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把菜鳥驛站當成快遞終點站
快遞櫃、快件驛站,幾乎成為各個小區的標配。居民不在家時,包裹直接送到那裡暫存。可據報導,本該由用戶自由選用的菜鳥驛站,常常被快遞員當成「默認」選項,由此引發的糾紛越來越多。
菜鳥驛站的性質,本是快遞代收點,是收件人授權代理收貨的地方。但很多市民發現,明明選擇了送貨到家,快件依舊被放到驛站。不及時查看物流信息就會耽誤收貨,特別是購買的生鮮很可能變質;網購的東西多,很可能一天要跑三五次驛站;想集中取件,又不好拿,背著扛著也弄不回家。特別是有些快遞要求送到家裡,是為了讓老人能輕鬆收貨;如今都進了菜鳥驛站,腿腳不便的老人不得不下樓取件。此外,令很多市民氣憤的是打電話投訴沒用,下次還得跑驛站;「開箱驗貨、損壞拒收」,更是成了空話。
居民不是不理解快遞小哥的辛苦,也接受驛站帶來的便捷服務。可快遞公司無視用戶選擇,把消費者購買的商品隨意存放,已經不在相互理解的層面。快件集中收取存放,當然提高了快遞公司的工作效率,也讓菜鳥驛站不愁生意,可居民添了煩惱,大多只能忍氣吞聲自己跑腿兒受累,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嗎?快遞變慢遞,方便快捷變費時費力費心,擱誰誰不堵心?2018年發布的《快遞暫行條例》對快遞服務作了詳細規定。部分菜鳥驛站的做法違反了行業條例,在便民的同時,也給很多居民造成了不便。
菜鳥驛站聲稱要「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最後一公裡服務」,既然是多元化,快遞通通放在驛站,驛站變成快遞終點站,只是一元化服務,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前千裡萬裡的服務都做到了,單放不開這最後一公裡的利益,是明智之選嗎?這樣的短期收割,如何能讓消費者對自己的選擇有信心?說到做到,是電商平臺與快遞公司取信於民的根本,為小利自毀形象,值嗎?
據菜鳥驛站客服人員介紹,為了避免糾紛,客戶可以在電商平臺取消菜鳥驛站代收這一選項。但願快遞公司和菜鳥驛站,都能真正遵守承諾,是送件上門還是驛站存放,交由客戶定奪。
(文章來源:南陽晚報)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