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丨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20-12-19 19:55 |諸暨日報

昨天下午,在中國設計紅星獎(諸暨)設計大賽——2020襪業大賽和諸暨創新獎頒獎典禮上,發出了共計704萬元的獎金包。無疑,此舉澎湃了創業者的激情,也彰顯了諸暨以科技創新為切入點,推動「諸暨製造」向「諸暨創造」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中國設計紅星獎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的專業設計獎,自創辦以來,在推動設計產業升級、帶動區域協調創新發展和服務企業創新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國內外公認的權威性設計賽事,被譽為「中國設計的奧斯卡獎」。

這場比賽也是紅星獎首次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的產業設計大賽,對襪業之鄉來說,這不僅是設計師才華碰撞的「舞臺」,更是創新設計資源對接的「陣地」、鼓勵企業創新的「能源」、推動諸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潤滑劑」,將有力地為諸暨襪業注入新潮流動力,提升產品附加值。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在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的新發展階段,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對於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決定性意義。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要始終立足科技創新,釋放創新驅動的原動力,讓創新成為發展基點,拓展發展新空間,創造發展新機遇,打造發展新引擎。

首先,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要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自控。要不斷提高研發、設計、製造能力,依託骨幹企業和重點產品,匯集創新要素,形成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技術標準,造就一批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要夯實創新基礎,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著力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企業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創造更多發展新優勢。

最後,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是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強科技自主創新、加速提升經濟國際化水平的必備條件。要在自主創新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積累人力資本,創新人才培養和獎勵機制,打破束縛人才事業發展的條條框框,促使全社會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形成創新人才不斷湧現的局面。

1608378940000

相關焦點

  •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2020-12-18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新動能
    今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以 " 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 為主題,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引發廣泛關注。在這個科技創新成為海內外共同關注焦點的當下,人工智慧則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 校企校地融合創新 催生新動能
    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是科技創新,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學校是創新的源頭。在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高校不僅負有人才培養的使命,在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領域也有廣大的拓展空間。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可以推動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更好地實現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
  • 新聞發布會丨潞城區:2.5億投入科技創新 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
    全區51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成立了技術創新中心,實現了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潞城傳統工業種類齊全,實施重點科技創新工程,推動發展動力根本轉換是潞城轉型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潞城區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創優勢、保民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了《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和研發機構全覆蓋工作推進方案》等政策,為企業兌現科技創新政策獎勵,對研發投入強度排名全省前十的企業,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科研經費獎勵,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動能,有效地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體悟實訓」科技創新催生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新動能——參加全球首場...
    活動現場利用5G網絡、新媒體技術以及高科技燈光道具,帶來了一場傳統與未來的碰撞、科技與藝術的交融、沉浸感極佳的互動體驗,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此次大賽是全球首場大規模5G應用賽事。大賽以「5所不在 G往開來——助力產業發展 引領5G時代」為主題,充分挖掘和展示5G應用新需求、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展示5G技術賦能百業千行的強大潛力。
  • 新華時評:卯足幹勁,匯聚更大發展動能
    原標題:新華時評:卯足幹勁,匯聚更大發展動能 加大簡政減稅降費力度、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有效投資、降低進出口企業成本……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用政策實招,為實體經濟減負。
  • 謀新篇丨酷!讓創新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省區域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區塊鏈+」 加出活力新雲南創新是引領雲南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在《建議》中,「建設創新型雲南」也是雲南未來5年濃墨重彩的一章。
  • 激發新動能 釋放高質量發展潛力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保持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需要我們在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上下功夫,從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汩汩流動的源頭活水。
  • 參考消息|李燕:新一輪工業革命帶來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新一輪工業革命帶來發展新動能文/李燕21世紀的頭20年,是新一輪工業革命孕育興起的重要時期,預計未來二三十年,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新能源、生物、新材料等一大批技術創新成果將加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入拓展,有望為全球經濟帶來新一波創新引領、智能高效
  • 孫海東:以科技創新催動無錫生物醫藥發展新動能
    12月13日,由人民網、無錫市人民政府指導,人民網·人民健康、無錫市科學技術局、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聯合主辦,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火石研究院、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50人論壇協辦的「健康中國行·科創太湖灣——2020中國健康新勢力發展峰會」在江蘇無錫舉行。
  • 濟寧實施「鏈式技改」 催生企業發展新動能
    作為傳統產業佔比超過七成的資源型城市,濟寧市立足實際,圍繞重點產業鏈實施精準技改,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催生出發展新動能,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今年六月,東宏管業年產2.6萬噸新型碳納米管材項目正式投產,一舉淘汰用傳統炭黑原料生產管材的落後工藝。
  • 深圳龍華借力城市更新,破解產業空間瓶頸,催生發展新動能
    一座座新型產業園拔地而起,片區聚集能力日益增強,也催生出了發展的新動能。聚焦城市更新,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城市發展過程中,產業空間利用越來越高效,在城市更新重心轉向產業的大背景下,將產業更新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一方面通過產業利導倒逼城市舊貌換新顏,一方面可以通過城市更新為產業發展鋪設良好生態。」
  • 沭陽:創新驅動增強發展新動能
    中國江蘇網11月28日宿遷訊(記者 薛惠芹 通訊員 呂述謖 葉春豔 桑姍)初冬時節,走進位於沭陽經開區的江蘇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裝配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忙碌地裝配一批批新開發的三維立體智能針織數控電子提花機。
  • 經濟日報:用改革「動能」提升創新「勢能」!
    要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製作為堅持創新驅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要辯證處理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的關係,不斷融入全球創新體系;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技術優勢」變為「市場優勢」。 這幾天,有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取土的圖文刷爆了朋友圈。
  • 中化集團聚焦科技創新平臺戰略,央企巨象煥發新動能
    在演講中在11對世界經濟開出的「藥方」中,將「創新驅動」放在顯著位置,他指出,只有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才能突破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在論述中國經濟時,他還特別強調了中國注重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2018年1月3日,國務院國函(2018)1號文正式批覆,同意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 李玉保:跑出「加速度」穩固「強基石」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曾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是什麼?百度CTO王海峰在烏鎮給出了答案
    11月23日-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今年的大會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等成為重要議題。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成為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 南通海門:創新轉型加速製造業新老動能轉換
    2016年新一屆區委將全力推進「工業經濟爬坡過坎」作為區域經濟高質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增量與存量雙向發力,創新轉型加速製造業新老動能轉換,推動製造業高端化發展,厚實了製造業發展基礎。▲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極地探險郵輪3號船「海洋勝利號」大項目快產出,增添製造業發展新動能先進裝備製造業是海門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
  • 關成華院長受邀解讀首都經濟發展新動能
    今年7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重點反映經濟發展的活力、動力和潛力。從北京看,經濟發展新動能體現在哪些方面?2020年12月8日BTV財經頻道播出《數說北京》節目,聚焦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 新動能·新山東丨歷經三年 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在新科技方面,聚焦氫能源、新材料、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四個領域,提出加快「中國氫谷」建設,創建「氫能源應用示範區」。在新服務方面,加快補齊高品質生活性服務業短板,發展智慧物流,加快山東科學城等重大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在新消費方面,圍繞文化、旅遊、健康、養老、體育等重點領域,發展幸福產業,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