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樓市已經進入「金九銀十」的階段了,而今年的「金九銀十」也多了幾分看點,由於房價還處於高位,因此,不少買房人還是「舉棋不定」。多年來,房價的走向,相對「單一」,基本上是以漲為主,所以,也「阻礙」了不少人順利實現「買房夢」。
從古至今,房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佔有很高的分量,從而流傳出「安居樂業」這樣的道理。過去,實現「有房夢」相對比較簡單,有經濟能力的,就去城裡買房安家,條件相對欠缺的,就選擇在農村老家蓋個房子。
可是,現在不同往日了,越來越多人萌生了在城市買房的想法,畢竟,在城市擁有一套房子,能夠帶來不少「好處」。無論是居住環境,還是教育、醫療、養老等條件都是比較好的,所以,即使老家有房,也會想法子在城市裡也買套房。
不過,在城市買房,可不像在老家蓋房那麼簡單,最大的差距就體現在了費用上。在老家蓋個兩層樓房,不僅面積大,而且費用還不高,二三十萬就能蓋個很不錯的「鄉村別墅」了,而拿著二三十萬去城裡買房,按照現在的房價來說,最多是付個首付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在5年前,你拿著二三十萬,來城裡買房,可能在三四線城市付個首付,還用不了這麼多,最多幾十萬就可以了。可是,現在就不行了,就連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漲起來了,早已從三四千一平米,漲到了上萬元了。
因此,現在的房價和五年前相比,早已經是翻了幾番了,那時候,買個房,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在經濟承受範圍之內。可是,現在,房價已經漲至高位了,買房也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不是說買就能買的了。
於是,有人不禁想問,房價還能回到5年前的水平嗎?如果說,房價回到5年前,那麼,不能說人人都能買得起房,但是,能夠買得起房子的人應該會更多,所以,有這樣想法,也是無可厚非,畢竟,現在想買房的人還是挺多的。
另外,現在,對於高房價也進行了調控,是否意味著,房價有下跌的可能呢?對於這一系列的「美好」想法,有一份報告的發布,可謂是「潑冷水」了,給出了未來房價走向的「答案」,那就是這八個字:「保持高位整盤態勢」,一起來看看吧!
在9月初,《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7(2020)》發布了,其中表示,近兩三年內中國房價總體上將維持高位盤整態勢。除少數三、四線城市和個別地段、個別樓盤外,整體上的房價大漲大落都是小概率事件。
也就是說,「房價下降」的想法實現的可能性也比較小了,那麼,近兩三年內,為什麼房價會維持高位盤整態勢呢?對此,報告也給出了三大理由。
第一個理由,目前,中國住房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因此,房價大跌的現象,極少可能出現。對於房價來說,需求是一大支撐點,這也是市場發展的自然規律,有了需求,價格自然會上漲,現在各地區的樓市中,依然充斥著大量的買房人,所以,想要房價下跌,還是比較難的。
雖說,根據央行發布的2019年的《家庭財富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戶均擁有住房在1.5套,其中40%以上擁有兩套,超過10%擁有3套或者以上。從數據上來看,擁有房子的人很多,但是,不代表樓市的需求已經飽和了。
可以說,「房子夠住」是一個表面現象,現如今,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市民改善性的居住需求和危舊房改造升級等原因的出現,也會給樓市帶來一定的需求。所以,在此情況之下,樓市依舊存在成交量,那麼,房價自然不可能大跌了。
第二個理由,中國房價已在高位,缺乏繼續大漲的動力支持。現在,房價已經漲起來了,不能大跌,但是,也不會大漲,只是維持在高位,也就是說,大漲大跌的想法,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都是不切實際的。
過去的幾十年中,房價一直是處於上漲的態勢的,而現在也已經進入調整期了,因此,房價不會一味地「大漲大跌」了,而是需要一個「喘息期」。與此同時,近期,控制房價大漲的決心不會變,因此,房價也無法繼續上漲。
雖說,房價不漲,但是處於高位,為了讓老百姓的買房壓力有所緩解,也是出臺了一些住房制度,在此情況之下,樓市需求壓力將有所減輕。總之,現在房價已經變高了,但是,不代表會繼續上漲。
第三個理由,樓市調控思路明確,將防範房價大跌風險。目前,樓市的調控還在繼續之中,而調控目標由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和去庫存轉向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表明。在「三穩」之下,自然也是為了防止房價大跌了。
房價下跌,乍看之下,是有利於人們實現「買房夢」,但是,事實上,卻不利於樓市長遠發展。因為房價下跌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危害到已買房人的「利益」,他們要承擔起房子面臨「貶值」的風險。
除此之外,房價下跌還會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總之,並不是都是好事情。所以,目前,樓市調控也不允許房價出現大跌,這樣的狀態,才是,出於多方面的利益考慮了。
因此,想要房價下跌,甚至是重回五年前,可能在最近兩三年,實現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房住不炒」「穩房價」依然是市場主線,所以說,房價的走向已經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