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廣西一小縣驚現古墓群,出土萬件珍貴文物,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的一個縣裡,竟挖掘清理了700多座漢墓。出土了大量精緻珍貴的文物,其可追溯到漢代。原來,這個低調無聞的小縣,竟然是千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而這個漢墓群,則是當年盛極一時的見證。兩千年來,它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又走過多少繁華。這個「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就是合浦縣,位於廣西北海,北部灣畔,南流江入海口。如此數量密集又大排場的漢墓,似乎仍透露著兩千多年前履鞋袍衣時代的氣息。作為國內發現的大型漢代墓群之一,合浦漢墓群出土了大批陪葬品近萬件,生活用器,珍寶玩物應有盡有。面積約達68平方千米的古墓群是曾經繁華社會的縮影。漢代合浦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除此以外,還擔負對外友好交往的活動。但再強大的古墓群也抵不過漫長的時間的侵蝕,由於古時曾被盜掘以及近現代改土造田等因素,其文物丟失與損毀的現象頗為嚴重。或許,這些細節我們不一定都清楚,但我們能無比確認一點的是:合浦漢墓群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過去,訴說著古郡繁華。
2、「北海有條愛情路,樹都手拉手」我就是那棵樹,我為廣西北海代言
雖然大家都叫我老榕樹,但是我的年紀並不大,相對與很多家族裡的其他成員而言,我還很年輕。在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我們榕樹一族的壽命能達到幾百歲甚至上千歲。因為長壽,還被評選為福州市的市樹呢,是我們榕樹一族的驕傲和榜樣。只記得2000年的時候,北海市舉行市樹評選大會,我們細葉蓉也是憑藉著耐養、長壽等特點被評選為北海市的市樹,此後就被大量種植。假如從那時算起的話,距今也有近20年的光陰了呢,所以我也是一棵二三十歲的小樹友啦,相當於不到十歲的人類小朋友一般。我們榕樹一族的長相有點奇特。當我們拼命吸收養分長大時,枝幹上就會長出很多像鬍鬚一樣的東西,人類稱之為氣根。但是對我們榕樹一族來說,顯然是不成立的。我們榕樹一族生命力都很旺盛,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很低,這也是我們千百萬年來生生不息的根本。我時常還想起剛到北海時,人類將我植在這個水泥框中,我很不習慣,一心想著向外逃。呆在北海的時間越長,越喜歡這樣慢悠悠的生活。雖然我只是一棵樹,但是我和這的每一個人一樣,都熱愛著這個生我養我的小城,而我也願意為這座城市代言。
3、廣西老人慘遭3連撞,當場死亡!3個司機竟然全部逃逸?
最近廣西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一位廣西老人在路邊回家,竟然遭到了3個司機開車衝撞,關鍵是每一個肇事司機都選擇逃逸!我們了解一下當時情況。廣西老人在路邊蹣跚走路,路上車非常多,馬路上大車小車非常多,燈光很耀眼。第一輛摩託車把老人當場撞到,撞倒老人後,第一輛摩託車司機趕緊把老人扶起,把老人移動到路邊。第一位司機把老人撞到後,本以為會把老人送到醫院,沒想到,第一位司機把老人放到一邊,趕緊開摩託車快速跑了。廣西老人被撞後,艱難的躺在路上等待救援。這時候第二輛摩託車快速通過,又把躺在地上的老人撞了,這次是撞在頭上,老人狠狠的摔了一下。第二位司機意識到撞到人了,開車速度有所減慢,本以為第二位司機會停下來送老人醫院,沒想到又快速逃逸了。
4、南寧小眾遊,花最少的錢,帶你走街串巷,打卡最南寧的拍照聖地
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的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現在,南寧的遊客雖不比同省份的桂林,但景色卻也獨具特色。南寧不是旅遊熱門城市,但不影響這裡的美麗被發現。南寧鴛鴦樓在許多外地遊客中早已小有名氣,雖然大樓老舊,可依然成為南寧最熱的網紅打卡地。但,不知道這幢大樓還能在南寧留存多少年,一直有人傳言這幢樓遲早要拆遷。初冬季節,在北方已經結冰下雪的同時,南寧依然綠意盎然。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一定要來一趟南寧明月湖歐洲風情小鎮,感受一下有別於冬日的青草綠意與冬日暖陽。這裡工作日是創業產業園的辦公區域,但在周末會對外免費開放,很適合喜歡小清新歐風的小夥伴來打卡。南寧博物館也是我認為來南寧很值得一逛的地方。為保證觀眾安全和參觀質量,參觀南寧博物館需提前預約免費參觀票。要注意的是南寧博物館每逢周一閉館,需要安排好行程。在博物館內除了能夠了解南寧外,也有很適合拍照的場景。所以趁著現在來南寧的旅遊人數還不算多,趕緊找個時間來打卡一下這座美麗的城市吧。
5、廣西柳州三縣結合部的低調古鎮 擁有近2000年歷史 原汁原味
廣西這個小鎮有許多碼頭寧靜有內涵有特色古建築可看!廣西柳州鹿寨縣與其他兩縣結合部有一座小鎮,古時靠著流經此地的發達水系,建立起一座座水碼頭,發展成吸引各方商賈的商業小鎮。這座小鎮至今遺留著許許多多古商碼頭和古老建築,原汁原味,寧靜有內涵。它的名字叫中渡,追溯它的歷史,更加悠久,據說三國所建,將近2000年歷史,實打實的古鎮。中渡古鎮早已沒有了商業的喧囂,也因低調,沒有沾染上過多新時代的商業氣息,給人最明顯的感覺是悠然安逸。若是想看看中渡古鎮的建築,最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是一座與其他建築不太和諧的民國建築,俗稱「縣長大樓」。在中渡古鎮,這座建築算是新式建築,風格突出,很有象徵意義。古鎮另一大看點是位於古鎮中心建於清代的中渡武廟。中渡古鎮以商業而興,所以不得不看的還有這裡的會館和商號。古鎮的商號,保留下來最為特別的是清代所建的嘉盛商號。中渡古鎮碼頭多,有公共的有私人的,當年能有商賈雲集的盛況,正是源於古鎮水路交通發達,流經而過的洛清江孕育了古鎮的文化,也給古鎮帶來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