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青幫大佬杜月笙,大家都非常熟悉,曾經從一個上海灘小赤佬一路摸爬滾打,最後成為青幫的老大。後人對杜月笙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見風使舵,唯利是圖,也有人說他俠肝義膽,積極抗日,並且做慈善活動,救助災民,值得稱頌。縱觀杜月笙的一生,也是起起伏伏,大起大落,當上青幫幫主之位後風光無限,勢力範圍黑白兩道通吃,當時國內權貴無人不敬他三分。但是1949年蔣介石潰敗撤回臺灣,因杜月笙曾參加過四一二事件,怕惹禍上身,於是讓杜月笙也一起跟過去避難。杜月笙知道過去臺灣勢必是寄人籬下,待在上海唯恐保不住性命,於是帶著少量現金和一家老小乘船到香港定居,而當時也包括他的女兒杜美如。
據女兒杜美如回憶,當年杜月笙手中現金不多,而他嚴令後人不許討債,再加上一家老小開銷又大,他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拮据。到父親去世的時候,所有家底包括香港友人資助的加在一起只有11萬美金。曾經富甲一方,盤踞上海灘多年的大亨遺產只剩下11萬美金,想想是何其的可悲啊!也許這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吧!
父親杜月笙死後,臺灣方面要求將杜家後人將杜月笙遺體送到臺灣安葬。而這一次,杜美如也一起母親姚玉蘭一行到臺灣生活。
1955年,杜美如與臺灣飛行員蒯松茂戀愛了,並喜結連理結為夫婦。如果是杜月笙在世,憑藉他的威望,勢必會給女兒辦一場規模宏大的婚禮慶祝,但如今樹倒猢猻散,杜美如在杜家後人的幫襯下,草草的辦了幾桌酒席就當做完婚了。後來杜美如離開臺灣,與丈夫蒯松茂來到約旦定居。
為了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養家餬口,他們在約旦朋友的建議下開了一家中式餐廳,在當時的約旦,有很多華人華僑長期定居,從事著各種行業,雖然外面餐廳林立,卻很少有中國風味的餐館。於是杜美如夫婦也看準了商機,於是當機立斷,拿出所有積蓄開了一家中式餐廳。
生意剛一開張,十分火爆,很多華人華僑都聞訊過來品嘗,客戶回頭率十分的高,連約旦本地市民也會來中國餐廳嘗嘗鮮。現在在阿聯,還有他們的分店,生意也是十分的好。
如今已到晚年的杜美如精氣神十分好,氣質十足,而且一點都不顯老。2001年杜月梅回國探親,記者問杜美如是否打算回國居住?杜美如沉思了一會,說他們夫婦考慮賣掉國外的餐廳,再加上他們攢下的錢,回上海買一套房子,畢竟自己是在上海出生的,這裡有太多的記憶,爭取定居上海,死後方能落葉歸根。
而除了她自己以外,杜美如最大的心願還是在其父親杜月笙身上,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將父親的遺體歸葬回上海浦東。如今杜家後代分居在全球各地,很多都已去世還是十幾年沒聯繫的,作為杜家後人的杜美如還有這份心,實屬難得可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