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一場曠世奇戀,還是一個「笑話」

2020-09-13 一更歷史


世人對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間的愛情,有很多解讀。而被解讀得最多的一種是,他們是一對「才子佳人」。從「一見鍾情」到後來「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直到後來,有人很直白地指出,這就是一個謀劃已久的刻意安排。才讓這段看上去純真又美好,甚至是很多人心之所向的感情,變成了一個「笑話」。

對於這兩種解讀,個人更為的偏向後者,因為那的確是一個「笑話」。

要知道在一開始,司馬相如並不認識卓文君,就算是聽坊間流傳卓文君多麼貌美,多有才華,也不可能就直接在宴會上彈一首鳳求凰表白心意。

而且在還沒有去到卓家宴會的時候,司馬相如就提前和自己的好友王吉做了一個局給外界看。

說起這個,得先說說司馬相如是如何和自己的好友搭上線的。在一開始,司馬相如先跟著漢景帝,不過得不到漢景帝的賞識,後來才去了梁王劉武的麾下。

在劉武這裡,司馬相如頗受重視,漸漸的有了一些名氣。不過好景不長,梁王病逝之後,司馬相如的生活也跌入了谷底。恰逢此時,司馬相如才想起了自己的好友——臨邛縣的縣令王吉,轉而去投奔了他。

不知道是不是兩人提前有過什麼商討,反正司馬相如來了之後,就和王吉做了一個局——司馬相如讓王吉每天假裝來拜訪自己,一開始還要見,後來便見也不見了。

你們說一個縣令天天去見一個人,並且這個人拒絕相見,縣令還是雷打不動的每天都去,大家心裡肯定都會想,這人來頭是不是很大?

世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一上來,自然也就有魚兒上鉤了。而這條魚就是卓文君的父親,其在好奇心亦或是想借著司馬相如搭上縣令這條線,便邀請了司馬相如前往參與「富豪」宴會。

有趣的是,對於司馬相如去參加宴會這件事,《史記》和《漢書》中的記載是不一樣的。《史記》裡說,司馬相如不得已,強往。而在《漢書》中,在司馬相如不得已之前加入了一個「為」,並且在後續的「強往」前,也加入了一個「而」。

前後的轉折表示的是,司馬相如是假裝不得已前去的,其實內心高興得不行。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所謂後來的「求娶」卓文君,其實就是一場有準備的「陰謀」。

不過「陰謀」還不僅僅只是在這裡。在宴會上,司馬相如借著縣令的話,現場彈奏了一首曲子。王吉說,聽聞老兄喜歡彈琴,不如就彈一首來助興吧!

在主人家,就算是再仰慕一個人的才華,也不可能讓一個客人彈琴助興,這極為的不妥吧?所以按照劇情發展,司馬相如根本沒有彈琴的機會,但偏偏王吉提出來了,所以不難推測,這又是兩人做的一場戲。

可為什麼一定要讓司馬相如獲得這個彈琴的機會呢?

因為這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小子,最拿得出手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卓家的小姐卓文君精通音律。於是才有了後來這首,滿是愛慕之意的《鳳求凰》。

可以說,司馬相如從頭到尾的目的都很明顯,那就是搭上富豪的女兒,完成這一場「陰謀」。

而就在這樣多方面籌劃的一場「陰謀」之下,促成了一份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之間所謂「一見鍾情」的感情,以及後來的「白首不相離」的千古佳話。

所謂的「願得一人心」這句話,被後人解讀的是希望得到一個人的心,但其實在那個時候,卓文君要表達的並不是這個意思。

這句話,是在司馬相如準備納小妾的時候,卓文君寫給對方的信。其所表達的意思是,原本以為得到了一個人的心,就可以一起相愛到老。可事實上,卓文君從頭到尾都沒有得到過司馬相如的心,這才是整段感情中最悲哀的地方。

司馬相如不愛卓文君,他愛的只是一個可以給他帶來錦衣玉食的姑娘。而在後來兩人私奔之後,迫於生活的壓力,只能再次回到臨邛縣「賣酒」。

選在此地賣酒,正是司馬相如精明所在。古代信息被阻滯,飛鴿傳書遠比不上一傳十十傳百。私奔一事早就讓兩人聲名遠揚,故當地百姓都十分關注兩人的生活,便將兩人在此地賣酒一事,變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卓文君的父親在此地,甚有名氣,沒過多久便得到了消息。她不忍女兒拋頭露面過著這樣拮据的生活,便又交給他們一筆足以維持錦衣玉食的錢財。

不得不讓人猜測,所謂的回來「賣酒」,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目的就是為了讓卓文君的父親看到。因為任何一個父親,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女兒拋頭露面。更何況自己的身份在這裡,以後在當地如何面對他人?

那麼這又是司馬相如為求得更好的生活,所使的心計。一個被虛榮心灌溉的人,真的是愛卓文君嗎?說他利用,吃軟飯,不為過吧?

再後來,就是司馬相如發達了,想要休掉卓文君,娶小妾。但凡他有一點心疼過自己的妻子,也不可能在發達的時候,有休妻的心思。

而且在那個時候,男人不休妻,再娶個偏房小妾什麼的,也實屬正常。但他卻偏偏就要休妻,這更加證明他根本不愛卓文君。

後來,他在看到了卓文君的訣別書時,毅然選擇回頭,也不是因為愛,那是因為他害怕別人說三道四。在那個時候他已經逐漸有些名氣了,如果毀在了這段感情裡,他的一切都有可能再次回到起點。

他不敢賭,於是他回來了,回到了卓文君的身邊,繼續做一對讓人豔羨的「神仙眷侶」。

可以發現,從頭到尾,他都考慮的是自己,這樣的人,你說他真的愛卓文君嗎?

所謂的原本以為得到了一個人的心,其實從頭到尾,卓文君都沒有得到司馬相如真心實意的愛,更沒有得到他的心。

他的心在虛榮,在求錦衣玉食,在求前程,沒有一點放在了卓文君身上。

或許,這才是卓文君真正最可悲的地方吧,願得一人心,到頭來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相關焦點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一場曠世奇戀,還是一個「陰謀」
    世人對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間的愛情,有很多解讀。而被解讀得最多的一種是,他們是一對「才子佳人」。從「一見鍾情」到後來「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直到後來,有人很直白地指出,這就是一個謀劃已久的刻意安排。才讓這段看上去純真又美好,甚至是很多人心之所向的感情,變成了一個「笑話」。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一個浪漫的愛情還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漢朝時期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被人津津樂道,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而我認為這是一場披著愛情外衣的騙局。(一)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初相遇早年司馬相如的家境還算比較富裕,漢景帝時期,他通過買官,得到了一個武騎常侍的官位,但漢景帝對司馬相如不太感興趣。後來,他又輾轉到了梁孝王門下成為了一名門客,還創作{子虛賦},不久梁孝王去世,司馬相如只得賦閒在家。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一見鍾情,還是一場細思極恐的陰謀?
    這首《鳳求凰》是司馬相如做客卓家所奏,大膽而熱烈的措辭,惹得簾後偷聽的卓文君傾心不已。宴會當晚,卓文君就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成就一段流傳至今的傳奇。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在無數人眼中是一段一見鍾情的佳話,實則經不起任何推敲。司馬相如應邀出席卓家宴席時,是一個落難不得志的清貧才子,臨邛縣令向來與其交好,便說服他來臨邛都亭住下散心。
  • 歷史上著名的才子佳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浪漫愛情故事
    歷史上著名的才子佳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浪漫愛情故事在中國古代介紹語中,犬子是形容兒子的,是謙虛的說法。這種說法的來源是因為司馬相如的小名就叫犬子,一般的貴族都會取一個下賤的名字衝喜。司馬相如的犬子也紛紛被人模仿,大家都用犬子謙稱兒子。
  • 富二代卓文君,寒門司馬相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卓文君16歲時出嫁,然而不久丈夫去世,返回娘家居住。卓王孫舉辦家宴,邀請縣令王吉和司馬相如等嘉賓,把酒言歡,琴曲歌賦。卓文君聞琴,「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宴會結束後,司馬相如將自己的傾慕之情,託人轉告卓文君。卓文君瞬間被突如其來的愛情迷醉,當夜就私奔出門,與司馬相如相會後,馳歸成都。
  • 富二代卓文君與一窮二白的司馬相如:是真愛還是自私?
    卓文君是一位西漢時期的才女,她的丈夫司馬相如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具有極高的文學天賦。他們自由戀愛的故事被人津津樂道,流傳甚廣。但兩人家境過於懸殊,加之民間流傳司馬相如曾想拋棄髮妻,這段特殊的戀情就值得我們好好審視一番了。
  • 寫出鳳求凰的司馬相如最後還是負了卓文君?
    卓文君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他年少時特別喜歡讀書與擊劍,由於仰慕戰國時期趙國的上卿藺相如,所以就把名字改成了司馬相如。以前,司馬家非常富有,但此時已經家道中落,一貧如洗。她瞬間被司馬相如的琴聲所吸引,並對司馬相如心生愛慕之情。酒宴結束後,司馬相如便賄賂卓文君的婢女,讓婢女代他向卓文君轉達自己的愛意。卓文君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幸福來得太過突然了。但是因為擔心父親阻止他們在一起,卓文君決定與司馬相如私奔。兩人私奔到司馬相如的老家後,卓文君傻眼了,原來司馬相如家徒四壁,空無一物。
  • 「私奔」典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這是西漢大才子追求卓文君的《鳳求凰》,而此作贈送的對象也是當時著名的才女卓文君。司馬相如顯然算是其中的代表,不過身為才子,自然是有混的好的朋友幫他渡過難關的,臨邛令王吉出現了。在司馬相如如多數文人一樣的矯情後,還是被王吉拉去府上。剛好王吉的另一位好友卓王孫帶著女兒文君也去了,於是這對才男才女相遇了。 話說卓文君也是個坎坷的人,在年少時就是遠近聞名的才女,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人,家財萬貫啊。偏偏自己還有一副迷死人的容貌。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浪漫的愛情,還是婚姻的騙局?
    要論中國歷史上最會撩妹的高手,小生覺得,那就非司馬相如莫屬了,憑藉一首《鳳求凰》便情挑卓文君,成為中國歷史上撩妹的經典。卓文君聽懂了其中含義。等到宴會結束了,她便趁著深夜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 古人愛情:司馬相如並沒有那麼愛卓文君
    而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也被很多人豔羨,流傳至今。 感動於他們之間的愛戀,傾慕於他們的「執子之手,白頭偕老」,卻不知「情深不壽」,愛情的濃度終究是短暫的,怎麼抵得過時間的長度呢?況且司馬相如並沒有多愛卓文君。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正史愛情故事
    ——《司馬相如琴歌》這是唐朝詩人張祜讚頌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愛情故事的著名詩句。「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這是晚清左宗棠對司馬相如和司馬遷文學成就的高度評價,後來的魯迅也非常贊同左宗棠此觀點。卓文君通過「窺視」表達了愛慕,司馬相如通過琴音表達了情意,因此兩個「文化人」達成良好互動,就此私定終身。真還是「最怕流氓有文化」——不知道二人算不算是「情感流氓」,哈哈。不過,作為大家閨秀,卓文君還是有所顧慮,克制了自己的情慾。
  • 【愛情故事】||鳳求凰——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有一天,司馬相如真的來投奔了王吉。兩人攜手來到客廳,司馬相如向王吉談了近幾年的行蹤,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說起,臨邛首富卓王孫有個女兒卓文君,生得聰明無比,美貌無雙,如今在娘家守寡。與相如是天生的一雙。司馬相如聽了,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王吉卻不以為然,他認為事在人為。
  • 一首《白頭吟》挽回了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真愛
    然而,自古才子愛佳人,司馬相如也不例外,他為了能得到卓文君的愛,精心策劃了一場「邂逅陰謀」,司馬相如在一次宴會中,用他那高超的琴藝彈奏了一曲《鳳求凰》。鳳是司馬相如,而凰便是那位還在閨閣中的卓文君。這一曲《鳳求凰》博得了在場人所有的掌聲。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
    司馬相如是漢賦的奠基人,讓同時代的其他文人墨客望塵莫及,成為獨一無二的「賦聖」。一曲鳳求凰,讓司馬相如成功贏得美人心,從而成就跟卓文君的一段琴音許情的愛情佳話。這世上有許多人,雖然遠隔萬水千山,卻依然能夠心意相通。正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司馬相如因為一曲琴音而對卓文君念念不忘,卻不知早在這深閨之中,卓文君因為司馬相如的才華而對她欽慕有加。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從鳳求凰,到離心終老
    司馬相如很喜歡音樂,喜歡彈琴,琴藝技術高超,但是,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窮,沒錢,沒地位,沒有官職,這些都是在遇到卓文君前面,才出現的。而司馬相如,也是一個喜歡詩詞的人,書讀的多,喜歡音樂,精通古箏古琴。兩個人在一起,其實也很是般配呢!司馬相如有一個好朋友,叫王吉,這個人,可是在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面前,十分有底氣的,他可是月老,沒有他,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怎麼相遇的,司馬相如怎麼遇到今生摯愛的,王吉,有很重要作用。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兩地書
    話說當年司馬相如未發跡時,寄居在臨邛縣令、朋友王吉的家中,一次當地富豪卓王孫宴請賓客,相如隨朋友一同參加。無酒不成宴,無樂不成席。文人雅士富貴名流集於一堂,自然要作賦奏樂,以助酒興。司馬相如作為一代才子,談得一手好琴。
  • 司馬相如終究還是辜負了卓文君,所以說愛是會消失的,對嗎?
    ——司馬相如《鳳求凰》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被稱為千古愛情典範,傳頌至今,也還是有很多人羨慕並嚮往。如果我說司馬相如是個渣男,肯定會有很多人罵我!但我很堅持地告訴大家,司馬相如就是一個渣男!宴會當天,王吉早早來到,等到賓客基本來全的時候,司馬相如遲遲還未出現,卓王孫派人去請,關鍵時候司馬相如開始拿起架子,他稱病來不了。卓王孫慌了,他已經把牛皮吹出去了,司馬相如如今不來了,他的老臉往哪擱啊?沒有辦法他只好親自去請,司馬相如裝出一副很不情願的樣子來了。宴會不久,卓文君為大家撫琴,卓文君隔著屏風的旁邊看到司馬相如,真是俊美非凡,英俊瀟灑的模樣,果真公子世無雙!
  • 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為何又有(白頭吟)?
    縣令老早到了,左等右等,派了幾批僕人,司馬相如始終不應。縣令不得已,親自上門,司馬相如才勉強點頭。席間,王吉請求司馬相如給眾人彈奏一曲。司馬相如彈了一首(鳳求凰),眾人不知道有沒有聽懂,掌聲一片。不過,隔著門帘有個姑娘聽得如痴如醉,芳心大動。這就是名字很豔的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
  • 風流千古: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吃軟飯」的司馬相如與真性情卓文君的愛情真相
    於是,兩個礦老闆,一個叫卓王孫、一個叫程鄭,二位大款見縣令一直要見司馬相如,於是想邀請司馬相如來卓王孫家一聚。於是老總們請好了賓客,最後又請求縣令去邀請司馬相如,第一次他老人家還是拒絕了,第二次才「勉勉強強」去赴宴。但赴宴就赴宴,你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文藝青年,居然還買了身漂亮衣服,置辦了一個私人轎車。浩浩蕩蕩去了卓王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