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怎麼也比不上長徵!

2020-12-19 每日農業資訊

近期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作《敦刻爾克》正在熱映,一些看完電影的觀眾發出:「長徵都有臉能拍,敦刻爾克當然能拍」的荒謬言論。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敦刻爾克大撤退和長徵,有哪些可比之處。

面臨的敵方兵力對比: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蔣介石調集兵力100萬,其中50萬兵力集中進攻中央蘇區,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

而1940年5月25日開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前,英法荷三國雖有300萬大軍,卻躲在防禦工事後面觀賞德意志戰車碾壓歐洲各國。終於在馬其諾風景區崩潰後,看好戲的英法荷300萬大軍不到一個月,就潰不成軍。一個月後就剩下四十萬不到的殘兵擁簇在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等待著船隻帶他們逃跑。

歷經的時間對比:

長徵歷時兩年多,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行走的痕跡走遍大半個中國,18座大山,24條大河,甚至是荒草地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

反觀敦刻爾克大撤退,從40萬人躲到敦刻爾克港口時,到最後成功撤離三十三萬五千人,一共歷時十天。期間,英法聯軍雖然經行了頑強的抵抗,但要不是希特勒腦袋短路,暫停了德軍的進攻,才讓英國組織的救援船只有了喘息的機會。

同樣是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怎麼也比不上長徵!

敦刻爾克如果真有長徵這麼牛逼的戰略意義,諾蘭拍的時候能緊緊抓著小兵人性不放?

相關焦點

  • 1940年的世界怎麼看敦刻爾克大撤退
    寫在前面今天我們能到電影院看一個英國導演的電影《敦刻爾克》而不是德語版的《大決戰之敦刻爾克戰役》,自然與二戰英國人贏了,納粹輸了有關。只是,設身處地,1940年的那個夏天,人們還不知道未來世界的結局。奧斯維辛的地基也沒打好,普通人並不知道納粹的種族滅絕是怎麼回事。日本仍對歐洲戰局保持中立,而美國的孤立主義者還在指責羅斯福總統妄圖把美國拉入不必要的戰爭中。
  • 二戰最成功的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這場撤退人數將近40萬人的大撤退,讓盟軍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和納粹繼續抗衡,獲得二戰的勝利,那事情的來龍去脈是甚麼呢?德國當然不是笨蛋,德軍裝甲師司令古德裡安為了讓人員傷亡減至最低(順便嚇死法國),就從直接從比利時旁的阿登森林衝進法國,讓當時駐守在防線的士兵嚇到皮皮挫敦刻爾克大撤退
  • 二次世界大戰: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歷史地圖  英文:Battle of Dunkirk  法文:Bataille de Dunkerque  概述  敦刻爾克大撤退(代號:發電機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
  • 二戰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
    求勝心切的戈林在德空軍司令部作戰室內按耐不住了,拿起電話打給德國元首說:「元首,請讓下官的空軍去殲滅在敦刻爾克的敵人吧!」 元首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這一請求!這一天,禿鷹般的德國施圖卡式機群幾乎整天都在港區和海灘的上空盤旋俯衝。空中硝煙瀰漫,地面火光沖天,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把敦刻爾克港變成廢墟。
  • 勝利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
    5月30日,敦刻爾克地區由於空氣中溼度非常大,大霧幾乎將海灘籠罩住,不時還有小雨,加上地面上硝煙瀰漫,能見度很低,德國空軍無法前來攻擊。海面上以風大浪急著稱的英吉利海峽卻一反常態的風平浪靜,使得英國動員的大批小型船隻其中不少是內河船隻都能夠出海,到達敦刻爾克接運撤退的官兵。全天共撤出53822人,其中近一半是法軍。
  • 世界徵服者4-敦刻爾克大撤退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在與德國的戰爭中節節敗退,於是聯軍高層決定,英軍將會在敦刻爾克這個城市進行部隊的戰略轉移。敦刻爾克的戰略撤退為英國保留了實力,但同時也意味著英國的勢力撤出了歐洲,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已經被德國佔領。
  • 所以說,敦刻爾克大撤退無疑是一場奇蹟
    美國著名作家勞德的這本書《敦刻爾克》,是一部描寫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經典傑作,打破了人們對戰爭就是要不斷前進的固有思想,還原了二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場撤退戰。 《敦刻爾克》這本書,是作者勞德走訪世界各地、親自訪談戰爭親歷者,搜羅各種相關資料刪減整合後完成的。
  • 撤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二戰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
    被打的節節敗退的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撤軍行動。上圖為波蘭閃擊戰示意圖。德軍閃電戰對促成敦刻爾克大撤退所產生的推動德軍在1939年閃擊波蘭中取得了重大戰果,自此德軍上下對新型戰法的研究的力度一再增強,各種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戰法層出不窮,而古德裡安更是將裝甲部隊使用的出神入化。
  • 二戰中最大的撤退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到底是如何成功的?
    這讓英、法聯軍和比利時等國的軍隊潰不成軍,將近四十多萬大軍被壓縮到法國北部港口敦刻爾克附近的狹窄地帶,三面被圍,一面環海,處境十分危險。可就在此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當時希特勒正在A集團軍群司令部視察。5月24日,當德軍先頭裝甲部隊進至距敦刻爾克只有12千米的時候,希特勒突然通過龍德斯泰特向部隊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
  • 諾蘭談《敦刻爾克》:讓觀眾跟著一起撤退
    8月22日,電影《敦刻爾克》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現身北京。在《敦刻爾克》點映之後,與《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導演、《建軍大業》監製黃建新進行了對談。電影《敦刻爾克》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與妻子現身北京。
  • 除了「敦刻爾克」歷史上還有哪些戰略撤退?
    當然,由於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將33.8萬名抗擊法西斯將士撤退至英倫三島,為盟軍日後反攻保存了相當主力,因此也是世界戰爭史上極為著名的戰略大撤退。黯淡了刀光劍影,近年來戰爭題材影片一直為電影市場所鍾愛,這部堪稱英國主旋律的電影雖然在故事情節表達上帶有一些主觀任性色彩,但也充分調動起人們對於戰爭史上這次大撤退事件的高度關注。
  • 普世價值假假真真:《敦刻爾克》和敦刻爾克大撤退
    法軍在敦刻爾克外圍跟趕來的德軍殊死搏鬥,等英國佬逃光之後, 法國佬不是陣亡就是被俘。從政治和軍事角度看,敦刻爾克大撤退保存下來的有生力量的意義不可低估,丘胖說:勝利不是靠撤退得來的,但撤退蘊藏著勝利。在這種氛圍下,《敦刻爾克》與敦刻爾克大撤退可以脫鉤,各自表述。單單說這一歷史事件,英國人的表現令人髮指。6月3日是潰逃最後一天,為什麼是最後一天?因為最後一批英軍登船逃離了。防守任務全部壓在法國佬身上,四萬名法軍在格拉夫林到貝居一帶防線上,一直跟德國人打到6月4日。法國人抵制《敦刻爾克》,是因為他們抵制藝術嗎?當然不是。
  • 假設敦刻爾克大撤退不成功
    敦刻爾克大撤退可以看作日後二戰德國戰敗的最早伏筆。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對修展開閃電戰,短短十幾天就鑿穿法國,兵鋒直指英吉利海峽,英法等國軍隊全線潰敗,將近40萬潰兵被德軍包圍在唯一有法國北部港口小鎮------敦刻爾克,最近的德軍坦克部隊距離其僅有10英裡左右。
  • 希特勒的「神助攻」,成就了敦刻爾克大撤退奇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許多被我們忽視和誤解的地方,其中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一個。這次大撤退一向被描繪為二戰轉折點,但是誰又能想到,這次葬送希特勒法西斯生涯的大撤退恰恰是希特勒自己一手造成的。19和41兩隻裝甲軍背後是後繼的幾十個步兵師,只需稍微加點勁兒,便可直取敦刻爾克,打一個漂亮的圍殲戰,將英法聯軍數十萬人馬徹底消滅在濱海地區。
  • 穰城之戰與敦刻爾克大撤退
    歸戰篇認為,凡與敵人作戰時,如果敵人無緣無故撤退,必須認真察明原因。如果敵人確因力量衰竭、糧食斷絕而退走,可選派輕裝精銳部隊跟蹤追擊。如果是撤回本國的部隊,就不要攔擊它。誠如古代兵法所說:「對撤回本國的敵人,不要攔擊。」戰 例漢獻帝建安三年,曹操在穰城(今河南鄧州)圍攻張繡,劉表派兵前去救援。張繡趕到安眾(今河南鄧州東北)控守險要地形,以斷絕曹操退路。
  • 二戰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你怎麼看?
    二戰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你怎麼看? 說起二戰,關注的二戰迷們會發現,敦刻爾克希特勒完全可以一舉殲滅盟軍的近40萬敗軍,但是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希特勒來電,命令部隊停止追擊,這可樂壞了盟軍,給邱吉爾留足了時間動用所有船隻前來營救,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這才有了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時間:2015.12.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電影《敦刻爾克》背後:二戰最大規模撤退行動
    他的新作《敦刻爾克》將於9月1日起在中國大陸上映,帶來一段二戰中盟軍大撤退的故事。   「我們希望展現一種人的孤獨感。」諾蘭21日在京接受採訪時說,影片中沒有出現敵人,也沒有展現過多爆炸場面,而是重點關注一次巨大軍事撤退行動中人的真實感受。
  • 【9.1】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克
    1662年,敦刻爾克正式歸屬法國。這個地方因為臨海的特殊位置,所以一直是中世紀歐洲各類戰爭爭奪的一個焦點,但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沒有1940年夏季的那場大戰來得有名。說是一場大戰,但其實是一場大撤退。但正是那場被堪稱「奇蹟」的大撤退,讓「敦刻爾克」這個名字,名垂青史。
  • 9日撤退34萬軍 敦刻爾克背後的真實歷史
    最近,諾蘭導演的電影《敦刻爾克》最近正在熱映,不知道諸位小夥伴都看過了嘛!沒看過也沒有關係!不久前VR君分享了《敦刻爾克》官方VR全景視頻《Save Every Breath(拯救每一個生命)》,沒有看過電影的小夥伴也可以用VR感受一波戰爭的無情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