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出版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9月13日消息(記者鄭澍)日前,一部關於詩、書、畫、印的藝術研究著作《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以下簡稱《移花就鏡》)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據悉,該書是一部建基於《二十四詩品》,涵蓋中國詩、書、畫、印各門類各時期的文藝評論和理論佳著。讀者可以通過這一本書讀懂「二十四品」美學傳統,打通詩書畫印品鑑通識。

《移花就鏡》作者羅韜,廣東新會人,《羊城晚報》編委,廣東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著有《張九齡詩文選注》、《半半集》等。《移花就鏡》這本書即是羅韜綜合藝術修養的體現,也是《二十四詩品》研究的一次新探索。

羅韜在進行每一詩品的詮釋時,先抓住關鍵描述加以評說,然後再舉例具體作品時加以深化。為了讓讀者能更加方便、快速了解「二十四品」及《移花就鏡》這本書,廣東人民出版社創新出版形式,以書籍+視頻導讀的融合出版方式,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

據悉,讀者只需掃描書中附帶的二維碼,即可看到精心製作的導讀視頻,由作者羅韜親自解讀。相信會讓讀者對中國詩書畫印傳統美學產生更加立體的認知,提升藝術的素養和興味。

相關焦點

  • 《移花就鏡》:讀懂「二十四品」美學傳統,打通詩書畫印品鑑通識
    日前,藝術研究著作《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以下簡稱《移花就鏡》)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一部建基於《二十四詩品》,涵蓋中國詩、書、畫、印各門類各時期的文藝評論和理論佳著。《二十四詩品》是探討古典詩歌創作,特別是古典詩歌美學風格問題的理論著作,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經典名篇。
  • 《移花就鏡》:一書讀懂「二十四品」美學傳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日前,一部關於詩、書、畫、印的藝術研究著作《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以下簡稱《移花就鏡》)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一部建基於《二十四詩品》,涵蓋中國詩、書、畫、印各門類各時期的不可多得的文藝評論和理論佳著。讀者可以通過這一本書讀懂「二十四品」美學傳統,打通詩書畫印品鑑通識。
  • 4K節目《開卷》專訪羅韜:探尋「二十四品」之美
    《二十四詩品》將古典詩歌美學風格分為雄渾品、衝淡品、綺麗品等二十四類,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經典名篇。到底什麼樣的風格才是雄渾?什麼樣的風格可以稱為綺麗呢?羅韜通過新書《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為我們作出詳細解答。他告訴我們,「二十四品」審美體系不但可以用來鑑賞中國傳統詩歌,同樣也可以用來鑑賞書、畫、印。
  • 李公明|一周書記:二十四橋下的……波光微瀾
    《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羅韜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版,352頁,168.00元讀羅韜新著《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如漫步於繁花鏡影之間的二十四橋,掩卷後恍然而覺「通釋」之意旨遙深。所謂「自非靈心妙悟,感而遂通者,孰能與於此哉!」
  •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下)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中國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中國藝術與文化》《你不可不知的中國畫家及其作品》《移花就鏡》,曹星原老師的專欄《中國美術50講》,黃小峰老師的專欄《了不起的中國藝術史》上篇(「二王」、「大小李將軍」)請關注回看三、米芾、
  • 「萬殊一相——李政恩書畫篆刻作品展」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
    2月25日,為紀念商務印書館成立120周年,由商務印書館主辦、涵芬樓藝術館承辦、中華文化促進會佛教文化中心、中國收藏家協會聯誼部、中華炎黃書畫院等協辦的「萬殊一相——李政恩書畫篆刻作品展」在北京王府井涵芬樓藝術館隆重開幕。
  • 劉國明的書畫印
    今冬,清原兄的第三本書畫集即將付梓,書畫展即將開展,實乃雙喜臨門。他將畫集攜來,邀我撰寫前言,可謂天假其便,何其幸甚之至。清原兄涉獵廣泛,書、畫、印三藝兼修。他的字開張奔放,書風勁健,從容不迫,用筆大膽靈活,流暢,技法成熟,內涵深厚。真草隸篆均有涉獵,猶擅行草。他師古不泥,在傳統中求新、求變,兼收並蓄,與時俱進。
  • 立春,紐約時代廣場展現中國書畫名家筆下的「二十四節氣」
    在這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時刻,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迪士尼大屏推出了中國書畫名家孫克、高雲筆下的二十四節氣《立春》作品展播。正當中國舉國抗疫,疫情趨於好轉,逐漸復工之際,中國藝術家孫克先生的書法《立春》、高雲先生的國畫《紅梅傲霜》亮相在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紐約廣場的大屏上。這既是對美好的祝願,也是借紅梅不畏霜雪對逆行抗疫大無畏精神的讚美。
  • 唯印彰書畫 金石蘊大千——談張大千的篆刻藝術
    而1928年5月重訂的《季爰書畫例言》中,在書畫潤格中還有「(七)刻印 石章 每字二元 餘不刊」,只刻石質印章,每字2元,與同例的書畫價格是相當的。這是張大千鬻印的明證。張大千在1930年就輯有自刻印的《大千印留》印譜行世,現被列入古今印譜一百種之一。
  • 他是蕭退庵的弟子,詩書畫印無所不能!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終南印社顧問,陝西省文史館館員。張範九先生1923年生於蘇州一書香門第,自幼即隨祖父張蟄公學習詩文,後拜江南大書法家蕭退庵為師,學習書法,工篆書。又投吳江老畫師顧墨畦之門,學習國畫,工山水。繼又入吳門金石家周梅谷門下,學習篆刻,工漢印。業餘研習詩書畫印六十餘年,不論書畫金石均能為之。
  • 古書畫上常見的清朝官私鑑藏印
    古書畫上覺的官私鑑藏印,即有歷朝宮廷、內府的收藏著錄印,又有各個時期私人藏家的秘藏章。這些官私鑑藏印因欣賞者的仰慕,而被加蓋於書畫作品之上,它們伴隨這些佳作流傳於世,聞名於世。古書畫上的官私鑑藏印,容納了大量文物信息,包含著眾多人文內涵,它們與古代書畫作品合二為一,相映生輝,成為我們今天鑑定古書畫真偽的重要參考對象。
  • 《阮元詩書畫印選》面世 為清乾嘉學派領軍人物
    今天是清代乾嘉學派領軍人物阮元誕辰250周年紀念日,作為一代學派宗師,阮元在詩書畫印上,也有很深的造詣。昨日上午,由廣陵書社出版、廣陵古籍刻印社印製的《阮元詩書畫印選》面世,為這個重要紀念日獻上一份厚禮。
  • 論中國畫的詩書畫印
    論中國畫的詩書畫印摘要:詩書畫印是中國畫特有的,含有四種優秀文化綜合在一起的表現形式,而這種表現形式是經過歷代書畫大師不斷總結、逐步完善形成的。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經過唐、宋、元眾多文人士大夫的探索,到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清代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等,把詩書畫印的相互融合達到了歷史的一個高峰,到清末民初以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為代表的「四絕」文人以書畫統一,出神入化的作品更是給詩書畫印的互「化」添上了重重的一筆。
  • 博聞強識 砥礪奮進——當代書畫印名家徐雄關助力文化中國夢
    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傳承幾千年,縱觀當今國內外藝壇,從事書畫印創作的很多,但在書畫印藝術領域三藝俱精者寥寥無幾,取得突破並有所成就者更是鳳毛麟角,而徐雄關就是一位當今書畫印領域中的佼佼者。經過幾十年藝術的取捨融鑄和提煉升華,徐雄關走出了一條取精用宏,沉雄奇崛、古樸高華的藝術之路,從頓悟到融通,並逐漸達到通會之境界。
  • 中國當代書畫愛好者——李亞軍、陳慕菡、釋永照
    中國當代書畫愛好者——李亞軍、陳慕菡、釋永照 (一)李亞軍 2020年獲得「藝巡中華·魅力中國杯」全國書畫大賽書法組三等獎。
  • 東京中央香港五周年拍賣,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書畫精品!
    鈐印:那志良印(白)、心如(朱)  出版:《惲南田山水畫冊》,葉公超題籤,中商公司出版。  來源:邱永和家族舊藏。  註:張大千、溥儒、林清霓、黃君璧、莊嚴題跋;那志良題引首。  徽宗皇帝御印之通。  ②天保九戌(1838)二月,晴川院目利書。  來源:狩野養信舊藏。  張即之行楷節錄《前赤壁賦》為南宋張即之所書十五字擘窠大字,「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此五行間有剪裝裁切痕跡,尺幅為橫99.5cm、高44.5cm,每一字約12cm大。
  • 劍蕩八荒移花天下第一?天刀手遊移花到底強不強
    在不同的區,名列前茅的職業佔比不同、強度不同,但移花這個職業,卻是玩家一致認同,爭議最大的職業。近期大多數玩家表示,最討厭遇到移花了,位移帶霸體,無限遛真的太噁心了。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移花約幾千戰力爆錘對手的案例,可以說是非常離譜了,網友們有圖為證,看來吐槽移花太強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 刀—李暉書畫印作品展在北京開幕
    7月27日,「刀——李暉書畫篆刻作品展」在朗禾空間開幕,展覽持續至8月4日結束。展覽由80後代表作家、大米藝術創始人施晗先生和策展人、朗禾空間創始人文白女士共同策展。 現場展出篆刻、書法、國畫代表作品近6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