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亮相東京(組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本報記者 江繼蘭 侯 麗 文/圖

  12月15日至21日,「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在東京舉辦的同時,「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代表團對日本東京、箱根、京都等地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進行了考察,與日本相關人士進行了座談交流。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亮相東京中國文化中心

  12月16日,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文物報社、東京中國文化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在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開幕。這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首次在境外展出。

  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和著名文物保護專家羅哲文發來賀信。單霽翔在賀信中說,「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在日本舉辦,標誌著中日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友好往來增加了新的一頁,對兩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長遠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羅哲文在賀詞中說,歷史文化街區不僅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更是城市可持續發展並保持持久魅力的重要因素。

  來自中國各歷史文化名街的代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參贊何靜、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理事長村上立躬和日本文化、新聞、旅遊等各界人士出席開幕式。村上立躬和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軍,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宋合意致辭。

  展覽剪彩儀式後,舉行了江蘇省無錫市清名橋古運河風景區推介會,來自無錫的民間藝術家還進行了泥塑等現場演示。

  展覽持續到2012年1月13日,包括「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相關圖片、書法、情境實物等,通過藝術手段記錄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風採,展現「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歷史傳統、文化特色、名人典故、建築風貌,以及中國政府和民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日益重視和參與熱情等。展覽結束後,相關圖片及展品將留由東京中國文化中心收藏並在日本展出,無錫還決定將展出的《京杭運河江南水弄堂清名橋段》泥塑作品等實物捐贈給東京中國文化中心。

  日本多家媒體如每日新聞社及新華社東京分社、《東方新報》、《華僑報》、《現代中國報》等對活動進行了報導。組委會希望藉此展覽,吸引更多海外民眾到中國的歷史文化街區參觀、交流。

  日本觀光廳:利用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業

  12月16日上午,考察團訪問了日本觀光廳,與觀光廳長官溝田宏就如何利用文化遺產資源發展觀光業等問題進行了座談。

  在聽考察團對「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及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情況介紹後,溝田宏說,日本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對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是日本觀光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觀光廳正與文化廳商談,希望共同加大文化觀光方面的工作力度。

  他說,日本的文化遺產本來是以保存、保護為主,但隨著一些地方進行商業開發用於觀光,觀光廳意識到需要對這些活動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比如,政府出臺了一些限制條件,以限制過度的商業開發。另外,日本有許多民間文化,比如世界知名的歌舞伎文化等,但如果用於觀光,必須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當地居民如果對本民族的文化有一種自豪感,才能更好地推動觀光業的發展。

  「我去過中國19次,比如,去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還與上海申花集團有過一些足球方面的交流。每次去中國,都覺得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比如氣功、針灸等,有許多深奧之處,我為之深深著迷。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希望兩國有更多文化層面的交流。」 溝田宏說。

  溝田宏對中國的文化旅遊、文化遺產保護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說,中國有許多世界文化遺產,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文化遺產受到破壞,日本經濟騰飛初期也遇到過類似的困惑。他建議,出於對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或者為更好地發展未來的觀光旅遊業而積蓄力量的目的,希望中國更好地保護這些文化遺產。

  日本文化廳:文化遺產保護與中國略有不同

  在訪問日本期間,考察團還走訪了日本文化廳,與文化廳次長吉田大輔及文化廳保護財部相關科室就文化與觀光旅遊、文化遺產保護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考察團向吉田大輔介紹了中國政府重視包括歷史文化街區在內的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情況,吉田大輔也向考察團說明了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情況。吉田大輔說,根據日本制定的《文化財保護法》,日本的文化財(相當於中國的文化遺產)分為有形文化財、無形文化財、民俗文化財、紀念物、文化景觀、傳統建造物群、文化財的保存技術、埋葬文化財。目前,日本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主要依據此法。

  據了解,日本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始於19世紀的明治初年。日本的傳統文化遺產直到江戶幕府時代,幾乎保護得完整無缺。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日本傳統文化受到了劇烈衝擊,但是日本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沒有忘記對傳統文化的保護。1949年1月26日,發生在奈良法隆寺金堂的火災,使日本最古老的描繪在木構建築上的壁畫毀於一旦,這件事喚起了人們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由此催生了日本在1950年頒布並實施的《文化財保護法》。後來,該法經過多次修改,並不斷完善。其中,2005年修訂後,增加了「文化的景觀」這項重要內容。文化廳文化財部紀念物科系長堀敏治說,所謂文化景觀,是指人們日常生活的環境,包括農產品製作過程、道路、田園風光等。對於其中非常重要的,指定為「重要的文化景觀」進行升值保護。類似於這樣的文化景觀,是人們生活過程中形成的,這些年,文化廳正在加大力度對這方面遺產進行保護。

  在保護流程方面,日本與中國略有不同。據介紹,在日本,首先由地方居民或村、町等地方政府提出保護申請,劃定好區域,然後上報國家,等待批准。「日本對於文化景觀的保護條例,目前已實施6年,共有29處文化景觀得到了認定,一旦認定為文化景觀,其中的建築物將由國家財政撥款進行修復保存。然而,需要保護的地方並非只有在審批過後才進行保護,在申請過程中,國家也做了一些相應規定,比如,不允許隨便改變景觀環境等。」 堀敏治說。

  文化廳文化財部傳統建造物科夏建久美子介紹了傳統建造物的情況。她說:「以竹原市竹原地區為例,當地以前是以製鹽售鹽為業,現在雖然沒有了製鹽售鹽行為,但當時的建築等卻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她強調,建築物是與城市的發展共同形成的,除了建築之外,周圍的景觀也要加以保護。因此,文化景觀與傳統建造物的保護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目前,日本已形成74處市、町、村的傳統建造物保護網絡,彼此之間經常會有溝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護過程中,除國家給予必要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外,日本十分強調各級地方政府、民間組織、甚至個人的參與,並明確規定出各方的權利與義務。比如,日本建立了從縣市到鄉村覆蓋全國的保護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的專業協會,凝聚了千萬民俗文化藝術的傳人,從事傳承活動,對於這種無形民俗文化財產的傳承工作,除國家給予必要的資助外,社會團體、地方政府也都給予一定程度的贊助。這樣強調社會群體在保護文化財產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日本國民的全民保護意識,培養了文化財保護方面的人才。

  與會街區代表還就原住民跟歷史街區保護的關係,傳統建築修復過程中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的如何應用等與日方進行了交流。日方有關人士表示,這些問題在中日兩國都是普遍存在的,也希望今後能有進一步的溝通和探討,共同摸索經驗。

  箱根:保護好人文與自然的和諧景觀

  12月18日至19日,考察團來到箱根,參觀了相關街區和景觀,並與箱根町町長山口昇士等進行了座談。

  據山口昇士介紹,箱根的旅遊主要利用火山帶來的地熱、溫泉、火山噴發口、湖泊等自然資源。從1300年前開始,火山給人們帶來了一些危險,但也慢慢演化為日本人民的對大自然的一種信仰、瞻仰方式。以前人們去箱根是為了治病,現在人們來箱根主要為觀光,順便泡溫泉。箱根已經成為國內外許多遊客休息和養生的旅遊勝地。

  據山口昇士介紹,箱根地區早在1936年2月就被指定為國立公園,這是一個由東京都、神奈川縣、山梨縣、靜岡縣4個行政區域中的特殊地域組成的「火山與海洋」的國立公園。現在,若想在國立公園內進行旅遊開發會遇到許多限制,比如,屋頂的顏色、房屋的高度,電線桿的尺寸等,都有嚴格規定。「我們要好好地繼承、保護好箱根地區的自然及文化遺產資源。」 山口昇士說。

  目前,箱根基本沒有對環境造成汙染的製造業,只有一些從江戶時代延續下來的傳統民族工業,比如木雕。山口昇士向考察團展示了一塊五顏六色的木製品,但上面的顏色並非用顏料漆上去的,而是把許多不同顏色的木料拼集、膠合在一起,再進行「刨花」製作,便創造出了這種天然的色彩,成為集合各種顏色的特殊木製品。

  據了解,成為國立公園後,因不能隨便伐木,目前箱根使用的木材基本是從日本其他地方運輸過來的。當然,箱根現在也在積極地植樹造林,希望能為這種傳統工藝提供更多木材。

  目前,箱根每年遊客大約60萬人次,來這裡最多的是韓國人,第二位是包括臺灣在內的中國人。隨著中國遊客越來越多,箱根希望能與中國有更多文化層面的交流。

相關焦點

  • 中國黃檗文化主題展亮相東京中國節
    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亮相2018東京中國節。 鄭松波 攝中新網東京9月8日電 (鄭松波)「產於中國福建福清的瓷器、煎茶、香道等都與日本茶道、香道等有著深遠的聯繫。我們希望通過黃檗文化展示和文化溯源,告訴日本民眾這些歷史文化,拉近兩國人民友好感情。」8日,中國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的「中國節」展會上如是表示。當天,中國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和日本一般社團法人黃檗文化促進會聯合設立展臺,向觀眾展示福清東張窯的黑釉盞、福清黃檗煎茶、黃檗香道等黃檗文化內容。
  • 一批珍貴藏品亮相「歷史徽章珍藏展」(組圖)
    一批珍貴藏品亮相「歷史徽章珍藏展」(組圖)     看光緒御賜「雙龍寶星」章去  本報訊 記者 鍾珮璐,通訊員 陳明、陳少湘攝影報導:「每枚徽章都有一段歷史
  • 中國歷屆「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第一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名單:北京國子監街、平遙南大街、哈爾濱中央大街、蘇州平江路、黃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島八大關、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騎樓老街、拉薩八廓街第二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名單:
  • 中國新片展「電影2018」在東京揭幕 十部國產影片亮相日本三城市
    上海熱線訊 為促進中日電影文化交流,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與UNIJAPAN、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聯合主辦的「中日新片展」活動,將進入中國新片展「電影2018」時段。3月8日至14日,十部中國影片在日本東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地亮相。作為中國新片展「電影2018」開幕影片,導演馮小剛的作品《芳華》於今日(3月8日)率先在東京開映。
  • 中日青少年手寫手繪明信片展在東京開展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東京9月28日電(記者沈紅輝)由東京中國文化中心和日本國際漢字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中日青少年手寫手繪明信片展28日在東京開幕,展出2400張中日青少年優秀作品。從配有中文「歡迎來我家」的日本神戶市標誌性建築物群,到憨態可掬的中國鼠年生肖形象,再到由中日兩國國旗、東京奧運會吉祥物和中日雙語「加油」構成的組圖……一張張出自中日青少年之手的手繪明信片主題各異,以水彩、素描和卡通等手法,體現了兩國青少年豐富的想像力和真摯的情感。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
  • 組圖:日本新版1000日元紙幣在東京亮相
    組圖:日本新版1000日元紙幣在東京亮相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10月24日,日本財務大臣谷垣禎一在東京展示新版
  • 石獅永寧老街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授牌
    石獅永寧老街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授牌 qz.fjsen.com 2013-06-29 07:53  傅文忠 佔婷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6月29日訊(石獅日報記者 傅文忠 佔婷 通訊員 邱尚城) 昨日,第五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授牌儀式、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年會在福州舉行。
  • 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國子監街勝南鑼鼓巷(圖)
    圖片來源:孔廟國子監博物館  記者昨天從東城區政府了解到,擁有700年歷史的國子監街在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投票角逐中入選全國十大名街,今天國子監街將進行掛牌儀式,同時4萬冊中英文版《論語》現場免費向市民、遊客發放。
  • 休寧萬安老街入圍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4月7日,由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批准主辦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初評揭曉,全國共有15條街入圍,安徽休寧縣萬安老街名列其中。此外,在首屆和第三屆「名街」評選中,我省屯溪老街、歙縣漁梁老街成功入選。
  • 「多彩的中華民族」系類文化遺產展走進東京中國文化中心
    12月10日,北京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攜手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共同走進東京中國文化中心,為喜愛中華民族文化的在日各界人士帶來「多彩的中華民族——古老的傳說(蒙古族、鄂倫春族、赫哲族文化遺產展)」,此次活動是繼2019年6月「多彩的中華民族——藏羌魅力」(四川省阿壩州藏族羌族文化遺產展
  • 滬臺大學生感受嘉定臺北風情街(組圖)
    滬臺大學生感受嘉定臺北風情街(組圖) 2016年05月18日 08:4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日書畫寫真交流展在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新華網東京4月17日電(記者姜俏梅)由中國文化中心和全日本華僑華人文學藝術聯合會共同舉辦的「意·藝·詣中日書畫寫真交流展」16日在東京中國文化中心拉開帷幕。15名中日藝術家的60件油畫、水墨畫、書法作品應邀參展,吸引大批觀眾前來觀展。
  • 北京國子監街歷史文化名街怎麼快成了風水街
    4月12日,一名「大師」在北京國子監街一家經營工藝品的店鋪內一角給一名遊客批「八字」。  北京國子監街是位於安定門內大街東側的古老街區,已有700年的悠久歷史,孔廟和國子監就坐落於此。2009年6月10日,國子監街入選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但近年來,國子監街相當一部分店鋪都打起起名、看相、看風水、預測命運的招牌,歷史文化名街儼然成了「風水一條街」。  北京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崗表示,看相、看風水作為一種歷史遺留產物,很多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由於不少老百姓非常相信「風水之說」,一些人就利用套著歷史文化外衣的「風水學說」大做文章,騙取錢財。
  •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山塘街的夜色
    去年十一月去蘇州山塘街,這裡確實很美。山塘街位於江蘇省蘇州古城西北,東至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至「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約3600米,唐代,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開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稱為山塘街,沿街均為古建築。古建築大多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築,為幾落幾進構成的建築群體,縱向為落,橫向為進。
  • 南昌首條歷史文化街區金塔逸街正式亮相(圖)
    原標題:南昌首條歷史文化街區金塔逸街正式亮相(圖) 全新的金塔逸街遊人如織眾多遊客在此合影留念具有南昌特色的藝術景點表現南昌這些年老城區改造的藝術景點《喬遷大吉》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9月22日南昌訊(記者 史玉琨)22日,南昌第十三屆繩金塔廟會正式開幕,同時南昌的首條歷史文化街區——全新改造後的金塔逸街也正式在南昌市民面前亮相。
  • 晉商一條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山西旅遊 剛走到街口,黑色石板印著金色字體的介紹板就在人們面前呈現。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祁縣晉商老街。 專家稱之為「集江南河北之大成,匯宋元明清之法式」。
  • 海派時尚服飾展上海揭幕 民國旗袍驚豔亮相(組圖)
    海派時尚服飾展上海揭幕 民國旗袍驚豔亮相(組圖)     4月22日,「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在東華大學內的上海紡織服裝博物館揭幕,該展覽也拉開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暨「環東華國際時尚周」大幕。
  • 火爆日本的「三國志文化展」亮相深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7月14日,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承辦的「三國志文化展」開幕。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群雄並起、英雄輩出的時代,其政治、軍事、文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9年時,為紀念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40周年,中日雙方舉辦的展覽「三國志」先後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吸引觀眾近50萬人次,成為近年來最受日本民眾歡迎的中國文物展覽之一。
  • 中國漆畫名品東京展出 促中日文化交流
    中國漆畫名品東京展出 促中日文化交流 2019-01-29 19:林文清 攝   中新網福建福清1月29日電 (鄭松波)福建省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29日透露,為推進中日美術與漆藝的交流,由日中友好會館與蓮福文化傳播(廈門)有限公司、日本亞洲太平洋觀光社、日本黃檗文化促進會等機構聯合舉辦的《漆源匯聚---蓮福美術館藏—中國漆畫精品展》,正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