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縣,建國後由山東劃入,現為徐州所轄且歷史上曾為州

2020-12-20 騰訊網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跨長江、淮河,自古就為「魚米之鄉」,也是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均十分發達的地區,現省會為南京市。

江蘇歷史悠久、文化多元,其省境歷史上曾長期分屬不同的地理、文化單元,明朝時才同屬南直隸(直隸),清朝康熙初以江南省(明南直隸)東部正式建省,而在江蘇建省後,其與山東省省境非常穩定,當時省界與今基本等同。

但是,建國前後由於受戰爭時期影響,江蘇分設為蘇北、蘇南兩大行署區,而山東省轄有今江蘇北部的徐州、連雲港等地,其中就有地處蘇魯交界,如今隸屬於江蘇徐州的邳州市。

邳州,舊稱下邳、邳縣,位於江蘇省北端,與山東省蘭陵縣相鄰,現為江蘇省縣級市,由徐州市代管,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千年古縣。邳州,古有邳國,西周時屬徐國,春秋戰國先後為吳、越、楚、魏、齊等所轄,到秦統一六國後於邳地置下邳縣。

下邳縣設立後為東海郡所轄,縣治位於今睢寧古邳鎮西,西漢初下邳曾為韓信楚王都,後仍屬東海郡,到東漢時先後於下邳設下邳郡、臨淮郡、下邳國,到東漢末成為徐州刺史部治所,三國魏時徐州遷治彭城,下邳為下邳郡治。南北朝時,下邳為南北爭鋒之重鎮,隸屬、建制變化頻繁,到北周時設邳州,隋朝、唐時又曾短暫為下邳郡,後隸屬於徐州。

北宋時,下邳縣為淮陽軍治所,金時又設邳州,隸屬於山東西路,元朝時省下邳縣入邳州,邳州曾屬歸德府、淮安府、徐州府,明朝為南直隸淮安府轄,清朝雍正時曾短暫升為直隸州,後為徐州府所轄散州,是徐州「老八縣」之一。中華民國建立後,北洋政府改革行政,邳州改為邳縣直屬於江蘇省, 後為徐海道轄,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又廢道。

抗日戰爭時期,邳縣以隴海鐵路為界分為邳縣、邳南縣(邳睢縣)兩個抗日民主政權,解放戰爭時期仍為兩縣,到新中國成立時邳縣為山東省魯中南行政區臺棗專區所轄,邳睢縣為蘇北行署區淮陰專區所轄。

1950年山東省改革行政區劃,邳縣劃歸新設滕縣專區,1953年1月蘇南、蘇北兩大行署區合併成立江蘇省,山東原屬江蘇部分回歸,邳縣劃回江蘇後隸屬於新設徐州專區。同年,邳睢縣撤銷後轄區分別劃入邳縣、睢寧縣,古邳鎮劃入睢寧縣。此後,邳縣先後為徐州專區、徐州地區、徐州市所轄,1992年改為縣級邳州市,由徐州市代管至今。

相關焦點

  • 安徽一縣,歷史悠久為徐州「老八縣」之一,建國後由江蘇劃入
    安徽省,位於我國華東地區內陸,地跨長江、淮河,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且文化多元,今省境歷史上長期分屬不同的地理、文化單元,也未處於同一政區,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才與今江蘇、上海同屬南直隸。清初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江南省分設為安徽、江蘇兩省,安徽正式設省,省名取自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安徽、江蘇兩省分設後省境較為穩定,當時省境與今省境僅有四個縣的區別,此為建國後為加強洪澤湖管理而互換了兩個縣,其中蕭縣由江蘇劃入了安徽。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劃入河北,現為邯鄲市所轄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北端,地處渤海、黃海之濱,黃河下遊,是黃河入海之地,也是五嶽之首泰山所在地,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代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均十分發達的地區,現省會為濟南市。
  • 建國後,江蘇這個縣由山東劃入,現已劃區
    江蘇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位於我國華東地區沿海,跨長江、淮河,自古就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十分發達的省份之一,其省會南京更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多為南方政治中心。江蘇歷史文化多元,其省境歷史上分屬數個不同的地理、文化單元,到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才被其統一划入直隸(後為南直隸),清朝康熙初析江南省(明南直隸)才正式設省,以省內江寧(今南京)、蘇州兩府首字得名。
  • 建國後,山東曾有一滕縣專區,轄有哪些縣?
    山東最早為地理名詞,金代時有山東東、西兩路,始成為政區名,到明朝建立後山東正式設省。山東設省後省域較為穩定,但在建國初期,由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特殊的形勢,山東轄區與現在及明清時差別較大,這一時期就有一滕縣專區,轄有今山東、江蘇兩省的十多個縣。
  • 建國後,江蘇這個縣劃入安徽,今為安徽省最北端
    安徽、江蘇兩省分開後,兩省省界較為穩定,僅建國後因加強洪澤湖管理而互換了兩個縣,其中原屬於江蘇的碭山縣劃入了安徽,今碭山為安徽省最北端的縣,地處安徽、江蘇、山東及河南四省交界,為一縣連四省之地。碭山是我國著名的「水果之鄉」「世界梨都」,也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兩千多年古縣。
  • 建國後,山東消失的古縣恩縣,歷史上曾為州
    山東歷史悠久,其地處黃河下遊,自古就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均十分發達的地區,境內城邑眾多,是華夏腹心之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孕育了眾多的名城、古縣,現在也是我國古縣最多的省之一,但也有許多古縣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其中建國後撤銷的就有長山、齊東、博平、蒲臺、堂邑等古縣,而恩縣也為其一。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由河南劃入,原屬河北
    山東最早為地理名詞,指的是崤山、太行山以東地區,歷史上著名的山東六國、山東士族等指的就是此山東,到金代時改北宋京東東、西路為山東東、西路,山東始成為政區名,明代時正式建省。
  • 山東一縣,建國後撤銷,為千年古縣且原轄周村
    、古縣,歷史上消失的縣也為數不少,僅在新中國成立後撤銷的縣就多達數十個,其一就為原轄有周村的長山縣。建國後,長山縣併入鄒平縣,但原縣地並非全部劃入鄒平,現在淄博市有市轄區周村區,濱州鄒平市有長山鎮。淄川郡所轄。
  • 廣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為建國後由廣西劃入
    歷史上,廣東、廣西一直並稱,兩地秦朝時一起納入華夏版圖,秦末漢初均屬南越國,兩漢時屬交趾刺史部(交州),唐朝開始分為嶺南東、西兩道,兩宋為廣南東、西兩路,元朝分屬江西、湖廣兩行省,到明朝初期形成廣東、廣西兩省。自唐始,廣東、廣西基本分置,「省界」也常有變遷,如建國後廣東欽廉等地劃歸廣西,也比如一直隸屬於廣西的懷集縣劃歸廣東。
  • 山東一縣,建國後消失,為季羨林故裡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歷史悠久的古縣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其中建國後消失的數量不少,如齊東、長山、蒲臺、德平、堂邑、恩縣以及清平等縣。清平縣也是一座有著悠久建制史的千年古縣,其建制可上溯到西漢,隋朝時改稱清平,新中國成立不久就撤銷建制分別劃入臨清、高唐等縣,今高唐有清平鎮,而臨清康莊為建國後清平縣治所在,著名國學大師就出生於民國時的清平康莊。
  • 建國後,山東曾有一沂水專區,轄有哪些縣?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地區沿海,是我國歷史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省份之一,其地處黃河下遊,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現省會為濟南市。山東建省後轄區較為穩定,而在建國前後由於戰爭時期影響,山東當時政區較為複雜,曾短暫存在一個地級行政區沂水專區,沂水專區存在多久,轄有哪些地方呢?
  • 建國後,山東曾存在一個萊陽專區,轄有哪些縣?
    萊陽市,位於山東省東部、膠東半島腹地,東南瀕臨黃海,為山東省縣級市,由地級煙臺市代管。萊陽地處膠東丘陵,區位優越、物產豐富,是我國著名的「梨鄉」「花生油之鄉」,歷史上也素為「半島陸路旱碼頭」,不僅歷史悠久,西漢時就已置縣,也歷為膠東重鎮。
  • 德陽兩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均由成都劃入
    現在,四川省共轄有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共二十一個地級行政區,其中德陽市為四川十八地級市之一。德陽,地處四川成都平原腹地,為古蜀名城,是著名的三星堆所在地。1983年地級德陽市成立,綿陽地區德陽、中江、綿竹及成都市廣漢、什邡共五縣劃歸新設地級德陽市,現在德陽市共轄2區4縣(含縣級市),其中由成都市劃入的廣漢、什邡兩縣都為縣級市。
  • 建國後的滕縣專區,比現在大太多,有1市13縣
    山東設省後省域較為穩定,但在建國初期,由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特殊的形勢,山東轄區與現在及明清時差別較大,這一時期就有一滕縣專區,轄有今山東、江蘇兩省的十多個縣。 滕州地處魯南,春秋戰國時就人口密集、城邑眾多,有「三國五邑」之稱,也孕育了墨子、魯班等先賢,到民國時也是山東省一等縣,建國後更曾為特等縣,建國初短暫存在的滕縣專區就駐於此。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撤銷,為水滸「野豬林」所在
    山東省,地處黃河下遊,渤海、黃海之濱,自古就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不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歷史上多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現在仍是我國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現省會為濟南市。
  • 山東一縣,建國後撤銷,有「小濟南」之稱且曾治於濟南
    縣是我國行政區劃之一,歷史上郡、州、府、路、軍、廳、專區、市等均曾轄縣,而縣也成為我國最為穩定的行政建制,我國有著千年古縣數量眾多,兩千年古縣也為數不少。當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消失的縣也為數不少,其中就有山東省齊東縣。
  • 江蘇這個縣,進入新世紀後撤銷,為古揚州發祥地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東濱黃海,與山東、安徽、浙江、上海等四省市相鄰,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不僅歷史悠久且先賢、名人輩出,是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均十分發達的地區之一。現在,江蘇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更是迅速,城市化進程頗快,十三地市均有縣撤銷以擴大城區面積,其中就有邗江縣。邗江歷史悠久,是古揚州的發祥地,現為揚州市邗江區。
  • 建國後,浙江這個縣消失,曾稱「石門」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浙江誕生了眾多的古縣,今浙江省所轄古縣數量不少,但也有不少古縣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其中建國後消失的就有崇德縣。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我國曾大規模撤併縣,崇德併入了曾為其地的桐鄉縣,距今已經消失七十多年。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撤銷,曾與觀城合為一縣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地處黃河下遊,自古就為富饒之地,現在也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山東歷史悠久,先秦時境內城邑就眾多,到秦代時縣治密布,如今山東也是我國古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當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境內消失的古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曾家喻戶曉的縣,其中在建國後消失的古縣就有長山、齊東、蒲臺、博平、堂邑、清平、恩縣、德平、觀城等,以及建國後曾與觀城合併的朝城縣。朝城縣,山東省舊縣名,也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縣。
  • 建國後,上海劃出的縣僅一個,現隸屬於哪裡?
    浙江歷史悠久,古屬揚州,春秋戰國為吳越之地,秦代已廣設郡縣,今浙江正式建省於明初,由元朝江浙行省發展而來。自明朝開始,浙江省域較為穩定,基本無省界變化,而建國後也僅有嵊泗一縣劃入。嵊泗縣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端的海島縣,全縣大小島嶼404座,其所在又稱嵊泗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