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和山西都愛吃麵,有什麼明顯的區別麼?三秦咥文化

2020-12-16 愚狂大叔

三秦大地歷來以文化著稱,陝西不只是有關皇家文化、明城牆,還有那講不完的市井文化,美食才是民生重點。除了著名的三秦套餐、牛羊肉泡饃、肉夾饃、葫蘆頭、肉丸胡辣湯,老四烤肉、賈三包子、還有藏在背街小巷的鏡糕、黃桂柿餅、鍋盔夾辣子、南七餄絡、乾縣豆腐腦這樣的小吃。

在陝西聊美食,就必須出現一個字「咥」字,讀die,諞個閒傳也是咥,論個長短也是咥,「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走出門把肚子放在前頭」聽到這樣的廢話,就想咥誰一頓!再諞滴美,重點還是個「咥」,一個口一個至,嘴一張開口水讓腳步停止不前,不由自主的產生品味的念頭;這個還有一個意思,同樣是動詞,通「打」,「不行就咥」老陝慣用的表達方式;「咥一頓」在飯店表示吃一頓,在雙方言辭激烈時,表示可以動手了,千萬不能馬虎。

有人說給老陝一個饃就沒有不能夾的。這話不只是誇張,同時說明其人不了解陝西吃文化!夾饃其實很講究,不是外地人想的那樣。陝西能咥得太多,好吃說不完……

1、夾饃。外地朋友第一次吃肉夾饃都會提同樣的問題,明明是饃夾肉,為啥叫個肉夾饃。這是老陝最早的營銷手段,過去的年代吃肉夾饃是奢侈的!饃很普通,把肉前置就有了吸引力,這是其一;其二、夾通加,是肉、饃搭檔的意思,不完全指誰內誰外。伴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菜品的不斷豐富,出現花幹夾饃,孜然夾饃、菜夾饃、雞蛋和花幹是搭檔,西府人偶爾用擀麵皮夾饃,乾縣的醬辣子夾饃多用鍋盔,雖然也叫夾饃,區別還是明顯的!在這些夾饃之外就會破壞了白吉餅這個好搭檔!

2、三秦套餐。喝著冰峰長大的西安娃現在基本年過不惑,秦鎮米皮、肉夾饃更是歷史悠久,真正的三秦套餐不是統稱涼皮,原來有這樣一句話「乾州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這是對秦鎮米皮的肯定,據傳是秦始皇的貢品。秦鎮的米皮最開始在大街上支個攤、幾斤重的鍘刀一張一張的切,很壯觀,現在基本看不到了;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麵放在上好的菜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覆熬製而成,自然味道不俗。秦渡鎮被老陝簡稱為秦鎮,地圖導航還是建議用秦渡鎮比較好。

3、面。岐山臊子麵是外地人最為熟知的,其實陝西的臊子麵非常豐富,現在隨便走進一家麵館都能看到三合一這樣的組合。是一些影視作品把biangbiang面推到了前臺,以油潑麵的形式出現,扯麵是過去對寬面的統稱,棍棍面就是現在統稱的拉條子;麵食分兩個方向,一方面是指面的形狀,一方面是指吃的方法,這個是有講究。在陝西吃麵,建議不要提出來「別放辣椒」「我不吃醋」這樣的要求,油潑麵不放辣椒,岐山面不放醋,整碗面就缺了味道,吃完就會覺得「陝西面不好吃」這樣的印象就影響對陝西麵食的推薦!作為老陝,俺覺得對面不公平。麵食形狀和吃法完美的結合才能體現美食的本質,否則就是糟踐了美食文化!

如果真正想吃到正宗的當地美食,就不要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來要求廚師,那是對美食和一個好廚師的雙重不尊重!咥、就要咥最正宗的;咥、就要咥的地道;咥,就要咥得酣暢淋漓;咥,就要咥得讓當地人尊重、佩服;咥不只是陝西文化,也是飲食文化,更是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就是尊重自己。最後歡迎四面八方的朋友來陝西、逛陝西、體驗八百裡秦川的飲食文化……

相關焦點

  • 陝西鹹陽有名匯通面,八百裡秦川,怒吼秦腔,吃一碗麵喜氣洋洋
    師傅說的比較實在:「咱陝西人不就是(吃)一碗麵麼,陳忠實說那個八百裡秦川,春光明媚木,三千萬兒女,怒吼秦腔,吃一碗燃面喜氣洋洋,木有蒜還嘟嘟囔囔。」說的真好,那我們來感受這麼多人甚至都要在夜市排隊吃的「匯通面」。
  • 《裝臺》裡的陝西美食咥起來!
    《裝臺》裡的陝西美食咥起來!反正秦小妹已經被這波美食給饞哭了香味都能飄出屏幕讓人越看越餓快扶秦小妹起來吃碗肉丸糊辣湯壓壓驚!在陝西有一種文化叫:咥面!
  • 陝西和山西的「麵食」有什麼不同,誰才是麵食王者
    有據可查的山西麵食有上千種之多,百姓常吃的麵食就有五六十種。數品種,山西能吃到更為多樣的麵食,略勝一籌。八仙過海 各有所長同樣一碗麵,在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一樣的特色。生動地突顯了陝西麵食的色、香、味、形。山西麵食側重製面的技巧。雜糧面、莜麵、蕎麥麵、豆面、紅面、高粱面,統統都到碗裡來。雜糧做面,質地粗糙,粘性欠佳,百姓在製作時充分發揮了想像力。風靡山西的包皮面,用小麥粉的順滑中和高梁米的澀滯,追求細緻溫糯的口感,體現了山西麵食粗糧細做,細糧精做的特點。
  • 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咥」字呼聲最高在九個出鏡率最高的字中,「咥」字當選的呼聲最高。咥,是陝西關中地區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種方式,吃之極致為咥。最近很多的「習連套餐」怎麼吃,那就得是「咥」。習大大和連戰說著陝西話,咥著泡饃、biangbiang面,撩咋咧!在許多陝西題材的電影裡,咥面的場景無處不在。電影《白鹿原》裡「黑娃」在戲臺上和麥田裡蹲著,端著老碗狼吞虎咽大口咥面的場景,是這個字最好的詮釋。張藝謀在2009年回西安為《三槍拍案驚奇》宣傳,點名要吃肉夾饃、油潑麵。
  • 陝西特色麵食10多種,你咥過哪幾種?
    常聽得人說:陝西人愛吃麵、這話原是不錯的。不少陝西人在一起聊天,彼此問起對飯食的嗜好,多半會自稱"面派"。不少陝西人外出,若是三天吃不上面,就覺得不舒服,若是外出十天半月,回到家裡的第一餐必定是面,而且會連吃幾碗,不盡興不肯罷休。關於陝西麵食,我只想說,老闆,來,幹了這碗面!內附陝西近十種麵食圖片及評價。
  • 打卡西安兩大標誌性的美食街區,帶你咥美陝西,品味不一樣的陝西
    去過西安旅遊的朋友們或許常聽到老陝人說「咥飯」、「咥面」,其實這裡說的「咥」是陝西關中一帶的方言土音,讀音為die(迭),是吃的一種方式,有「狼吞虎咽」,吃至極致的意思,也是陝西話中出鏡率非常高的字之一,先秦時期就產生了。常言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 陝西鹹陽美食的名片——biangbiang面,國際麵食之都,名不虛傳
    biang字文化biang字電腦打不出來,不過這裡有一個歷史小故事,大家可以看一看,權當一樂。在古代,有個饑寒交迫但又窮困潦倒的秀才,來到鹹陽,走在大街上非常飢餓,想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但是一摸兜,比臉還乾淨。但人餓急了,看見一家麵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進去吃再說。
  • 山西、陝西兩地為何又叫「三晉」、「三秦」?很多人一頭霧水
    眾所周知,山西又叫「三晉」,陝西又叫「三秦」。它們為什麼會有這個稱呼,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戰國時期,「三晉」是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公元前458年,晉哀公繼位不久,六大臣之一的智伯掌握了晉國的實權。
  • 主題演講文化美食篇|永興坊 一條「咥」遍陝西的非遺美食街區
    漢中炕炕饃、綏德黃饃饃、中華老字號洋縣大鹹德、三原老黃家……當這些知名的陝西小吃店在一條街上聚集,一年以前你能否相信這是真的?自2014年9月之後,這個吃貨們的夢想成為現實,舌尖上的陝西——永興坊美食街開始營業之後,在這裡,一條街吃遍陝西不是夢。
  • Shaanxi和Shanxi,哪個是山西,哪個是陝西?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有很多省級行政區的名字比較相似,如江西與江蘇,廣西與廣東,湖南與湖北,河南與河北。但沒有哪兩個省如山西與陝西這樣,省名在讀音上如此相似。山西的漢語拼音是Shanxi,陝西的漢語拼音也是Shanxi。曾有段時間,山西和陝西的地名在英文中的區分成了一個難題。
  •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油潑麵,褲帶面,臊子麵,蘸水面,踅面,鹹湯面,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幾種特色麵食,這些可都是主食而非小吃啊,陝西在文化旅遊方面,有刻意打出自己「地理標誌產品」的意思,油潑麵順著上了而已,關中地區算是西北傳統的小麥產地,除了小麥以外一般是小米土豆來做補充
  • 你知道陝西的陝是指什麼嗎?為什麼還叫三秦?還是老秦人後代嗎?
    我們知道河南、河北的河是黃河,山東、山西的山是太行山。陝西的陝其實是陝塬,也就是現在河南三門峽市的陝州區,秦朝的時候這裡是陝縣,陝縣就是陝西了。陝西還叫三秦,和古代不同,現在的三秦指的是陝北,關中和陝南,陝北也就是黃土高原,陝北人吃高粱、住窯洞、唱信天遊,經常被代表整個陝西,但實際上關中可能更合適。
  • 老字號,大口咥!西安中華老字號餐飲地圖痛快上線~
    陝西方言把動詞「吃」叫做「咥」「吃」是最通常的、普遍意義的用法「咥」字的用法卻具有特殊性其具體含義有三點一是大口地吃耐飢的食物二是放開肚皮吃三是很痛快地吃只要具備這三點中的一點就可以說
  • 【吃在渭南】走,咥一碗踅面
    尤其是在坊鎮,很多人趕集都不說趕集,而是說「走,咥踅面去。」   踅面到底是什麼面呢?說簡單,也僅僅就是5元一碗的普通蕎麥麵。說不簡單,是因為這種樸實的面已經滲入到合陽老百姓的心田裡,成為老百姓思念家鄉的一種情感寄託。
  • 吃了那麼久的陝西涼皮,你可能只吃到了「皮毛」
    「今兒中午咥撒?咥個麵皮子麼。」這是常能在街坊之間聽到的對話,涼皮是陝西人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小吃。外人眼裡所看到的陝西涼皮可能就是店家簡單地調一調、拌一拌,然而「涼皮」可不只是看起來那麼簡單。  陝西涼皮的前世今生  陝西涼皮歷史悠久,相傳源於秦始皇時期。
  • 見證三秦文化 國美「買遍中國」陝西站直播西北風情||國美「買遍...
    最近有沒有被《裝臺》這部陝味滿滿的電視劇圈粉?劇中張嘉益和閆妮兩位陝西老鄉,操著一口幽默地道的「陝普」,將陝味兒生活演繹得淋漓盡致。「哈人(壞人)」「瞀亂(煩人)」一個個濃鬱而生動的「陝味」方言,更是聽得網友們樂開了花,紛紛敲彈幕「陝普真的太上頭了」「好想去陝西旅遊」「想去西安吃吃吃」……馬上安排!
  • 陝西特色麵食種類之多,看看你咥過哪幾種?
    昨天由於小編我的失誤,十大美食裡的麵食只有岐山臊子麵,所以今天專門整理了下陝西的特色麵食,專供想來陝西旅遊的朋友做做參考。陝西人愛吃麵,大街上的麵館比飯館多,但到底陝西麵食有多少種呢?有人粗略的統計了下陝西麵食大概有50種之多.biang(音)biang(音)面、岐山面、擺湯麵、蒜蘸面、宮廷罐罐面......數不勝數,雖說都是面,但是陝西麵食把每一種面都做的與眾不同,都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陝西的歷史一樣。
  • 為什麼陝西被稱為三秦大地?還一個省像「三個省」?
    最近電視劇《裝臺》大火,相信不少小夥伴都被劇中魔性的陝西話和垂涎三尺的陝西美食深深吸引,可以說這部劇堪稱陝西文化的地域宣傳片。觀眾們一不小心練就了陝西話十級水平,「麼嘛達」、「嘹咋咧」哪句陝西話聽著都挺上頭,辣子蒜羊血、褲帶面、辣子加饃哪款美食都想去嘗試一下。今天咱們暫且不聊這部劇的細節,來說說神奇的三秦大地——陝西。
  • 陝西麵食外賣激增6倍 西安夥計一月點24次面
    草長鶯飛,人間四月小編掐指一算最近適合復工、開學和...吃麵!點擊播放 GIF 0.5M口碑餓了麼數據顯示6倍西安外賣麵食訂單激增了7倍從麵食的種類上看西安人最愛吃的麵食前三分別是牛肉麵、炒麵片和燴麵從城區來看,雁塔區、未央區和碑林區分列訂單量前三從環比增幅來看灞橋區麵食外賣環比上月增長32倍長安區增長18倍有一位西安用戶
  • 中國最古老的方便麵在陝西 開水衝泡一下就可以吃
    方便麵是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方便食品,但是你知道麼?早在古代,我們中國就已經出現了「方便麵」類似的食品,而且流傳至今,在陝西還能吃到。 據「西安美食娛樂播報」微博公布的消息顯示:【中國最古老的方便麵】有兩種說法,一是陝西禮泉縣的烙面,二是陝西合陽縣的踅面。 這兩種面都是我們陝西的,相同之處都是先烙餅再切絲,由於幾乎沒有水分,所以保質時間長,特別適合做為古代行軍打仗時的軍糧,開水衝泡一下就可以吃。 所以稱為我國最古老的方便麵。 這樣古老的方便麵,你吃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