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隨著華為事件的不斷發酵,郭臺銘的一系列行為也讓中國人卻是很難對他有好印象,甚至有些人是憤慨的,他不僅宣布在美國大量投資,甚至還準備將自己的工廠遷往印度,這樣一來,在國內就會有二十多萬個員工會面臨著失業。
雖然他的這些行為都是出於商業考量,但是卻恰好趕上了這個關鍵的時刻,所以難免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情緒,不過同樣是在臺灣的商人,卻有一個人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他就是王永慶,他的財富其實早已經超過很多的富商,但是為人非常低調,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愛國人士。
相比較於「著名」的臺商郭臺銘,他不管是在哪一方面都將對方遠遠的甩在身後,不僅僅在臺灣當地的影響力巨大,還為內地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在華人商界裡面的另外一「豐碑」了,那就是李嘉誠,其實在李嘉誠之前,王永慶就是華人首富,在1984年的時候,他的財富就已經達到301億元,他的產業控制了當時臺外超過5%的生產總額,也是臺灣唯一一家進入世界企業五十強的公司。
其實這樣一位愛國富豪,從小家庭的生活環境也非常的窮困,他從小就要去距離家10公裡的地方上小學,六歲的他每天都要走20公裡的路程,九歲的時候因為自己的父親病倒,他為了幫助家裡減輕負擔,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走出山區,一個人去縣城的米店打工。
但是做了十年之後,由於戰亂,他被迫關閉了米店,在家裡購買了50畝土地,成為一個小地主,第二年就看中了房地產行業,但是他並沒有去做房地產 ,而是做木材,果不其然,在二次大戰之後的復甦過程中,做木材生意就讓他賺了5000萬元的舊臺幣。
後來和朋友一起創立公司,主要生產的就是PVC,當時這種材料在市場上還不多見,不過在他的努力下,其塑膠生產從剛開始每年的1200噸,發展到後來的10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PVC塑膠粉粒生產企業,達到了他的人生巔峰。
在成功之後的他,本來想要在大陸投資,但是卻因為比較敏感的關係而被臺灣方面阻撓,但是他還是成功的避開了這些障礙,在內地投資了很多項目。三十年累計在內地投資達到上千億元,除此之外,還斥資17億元在廈門創辦醫院,造富了很多的普通老百姓。
他後來還為中國人在美國購買了1億平方米的土地,這件事情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在晚年的時候還制定了一個宏偉的計劃,就是在內地建設10000所希望小學,在他去世之前,這個計劃已經完成了將近一半,他希望自己的這個計劃可以讓後代接著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還捐贈了1億元,用於災後的建設,就是這樣一位實業家,在自己成功之後還心繫大陸,通過各種方式為我們做出貢獻,在2008年的時候,享年92歲的他永世長辭,郭臺銘當時還親自前往跪拜,可見對於他的敬佩之情。
他作為一個做實業起家的人,在自己一生的事業軌跡上,從來沒有通過投機取巧來賺錢,一生中也向大陸累計捐款了100億元,甚至在自己90歲的時候還沒有放棄慈善事業。
但是我們反觀郭臺銘,作為臺灣首富,在海外投資工廠,為外國人創造就業機會,他高度尊敬的企業家王永慶卻在美國購買了1億平方米的土地,奉獻給中國大陸,為我們的工業和醫療事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雖然已經去世,但是關於他的故事還將會在內地被銘記和傳播。
兩個人都是臺灣首富,經過對比就會立即看出其中的差異,並且現在在臺灣地區依舊有很多的臺獨分子,不過佔到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能夠實現統一的,王永慶作為其中代表,值得我們去歌頌的一生,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榜樣,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牽掛自己的祖國,不忘初心。
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