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縣離廈門僅1.8公裡,卻不歸大陸管轄,這裡的同胞在廈門買房

2020-12-15 騰訊網

此縣離廈門僅1.8公裡,卻不歸大陸管轄,這裡的同胞在廈門買房。怎麼回事呢?這個縣就是金門縣,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約152平方公裡,離澎湖縣約152公裡,離我們臺灣島約210公裡,但離廈門的角嶼島僅1.8公裡。

金門雄峙閩海、汪洋四環,舊名浯洲,又有仙洲、浯江、浯島諸稱,自古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所轄管,在同安縣的歷史有著重要地位,有「無金不成銀」、「無金不成銅」的俗諺。金門本為蠻荒之地,漢人最早對其進行了開發。西晉末年,蘇、陳、吳、蔡、呂、顏6姓家族為避戰禍移居此地。

803年,唐廷在泉州設置了個牧馬場,金門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在小金門島上的紅石山上設有牧馬寨作為牧馬之用,此為金門設置行政機構之始。與此同時,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12姓也隨陳淵入金門開墾,陳淵因而被尊為「開浯恩主」。

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國主王審知為增加收入,開始在金門發展產鹽業,並讓當時的「開浯恩主」陳達「管理鹽事」。此後,金門一直是各朝各代重要的製鹽場地。1153年,南宋大儒朱熹任同安縣主簿,並在金門燕南山設燕南書院,掀起了金門人的爭相向學,使得金門一時間文風鼎盛。

元朝建立後,在金門設浯洲鹽場司,官職從七品,是當時金門地區最高的行政機關。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5衛12所。金門守御千戶所為12所之一,明兵部稱呼其為「金門所」、「中左所」,下轄峰上、官澳、田浦、陳坑4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

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明朝便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由浯洲嶼改名為金門,遂襲用至今。嘉靖倭亂時期,金門遭倭寇禍害。史載:1560年三月二十三日,倭寇從料羅登岸,二十六日劫肆西倉、西洪、林兜、湖前諸鄉社,死者數百人;二十八日復有倭艘自石壁兜登岸,再劫平林、陽翟等十七都諸鄉,最後攻陷官澳巡檢司城。

接著,倭寇「縱火屠城,自夜至旦,刀斧挺擊,積屍與城埒,城外亦縱橫二裡許,婦女相攜投於海者無數」,整個金門東邊半部分島,幾被洗劫一空。金門守御千戶所城守軍無人馳援,為金門最慘重的倭寇掠劫。明朝滅亡後,金門一度成了明鄭的勢力範圍。1683年,清軍徹底佔領金門。

甲午戰敗後,德意志帝國看到清朝就是一隻紙老虎,也想從中撈一把好處。1895年七月,德意志帝國海軍大臣向清廷外交大臣提出,要在中國弄1個軍港。當時的德國東亞巡洋艦隊司令何孟甫認為廈門是最佳的戰艦基地港口,想打算先借租金門作為儲煤站,或是取得對廈門「暫時有限的佔有權或管理權」。

隨後,德意志帝國海軍東亞巡洋艦隊派3艘軍艦停泊在金門後浦港(今金門縣金城)下錨停留,讓工程師率工作人員上岸作島嶼測繪,就金門的位置、地勢、港口、面積、島嶼、風力、潮差、地質狀況、飲水、居民和工商業等各個項目進行仔細的調查記錄,準備為將來作為建造軍營或儲煤站的參考資料。

不過因金門四面受風,開港不便,所以德意志帝國最終只得放棄此地,將青島作為自己在中國的第1個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廈門軍政府參事會派代表向福建都督府請願,將廈門與金門一同從同安縣分離為「思明縣」,獲得準許。1915年4月,金門正式從「思明縣」分離,設金門縣。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軍於1937年10月26日,在飛機和戰艦炮火的掩護下,分乘20多艘小艇,分別從後埔、古寧頭等地強行登陸金門。守衛在灘頭的金門100多名保安隊員、壯丁隊員迎戰進犯的日軍,經過一小時戰鬥全部陣亡,日軍旋即奪取金門島。抗戰勝利後,民國收回金門縣。

新中國成立,民國政府仍把持著金門縣,於是造成了「離廈門僅1.8公裡,卻不歸大陸管轄」的奇葩現象。據金門縣誌記載:金門現有居民的組成,大概分為5種,1是亂世遺民、2是泉州的世家大族、3是鄰近都邑的商賈漁民、4是歷代戍守金門的軍人、5是贅婿謫配而來到金門的。

雖說金門縣現由臺灣省管轄,但因離大陸近,所以在情感上親近大陸。金門人與福建一樣,家族觀念十分濃厚,很多生活習慣跟廈門沒差別,說閩語,用人民幣,支付寶和微信購物。而且金門的同胞都在廈門買了房,所以經常往返於廈門~金門之間。早上坐半個小時的船班到金門工作,晚上買好東西回廈門過夜。

直到今天,廈門環島路上的巨幅標語「一國兩制統一中國」,與金門大擔島的巨幅標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遙遙相應,共同期盼著祖國迎來最終的和平統一。(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焦點

  • 這縣離廈門僅2公裡,卻不歸大陸統治,這的人在大陸買房渴望回歸
    曾經有一個人叫做李敖,他說過一句話說,我們中華民國是一國兩省一省兩縣。很多人都很難理解這兩句話,簡單的來說吧,在中華民國的時候,一級行政區分為了臺灣和福建兩個省。而且臺灣省上面有兩個縣,分別是連江縣和金門縣。比較巧合的就是福建這邊也有連江縣。
  • 金門縣,距離廈門僅1800米,為何由200公裡外的臺灣省管轄
    其實臺灣除了本島以外,在它周邊還管轄著很多島嶼,有些島嶼離臺灣本島非常遠,卻離大陸的省份非常近。臺灣省位於我國的東南方向,與福建省隔海相望。目前離福建最近的就是臺灣省管轄的金門縣,金門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九龍江口外,與廈門市隔海相望,屹立於臺灣海峽西部,整個金門縣包括大、小金門島以及周圍的附屬島嶼,整個金門縣都被包裹在廈門灣內,小金門距離廈門市只有5.6公裡,大金門的北部地區距離廈門市的角嶼島只有1.8公裡。
  • 金門島離廈門最近不到2公裡,為何由臺灣管轄,這裡蘊藏著大智慧
    去過廈門的人都知道,可能有的人也做過這件事,就是站在廈門島上隔海眺望金門島。金門島距離廈門市東南端的角嶼僅約1.8公裡,卻離臺灣省卻非常遠,有200多公裡之遠。那為什麼金門卻由臺灣管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金門島,了解一下其中緣由。
  • 金門島離大陸最近距離僅1750米,但由臺灣管轄
    圖文/呆丸刺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金門離大陸是非常近的,最近距離不足2千米,但離臺灣卻非常遠,大家可以看一下,金門離臺灣本島有200多公裡遠,那為什麼金門卻由臺灣管轄,而不是大陸呢?金門位置圖金門縣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西南海域,孤懸於廈門島東海外,扼廈港咽喉,為閩南屏障,東望臺灣,西對廈門。金門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等20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1平方公裡。
  • 離廈門僅六公裡駐軍兩三萬 臺灣布重兵守金門(圖)
    金門與廈門之間僅相距6公裡。退潮時,金門馬山連營區距廈門角嶼島只有1800米,可謂近在咫尺。  現在金門約有五六萬人口,絕大多數人祖籍在閩南,其口音與廈門口音幾乎無異。現在金門島上的現代化建築為數不少,居民生活較為富裕。漫步在金門街道上,人們可以看到店鋪林立,一片興旺景象。其中最熱賣的商品,一是高粱酒,一是菜刀。金門高粱在閩南及臺灣島內非常出名,貴一點的精裝酒可賣到數千元新臺幣。
  • 這個距離內地2公裡的福建省屬地,比鄰臺灣省,鄧麗君曾在此播音
    這個距離內地2公裡的福建省屬地,比鄰臺灣省,鄧麗君曾在此播音,大家都知道了臺灣省離福建省特別的近,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泉州有一個特別漂亮的地方距離臺灣只有一個小時的飛機,而這個地方距離內地這塊大陸一共有兩公裡遠,而且鄧麗君曾經在這個地方播音,而這個地方就是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金門縣
  • 臺灣同胞感嘆:金門望廈門像是非洲望歐洲
    近期有臺灣同胞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金門望廈門,就像是非洲望歐洲。金門原屬福建省泉州管轄,因歷史問題,如今由臺灣當局實際控制金門,為所謂的「中華民國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東南海上。面積151.65平方公裡,人口約10.54萬人,金門島與廈門市距離約10公裡,曾是一座前沿軍事島嶼。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是非常繁華的,但是GDP最高時與大陸佔比到達45%,1974年以後臺灣GDP增長速度開始放緩。在2001年到2009年期間,甚至還出現過負增長的情況。
  • 廈門:與臺灣最親近的大陸城市
    從設立特區至今,一波波臺商在此投資興業,現如今有近10萬臺胞在廈門創業、生活,而在廈的臺企數量也超過三千家。  與臺灣一水之隔,在廈門生活的便利、語言的相通,民俗風情的相近,讓生活在廈門的臺商臺胞們覺得愜意與溫馨。八九年來大陸投資木材生意,而後轉戰佛事市場的廈門永芳名香老闆謝德聰已經將家安在廈門。
  • 清末民國前廈門島與泉州府的管轄問題
    實際上道臺不完全具備地方政府性質,不過是省級行政機構的派生物。 清代的地方機構分「省、府、縣」三級,清代的典治記載中並未在省與府州之間單列「道」;光緒時期的御史李慈銘對此種道臺「 尊卑不別,等級不明」 頗不以為然,上奏請求刪減,未獲批准。
  • 漳州異動,廈門會擴容麼?
    其實在筆者看來,真正能把漳州開發區樓市拉出泥潭,乃至重新送上高增長軌道的大殺器政策並不是讓大學生買房,而是廈門擴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區位上看,廈門若擴容,漳州開發區所在的龍海市是最可能的選項之一。
  • 泉州的一個縣,距廈門不到2千米,卻實際由臺灣管轄!
    泉州土地面積11015平方千米,下轄洛江、豐澤、鯉城、泉港4個區,代管晉江、南安、石獅3個縣級市,及惠安、永春、德化、安溪、金門5個縣。其中,金門是一個海島縣,也是最特殊的一個。 金門縣,位於福建與臺灣之間,西與廈門島相望,距廈門最近處不到2千米;東距臺灣臺北市直線距離約329千米
  • 距離廈門10公裡,距離臺灣省200公裡,金門島為什麼屬於臺灣省?
    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西南海域的金門島,距離廈門市僅僅只有10公裡而距離管轄它的臺灣省卻有200公裡,這又是為什麼呢?然而在1937年,日本佔領金門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金門才回歸中華,此時金門是由廈門管轄在隨後的歲月中,解放戰爭迫使兩岸分離,大陸與臺灣省隔海相望而當時為了保證臺灣省與大陸的交流,毛主席決定暫不收復金門保持大陸與臺灣省的聯繫,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如今臺灣省能夠和大陸之間保持親密的交流與當初的決定密不可分而當年炮擊金門也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產物
  • 金門人家在廈門 置業廈門緣於對祖國的認同感
    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廈門灣口,與廈門僅相距6公裡。自2001年1月2日廈金直航以來,金門在兩岸互動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如今金門人與祖國大陸之間的關係又出現一個新趨勢:越來越多的金門人到廈門買房、買店面。
  • 福建省的島嶼,為何由200公裡外的臺灣實際管轄,蘊藏著大智慧
    有這樣三座島嶼,離福建省很近,卻都是由臺灣省管轄,臺灣省位於祖國大陸的東南部,與福建省隔海相望,臺灣省與福建省中間是臺灣海峽,臺灣省本島離福建省最近的地方僅有130公裡,臺灣省是南海到東北亞地區的咽喉要道,其北部是東海,南部是南海,東南部是巴士海峽,西部是太平洋,同時也是所謂的第一島鏈的重要突破口
  • 離中國最近的兩個臺灣下轄縣,最近的離大陸僅兩千米
    金門這個縣曾因為「固若金湯」而得名,至今叫做金門縣,目前雖然行政區域是福建省泉州市內,但是目前還是臺灣省管轄之中。離泉州僅2310米,是離大陸最近的臺灣管轄縣。雖然島上還有一個國民政府留下的「福建省政府」但是其實是空架子,仔細想想不由得令人發笑。
  • 廈門曾是臺灣的配料館
    1、在廈門沙坡尾社區(這一帶俗稱「廈門港」)有一條不長的窄巷,叫「配料館巷」。為什麼叫配料館呢?答案不複雜,幾百年前,康熙收復臺灣後,清政府所有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民生、軍事等物資,都要在廈門配齊才起運,久而久之,這個籌配物資的地方,就被叫成了「配料館」。
  • 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已經被國家選中,即將成為第二個廈門
    廈門一直以來發展都是不錯的,是我國的沿海經濟特區。而最近這幾年廈門逐漸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特別是廈門的鼓浪嶼、南普陀寺等,都成為了去往廈門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而且在廈門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看見對面的臺灣,中國離臺灣最近的省份也就福建了,不過離臺灣最近的城市可不是廈門。
  • 從衛星地圖看馬祖列島,離福州才50公裡,目前仍屬於臺灣省管轄
    說到臺灣省與大陸相近的島嶼,往往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金門島。金門島距離廈門市中心僅僅幾公裡,在廈門海邊用肉眼就能看見,所以知名度非常高。其實在福建沿海還有一個緊貼大陸的臺灣省管轄島嶼,那就是馬祖列島。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南北綿延54公裡,總面積29.52平方公裡。馬祖列島西距福州市區約50公裡,東距臺北市約200公裡,距離最近的大陸海岸線約10公裡。島上有居民10000人左右,大多使用福州長樂方言,而非臺灣省通行的閩南語。馬祖和金門一樣,原屬於福建省。當前臺灣省對馬祖地區的行政區劃仍然為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簡稱馬祖。
  • [廈門]金門廣播大戰
    80年代初,廈門對金門的廣播政治喊話。而這樣的喊話,早在50年代,就已拉開帷幕。  1951年8月,潰逃到臺灣的國民黨成立大陸廣播組,負責編播對大陸的心理戰節目。金門與廈門僅僅相隔5公裡,在臺灣當局管轄的25個縣市中離大陸最近,這裡成了「廣播大戰」的最前沿。1953年3月,解放軍在廈門角嶼設立對金門廣播組。
  • 福建的一個傳奇小縣,距離廈門很近卻被泉州管轄,還被外省控制
    福建省是我國東南沿海經濟較為發達、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地方,在其東部沿海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附近有個傳奇的小縣,準確來說是由幾個島嶼組成的縣,它與廈門市緊密相連,僅隔一水,卻是被更遠的泉州市所管轄,最神奇的是現在還被其他省份(臺灣省)所控制和管理,這個縣可以說是我國身份歸屬最複雜的縣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