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毫米車載加榴炮上高原,這一幕為何來得那麼晚?

2020-12-18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亦隆】

近期幾張照片曝光了疑似國產新一代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看來一直處於傳說狀態的國產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終於要走出幕後,正式接受戰場的考驗了。而這一切都要從國產155毫米加榴炮開始說起。

一、短命的WA021式和國產155毫米牽引加榴炮的終結。

1980年代我國利用中西蜜月期從西方引進了一些較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了當時最為先進的155毫米45倍徑牽引加榴炮(西方稱為榴彈炮)。在與當時國內剛研製成功的83式152毫米加農炮進行對比後,果斷的放棄了繼續研發和改進大口徑加農炮,全面轉向了性能更好的北約制式的155毫米加榴炮。

155毫米牽引榴彈炮的仿製工作於1985年開始,1987年樣炮試製成功並送國家靶場進行了火炮全系統鑑定試驗,在試驗成功後轉入了小批量試生產。這就是當時被列入「8910」閱兵工程的WA021式155毫米牽引加榴炮,同時該炮也以W1988年式155毫米牽引加榴炮的名字由北方工業(集團)公司推向國際軍貿市場,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閱兵中出現的155牽引炮

但WA021式155毫米牽引加榴炮在國內的命運卻堪稱悲慘,僅僅試裝備了北京軍區38集團軍某部,數量也只有一個營,雖然參加了1999年國慶閱兵儀式,但在閱兵後不久就被國產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所淘汰。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原因,一是我軍在實際使用中發現45倍徑的155毫米加榴炮仍不是一個成熟的產品,轉而集中力量投入了性能更為完善的52倍徑155毫米加榴炮的研製。二是隨著外貿型PLZ-4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成功,我軍越來越傾向於新一代155毫米火炮系統採用履帶自行式。

在發現45倍徑的155毫米加榴炮內彈道性能不佳以後,這一問題的答案也就更為明顯了。因為如果是一門155毫米52倍徑牽引加榴炮的話,全炮質量至少要在10噸以上,甚至有可能達到12噸(帶輔助動力裝置),而我軍當時常用的「延安SX250」型牽引車是不可能牽引如此重的火炮的,必須為其配備重型牽引車,這對於當時的我國陸軍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而且我軍對於新一代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火力打擊效能有著嚴格的要求,爆發射速要達到3發/15秒,最大射速要達到8發/分。牽引加榴炮要達到這樣的性能要求就必須配備自動裝/輸彈系統,這將直接導致其全炮質量進一步上升到15~17噸,這在客觀上終結了中國陸軍裝備155毫米52倍徑牽引加榴炮的念頭。

最終的結果

但在研發155毫米52倍徑履帶式自行加榴炮時,想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PLZ-45式155毫米45倍逕自行加榴炮為了便於外貿採用的是北約制式155毫米彈藥體系。雖然了配備了半自動裝彈機,但其最大射速只有4~5發/分,達不到我軍的戰技術要求,而且藥包裝藥也不符合我軍多年來的使用習慣,加之棗核型彈丸的地面密集度達不到我軍標準,所以最終藥包裝藥沒能進入我軍服役。

二、中西合璧的PLZ-05和PCL-181型車載加榴炮

放棄了藥包裝藥,回歸到我軍傳統的藥筒裝藥後,研製自動裝彈機能夠借鑑的目標只剩下一個,蘇制2S19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但畢竟2S19式所用的自動裝彈機是在蘇制2A64式152毫米加榴炮和其相應的彈藥體系的基礎上研發的,而且底盤和炮塔戰鬥部的結構也完全不同,所以對於國產155毫米自行加榴炮來說,只能是一個參考和借鑑。根據公開報導,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自動裝彈系統研製時間長達10年左右,從中也可以看出其研製難度之高。

2S19外部補彈

2S19內部供彈結構

但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列裝的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在戰技術指標上完全成了解放軍的要求,尤其是其爆發射速和持續射速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遠超過俄制2S19式。雖然由於結構限制,在由艙外補彈時射速不如2S19,但考慮到現代戰爭已經很少有需要火炮在陣地上長時間持續射擊的情況,這個缺點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PLZ-05炮彈內部裝填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PLZ-05式155毫米履帶式自行加榴炮還有一個較大的缺點,這個缺點就是全炮質量大和採用履帶式底盤。

作為重型合成旅和集團軍屬炮兵旅的遠射火炮,PLZ-05式是非常合格的,射速快、火力猛、能伴隨機械化部隊作戰。但是,我軍並不是一支全面機械化的部隊,對於以輪式裝甲車輛為主的我軍中型合成旅來說,PLZ-05式就顯得實在是太重了,而且在全輪式部隊中編入履帶式自行加榴炮也會給指揮統一性和後勤保養方面帶來負面影響。

但是如果沒有155毫米加榴炮的話,中型合成旅的全般支援火力只有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無論是其火力覆蓋範圍還是毀傷威力都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說的難聽一點,一個只配備PCL-09式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的我軍中型合成旅,在火力毀傷效果上還不如美國的「斯特賴克」旅。而現在美國正在全球範圍內努力推銷M777式超輕型榴彈炮,雖然其本質是一門39倍徑的155毫米榴彈炮,但無論是射程還是彈丸質量都不是122毫米榴彈炮可以比擬的。換言之,我軍中型合成旅客觀上也需要一型可以伴隨機動的155毫米車載加榴炮。

合成旅內編制內擁有27門PLC-09式122mm車載榴彈炮

而美軍的「斯特瑞克」旅擁有18門m777式155mm火炮

在國產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即所謂的PCL181式)曝光前,我國已經向國際軍貿市場推出了SH1式155毫米車載加榴炮並已成功出口。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已經具備研製生產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的能力,但是,為什麼國內直到最近才曝光了自用型的PCL-181型(網傳名稱)?

北方工業官網上的SH1型車載155mm炮

傳說中上高原的新型155車載炮

原因之一是車載加榴炮本身,SH1式車載加榴炮是以外貿出口為導向的,所以配備的是北約制式的155毫米彈藥體系,即螺式炮閂+藥包/模塊化裝藥,而國內自用型的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必須和國產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一樣,也採用同樣的半自動楔式炮閂和藥筒裝藥。

但從車載加榴炮的定位和戰技術要求來說,又不大可能完全照搬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自動裝彈系統,那樣會造成整個車載加榴炮全炮質量過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典的「弓箭手」式155毫米52倍徑車載榴彈炮,其戰鬥全重達到了30噸,已經接近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的水平,裝備如此之重的火炮會給中型合成旅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負擔,甚至可以影響其執行快速抵達一類機動作戰任務的能力。

所以說,我軍自用的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很可能配備的是較為簡單的半自動輸/裝彈機,這樣才能把155毫米52倍徑車載榴彈炮的戰鬥全重控制在22噸左右。

「弓箭手」其實就是把一門52倍徑的FH77搬上了卡車

我軍自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後,先後89式、07式、09式等122毫米自行/車載榴彈炮研製過半自動輸彈機,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所以為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研發一型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的半自動裝彈機不會存在太大的難度。比較麻煩的到是如何快速的調整藥筒內的裝藥量。

在設計自用型155毫米52倍徑加榴炮用彈時,我軍沒有採用前蘇聯的用長短藥筒模式而是沿用了我軍多年以來的習慣,即鋼製藥筒加全/減變裝藥的模式,即裝填手通過調整鋼製藥筒內的附加藥包的數量來解決加榴炮的火力機動性問題。

以國產66/83式152毫米加榴炮為例,其配備的全變裝藥分為二種,一號裝藥和全裝藥,一號裝藥時藥筒內只有上下藥束各一個,而全裝藥時則增加二個附加藥包。從我軍多年使用經驗來看,這種調整方式雖然速度略遜於蘇式的長短藥筒模式,但勝在調整方便,附加藥包佔用的儲存空間也比較小。從加榴炮作戰使命的角度考慮,雖然調整方便程度不及藥包和模塊化裝藥,但可以通過事先調整好藥筒內的裝藥量來實現多發同時彈著。

此外,藥筒式裝藥也有利於提高裝彈速度,理論上可以用一個輸彈機一次性完成裝填動作,而不必象瑞典FH77B式那樣專門再為藥包增裝一個輸彈機或是專門編制裝彈手。但這種半自動裝彈機的裝彈速度還是要遜色於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這也是武器裝備研發中各項戰技術性能的取捨問題。

但對於傳統上強調國土防衛任務的解放軍陸軍來說,重型機械化部隊的絕對主力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它們是不需要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的。而以輪式裝甲車輛為主要裝備的輕裝快反部隊只是一個配角,既然是配角,有122毫米車載榴彈炮也就足夠了,更何況還有射程不足但彈丸威力足夠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不值得專門為配角列裝一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而這正是我軍自用型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未能更早列裝的另一個原因。

三、155毫米車載加榴炮與我軍中型合成旅。

但隨著我軍軍改的推進,以裝備輪式裝甲車輛的中型合成旅為代表中型化部隊地位開始上升,在強調戰略機動性和快速抵達能力時,傳統的重型合成旅的地位有所下降。在某些戰區環境下,中型合成旅將躍升為主力作戰單元,在這種情況下,犧牲一些爆發射速和火力持續射擊能力,提高火炮的戰略機動性和快速抵達能力就成了一種必然選擇。而此前一直因射速和持續作戰能力下降而不受重視的155毫米52倍徑車載榴彈炮才煥發了生機。

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旅炮營

與軍改前的輕型機步旅相比,軍改後重新編組的中型合成旅的作戰效能、信息水平等方面均有了成倍的提升,但是旅屬炮兵的火力打擊能力卻沒有相應的提升,仍是122毫米自行/車載榴彈炮和122毫米多管火箭炮,而隨著66/83式152毫米牽引/自行加榴炮的退役,我軍中型合成旅的火力打擊效能會繼續下降。與裝備有M777式155毫米39倍徑超輕型榴彈炮的美軍「斯特賴克」旅級戰鬥隊和裝備有2S19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俄軍「新面貌」摩步旅之間的火力毀傷差距會進一步拉大,甚至不及裝備有2S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俄軍「新面貌」摩步旅。

而要想彌補這一差距,最為理想的就是列裝國產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該炮的列裝將使中型合成旅的火力打擊範圍擴展到50千米以外,中型合成旅的作戰地區也可能隨之擴展到80×80千米,超過美軍「斯特賴克」旅級戰鬥隊,達到俄軍「新面貌」摩步旅的水平。此外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還可以裝備我軍山地旅或是集團軍炮兵旅,成為我軍快速反應作戰的全般火力支援利器。

由於我軍堅持使用藥筒裝藥方式,在155毫米車載榴彈炮發展初期確實造成了一些問題,而且由於爆發射速和持續射擊能力的下降,使得我軍對於其在陸軍中的定位產生了一定的懷疑,但隨著我軍軍改的深入及中型合成旅的出現,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的發展也步入了快車道。在目前尚沒有基於08式8×8輪式底盤上的155毫米52倍逕自行加榴炮的前提下,採用6×6越野卡車底盤的155毫米52倍徑車載加榴炮將是唯一的選擇。

未來值得關注的是,以全防護型猛士突擊車為主要裝備的輕型合成旅對於使用藥筒裝藥的155毫米39倍徑超輕型加榴炮有沒有需求。

相關焦點

  • 高原利器—國產PCL-181型155mm車載加榴炮
    近來,在高原上進行實彈射擊的國產155mm車載炮的高清畫面不斷在媒體上曝光,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種火炮就是國產PCL-181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在高原和山區作戰時,炮兵的地位更為重要。一方面,高原作戰將削弱航空支援能力。
  • 全新的開始:簡評中國自用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亮相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亦隆】 近期幾張照片曝光了疑似國產新一代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看來一直處於傳說狀態的國產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終於要走出幕後,正式接受戰場的考驗了。而這一切都要從國產155毫米加榴炮開始說起。 一、短命的WA021式和國產155毫米牽引加榴炮的終結。
  •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戰鬥力如何?機動性強,敵雷達「望塵莫及」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款155毫米車載加榴炮,155款車載加榴炮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自用版PCL-181車載加榴炮,一款是外貿名稱「SH-15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兩款有一些差別,但是大致武器系統是差不多的,在這裡我著重介紹一下自用版,個人比較喜歡沙漠迷城塗裝,所以放的是外貿版圖。
  • 又一支王牌部隊正在高原駐訓!換裝「星空迷彩」 155毫米炮王罕見出鏡
    東方網·演兵場12月1日報導:今日,《國防軍事早報》來到新疆軍區某合成師,聚焦了他們在高原駐訓時將政治教育送進戰位的故事。這意味著,有著「高原勁旅」「進藏先遣英雄連」稱號的這支部隊目前正在崑崙山腹地的高原地區駐訓。演兵場還注意到,這支部隊不僅已經換裝了「星空迷彩」,其所屬的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農榴彈炮也罕見出鏡。
  • 18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低角度連續平射命中!
    誰誰家某工業公司生產的155毫米口徑的SH-15車載榴彈炮,自用型號就是18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去年開始被友好國家一次性訂購了236門之多。多達236門的SH-15車載155毫米榴彈大炮,發射底排彈的最大射程可以超過50公裡。而該友好國家和主要對手的陸地邊境線的總長度一共也不超過2300公裡。未來在兩國的邊境線上,如果每隔10公裡放上一門,火力互相交叉都夠了。如此巨大的數量,可以讓友好國家的炮兵部隊首次實現全境無縫覆蓋!實際上SH-15車載榴彈炮,在被正式出口前,已經在用戶境內進行了為其1整年的嚴格測試。
  • 口徑只差3毫米:為何中國淘汰152加榴炮,最終選擇155榴彈炮?
    152毫米和155毫米榴彈炮的口徑只相差3毫米,差異是非常小的,例如它們的炮彈重量不過相差三、四公斤,所以性能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明顯差距。155毫米榴彈炮之所以在今天成為主流,更多是因為歷史因素。中國目前仍然裝備有一批152毫米榴彈炮,不過它已經接近退役,未來將被國產155毫米榴彈炮所取代。當初受蘇聯的影響,中國也是選擇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的66式152毫米榴彈炮,它仿製於蘇聯的D-20式152毫米加榴炮,目前仍然可以在不少演習中看到它。
  • 為何我軍要保留152加榴炮,卻淘汰了射程更遠的130加農炮?
    前不久,軍隊媒體報導了西藏軍區某旅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地區進行的火力演習,包括遠程火箭炮、加榴炮在內的多炮種演習,演練了打擊不同目標的能力。我們在新聞畫面中發現,該旅除了擁有最新型最有威力的打擊利器——300毫米遠程火箭炮,還裝備著經典老炮——66式152毫米加榴炮,打擊的目標是地堡群及敵指揮所,不過該炮使用的是國產精確制導炮彈,具有90%以上的命中率。
  • 中國155自行加榴炮
    中國PLZ-4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系統,是中國的數位化火力先鋒,是一種具有高度機動性和遠程精確射擊能力的壓制性火炮武器,其整體性能與美國M109A6,德國PzH2000和英國AS90性能相當,火炮性能優於美國M109A6自行火炮和英國AS90自行火炮。目前最大射程39公裡。
  • 比05式自行加榴炮更強,美國新型155榴彈炮,打下了巡航飛彈
    其58倍徑的身管十分顯眼 ERCA對於關注現代火炮的軍迷來說可以說是一款並不陌生的裝備,這是美國陸軍為了對抗中俄大口逕自行加榴炮,在M109A6自行火炮的基礎上,
  • 大口徑火炮的亮點:155毫米車載炮
    法國「愷撒」52倍口徑155毫米車載炮當今世界公認的一流車載炮當屬法國1994年率先研製、2004年開始批量生產的52倍口徑155毫米車載炮。該炮優化組合了許多自行炮和牽引火炮的亮點,為快速反應部隊提供一種射程遠、精度高、機動性強,又便於隱蔽的野戰火炮。
  • 3款車載炮領跑全球:解放軍萬分青睞卡車炮,拋棄了超輕型榴彈炮
    備受關注的新型車載炮除了有自從去年10月首次官方公開亮相後就經常性現身軍事新聞報導、國內外宣傳平臺上的PCL-181式155毫米車載榴彈炮,還有兩款更加新銳的新型車載炮——以MV3中型高機動車作為地盤的PLC-161型122毫米車載炮和以「猛士」CTL181A作為地盤的PCL-171型122毫米車載炮。
  • 05式155mm榴彈炮:取代83式152mm加榴炮,成為陸軍主力身管炮
    與網絡上、軍事類雜誌刊登的圖片,有所不同的是,人站在其身邊時,會感到這門自行加榴炮,真的非常龐大,尤其是那152mm的炮管,貌似很粗壯,特別是人在旁邊抬頭看其高高昂起炮管的時候,會感到自身非常的渺小。83式自行加榴炮,實際上就是66式152mm牽引加榴炮的自行化,裝在了專門研發的裝甲底盤上,戰鬥全重30噸,乘員5人,自行式152mm火炮內外彈道性能和牽引式152mm火炮性能相同,最大射程為17公裡。
  • 中國三代大口逕自走炮,性能強悍,遠銷海外,為何解放軍瞧不上?
    最近,正處於內戰的衣索比亞戰場上,亮相了中國產的AH-2型155毫米自走加榴炮,這是該炮繼阿爾及利亞以後第二個裝備的國家,今年4月衣索比亞政府軍才宣布進口了該炮,半年多以後就部署在戰場上,引起了武器界的關注。
  • 高原印表機:中國PCL-181對陣美制M777,誰是真正的山地戰之王?
    以我們的西南地區鄰國為例,印度選擇進口美國的M777超輕型榴彈炮,來加強自己的山地打擊軍的炮兵部隊,而山地旅的炮兵則以105毫米榴彈炮為主。而我國的戰鬥序列中,PCL-09車載榴彈炮是比較新的主力武器,那麼如果把這兩種裝備進行對比,誰才是山地高原真正的強者呢?
  • 踢館:為何有155卡車炮,還要搞122卡車炮,對高原拔點作戰有何作用?
    這次西藏亮相紅箭10和車載122有點奇怪呀,你說紅箭10用車載降低費用說的過去,畢竟履帶式底盤確實貴,有了新的車載155就沒有必要搞個新車載122了,該不會是又來照顧某廠的採購吧?//有新155卡還要新122卡幹嘛,我不認為122的造價和所謂的戰略機動性,比155有大到必須要裝備它的優勢。你也說過如非必要勿增實體,卡車紅箭10同理。
  • 0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平射開火,能將M1A2重型坦克炸成零件麼?
    近日,第73集團軍炮兵旅在閩南地區展開了一次自行火炮直射打坦克的實戰演練,在演練中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對運動的坦克靶進行了直瞄射擊。很多網友關心,在察打一體無人機和遠程反坦克飛彈的年代,為何我軍的炮兵旅還要進行直瞄射擊打坦克呢?
  • 猛士版車載榴彈炮首次亮相:一鍵調炮、半自動裝填,越障能力更強
    「猛士」版新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實彈射擊 央視軍事視頻截圖「猛士」版新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實彈射擊 央視軍事視頻截圖其實,對於這款「猛士」版122毫米車載榴彈炮,此前就有網友曝光過實物。網友拍攝的「猛士」版122毫米車載榴彈炮 圖源網絡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的「猛士」版122毫米車載榴彈炮模型 圖源:現代兵器該新型車載榴彈炮與之前出現的PCL-18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以及新型122毫米卡車炮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或者相同之處,包括一鍵調炮、半自動化裝填等功能。
  • 重輪先驅——SH11式155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未來的發展
    解放軍陸軍將155毫米加榴炮作為集團軍屬的重炮,對其戰技術性能的要求是遠射程和高精度,發射全膛榴彈射程不超過30千米的39倍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自然不會入解放軍陸軍法眼。裝甲防護薄弱的問題將不再限制其作戰效能的發揮,但是這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合適的支援火炮。目前解放軍集團軍屬炮兵旅已經裝備了適應支持中型部隊作戰的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卡車炮),其性能也完全可以滿足現階段解放軍陸軍中型部隊的作戰需求。
  • 83軍某旅喜提「網紅炮」!一鍵開架、自動調炮,巴鐵一口氣買了236門
    ,這款亮相於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上的"網紅炮"也終於大踏步奔向了真正的沙場開始形成戰鬥力。,在形勢愈發多變的現代信息化戰爭中,昔日的"戰爭之神"也必須做出順應時代的改變,PCL-181 155mm車載加榴炮正是誕生於此背景之下。
  • 中國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為何現在只有39倍徑一種?其他的呢?
    ,發現西方的155毫米45倍徑榴彈炮在性能上全面佔優,於是決定以西方進口的技術為基礎,發展出國產版本的155毫米45倍徑火炮家族。但是在閱兵結束後並沒有大量進行裝備,僅38集團軍裝備了一個營左右的數量,後來也被05式自行加榴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