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抱怨尿袋外露無顏面 護士設計病員褲護其隱私

2020-12-09 騰訊網

  (大楚網 黃永徵宜 通訊員 劉姍姍)在泌尿外科很多患者手術後,往往會放置導尿管和引流管,有些患者根據病情的需要,甚至要帶尿管回家,提著尿袋走路時經常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這讓他們感覺非常尷尬。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泌尿外科護士發明了「改良式病員褲」,不僅可以放置和固定導尿管和尿袋,還可以更好地保護患者隱私。

  怕提著尿袋「顏面盡失」爹爹躲家中一個月不敢出門

  家住後湖的陳爹爹今年68歲,患有尿道狹窄多年。今年1月初,陳爹爹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泌尿外科接受了尿道擴張手術,由於病情需要,手術後還需要帶尿管一個月。回家之後,原本性格開朗的陳爹爹開始判若兩人,以前總喜歡悠閒地去公園散步、下棋,如今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身上的尿管和尿袋指指點點,整整一個月躲在家裡不敢出門。他的朋友幾次叫他出來打牌,怕看到別人異樣的眼光,一再逃避。

  後來,陳爹爹來醫院拔除尿管時,看見醫護人員無奈地抱怨道:「帶著尿管真是生不如死呀,整整一個月我都不敢出門,走到哪裡都提個尿袋好丟人嘛。」說起一個月前的「尷尬人生」時,陳爹爹情緒有點激動。

  患者的一句「抱怨」護士花兩個月發明與改進

  泌尿外科護士羅苑方無意中聽到陳爹爹的抱怨,深深地記在了心裡。她發現,泌尿外科患者管路比較多,患者穿脫衣服或者上下床活動很不方便,由於尿袋無法固定,給日常護理也帶來諸多不便。對於患者而言,提著尿袋行走在病房或走廊裡,經常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心裡會感覺不舒服,尤其是年輕患者。為解決患者的苦惱,羅苑方準備琢磨設計一款改良式的病員褲,既方便穿著,又保護了患者的隱私和尊嚴。

  在業餘時間,羅苑方就做起了「裁縫」。剛開始的時候,她在傳統病員褲的側縫橫開一個口子,側縫邊緣處縫上幾個紐扣,再在病員褲左右兩側各加縫一個大口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她發現如果褲子橫開口,臥位的時候會很不方便,不僅不好固定,還觀察不到引流管的顏色、性質及量。由於每個人的高度不同,引流管的位置會存在過高或者過低的問題,羅苑方反覆琢磨後,將其改成繩子,將繩子固定在最高點,這樣一來可以根據每位患者的引流管的具體位置來調節繩子的長短,側縫處還採用隱形的粘貼,方便開關。加縫的口袋原來長30cm,寬22cm,做成後顯得很笨重,為了讓設計更合理,她還查閱了大量資料,前前後後設計了好幾款,經過反覆測驗,將口袋改成了長30cm,寬15cm,每個口袋最大承受有一斤。另外,在口袋的下方有個開口,方便傾倒引流液。

  患者試穿後連連稱讚很實用希望護士申請發明專利

  上周,70歲的林爹爹在泌尿外科接受了前列腺手術,回家後還需要帶尿管一周。護士羅苑方在進行出院宣教時得知,林爹爹因為帶尿管回家情緒很低落,擔心和朋友一起玩時,管子露在外面很不好看,而且因為沒有管道的固定擔心尿管脫落。於是,羅苑方將自己設計製作的「改良式病員褲」送給即將出院的林爹爹試穿。穿上這件不一樣的病員褲後,林爹爹連連稱讚:「這件衣服真的很實用,穿上之後再套上衣服,出門也不用擔心難為情了。」病房裡的其他患者和家屬也點讚護士的這個暖心發明,還給護士提出了幾點改進意見,並建議她申請發明專利,為更多患者帶來便利。

  泌尿外科護士長吳婷婷介紹,泌尿外科患者由於治療和術後引流的需要,常常會留置導尿管、各類引流管等,對這些管路的固定和護理十分重要。這種改良式病員褲,不僅方便放置引流、導尿管的穿過,患者下床活動不用再手提尿袋,保護了患者的隱私,還方便了日常的護理工作。接下來,科室將會製作出十幾套改良式病員褲,提供給有需要的住院患者使用,同時根據患者的需求和意見,進一步改良,為患者提供更舒適的護理服務。

相關焦點

  • 護士也是發明家 設計「神器」護理患者更貼心
    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護士不僅護理技術佳,發明創新更是棒,個個都是巧手發明家,也是科技達人,設計電子提醒藥盒提醒病人按時按量用藥,他們還是服裝設計師,設計了袋療服、一次性腸鏡檢查褲……5月7日,中大醫院護士節表彰大會隆重舉行,不僅表彰了優秀護理集體和個人,凝聚著白衣天使聰明智慧的優秀護理髮明也受到了表彰
  • 尿袋內沒有尿?抖一抖
    於2019-7-15 17:30無明顯誘因出現頭疼,伴噁心嘔吐數次,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持續約10min後出現意識不清,呼之不應,伴小便失禁,急診行顱腦CT示右側腦出血破入腦室,患者自發病來,意識不清,昏迷狀態,未進飲食。遂在局麻下行雙側側腦室穿刺引流術,術後轉入ICU。
  • 穿上病員服,蒙眼又拄拐,護士「換位」體驗當患者
    楚天都市報11月22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簡傑)11月21日晚,武漢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眼科病房內組織了一場特殊的「換位體驗」活動,護理人員紛紛穿上病員服,模擬患者會遇到的真實情況,更深刻地體驗患者們的不易,以便在日後的護理中更好地理解患者、服務患者。
  • 人造膀胱讓患者告別掛尿袋
    本報訊 (江旗) 對於膀胱腫瘤患者來說,腰間掛的尿袋也時刻提醒自己異於常人。福建省協和醫院帶給患者一個好消息,在腹腔鏡切除膀胱後,通過重建「人造新膀胱」,可以完全避免術後終生掛尿袋的痛苦。龍巖的方先生今年59歲,因血尿一周,到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就診,檢查後確診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
  • 山西護士發明術後護理服獲國家專利
    而且絕大多數的患者在術後都需要靜脈輸液給藥,或是有些患者在術後仍需要佩戴引流管或是尿袋。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患者術後衣服的選擇多有為難,甚至是穿脫造成了諸多困難和不便。在臨床護理中,她同時還發現,術後患者由於傷口的牽拉,疼痛無法配合穿衣服。這樣不僅增加了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負擔,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
  • 護士節推出護士34項發明 多功能病褲、肩墊體現人性化
    多功能病衣袍、衣褲可以保護病人的隱私,坐浴器可以隨時調節浴盆高度讓患者無需忍痛彎腰……明天是國際護士節,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12家醫院的護士們昨天展示了34項專為病人設計的小發明。這些小發明已經在瑞金、仁濟、九院等醫院開始試用,今後逐步在各大醫院推廣。據悉,這些最新護理創新成果,有不少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9項創新發明申請了專利,12項正式投入生產。
  • 尿毒症患者的尿袋屬於什麼垃圾?一起聊聊垃圾分類的那些梗
    今天關於垃圾分類的事情又發生在閔行,竟有人將裝滿尿的幾大包尿袋扔在垃圾桶旁邊,這一行為直接導致了垃圾站工人人員拒收,原因是尿包也屬於「溼垃圾」,你要不就把水倒汙水管裡,袋子扔在有害垃圾裡。你把尿袋當溼垃圾的話,你至少要破袋啊。破袋後扔在有害垃圾裡。
  • 新法治療膀胱癌術後不再掛尿袋
    目前已有20位膀胱癌患者在該院接受了這種被稱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原位新膀胱術」的膀胱癌新術式,術後他們徹底擺脫了終身攜帶尿袋或尿引流的痛苦,能自主排尿,過上了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是泌尿外科最複雜的手術之一,是治療膀胱癌、晚期神經源性膀胱、無功能膀胱和攣縮膀胱的標準方法。
  • 協和醫院為一患者重建人造新膀胱,終身無需掛尿袋
    本報訊 日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在腹腔鏡下為一名患者重建人造新膀胱,患者終身無需掛尿袋。 據介紹,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在腹腔鏡下為一名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膀胱癌後,再為患者重建人造新膀胱,不僅解決了患者術後終身掛尿袋的痛苦,並且提高了生活質量,消除了心理負擔。
  • 都是「尿袋」惹的禍!
    西安大興醫院泌尿外科尹傳民主任說道:「如果膀胱失去它的作用,按照一般治療方法,患者要麼從腹部開口引流,背上一隻尿袋;要麼將輸尿管引向直腸,讓尿液和糞便一起排出,同樣很不方便,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種事,不要說很不方便,想想都覺得害怕。但對於年輕的娜娜來說,她可不這麼想。
  • 男護士工作日常:為女患者護理尿道口,為男患者手扣大便
    曹寧博,男,1989年出生於河北,目前是山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護士。「2003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5.12護士節頒獎節目時,得知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副院長巴桑鄧珠是中國唯一獲得南丁格爾獎的男護士,我感覺男護士這個職業很新鮮,並很嚮往。」
  • 八旬老人前列腺電切術後再復發 超微創介入術成功擺脫「尿袋生活」
    被排尿困難折磨難耐的何大爺,來到了醫院後,插管戴上了尿袋,開始了「拖著」尿袋的生活,毫無尊嚴可言。就在何大爺鬱鬱寡歡的時候,偶爾在報紙上看到了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舉辦的大型公益體檢活動,何大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醫院。
  • 又一名實習護士被梅毒陽性患者的針刺傷了
    今天,一個剛進入臨床實習的護士告訴她的帶教老師,前天給那個梅毒陽性的患者拔針後,被他的針頭刺傷了手指。老師聽後,腦子瞬間「翁」的一聲,蒙了起來。「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現在才說」,老師著急的問。她說:當時忘記那個患者是梅毒陽性了,剛才才突然想起來。資料圖此梅毒陽性的患者為一位43歲的男性「頭外傷」患者,化驗報告顯示滴度為1:32,處於傳染期。
  • 30秒尿液變固體 一次性尿袋將上市 - 新華網--江蘇頻道
    30秒尿液變固體 一次性尿袋將上市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6月8日電(現代快報 夏天) 一種可以替代「尿不溼」的一次性尿袋將給尿失禁患者和找不到公廁的消費者帶來極大方便
  • 2015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護士指導患者的權利與義務
    病人的權利與義務在特定條件下,護士醫療、護理等活動與患者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即護患關係。它建立在護理人員與病人雙方交往的基礎上,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各種信息交流與雙向作用的過程。在護患關係中雙方應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來約束、調整自身的行為,尊重彼此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
  • 護士將打胎藥當保胎藥發給病員服,是沒遵守傳統優良職業規則所致
    某醫院一護士將打胎藥當保胎藥發給病員服用,造成大的醫療差錯。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嚴格按「三查七對」操作規程辦事,是不會發生用藥錯誤的。三查七對是醫療臨床治療的專用規則。2.查藥品有無變質、渾濁。3.查藥品的安瓿有無破損,瓶蓋有無鬆動。七對是:對床號、對姓名、對藥名、對劑量、對時間、對濃度、對用法。後來又在查七對規則後面添加「一注意:即注意用藥前的過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藥後的反應。
  • 39歲男子高空墜落後小便無法排出,每天必須掛著一個尿袋子生活
    日前,長沙市第四醫院康復科醫療團隊在科主任成國華的帶領下,通過間歇性導尿等治療,讓許多患者「成功地丟掉」了掛在身上多年的尿袋子,備受患者及其家屬點讚。出院後,黃先生變得越來越自卑,不願意與人交流,獨自關在房中,害怕被別人看到自己吊著尿袋子的尷尬場面等。家人看到他一副萬念俱灰的模樣,特別焦急,到處尋找可以擺脫尿袋的治療方法。輾轉多家醫院治療,均效果治療不佳。經熟人介紹,黃先生再次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康復科治療。
  • 為帶尿袋手術的醫生點讚,醫生要為病人負責,也要為自己健康負責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在朋友圈中發了張照片: 一名站在手術臺旁上正在做手術的醫生,還掛著一個尿袋。 照片馬上在朋友圈傳開了,網友親切地把這名醫生稱為「尿袋醫生」。
  • 男士安全套樣式尿袋問世:服務三急
    據香港《東方日報》5月20日報導,為了解決男士因工作太忙而沒有時間去上廁所的問題,有英國公司設計出安全套式尿袋,讓成年男性有三急時可以隨時隨地解決。如圖所示,英國公司Custom Divers近日設計出一款安全套式尿袋,其實是一個膠套內,膠套可以透過管道,將尿液傳輸到一個可循環再用的膠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