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農銀行資產規模實現穩步增長 零售貸款增長近30%

2020-12-18 金投網

日前,蘇農銀行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蘇農銀行實現營收26.09億元,同比增長13.90%;實現歸屬淨利潤8.28億元,同比增長15.11%。

經營業績保持雙增的同時,蘇農銀行資產規模繼續穩步增長,並創下歷史新高,而此時,蘇農銀行又選擇將目光投向了更遠處,通過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尋求更高質量的增長。

資產規模從「第六」到「第四」

2016年11月29日,蘇農銀行在A股上市,最初還稱「吳江銀行」。上市當年末,蘇農銀行的總資產規模還只有813億元,不僅在蘇南五家上市農商行中最小,同時在A股上市銀行隊伍中也最小。

不過上市三年來,蘇農銀行資產規模實現穩步增長,2017年、2018年突破900億、1100億的關口。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蘇農銀行總資產規模達到1261.78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8%,增速在同一時期江蘇六家上市農商行中排第一,這樣的增速也助力蘇農銀行資產排名連上臺階。在江蘇上市農商行中,蘇農銀行總資產排名由第六位提升至第四位,超越張家港行和江陰銀行。規模增長的好處顯而易見,業績增長的正向貢獻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此。

不過只有稍加留意,就會看到,進入2019年,蘇農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速實際上是在放緩,雖然還在穩步增長,但已經不再像上市頭兩年一步一個大臺階。

今年3月,蘇農銀行完成了更名的大事,「吳江銀行」變成了「蘇農銀行」。更名之後,整個蘇州市場對蘇農銀行來說,可說是完全打開,按理說正是其擴張的大好機會。不過此時,蘇農銀行卻選擇了一種更為穩妥的經營方式:在規模保持一定增速的同時,主動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去尋求更高質量的增長。

實際上,前三季度的某些數據,也側面驗證了蘇農銀行今年主動調整發展步調的前瞻性。截至三季度末,蘇農銀行不良貸款為1.53%,雖然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但是較2018年末仍有所微升。

銀行處於發展上升期時,不良出現小幅反彈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關鍵在於提前做好準備,夯實基礎,畢竟只有走得穩,才能走得遠。

零售貸款增長近30%

在資產規模主動放緩之時,蘇農銀行也在加快轉型步伐,優化業務結構,以期實現經營由規模驅動轉向質量和價值驅動。在這方面一個值得說道的例子,是蘇農銀行的零售戰略轉型。

截至今年前三季末,蘇農銀行總貸款餘額670.94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了12.97%;其中零售貸款餘額為140.26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了29.99%;零售貸款餘額佔總貸款的比重由2018年末18.17%上升至20.90%。

上市以來,蘇農銀行零售貸款不斷增加,三年增長了3倍多,零售貸款佔總貸款的比重也在不斷提升。最近幾年,經濟不確定性加大,銀行傳統對公業務受企業經營的影響比較大,零售業務的優勢愈加顯現。蘇農銀行在零售貸款方面轉型力度明顯,效果顯著。

除了零售業務發力外,在傳統的對公領域,蘇農銀行發揮地方法人銀行的優勢,突顯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力求滿足客戶各類金融及非金融需求。

另外,在金融市場業務上,蘇農銀行探索、深化「投行+商行」模式,加速資產流轉效率,提升理財產品競爭力,發揮金融市場業務的優勢,為全行其他業務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焦點

  • 零售業務規模持續增長 蘇農銀行前三季盈利8.28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10月29日晚間蘇農銀行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蘇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6.09億元,同比增長13.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28億元,同比增長15.11%。截至9月末,該行總資產1261.78億元,存款總額913.55億元,貸款總額670.94億元,不良貸款率1.53%,撥貸比3.20%。財務數據顯示,蘇農銀行零售業務規模穩步擴大,經營結構逐步優化。近年來該行大力度突破零售業務,聚焦鄉村振興、場景化建設、渠道平臺拓展,實現服務場景的線上線下融合,優化客戶體驗,提升客戶黏性。
  • 蘇農銀行發布上半年成績單:創新業務實現轉型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蘇農銀行發布上半年成績單:支持實體抗疫 創新業務實現轉型發展 8月27日,蘇農銀行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蘇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9.24億元,同比增長10.36%,實現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23%。
  • 蘇農銀行上市後第四個年報 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截止年末,蘇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5.21億元,同比增加3.71億元,增長11.79%,實現歸母淨利潤9.13億元,同比增加1.11億元,增長13.84%,兩項盈利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蘇農銀行自2016年11月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後,三年多的時間裡已經在資本市場公開發布了4個年度報告。
  • 解讀蘇農銀行半年報:轉型業務提速 服務三農和實業初心未變
    在資產規模方面,公司總資產達到1212.42億元,比年初增長3.82%;各項存款餘額875.62億元,比年初增長5.82%;各項貸款餘額629.33億元,比年初增長5.97%。在保持兩年之久的快速擴張之後,蘇農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速開始穩健放緩。與此同時,公司的業務經營由規模驅動轉為質量和價值驅動,盈利點則向創新業務快速轉變,實現高質量可持續增長。
  • 蘇農銀行盈利增速放緩,逾期貸款增加
    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匯兌損益等增幅較大,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8440.7萬元,同比增長73.49%,該行解釋為理財和代理業務手續費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今年上半年末為4218萬元,該行稱主要原因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匯兌損益上半年末為2090.5萬元,同比增長264.33%,主要原因為結售匯規模擴大。
  • 蘇農銀行更名後首份年報:總資產突破1200億元,淨利潤增速創4年新高
    4月23日晚間,蘇農銀行(603323,股吧)披露更名後的首份年報,報告顯示,蘇農銀行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5.21億元,同比增長11.79%;實現歸母淨利潤9.13億元,同比增長13.84%,利潤增速為4年以來最高。
  • 江蘇上市農商行成績單出爐,營收、淨利潤兩位數增長...
    透視財務數據會發現,去年江蘇地區農商行均維持了營收、淨利潤的雙位數增幅,在銀行息差承壓大背景下,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受考驗,大零售業務轉型仍是銀行戰略重點。但是,今年一季度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已有銀行一季度信用減值損失明顯大幅度提升影響營業利潤,蘇農銀行一季度零售貸款首次出現負增長,數家銀行不良率有所抬升。
  • 蘇農銀行董事會換屆 海安農商行董事長徐曉軍或履新領銜
    提名候選人莊穎傑現年45歲,長期履職蘇農銀行,此前任該行國際業務部副主任、主任、桃源支行行長;黨委委員、副行長、黨委副書記、行長;現任蘇農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此外,新一屆董事會提名候選人中的王明華現任蘇農銀行黨委委員、董事、副行長;張亞勤現任蘇農黨委委員、董事、副行長。
  • 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對公業務是財富管理業務的資產端來源,銀行不太可能完全依靠委外獲得「好資產」。對公貸款逆勢增長2020年1-9月,全部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中,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佔比近65%,居民貸款新增規模首次降到40%以下。
  • 2019年總資產增長超千億,增幅超三成!這家農商行資產規模已經突破...
    截至報告期末,深圳農商銀行集團合併資產總額4220.0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2101.4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86%;客戶存款餘額3413.6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22%。報告期內,深圳農商銀行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6.81億元,實現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93億元,同比增長10.91%;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7.00%;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1.3%。資產質量方面,截至報告期末,深圳農商銀行集團不良貸款餘額24.20億元,不良貸款率1.15%,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80.97%。
  • 淨利增速同業領先 蘇農銀行前三季度營收28.02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蘇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8.02億元,同比增長7.4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83億元,同比增長6.72%;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長4.26%;業績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報告期內,蘇農銀行資產質量持續向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末,蘇農銀行不良貸款率1.22%,較年初下降11個bp,不僅連續多個報告期呈現下降趨勢,而且創下近年來新低。
  • 平安銀行資產規模回歸雙位數增幅在零售轉型深水區裡重啟對公擴張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劉筱攸)如果從資產規模的角度來看,平安銀行業績已現全面復甦跡象――不再是「背著包袱收著打」,而是「掙開束縛放手幹」。經過去年的資本補充,截至2019年末,平安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3.9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2%。
  • 誰是中小銀行的「零售之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北京銀行大...
    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北京銀行零售客戶基礎不斷夯實,客戶總數超過2200萬戶,並且持續打造財富管理領域品牌服務特色,帶動中高端客戶規模穩步增長,個人VIP客戶年均增長率18%,高淨值客戶增速和綜合貢獻度顯著提升。   北京銀行在2019年更是創下了零售業務資產管理規模(AUM)突破7000億的成績。
  • 華夏銀行年報出爐:總資產增速近三年最快 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2019年,華夏銀行業務規模持續增長,經營質效穩步向好。截至2019年末,總資產規模達到30207.8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402.09億元,增長12.69%,比上年同期快5.85個百分點,增速為近三年最快;貸款總額18726.0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590.86億元,增長16.06%;存款總額16564.8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39.97億元,增長10.99%。
  • 華夏銀行2020年半年報出爐:業務規模穩步增盈利水平保持穩定
    報告期末,華夏銀行總資產規模達到32,656.1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448.26億元,增長8.10%;貸款總額20,395.6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69.65億元,增長8.92%;存款總額18,631.9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067.02億元,增長12.48%。實現營業收入475.81億元,同比增長19.56%;成本收入比24.81%,同比下降1.83個百分點。
  • 長沙銀行:業績增長的「美玉」,市場股價的「璞玉」
    「深耕本土、零售轉型、數位化轉型」是長沙銀行戰略的三個支點,以此穩步提升其在區域市場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頗能說明長沙銀行「本土+零售」能力的一個細節是,截至去年三季末,長沙銀行零售客戶數已經達到1245萬——相當於平均每5個湖南人擁有一張長沙銀行卡。
  • 上海農商銀行將上會 三季度資產規模近萬億
    截至2019年末,上海農商行資產總額為9302.87億元,資產規模在農商行中僅次於重慶農商行、北京農商行,為第三大農商行。如果上海農商行此次順利過會並上市,其將成為今年A股第二家上市銀行,也是A股第九家上市農商行。從披露的三季報來看,下半年,已上市8家農商行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均呈現較上半年增速下滑的局面。
  • 浙江餘杭農商銀行規模高速增長 今年一季度中間收入為負
    4月21日,浙江餘杭農商銀行披露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餘杭農商銀行資產規模增長保持較高增速,截至2019年末,餘杭農商銀行資產總額達1296.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4%。2019年全年,餘杭農商銀行實現各項收入31.2億元,同比減少0.86%;淨利潤9.36億元,同比增長14.97%,人均創收175.67萬元。截至2019年末,餘杭農商銀行各項貸款(含貼現)餘額為630.5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3.47%,貸款利息收入為32.21億元。
  • 廈門國際銀行資產規模超9000億元 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54%
    日前,廈門國際銀行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該行董事長翁若同在年報致辭中表示,在2019年,該行落實「一核雙驅」的年度工作方針推動銀行持續穩健發展。所謂「一核雙驅」,即以利潤為核心,以質量管控和改革轉型為兩大驅動。
  • 長沙銀行2020年上半年業績突出,「長尾客戶」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近日,長沙銀行發布了半年報,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長沙銀行主要指標都在穩步增長,盈利超過28億元。從報告中可以看出,長沙銀行在對「長尾客戶」的拓展和經營上表現突出,包括對縣域市場的深度挖掘、對小微企業的扶持、以及積極轉型做零售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