這樣才顯得對這個事情的重視。關於送禮,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壽不送鍾鍾也就是指時鐘、手錶,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給別人送生日禮物的時候,是不能送鐘錶類的。因為「送鍾」和「送終」是同音的,而且鐘有終點、結束、到頭的意思。
  • 農村俗語「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究竟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全句應該是「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了)十菜」,你聽過嗎?你知道什麼意思嘛?最重要的是,農村人春種秋收都是看節令和天氣變化來確定農時忙時還是閒時,自然而然看天氣狀況來預測來年六畜興旺和五穀豐登或者動植物「不收」和欠收。正月初一,農村裡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天氣晴朗陽光燦爛,寓意新的一年,公雞母雞都是「豐收」,不會有瘟疫或者災害。
  • 農村俗語:「露水妻,舊蓑衣;喝酒的朋友,五年的雞」是啥意思?
    前幾天上網,我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露水妻,舊蓑衣;喝酒的朋友,五年的雞」。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我感到很新鮮,但卻沒有弄懂它的意思。無奈之下,我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說:這句俗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從字面意義上分析,應該是「不靠譜」三個字。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俗語「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我們的聰明的古人不僅傳承了許多智慧絕活還傳了許多俗語下來,雖然這些俗語有時候不知所謂,但細嚼之下就會發現,這些不知出自何人之口的老話似乎也頗有幾分道理,總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經歷長達千年的風雲變幻依舊沒有被歷史所淘汰,也足見這些俗語是經受住了人們的考驗。
  •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啥意思?問問家裡的老人就知道答案!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老祖宗的話啥意思?言語間透出心酸!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這些俗語包含的內容很廣泛,其中涉及到預測天氣、做人道理等等,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這句俗語是「五年六月七日八時」,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問問家裡的老人就知道答案!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啥意思?哪五種樹不能在院子種?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場所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哪五種樹不能在院子中種植呢?1、槐樹。
  • 農村俗語「三不孝,無後為先;四無告,鰥夫獨苦」,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總能領略到很多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在幾代人口口相傳中,不斷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流傳下來的多是一些具有很強訓誡意義的俗語!這些俗語,不僅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世,其中的道理更是讓人深思!以下三則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俗語逐漸被人遺忘,就比如這三句,你們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