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7日電 2017年11月29日至30日,「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面對面(Meet SDGs)」高端論壇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報告廳舉辦。丹麥前首相、國際救助兒童會執行長赫勒託寧-施密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歐敏行和聯合國秘書長高級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傑弗裡薩克斯出席活動並發表演講。
在演講中,託寧-施密特重點提及消除貧困、飢餓以及5歲以下兒童的可預防性死亡等話題,高度讚賞中國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的挑戰,託寧-施密特表示她對中國充滿信心——中國有足夠的實力為他國分享經驗、提供幫助,攜手共同實現這一全球目標。
丹麥前首相、國際救助兒童會執行長赫勒託寧-施密特發表演講。
歐敏行在演講中回顧了17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誕生過程,並表示,現階段在實現這17個目標的道路上存在不少問題,如性別不平等、邊緣化群體保護不足等。她認為改善上述問題不僅是政府的義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歐敏行發表演講。
傑弗裡薩克斯在演講中強調了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提出希望更多機構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共同尋求全球性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
聯合國秘書長高級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傑弗裡薩克斯發表演講。
據悉,活動由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主辦,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薛瀾、執行院長朱旭峰主持,國際救助兒童會官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項目官員等出席。活動中,赫勒託寧-施密特受聘為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際顧問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