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歷來以文化著稱,陝西不只是有關皇家文化、明城牆,還有那講不完的市井文化,美食才是民生重點。除了著名的三秦套餐、牛羊肉泡饃、肉夾饃、葫蘆頭、肉丸胡辣湯,老四烤肉、賈三包子、還有藏在背街小巷的鏡糕、黃桂柿餅、鍋盔夾辣子、南七餄絡、乾縣豆腐腦這樣的小吃。
在陝西聊美食,就必須出現一個字「咥」字,讀die,諞個閒傳也是咥,論個長短也是咥,「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走出門把肚子放在前頭」聽到這樣的廢話,就想咥誰一頓!再諞滴美,重點還是個「咥」,一個口一個至,嘴一張開口水讓腳步停止不前,不由自主的產生品味的念頭;這個還有一個意思,同樣是動詞,通「打」,「不行就咥」老陝慣用的表達方式;「咥一頓」在飯店表示吃一頓,在雙方言辭激烈時,表示可以動手了,千萬不能馬虎。
有人說給老陝一個饃就沒有不能夾的。這話不只是誇張,同時說明其人不了解陝西吃文化!夾饃其實很講究,不是外地人想的那樣。陝西能咥得太多,好吃說不完……
1、夾饃。外地朋友第一次吃肉夾饃都會提同樣的問題,明明是饃夾肉,為啥叫個肉夾饃。這是老陝最早的營銷手段,過去的年代吃肉夾饃是奢侈的!饃很普通,把肉前置就有了吸引力,這是其一;其二、夾通加,是肉、饃搭檔的意思,不完全指誰內誰外。伴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菜品的不斷豐富,出現花幹夾饃,孜然夾饃、菜夾饃、雞蛋和花幹是搭檔,西府人偶爾用擀麵皮夾饃,乾縣的醬辣子夾饃多用鍋盔,雖然也叫夾饃,區別還是明顯的!在這些夾饃之外就會破壞了白吉餅這個好搭檔!
2、三秦套餐。喝著冰峰長大的西安娃現在基本年過不惑,秦鎮米皮、肉夾饃更是歷史悠久,真正的三秦套餐不是統稱涼皮,原來有這樣一句話「乾州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這是對秦鎮米皮的肯定,據傳是秦始皇的貢品。秦鎮的米皮最開始在大街上支個攤、幾斤重的鍘刀一張一張的切,很壯觀,現在基本看不到了;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麵放在上好的菜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覆熬製而成,自然味道不俗。秦渡鎮被老陝簡稱為秦鎮,地圖導航還是建議用秦渡鎮比較好。
3、面。岐山臊子麵是外地人最為熟知的,其實陝西的臊子麵非常豐富,現在隨便走進一家麵館都能看到三合一這樣的組合。是一些影視作品把biangbiang面推到了前臺,以油潑麵的形式出現,扯麵是過去對寬面的統稱,棍棍面就是現在統稱的拉條子;麵食分兩個方向,一方面是指面的形狀,一方面是指吃的方法,這個是有講究。在陝西吃麵,建議不要提出來「別放辣椒」「我不吃醋」這樣的要求,油潑麵不放辣椒,岐山面不放醋,整碗面就缺了味道,吃完就會覺得「陝西面不好吃」這樣的印象就影響對陝西麵食的推薦!作為老陝,俺覺得對面不公平。麵食形狀和吃法完美的結合才能體現美食的本質,否則就是糟踐了美食文化!
如果真正想吃到正宗的當地美食,就不要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來要求廚師,那是對美食和一個好廚師的雙重不尊重!咥、就要咥最正宗的;咥、就要咥的地道;咥,就要咥得酣暢淋漓;咥,就要咥得讓當地人尊重、佩服;咥不只是陝西文化,也是飲食文化,更是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就是尊重自己。最後歡迎四面八方的朋友來陝西、逛陝西、體驗八百裡秦川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