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教授和副院長朱旭峰教授與赫勒·託寧-施密特女士及歐敏行博士合影。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7日電(記者 李正穹)11月29日-30日,由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TUSDG)主辦的「與SDGs面對面-Meet SDGs」高端論壇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行。
本次高端論壇邀請國際救助兒童會執行長、丹麥前首相赫勒·託寧-施密特女士(Helle Thorning-Schmidt),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歐敏行博士(Dr. Marielza Oliveira)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地學研究所所長,聯合國秘書長高級顧問,TUSDG國際學術委員會主席傑弗裡·薩克斯(Jeffrey Sachs)教授出席活動並發表演講。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旭峰教授主持29日活動開幕式。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教授主持了29日的對話環節及30日活動。
出席活動的嘉賓還包括:國際救助兒童會執行長政策顧問芬德利·馬爾科先生(Findlay Lliam Marco)、國際救助兒童會執行長新聞助理多利莫爾·海倫娜·艾琳·鮑爾比女士(Dollimore Helena Eileen Bowlby)、國際救助兒童會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王超博士、國際救助兒童會駐華代表處戰略發展總監錢霄峰女士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項目教育官員裴伯庸先生(Robert Parua),近百名校內外師生參與活動。
11月29日活動伊始,由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薛瀾教授代表理事長楊斌為赫勒·託寧-施密特女士頒發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TUSDG)國際顧問委員聘書。
薛瀾為赫勒·託寧-施密特頒發國際顧問委員聘書。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赫勒·託寧-施密特女士首先高度讚賞中國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她演講重點圍繞SDGs中的三個目標——消除貧困、零飢餓以及實現5歲以下兒童的可預防的死亡。她指出,這是現階段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公民的責任,而且對於SDGs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同時,她還指出目前在實踐SDGs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資金不足;難以追蹤和衡量17個SDGs目標、169個子目標的實踐效果;SDGs自2015年提出以來,各國的踐行速度仍有待提高,為在2030年之前實現目標,我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後盾。針對以上問題,託寧-施密特女士表示她對中國充滿信心——中國有足夠的實力為他國分享經驗、提供幫助,攜手共同實現這一全球目標。
赫勒·託寧-施密特女士發表演講。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歐敏行博士(Dr. Marielza Oliveira)也發表重要演講:她指出了現階段在實現SDGs道路上存在的問題,如性別不平等、邊緣化群體的保護等等。她認為改善上述問題不僅是政府的義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堅定地邁向更加繁榮、可持續和公正的世界。
歐敏行博士發表演講。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11月30日,傑弗裡·薩克斯(Jeffrey Sachs)教授為到場的近百名校內外師生帶來題為「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國際合作」。他首先強調了實現SDGs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重點分析了8個急需通過國際合作來踐行SDGs的領域——國際能源體系轉變及深脫碳的全球解決方案;跨國基礎設施建設;全球技術領域的治理;保證生物多樣性的土地利用戰略;各國及跨國的稅收收入治理;國際援助的動員與實施;地緣政治與區域合作;全球治理的領域與機制。他同時希望能有更多機構致力於SDGs並在國際舞臺上代表本國發聲,共同尋求上述全球性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同時,傑弗裡·薩克斯教授也到訪TUSDG,高度肯定TUSDG目前取得的進展並表示將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機構未來的工作。
傑弗裡·薩克斯教授發表演講。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現場觀眾積極提問,幾位主講嘉賓就「在政治環境不安定、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如何實現兒童的安全和權益的保障」「如何將商業機會與SDGs相結合」「國際援助在SDGs中的作用」「有無在『短視現實主義』與『長遠理想主義』之間的落實SDGs的路」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解答。
觀眾提問。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觀眾提問。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嘉賓解答。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活動現場。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
傑弗裡·薩克斯訪問TUSDG。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