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重傷昏迷,差點被士兵「活埋」,救活後,還當了國防部長

2020-08-14 妙筆君

在我國近代歷史上,有這麼一位開國上將,他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曾兩次入獄,經歷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一生立功無數,幾次死裡逃生,後來還當了國防部長和副總理,這個人就是著名的革命戰士張愛萍同志。

張愛萍1910年出生在四川省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裡,15歲進入中學讀書。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廣泛參加各種革命活動,並於次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8歲的時候,張愛萍正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在前期的潛伏地下工作中,張愛萍曾兩次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始終死咬牙關,對黨組織忠貞不渝,即便是到了危及生命的關頭,張愛萍也沒有想過要放棄革命氣節。這些瘋狂的革命反動分子也許可以使盡手段摧殘張愛萍的身體,但他們永遠無法荼毒這個堅強戰士的一顆赤誠之心。

後來,張愛萍死裡逃生,終于堅持到了出獄,成功來到了我黨工農紅軍的根據地,在這裡,張愛萍終於可以放開了膀子,他幹勁十足,為我黨的革命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愛萍能徵善戰,參加和指揮了許多重要戰役,每次和敵人交鋒的時候,張愛萍都勇敢衝擊到第一線,面對敵軍的槍林彈雨,他從來不曾畏懼半分,反而總是迎面還擊。

在一次的戰鬥中,張愛萍的左臂被敵人的子彈所擊中,當場血流不止,然而他卻仿佛感覺不到傷痛一般,仍然堅持戰鬥到勝利為止。後來還是他身邊的警衛員看到了他的傷勢,急忙掩護張愛萍撤退。

好不容易回到了安全地帶,不過此時張愛萍已經因為失血過多而陷入了昏迷。根據一些戰士的回憶,當時張愛萍左臂上的大動脈被子彈擊中,再加上沒有及時止血,流出來的血將整個衣服都染得鮮紅,而且張愛萍也完全失去了意志,進入到休克狀態,許多戰友見他長時間地沒有任何反應,都以為他已經死去了,於是準備將他好好安葬下來。

不過,幸運的是,在抬去安葬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個赤腳醫生。醫生經過一番診治,驚訝地說:「先別埋,他還有救。」也多虧了這位醫生,張愛萍得以死裡逃生,不過這次傷勢也格外嚴重,給張愛萍的左臂上留下了經久不去的暗傷,直到他逝世前也未能完全治癒。

即便是曾經在戰鬥中命懸一線,張愛萍的革命熱情也從未衰減過半分,他參加過的戰役不計其數,許多還是關乎歷史轉折點的重大事件,比如多次反圍剿作戰,突破國軍四道防鎖線,四渡赤水,勇奪婁山關等等。

張愛萍不僅作戰勇猛,並且還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頭腦靈活,尤其善於指揮謀略,是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員,張愛萍在戰場上屢立奇功,深受重視,多次擔任過騎兵團政委及團長,兵團前衛和後衛,騎兵指揮員等關鍵職位。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面對兇狠的日本人,張愛萍依舊迎面直上,他領導開闢了皖東北、蘇皖邊區、蘇北抗日根據地,為我軍鞏固了後方大本營,增強了軍力儲備。1942年,張愛萍參與指揮鹽阜地區的反「掃蕩」鬥爭, 一舉粉碎了2萬餘日、偽軍的大「掃蕩」,可謂是立下了大功。

在解放戰爭初期,張愛萍在指揮部隊,進行破擊津浦鐵路線行動中,頑敵作戰,奮勇爭先,不幸頭部受重傷,在安排下,張愛萍被送去蘇聯接受治療。1948年,他傷愈回國,顧不得繼續休養生息,就積極地回到一線戰場,參加了重要的渡江戰役

建國之後,張愛萍雖然身居高位,但他仍然堅持工作在前方,他是我們人民海軍的創建者之一,其實,在渡江戰役剛開始的時候,張愛萍受命組建海軍部隊,僅僅兩年內,他就一手鑄造出一支強有力的海軍作戰部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張愛萍在文藝創作上還成就斐然,是著名的將軍詩人,攝影家,書法家。一生創造了大量的藝術作品,幾乎記錄了所有黨歷史上發生過的重大活動,在弘揚革命傳統,振奮士氣上產生了巨大影響。

縱觀張愛萍的一生,是充滿奮鬥的,英勇的,革命的一生,這樣的偉大革命老前輩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永遠銘記於心並向他學習。

參考文獻:

《上將張愛萍》

詞條:《張愛萍》

本文所有圖片均摘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作者刪除,喜歡文章,歡迎評論轉發點讚加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唯一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他的女婿是正國級
    都有哪些開國將帥擔任過國防部長呢?咱來捋一捋。開國元帥有4位,彭德懷、林彪、葉劍英和徐向前。然後是無冕將軍耿飈,耿飈功勞很大,可惜卻沒有任何軍銜。第六位是張愛萍,他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也是唯一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最後一位擔任國防部長的開國將軍是是秦基偉,他是開國中將,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張愛萍是四川達縣人,好像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家對他印象並不深。
  • 十位大將無一人任國防部長,而在上將與中將裡,卻出了一位部長
    前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過,在開國十位大戰中,並沒有一位擔任我國防部長一職,只有三位開國大將,擔任過總參謀長一職,他們分別為粟裕,黃克誠,羅瑞卿三位大將,在建國後擔任過總參謀長的職務。然而到了1982年,國防部長一職就有開國上將張愛萍將軍擔任。在革命戰爭歲月中,張愛萍也是我軍一位能徵善戰的將領。雖說在解放初期,他在戰場上因負傷嚴重,加上國內徵戰不斷,醫療水平有限,組織就把他安排到蘇聯治療。這樣一來,張愛萍錯過了最重要的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在淮海戰役結束後,張愛萍才回的國的。
  • 三野的「八駿驃騎」,八名全為開國上將,還有名曾任國防部長!
    葉飛第三野戰軍主要是由新四軍轉變而來的。而葉飛則為新四軍戰將的最好的代表,他是福建人。王建安是在1956年時補授的開國上將,他在第三野戰軍中擔任第7兵團的司令員。三野四大兵團的司令員,現在有三個了,王建安、宋時輪、葉飛,那另一個呢?他就是第8兵團的司令員陳士榘,是湖北人。他是五位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開國上將其中之一,毛澤東主席的老部下,抗日戰爭期間來到了華東戰場。
  • 解放軍十九個兵團司令員中,只有此人成開國元帥,後擔任國防部長
    開國上將王震是第一兵團的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他當選過國務院副總理。第二兵團司令員是大將許光達,後來他是新中國首任裝甲兵司令員。第二野戰軍有三大兵團。第三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陳錫聯,他是首任重慶市委書記,晚年官至副總理。第四兵團司令員是開國大將陳賡,建國後他主要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第五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楊勇,建國後擔任過副總參謀長。
  • 唯一當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在紅衛兵抓他時:你們動老子下試試
    在這些人中一些功勞非常大的人在抗戰勝利之後都得到了國家的封賞,所以在1955年的授銜大會上,有很多的人都被授予了開國將領的稱號。同樣在那個時候,想要成為我國的國防部長要求也是非常的高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有元帥的軍銜。這個要求一直到了上世紀80年代標準才慢慢降低,最後只要是將軍軍銜就有機會任職。
  • 他是開國中將,國家主席叫他「老班長」,開國上將曾是他的勤務兵
    這其中不乏秦基偉這樣的國防部長,也不乏陳錫聯和許世友這樣的開國上將,後來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李先念,曾和詹才芳搭檔工作,見了他也會叫一聲「老班長」。詹才芳是陳錫聯上將的革命引路人之一,陳錫聯入伍後因為年紀太小,曾經做過詹才芳的勤務兵。
  • 開國上將重傷後,又經歷一場劫難,卻因禍得福、大難不死
    大隊長謝嵩和副政委李志民(1955年授上將軍銜)立即行動,分頭帶領部隊搶先佔領山路兩旁的高地,進行阻擊。 敵人憑藉兵力上的優勢,瘋狂向紅軍特務大隊的陣地衝擊,企圖突破陣地後迂迴到特務大隊側後,以便前後夾擊。
  • 沂蒙紅嫂恩情重,乳汁為八路軍戰士續命,國防部長親自題詞感謝
    他們或許是浴血奮戰的士兵,扛著鋼槍;或許他們是慷慨激昂的學者,拿起手中的筆書寫未來的輝煌,他們是英雄,但是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用自己的血汗鑄造明好的明天。在中國的山東沂蒙山地區,有著濃鬱的歷史氣息。特殊的地形環境孕育了一方人土。尤其是在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上,沂蒙山地區更是革命老區,留下了許許多多難忘的輝煌和動人的故事。
  • 他是開國上將,後來做了公安部長,死後卻被遷出了八寶山
    他是開國上將,後來做了公安部長,死後卻被遷出了八寶山在抗戰的過程中,優秀的將領很多,但卻並不是人人都被大家熟知。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將領是謝富治,雖然抗日前期表現平平,但在解放戰爭中卻是中流砥柱,被譽為群眾的好黨員,建國後授予上將軍銜,做了公安部長。
  • 揭秘:公安部長差點槍斃了國防部長
    1934年12月1日,中央紅軍血戰湘江進入鏖戰第四天,紅軍師團一級的指揮部已經沒有了隱蔽之處,到處硝煙瀰漫,炮彈接二連三的落下,很多指揮員只能從這個彈坑跳到那個彈坑,帶領紅軍戰士高喊著「一切為了蘇維埃」而向敵人發起反衝鋒——後退也是死,不衝鋒也要被炮彈炸死,反衝鋒還反而還有生的希望
  • 此人被封為開國上將後,為何不願穿起上將的軍服?原因令人感動
    此人被封為開國上將後,為何不願穿起上將的軍服?原因令人感動!在1052名開國將帥中,趙爾陸可能是最低調的。他是1955年首批授銜的57名上將之一,是新中國第二、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但是如今你在網上去搜索他的資料,少之又少,較為完整的只有幾篇建國後他在二機部、一機部的媒體報導,以及一份非常簡單的生平簡介。
  • 拜登將提名退役黑人四星上將勞埃德·奧斯汀擔任國防部長
    在重要的美國國防部長人選上,外界關注拜登是否又準備「創造歷史」。美媒Politico網站12月7日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的話稱,拜登將提名美軍前中央司令部司令,退伍四星上將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擔任美國國防部長。如果這一提名得到確認,那麼奧斯汀將成為美國首位黑人防長。
  • 唯一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對紅衛兵大怒:敢動我一下試試
    然後我們這一次講的主角就是一位開國上將,但是他可以對來找他麻煩的那些紅衛兵拍上桌子,並且語言相當的霸氣,而且還能直接將那一群小年輕給嚇一跳,所以說這樣一個非常牛逼的開國功臣的名字就叫做張愛萍。而且在那樣的時候,他還經常參加創建少共國際師和紅軍後備兵員的組織動員工作,那個時候他還堅持創作了少共國際師歌的歌詞就是這樣的成就,可以看得出他心裡的堅定和努力。隨後他還在一些機關刊物上發表了數十篇文章,以表示自己對整個過程的看法。
  • 排名最末的開國上將,他沒有軍職,為何能獲得上將軍銜
    排名最末的開國上將,他沒有軍職,為何能獲得上將軍銜文/煮史論道君家都知道,在1955年的時候,我國首次實行軍銜制,為五十五位對於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軍銜,這五十五位將軍被我們稱之為開國上將
  • 排名最末的開國上將,他沒有軍職,為什麼獲得上將軍銜
    排名最末的開國元帥是誰?他就是葉劍英元帥,也是著名的參謀元帥。排名最末的開國大將是誰?他就是許光達大將,唯一出自賀龍紅二方面軍的開國大將。那麼,排名最末的開國上將是誰,你知道嗎? 好多人應該不知道。1955年大授銜,有55位戰功赫赫的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中,排名最末的是趙爾陸。
  • 我國唯一一位兩次授予上將軍銜的戰將,兩任總後勤部部長!他是誰
    在我國戰將、名將中,有唯一一位兩次授予上將軍銜、兩次出任總後勤部部長。他的故事真是特別傳奇!不信,你看看——這位特別傳奇的一代戰將、名將,名叫洪學智。這名軍醫被洪學智的勇猛所感動,硬是把他救活了。事後,洪學智開玩笑說:「這是閻王爺不要我,讓我們抓到了敵人的軍醫」。
  • 他是八路軍旅長,55年可評為開國上將,卻被蘇聯紅軍士兵槍殺
    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授銜後,賀元帥每次見著陳賡大將時,都要提起一個昔日戰友,他說:「如果他活著,至少要授個將軍。」賀元帥說的這個人名叫盧冬生,是賀帥的心腹愛將,紅二軍團重要將領。抗戰時期,曾擔任八路軍358旅旅長,按照其戰功、資歷,55年可評為開國上將軍銜,可惜,就是這樣一位將領,卻被蘇聯紅軍士兵槍殺。
  • 美國四星上將,因扇士兵耳光差點丟指揮權,上學時考倒數被留級
    粗魯野蠻這些貶義詞放到他身上都成了褒義詞他就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將軍之一小喬治 史密斯 巴頓1885年巴頓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加夫列爾他的父親喬治 史密斯立志成為一名優秀軍人的巴頓把這次留級當成一次教訓開始全面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之後他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二年級並獲得本學年的最高軍銜從此巴頓更加努力以軍士長的軍銜升入三年級之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以少尉軍銜赴美國第一集團軍騎兵部隊服役後來酷愛運動的巴頓還代表美國參加過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五屆奧運會
  • 我國唯一一位兩次授予上將軍銜,兩任總後勤部部長
    在我國戰將、名將中,有唯一一位兩次授予上將軍銜、兩次出任總後勤部部長。他的故事真是特別傳奇!不信,你看看——這位特別傳奇的一代戰將、名將,名叫洪學智。這名軍醫被洪學智的勇猛所感動,硬是把他救活了。事後,洪學智開玩笑說:「這是閻王爺不要我,讓我們抓到了敵人的軍醫」。
  • 開國上將張愛萍為什麼錯過了整個解放戰爭?只因為一場搞笑的車禍
    開國上將張愛萍,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建國後辦過海軍,研究過飛彈,還當過國防部長,是一個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前輩。但是研究一下張將軍的履歷,你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解放戰爭時期張將軍的履歷一片空白。張愛萍將軍根據百度百科記載,張愛萍將軍在解放戰爭初期受了重傷,後來還曾赴蘇聯治療,直到解放戰爭後才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