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海房價一路下跌。到目前為止,整體比去年降了千元左右。
兩個原因:一是新冠疫情直接導致外地看房人銳減,開發商被迫特價促銷。二是本地人難以承受2017年以來的飆升房價,樓盤必須要降價才有吸引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長沙路的某個樓盤,去年9月它首次開盤毛坯8300-8500,當時反應平平。今年它不斷降價促銷,特價低至6999,結果外地客關注、本地能買得起,銷量快速突出。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現在已經是9月,房價還會繼續下滑嗎?
如果是正常年份,肯定不會。房價會繼續小幅盤整一兩個月,然後呈現微漲趨勢。
但今年不正常。在疫情的衝擊下,北海房價難以反彈。
2020年還有4個月:9月、10月、11月、12月。
很多人第一反應,也許是「金九銀十、量價齊升」。但北海樓市不是這樣。
歷史上,北海樓盤9月份的網籤從來沒有超過2000套。10月份應該也如此,但2016年10月北海購房補貼開始緊迫(年底結束補貼)、2017年10月海南要求外省人必須連續繳納2年社保方可購房(異地購房人湧來北海),結果出了兩次意外。
今年會有突發事件嗎?正向的現在沒跡象,負面的壓力不小。比如疫情還沒結束不排除會有反覆、世界老大老二的關係惡化中、宏觀經濟大環境令人擔憂。
因此,今年9月10月北海樓市仍將繼續平穩趨淡,開發商不會也不敢逆市漲價。為吸引客戶關注,很多樓盤預計會進一步降價起步價、極少量推出超低特價房。
到11月,北方全面供暖,候鳥人群重返北海,樓市氛圍也隨之轉暖。如果是正常的年份,北海樓市開始進入旺季,房價會有所反彈。
但今年不好說。年底是各種結算時間,俗稱「年關」。因為疫情,多數開發商年底前對現金流要求將會非常迫切。怎麼解決?一是鼓勵全款購房,二是直接降價衝量,三是加強價外收費(例如,支付N萬元可享受超低特價、支付N萬元可抵扣M萬元房款、支付N萬元可降低xxx元/平方)。說白了,就是想方設法獲得購房現金。
可以判斷:11月12月,北海樓盤將繼續大範圍的打折優惠,量漲價不升。
當然也有漲價的(或準確地說是取消優惠恢復原價),但僅限於土豪開發商、或者現在已經差不多完成年度任務的樓盤。只是數量太少,拉動不了房價。
有個簡單的驗證辦法:8月份北海樓盤是大規模的特價促銷。如果9月份還是這樣,今年漲價無望。反之,如果9月份開發商大量取消特價,有戲。
二手房價格肯定是下行趨勢。
沒轍,疫情衝擊太大。年底是開發商的年關,也是許多行業、許多人的年關。為了應對,很多業主迫切需要套現。
只要一著急,低價掛牌就逃不了。
更麻煩的是,今年北海二手房的接盤者是以本地為主。以這個城市的工資收入水平,賣家如果被倒逼降價出售,不意外。
還有更糟糕的——北海的二手房庫存太高。
北海70%以上的房子被外地人買走,空置率遠遠超過50%。看看這幾年的歷史數據,二手房成交量基本上撼動不了庫存量。再加上一手房價格持續下滑,二手房目前很難找到漲價的理由。
現在很難評估明年的房價走向,因為新冠疫情和中美關係直接讓經濟大環境很混沌。要想對此有清晰感受,最快也得要到11月。
不過,明年的北海有3個本地支撐點:
一是旅遊。疫情導致出境遊受限、國內遊受益。恰好,北海銀灘即將完成改造,明年旅遊反彈有望、民宿復活有望,這會刺激投資購房。
二是候鳥。疫情過後候鳥人群出行肯定會迎來反彈,因為這是許多北方老人健康養生的實用需求,北海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始終受關注。
三是配套。雖然北海很多市政配套工程慢吞吞的飽受批評,但隨著項目輪廓的漸漸成形,樓市故事會増加精彩。房地產這玩意,很多時候憧憬比現實更值得埋單。如果能確切看到前景,樓市銷售就容易更上一層樓。
這些支撐點會讓北海樓市明年保持穩定。如果經濟大環境能快速向好,北海房價有望小幅回漲。反之,明年房價只能繼續徘徊波動。
有一點可以肯定:明年的房價絕對不會大漲。理由也簡單:新冠疫情相當於讓社會、讓樓市患上了重病——大病初癒能立即活蹦亂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