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成華院長受邀解讀首都經濟發展新動能

2020-12-12 首科院

今年7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重點反映經濟發展的活力、動力和潛力。從北京看,經濟發展新動能體現在哪些方面?2020年12月8日BTV財經頻道播出《數說北京》節目,聚焦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教授再次受邀做客BTV財經頻道,從網絡經濟、創新驅動、經濟活力和轉型升級等角度深入解讀首都經濟發展新動能。

//以下為部分訪談文字整理:

主持人海峰: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從北京來看,經濟發展新動能體現在哪兒?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

可以看出,2016年,也就是進入「十三五」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尤其是網絡經濟和創新驅動這兩個分指數,「十三五」期間的增長趨勢更明顯。

從北京看,五年來,經濟活力、創新驅動、網絡經濟、轉型升級、知識能力這五個方面,北京都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全市緊緊圍繞首都的城市戰略定位,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城市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北京人均GDP、全員勞動生產率、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能效水平等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主持人海峰:

從整個國家來看,網絡經濟指數最高。網絡經濟的概念,具體包括什麼?近些年來,我國在網絡經濟發展方面發展如何?北京的具體情況又如何呢?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

網絡經濟更強調計算機網絡的作用,是以網際網路的興起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經濟形態。核心內容是基於國際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

近些年來,我國網絡經濟發展迅速,《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龐大的網民經濟發展為網絡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用戶基礎。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2019年交易規模達10.6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數字貿易不斷開闢外貿發展的新空間。2019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達1862.1億元,增長了38.3%。

北京的網絡經濟近年來蓬勃發展,不斷為經濟增長積蓄新動能,部分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已在相關領域發揮重要帶動作用。比如,2019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現網上零售額達到3366.3億元,比上年增長23.6%。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為141.0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對全市餐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9%。今年以來,在線教育、網絡醫療、直播電商等網絡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更是蓬勃發展,這一方面有疫情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新業態新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新需求。

主持人海峰:

數說北京在《數說四經普》這期節目裡,嘉賓曾說到「雙輪驅動讓北京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對於這句話,您如何理解?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

從首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看,289個城市中,北京在創新資源、創新服務、創新績效三個方面均排名第一,科技創新發展水平領跑全國。北京創新驅動能夠取得這些成績,得益於近年來不斷地尋求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創新生態,從而能夠集聚全球的創新要素。

從制度創新看,北京市發布實施了「科創30條」和《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通過健全科技成果權益分配機制、破除人才制度壁壘、簡化科研管理流程等,制定實施《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1+5」系列政策,依託冬奧會等重大活動重點工程,推出一批重大應用場景建設項目,有效地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增強了創新動力和活力。

北京在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方面,已成為全國營商環境改革的一面旗幟。近年來有28項典型經驗做法在全國複製推廣,營商環境改革成效顯著。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的世界排名由46位上升至31位,其中「開辦企業」指標排名提升至190個經濟體第27位。作為世界銀行評價樣本城市,北京「開辦企業」改革舉措被世界銀行認可並作為改革亮點之一。通過「e窗通」服務平臺,「一次填報、一網提交」,就能實現網上「一窗辦理」營業執照、刻制公章、領用發票等各類登記事項,徹底改變企業開辦「分頭跑、挨個辦」的辦理方式,企業開辦已正式邁入「一次申請、一個環節、一天辦完」的「1」時代。

在人才方面,新增懷柔科學城、順義臨空經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通州環球影城4個國際人才社區,全市國際人才社區試點區域擴至8個,實現「三城一區」全覆蓋,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主持人海峰:

通過剛剛介紹的創新驅動,其實也談到了經濟發展新動能中的知識能力和經濟活力,在經濟發展新動能中還有最後一個指標是轉型升級指數,從全國來看,轉型升級指數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0.4%,結合數據,請談一談轉型升級這個指數所包括的內容。從北京來看,轉型升級的模式還有哪些?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

從數據看,轉型升級指數主要涉及產業結構優化、市場主體轉型、產品提質降耗三個方面的內容。創新驅動不僅體現在工業領域,也滲透於農業和第三產業。從北京來看,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發展數字經濟得天獨厚,隨著北京將著力建設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徵的自由貿易實驗區,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將向縱深發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位造業不斷融合,包括服務業在內的智能產業不斷成長壯大,農業轉型升級也將向智能農業穩步發展。

主持人海峰:

新動能未來的發展,以及未來還有哪些突破點?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

未來,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會被大面積應用,我們國家需要圍繞新基建、新場景、新消費等領域,實施更高水平的開放,抓住數位化轉型和產業鏈調整重大機遇,加快制度創新,把人才優勢轉化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新動能的成長優勢。

相關焦點

  • 信和大金融受邀參加2017中國信息經濟+金融科技發展大會
    (原標題:信和大金融受邀參加2017中國信息經濟+金融科技發展大會)
  •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副市長高和平,市政府黨組成員、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紅燕,市政府副秘書長馬聚軍,區領導李學軍、王立偉、張守棟,區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他指出,叢臺區是邯鄲主城區的核心區,教育醫療資源集中,基礎設施完善,經濟實力位居全市前列,極具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下,在創新發展戰略背景下,由北京大學與邯鄲市政府共同組建,是北京大學在京津冀地區設立的唯一的校地合作平臺。
  • 圓桌論壇(一):新發展階段與經濟性創新發展 | 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
    「新發展階段與經濟學創新發展」圓桌論壇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鎖凌燕主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杜雯翠、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稅學院院長李紅霞、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麗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陳德球、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周耀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圍繞經濟學院人才培養、新財政學理論體系建設、學科建設與教學研究、數字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 「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
    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福建南平開幕。本屆峰會以「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為主題,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與閩江文化帶融合創新發展,探尋夜間經濟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協同創新發展路徑,擦亮「綠色南平、水美城市、璀璨延平」的綠色發展名片,助推南平融入長江經濟帶,精準對接長三角,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新色彩,譜寫旅遊經濟發展新華章。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政策解讀)
    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
  • 貫徹新理念 培育新動能 加快新發展——對話2:新製造經濟&智慧經濟
    胡堅波:我國正處於增長速度放緩、經濟結構升級的關鍵時期,智慧經濟發展逆勢而上,在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方面成效明顯,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江西智慧經濟發展迅速,對於江西整體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逐漸顯現,在全國範圍內的競爭力也正在不斷提升。但全省智慧經濟的產業基礎較為薄弱。
  • 吳光勝院長受邀參加「2020海洋科技與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並作...
    11月27-28日,2020年海洋科技與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在中國舟山成功舉辦。深圳市太赫茲創新研究院院長、華訊方舟集團董事長吳光勝受邀參會並作主題演講,與現場400餘名重量級專家、學者、企業家共同深入探討海洋科技與產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和新願景,把脈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我國新時代建設海洋強國獻計獻策。
  • 2019.01: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統計測度
    >   內容摘要:本文立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框架,結合國家統計局最新頒布的新經濟統計方法制度,在科學構建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基礎上,深入考察我國農村經濟新動能發展態勢,甄別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影響因素,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 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新動能
    今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以 " 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 為主題,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引發廣泛關注。在這個科技創新成為海內外共同關注焦點的當下,人工智慧則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 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升級版」
    這得益於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決策與艱苦努力,其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聚集的新動能表現格外搶眼,為抵禦疫情衝擊、釋放經濟活力發揮了顯著作用,助推中國經濟穩步邁向「升級版」。新業態生氣蓬勃又是一個豐收年,秋糧收購正有序推進。
  •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打造生物經濟新優勢
    原標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打造生物經濟新優勢    11月30日下午,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林青帶隊深入開封企業生產一線,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進行調研。他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河南省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有關精神和省長尹弘在省市場監管局調研時的講話精神,在牢牢守住藥品安全底線基礎上,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生物經濟新優勢,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長高建軍、副市長錢忠寶等參加調研。
  • 人民日報: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政策解讀)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 臨淄:提質增效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臨淄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新舊動能轉換決策部署,抓存量變革,聚焦「提高度、增厚度、拉長度」,以推動精益化管理、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平臺化服務為改造方向,重塑傳統產業優勢,大力培育和聚集區域發展新動能,全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開局 開放」 ——宏觀經濟論壇暨創新峰會共話經濟發展新動能
    論壇伊始,三亞市政府副秘書長蔡海寶在致辭中表示,6月1日,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三亞將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建設世界級濱海級旅遊城市,形成積聚自貿港、開放屬性與三亞鮮明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 2018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比上年增長28.7%
    為動態監測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變動情況,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監測制度》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採用定基指數方法,測算了2015~2018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
  • 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形成
    來源:經濟參考報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釋放潛力 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力提速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形成「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公司在疫情期間開放了旗下猿題庫、小猿搜題、小猿口算、斑馬AI課等全部學習產品的核心功能
  • 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升級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升級版」(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④)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轉正」,對世界經濟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面對今年中國經濟的成績單,不少國外媒體和研究機構在探討:中國為什麼能?
  • 第三季度,代表新動能的新經濟企業持續加速發展
    近日,中國科協「新經濟動能主體發展評估」課題組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指數顯示,隨著三季度我國經濟進一步復甦,代表新動能的新經濟企業持續加速發展,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接近高景氣區間。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是國內首次運用景氣指數理論,針對新經濟主體建立的動態監測分析模型。其以100為臨界值。
  • 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發展
    暨南大學原校長、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胡軍教授表示,數字經濟是新時期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提升傳統動能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釋放潛力的重要引擎,並表示研究院一直以來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新動能培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為研究重點,積極發揮諮政建言作用。
  • 省長分析山東經濟:動能轉換到最艱難階段,高質量發展現實效
    東部沿海大省山東的經濟發展情況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後出現的經濟增速下滑更是引發多種解讀,省長龔正近期對此作了官方解釋。龔正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山東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情況。龔正說,一要認清形勢、提振信心。現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到了最艱難的階段,也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實效的時期,新動能正在加速成長,結構正在加速優化,市場動力活力正在加速增強,各類生態正在加速改善,國家戰略平臺正在加速集聚,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