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世界頂級「可持續發展」餐廳,都在玩植物基料理

2020-12-22 名廚

植物基料理是可持續發展餐廳的標誌嗎?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通過專訪 3 位國內主廚(點擊此處,跳轉閱讀),探索了創意蔬食料理之道。今天,我們就把視角轉向世界,走進近年米其林指南與世界(亞洲)50 最佳餐廳評選出的「可持續發展」餐廳。

我們將從餐廳運營思路、食材選用、菜單設計、菜品呈現等方面,尋找植物基料理與永續的關係,一窺這一理念為世界頂級餐廳帶來了怎樣的色彩。

Amber:探索減少浪費的餐飲方案,用可追溯性食材表達美味

2020 年亞洲 50 佳餐廳評選-可持續發展餐廳獎

重新開業的 Amber 由紐約著名設計師 Adam Tihany 進行了全新設計,圖片來源:Amber

在 2019 年 5 月重新開業前,香港現代法餐廳 Amber 花了 4 個月時間閉關整頓,只為醞釀出一套細緻的可持續烹飪理念。

再次出發的 Amber 致力於探索最大程度減少浪費的餐飲方案,具體措施包括: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限制碳足跡;每一道出品都不含乳製品和麩質,大幅度減鹽減糖;通過執行可持續採購政策,Amber 實現著食材的可追溯性,他們還會在菜單上列出供應商,讓食客看到每一道菜品的成分來源。在餐飲周邊方面,Amber 長期削減桌布和塑料吸管的使用量,也將所有塑料瓶替換成了可重複使用的品牌玻璃瓶,甚至回收利用鮑魚殼。

以胡蘿蔔、蜜餞、橙花蜂蜜、血橙等製作的精緻甜品。圖片來源:finedininglovers

掌舵 Amber 15 年之久的烹飪總監 Richard Ekkebus 曾說:「從生態的角度來看,植物界比動物界更有趣。」正是在這種意識的驅使下,他將 Amber 的菜單調整為以植物為基礎的結構。

在測試新菜的過程中,Richard Ekkebus 大量使用海帶、大豆、冷榨植物油等,如「豌豆墨魚柚子裙帶菜沙拉」這道開胃菜,就是以豌豆和裙帶菜為主角,用柚子和墨魚勾勒鮮美清爽的層次;他還曾用新鮮的衝繩玉米脫水後磨成粉,製成盛放奶油蔬菜泥的可食用盤子,物盡其用,環保而別致。

宮崎和牛牛肋肉,紅捲心菜沙拉,草酸,山葵和胡椒漿果乳汁。圖片來源:finedininglovers

當然,側重於植物性料理不意味著完全放棄動物性食材,符合道德標準的蛋白質和可持續採購的海鮮,依然是 Amber 菜單裡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是表現方式更為講究。例如,Richard Ekkebus 曾狠心下架了餐廳鎮店之寶海膽,經不斷調試,才通過以植物油取代黃油烹飪等方式,讓這道菜重新回歸。

Leffervescence:搭建城市裡的隱居之所,在餐盤中散播自然想像

2018 年亞洲 50 佳餐廳評選-可持續發展餐廳獎

位於港區青山的 L'Effervescence 環境幽靜,圖片來源:timeout

L』Effervescence 位於東京港區,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製造對比感,這家餐廳的定位是「打造這座城市的隱居之所」——用最新鮮的食材創造出和諧風味,帶領食客在盤中尋得「森林、海洋般的自然氣息」,激發「對微生物世界的想像」。

L』Effervescence 於 2010 年成立 ,次年就摘得米其林星星。主廚 Shinobu Namae 曾在北海道的 Michel Bras Toya Japon 和英國伯克郡布瑞的 The Fat Duck 工作多年,積累了深厚的西餐功底。而曾以詩名命名菜餚的做法,更讓這家法餐廳獨具東方魅力,打開菜單的瞬間,直叫人想像力湧動——當然,都是關於大自然的想像。像「海洋與陸地相遇」 這道菜,其實是燒鴨配芋頭和冷湯,以及菠菜與雲杉油;「秋天山麓徒步旅行」 ,則是蜜餞慄子,菊花葉冰淇淋,及內華達山脈巧克力。

「透明性」由葡萄、核桃、鵝肝醬製作而成,圖片來源:peoplemakeplaces

L』Effervescence 最新的菜單主題偏向探討人類文明與自然的關係:「火與發酵」,是燴飯,配海膽、大閘蟹、鮑魚和甜蝦醬;馬鈴薯薄餅麵包,被命名為「文明起源」;「獵人-採集者」,包括用橡子麵粉製作的可麗餅,以及紅李醋和野生山椒;「原始主義」,則以本地豬肉為主角,搭配橡木烤竹筍、羊肚菌,和經典紅酒醬等。

L』Effervescence 的招牌料理「一隻蘿蔔的複雜性與簡單性」,圖片來源:four-magazine

「一隻蘿蔔的複雜性與簡單性」是 L』Effervescence 的招牌料理, Namae 將高爾夫球大小的蘿蔔,低溫慢煮 4 個小時,達到最佳熟度,再將其切成兩半進行煎炸,最後加入用歐芹等蔬菜製作的綠色醬料。看似簡單,但要做到保留食材大部分原始質地和風味,同時把單一食材烹出驚喜之味,絕非易事。

Rel:隨四季而動,有機農場連接城市、鄉村、農業、美食

2016 年世界 50 佳餐廳評選-可持續發展餐廳獎

Rel 室內風格簡單質樸,圖片來源:ashjamesphotography

「經過數月的休眠,Rel 將在夏季的帶領下,離開這座城市,一路向北。此時,廚師們要做的只有伸展靈魂,邁開步伐,汲取來自田園的新鮮空氣,以及源源不斷的靈感……」打開 Rel 的官網,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菜園風光,和這段讓人倍感舒心的文字。

已經連續兩年獲得「可持續發展獎」的 Rel ,自開業以來,就堅持用創造性思維踐行永續理念,每天早上,廚師們都會從哥本哈根 Nrrebro 街區開車 1 小時,到專屬有機農場的田地裡親手挑選食材,再帶回餐廳。

Rel 廚師們日常在創意農場裡「勞動」的畫面,圖片來源:thelocaltongue

與 Rel 合作的「創意農場」(Farm of Ideas)於 2016 年成立,它致力於推動可持續農業發展的理念與 Rel 不謀而合,二者的緊密合作催生出從土壤到餐桌的料理活動,這不僅促進了廚師與農民的對話,也讓餐廳所承載的信息更為豐富。除了提供一頓美味,Rel 還成為了連接城市與鄉村、農業與飲食、自然與都市人的紐帶。

鯖魚,花椰菜和佛手柑,圖片來源:hautdegamme

發酵牛奶,覆盆子和油菜籽,圖片來源:hautdegamme

Rel 的行政總廚 Christian F. Puglisi 極富腦洞,他的創作常常是基於當日的田間收穫而即興發揮的,如「芹菜根炸玉米餅和甜菜」、「山楂蘋果和海藻」等,在 Rel 的菜單裡,你可以看見隨季節而動,隨自然而動的靈氣。的確,很多時候食物自己是有著豐富表達欲的,廚師要做的或許只是找到它罷了。

KOKS:法羅群島的湖邊木屋,將原始風土發酵成現代美味

丹麥米其林 2020-可持續發展獎

坐落在法羅群島秀美風光中的 KOKS 餐廳,圖片來源:newyorker

隱匿在風光秀美的法羅群島,汲取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看似原始的草皮屋頂下,鋪著羊皮的長椅與裝飾著本地藝術作品的牆壁,卻融合得天衣無縫。這私密而浪漫的地方,就是米其林二星餐廳 KOKS。

KOKS 主廚 Poul Andrias Ziska 曾在 2019 年獲得米其林北歐國家青年廚師獎,他的料理理念是將法羅群島的風景轉化成風味與香氣,融入精美菜餚中,打造「毫不妥協」的當地口感——這種極致,最直觀地體現食材選擇上。法羅群島的野生海域是 KOKS 最為依賴的取材地。被海流滌蕩乾淨的海底世界,孕育著大片茂盛的海藻,同時,這裡的扇貝和比目魚也名聲在外。

發酵羊肉,被視為最具法羅群島風味特色的食物之一,圖片來源:newyorker

除了儘量使用本地食材,Poul Andrias Ziska 還力求在現代料理手法中,融入風乾、發酵、醃漬、煙燻等島上的古老製法,例如用配發酵歐芹粉和蘑菇乳汁,搭配炸歐芹脆片,在奶油巧克力甜品中,加一點淡味海藻和發酵植物。

擺放在馴鹿地衣上的發酵風乾羔羊肉配蘑菇,圖片來源:newyorker

他還會以本地風乾羔羊肉薄片,搭配用越橘調製的奶油蛋黃醬,最後撒上手磨海藻粉,鹹、酸起伏,口感微妙;將醃漬的洋蔥和越橘,與烤發酵羊肩肉組合在一起時,洋蔥的辛辣和漿果的酸度中和了羊肉的肥膩感,同時突出了自然風味。如果說 L』Effervescence 觸動了城市人對自然的想像,那麼 KOKS 就是直接讓食客看到了自然的本色。

Grn:創作「野性」料理,兩套菜單服務一種信念

芬蘭米其林 2020-可持續發展獎

Grn 餐廳的牆壁、天花板上布滿醃菜和乾花,圖片來源:Grn

來自芬蘭的 Grn ,從創立伊始就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品牌價值觀和發展戰略,他們甚至為此企劃了一份「可持續發展規劃書」,從生產、進貨渠道,到菜餚呈現、餐廳裝修,以及能源消耗、回收利用資源,都記錄詳盡,並張貼在官網頁面。

Grn 的絕大部分食材都來自芬蘭本土,圖片來源:Grn

Grn 對食材來源的要求十分嚴格,除鹽以外,所有食品均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其中大部分來自芬蘭本土,且只使用在自然生長季節下的食材。基於餐廳的兩套菜單,肉類食材全部為促進動物福利的有機農場提供,素食食材則僅使用芬蘭生產的燕麥基純素產品,同時進行自主開發。餐廳老闆兼主廚 Toni Kostian 還會定期尋覓野生農產品,為了保證足夠新鮮,需要在每周二和周四的早晨預定。

酸麵包和豌豆,是 Grn 菜單裡的常見客。圖片來源:Grn

相比於很多可持續發展餐廳,Grn 對於自己所追求的料理理念,態度極為明確:「夏多布裡昂牛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整個動物與更『有價值』的部分都要謹慎使用。蔬菜將為新菜帶來靈感,而動物蛋白是必要時刻的補給品。」因此,即使在他們的常規菜單裡,對肉類的使用也很節制,大部分菜餚的鮮味或肉味都是通過肉湯或燻制脂肪來提供的。

Grn 夏季素食菜單裡的新菜式,「野生蘑菇和夏季白菜」。圖片來源:Grn

在純素食菜單中,除了有酸麵包、番茄、玉米、豌豆等常規菜式,還會根據當季收穫隨時變化主菜食譜。例如,現在正值菌菇旺季,這套菜單裡就加入了「野生蘑菇和夏季白菜」的菜式,第一部分為烤野生蘑菇串,配發酵的牛肝菌汁和和味增羊肚菌;第二部分是將鱸魚腰腹肉捲成玫瑰形,搭配夏季捲心菜、熊蔥葉和白葡萄,最後以烤酵母、野生蘑菇和海甘藍點綴。

從這 5 家世界頂級餐廳的運營理念和菜品創作中,我們發現,植物基料理更多時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主張的一個窗口。具有人文關懷的餐飲人,通過在菜單中加入素食元素,為食物賦予了平衡文明與原始、城市與自然等矛盾關係的能量,也為食客提供了多元的價值選擇。「永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抽象概念,而植物性飲食也是人們尋求長存之道時,眾多嘗試之一。

7月「植物基」探訪行程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植物基大獎入圍名單揭曉,萬物皆可植物基!
    「植物基是一個國際性的市場,目前正在且還將持續蓬勃發展。正如FoodBev Media營銷經理Matthew Rushton所說,植物基是一個國際性的市場,目前正在且還將持續蓬勃發展,因此,在全球食品、乳品、飲料創新大獎之外,FoodBev今年還新增了「世界植物基大獎」獎項。本次大獎共收到來自15個類別的24個國家/地區的222個參賽作品,最終由評審團一致評選出入圍決賽的產品及品牌。
  • 2020世界植物基大獎揭曉,帶你玩轉世界潮流植物基!
    0202年,歪果仁都把植物基玩出了什麼新花樣?如火如荼的植物基爭霸賽中,哪些深受消費者喜愛?那麼多眼花繚亂的產品中,哪些可以博得頭魁?Foods – Infinite FoodsInfinite Foods是一家非洲植物基食品平臺,通過與當地餐廳,酒店等機構合作的方式,為其設計各類植物基食譜。
  • 全球頂級餐廳的分子料理,腦洞大開的創意,驚爆你的眼球
    今天我們收集了六家世界各國的頂級分子料理餐廳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現在世界排名靠前的餐廳一般都會有分子料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分子料理餐廳都是哪些?
  • 離可持續未來更近一步,杜邦推進全新植物基食品飲料解決方案
    中國,2020年7月1日——Danisco Planit™ 代表著杜邦在植物基產品領域的最新進展。杜邦將秉承「planet forward 離可持續發展更進一步」這一環保理念,用廣泛的功能性食品飲料配料及應用專業知識賦能食品與飲料的創新。
  • 頂級日本料理技師即將來京客座北京灘萬日餐廳,吃貨們快下手
    在料理王國日本,有一家已持續營業2個世紀,具有悠久歷史的經典餐廳—灘萬日本料理!餐廳在日本的料理界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個創立於1830年的餐廳,起源於大阪,自那以後,灘萬日本料理逐漸進軍東京,在東京繁華地區飛速發展並受到了政界和商界精英的青睞。
  • 世界蜜蜂日 法國嬌蘭致力可持續發展
    始於1828年的世界頂級化妝品牌法國嬌蘭,始終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品牌願景及創意源泉。蜜蜂瀕臨滅絕,現在被視為環境哨兵。它不僅僅是一個象徵,如今已成為法國嬌蘭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指南。蜜蜂在授粉中起著重大作用,這對植物繁殖至關重要。保護蜜蜂是保障地球糧食安全的根本舉措。世界蜜蜂日致力於紀念這些默默無聞地保護著地球的戰士們。蜜蜂是授粉最重要的行動者之一,保護著地球和我們的生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為蜜蜂慶祝。
  • 頂級日本料理貴在哪兒?
    日本料理在餐飲界是個異類。雖然有一些餐廳也看起來富麗堂皇,但總體而言,它不像中國餐飲業裡高消費的那些餐廳,除了吃還顯擺張揚的聚餐環境和一瓶瓶茅臺酒。高級餐廳往往和「辦事」、「宴請」以及「商人」這些概念聯繫在一起,在腐敗吃喝被打壓之後,多個以公務員為消費對象的餐飲名企都遇到了收入銳減的問題。
  • 《黑暗料理王》評測:奇葩的另類餐廳經營
    那麼,你也想成為一名黑暗料理王麼?如果想的話,不妨先到《黑暗料理王》這款奇葩的另類餐廳經營遊戲中偷師學藝,順便多研究幾個「吊炸天」的黑暗料理配方吧。由於機緣巧合,你無意間從魔瓶裡面解救出了一群小黑人,誰料想他們竟然是一群生活在地面以下世界的黑暗料理大神,於是為了報答你,它們將會竭盡所能地教你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黑暗料理王……
  • 米其林餐廳推薦的日本懷石料理店
    其中,主要在歐洲,分別以不同國家和城市名義出版的餐廳指南最有知名度。 2007年,亞洲第一部《米其林指南》——東京版創刊發行。如今,東京已經成為世界獲得星級評分最多的城市。2010年,有11家餐廳獲得最高三星榮譽。現在,東京已經超過巴黎,被評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美食之都。 在榮獲米其林星級評分的餐廳中,有七成是日本料理店。懷石料理、壽司、天婦羅、河豚。
  • 懂行| 拯救世界頂級餐廳的,可能是一個漢堡
    懂行 | 拯救世界頂級餐廳的,可能是一個漢堡 2020-06-02 0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農業廢棄物可持續發展,3D列印家具新材料
    加利福尼亞的ModelNo.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廢棄物,利用3D列印技術,創造了隨心所欲的定製家具。每個產品都是由生物聚合物和植物基樹脂製成的3D列印,提供了定製的靈活性,而不需要使用有害的石化產品——通常用於傳統的家具產品製造和裝飾過程。模型No.公司生產的環保型材料來自糧食作物殘餘物,可以進一步減少浪費,並使未使用的資源得以回收。
  • 尋味,波爾多頂級名莊與它們的米其林餐廳
    羅格斯卡德餐廳(Logis De La Cadene)坐落於聖埃美隆(Saint-Emilion)中世紀古鎮中心,歷史可追溯至1848年,是當地最古老的餐廳之一。
  • 植物基益生菌興起,發酵產品市場迎來新變革
    科漢森食品培養物&酶製劑商務發展高級總監Lars Bredmose表示,其公司擁有的一系列發酵植物培養物,可幫助客戶生產出以植物為基礎的健康產品,具有傳統乳製品酸奶的品質,即口味溫和新鮮,質地光滑,產品安全健康。
  • 歐洲行|世界最佳餐廳是怎樣煉成的?探秘 noma 料理研究核心
    名廚小7 歐洲探訪之旅第五篇,帶你走進宛如微型村莊的 noma 餐廳。歐洲飲食之旅的最後一站,名廚團隊來到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 noma,當今世界傳奇餐廳之一。主廚 René Redzepi 探尋在地食材的可能性,回溯北歐傳統飲食文化,醃漬、發酵這些在冰箱出現前的食材保存法,成為他的創作標誌。
  • 2020植物基爆發年,你不知道的植物蛋白都在這裡了
    2020植物基爆發年,你不知道的植物蛋白都在這裡了 2020-08-03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著名餐廳有哪些?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頂級餐廳排行
    難怪澳大利亞的一線明星、政治家和名模都紛至沓來   NO.3 牛津郡:四季農莊餐廳(LeManoirAuxQuat』Saisons)   世界頂級名廚雷蒙德·布蘭克(RaymondBlanc)並不能算是烹飪界的新星。20年來,這位魅力非凡的法國人始終在牛津郡那座建於15世紀的四季農莊餐廳的廚房裡忙碌工作。
  • Verde 餐廳:西班牙廚藝領軍,臺北精緻料理的第一抹素食綠意
    上菜場,玩分子,吃喝自然。Verde,西班牙文的「綠色」,是臺北第一間標榜蔬食的 fine dining 精緻餐廳,廚房由總監西班牙大廚丹尼爾(Daniel Negreira Bercero)領軍,兩位執行能力卓越的廚師,王致晟主廚以及甜點主廚劉隆升為團隊,在長年食素的投資人支持下,打造臺北美食地景中第一抹綠意。
  • 迪斯尼世界麥當勞旗艦店開業 採用諸多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
    麥當勞位於佛羅裡達州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的新旗艦餐廳開業,遊客發現他們在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綠色建築中點餐,該建築利用太陽能電池板自行發電。該建築還具有其他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包括綠色牆面區域和自然通風。麥當勞迪斯尼旗艦店由Ross Barney建築事務所設計,是一個改造項目,面積為8024平方英尺(745平方米),外部有木質百葉窗,被綠色的牆體所打破。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設計的重點是儘量減少建築的電網能源使用,使其產生足夠的可再生電力,以滿足每年100%的電力需求(即淨零能耗建築)。
  • 2021,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發展三大趨勢
    艾格農業第1711期 食品和飲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已經佔據了中心舞臺。隨著消費者對食品生產和消費影響的認識不斷增強,氣候危機正在成為一個顯著的威脅,企業、製造商和零售商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以重新評估其商業模式,使其可持續發展的形象更好、更環保和更高效。
  • 世界首創「素食和牛」登場!日本大廚難辨真假!
    這些「欺騙」食客味蕾的日式和牛是100%植物製成的!TTF和日本製造商利用傳統日本料理方式和調味料,像醬油、大蒜醬、薑,一同做出「照燒和牛素柳條」。以此取代傳統肉片,可用於多元的料理上。「以味道和口感來說,日本和牛是世界上等級最高的牛肉,食用人群很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選擇和牛來製成植物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