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譜裡的芫荽到底是什麼,那麼多食客點名要它

2020-12-21 大千世界的你我他

最近在讀梁實秋老先生的散文《雅舍談吃》,這本書寫的尤其精彩,描繪了老北京最經典的吃食。味在酸甜之外,妙在虛實之間,至美不過人間煙火。妙哉!妙哉!

但在美食之中經常有一種配菜叫芫荽,yan sui,前二後四的讀法。我大為不解,這是一種什麼菜,難道是貴族菜,普通人家食之甚少。可反過來想也不對,在炒菜、燉菜甚至是涼拌菜裡都有的,一定是尋常百姓家能吃到的。

於是我查找了一下,原來芫荽就是它!

芫荽,別名胡荽、香菜、香荽。為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芫荽屬的一個植物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們熟悉的提味蔬菜,狀似芹,葉小且嫩,莖纖細,味鬱香,是湯、飲中的佐料,多用於做涼拌菜佐料,或燙料、面類菜中提味用。藥用價值:起表出體外又可開胃消鬱還可止痛解毒,《本草綱目》稱「芫荽性味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原產地為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現大部地區都有種植。分布區域:原產地為地中海沿岸、中亞地區、現大部地區都有種植。

小時候,母親做菜結束時總喜歡撒一把香菜,我就對整盤菜失去了欲望,不喜歡香菜好像是每個孩子童年時共有的習性,我總覺得香菜有一股臭蟲的味道,聞起來渾身汗毛豎立,吃下去如吞毒藥,所以我小時候從不吃配菜有香菜的菜。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竟發現我喜歡上了它,再也不覺得它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夏天的涼拌菜裡必然要有它的身影,要不然總覺得菜失了味道,夏天失去了顏色;冬天喝上一碗滾燙的羊湯,撒一把香菜或是幹香菜,滿滿的煙火氣息,真是對它愛不釋手。小時候從沒想過我會愛上它,人生處處都是驚喜啊!

有的人從一出生到離開,對香菜毫無喜感。據說是因為你的遺傳裡有一種基因就決定了香菜與你的緣分了。

總之要記得人間有一種叫做芫荽的菜,有人愛它如愛酒,有人厭它如厭人。

相關焦點

  • 芫荽 - 芫荽---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一次鄒家兒子跟鄰居種菜老農頂撞幾句,且不甘罷休,半夜裡把老農種的芫荽全部拔光。第二天中午老農才發現,芫荽已連根帶皮曬得蔫頭耷腦。老農大怒,舉起鋤頭朝鄒家的牆壁使勁猛敲。鄒家兒子自知理屈,出來賠禮道歉。老農罰他補種芫荽,少一棵亦不可。老農撅著鬍子說:「樹有皮人有臉,芫荽也有面子。」 芫荽,又稱園荽,即香菜。記憶中還有另一種寫法:芫茜。名字挺雅的,原來卻出自廚師之口。
  • 芫荽:芫荽也就是香菜,來看一下它的栽培季節以及栽培技術
    文/農味農趣【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芫荽:芫荽也就是香菜,來看一下它的栽培季節以及栽培技術芫荽可進行春、秋、越冬和夏季栽培,一般生長期60~70天越冬栽培因冬季基本停止生長,收穫期延後,生長期5~7個月。
  • 芫荽是什麼?芫荽的種植需要注意些什麼?
    其實芫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香菜,也是在平常生活中見得最多的調味類植物,很多人也是喜歡直接當成一盤菜來食用,它的味道也是很獨特,受到不少人的青睞,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香菜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播種時間的選擇很多地方的實際情況和差異的不同,有些地方的冬天來得特別的快,就比如說東北一帶,那麼我們選擇的時間,就應該稍微早一點,大概在八月份到九月份之間吧,有些地方冬天來得就稍微慢一點,我們就可以適當的延後,選擇在九月份到十月份之間進行種植。更加南方一點氣溫就稍微暖和的南方,一般要在10月底才進行種植。
  • 四川植物圖鑑|奇怪的「臭」香菜:芫荽
    在我曾經碰都不碰,如今卻非常喜歡的菜裡,這種開白花的植物首當其衝。百度上稱其為"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芫荽屬的一個植物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們熟悉的提味蔬菜,狀似芹,葉小且嫩,莖纖細,味鬱香,是湯、飲中的佐料,多用於做涼拌菜佐料,或燙料、面類菜中提味用。"
  • 藥食兩用香草植物——芫荽
    ▲芫荽細小的種子外觀原產於地中海及中業地區的芫荽,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藥草,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香料,超市裡、菜場中到處都能見到這一筐筐的芫荽,碧綠生青,散發著濃厚、獨特的香氣。它的藥用價值最早見於唐孟詵的《食療本草》,作者稱讚芫荽其「利五臟,補經脈」,李時珍則認為「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闢一切不正之氣」。作為藥草,芫荽的藥用價值表現在開胃、消鬱,並且還可止痛、解毒、透表。
  • 有一種常見蔬菜叫芫荽 你不知道只因它有更通俗的名字
    芫荽[yán sui],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可能都要愣一下。確實,在生活中我們見到這兩個字的機會不大,有些地方會叫它的學名,但很少有人能寫出來。更多人的會叫它一個通俗的名字:香菜。芫荽,別名胡荽、香菜、香荽。
  • 葡萄酒種類那麼多,到底要選哪種來做菜?
    葡萄酒種類那麼多,到底要選哪種來做菜?葡萄酒可以為菜餚帶來更加豐富的味道,不論是煎、煮還是做調料,葡萄酒已成為很多人的廚房新寵。也許你印象中用葡萄酒做菜的方法是直接拿出自家有的葡萄酒,倒一點到菜裡面。但其實,我們從第一步開始就要考慮:究竟該拿一瓶什麼樣的葡萄酒呢?
  •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
    它的正式中名叫芫荽(yansui ), 芫荽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芫荽不僅是一個植物種名,也是一個植物屬名,即芫荽屬。它的別名還有在《本草拾遺》中記載為香荽;在《食療本草》中記載為胡荽等等。它是傘形科芫荽屬一年生或二年生具有強烈氣味的草本植物。
  • 芫荽可以這樣吃:香還是臭?不重要
    不吃它的人,是真實的有生理排斥:不少人光是聞著它的味兒就頭疼,我也一度覺得它有臭大姐蟲的味道而避而遠之。但口味是會變的,喜好也跟著變,至少我自己變得能吃這東西了,還不知不覺喜歡吃上了。有些涼菜不放芫荽真不行,比如皮蛋。皮蛋也叫松花蛋,但「皮」字更能表現出它的特殊氣味。
  • 芫荽是啥
    從菜地走過,莫名的芳香撲鼻而來,放在菜裡,哪兒能不香。河北河南一帶叫鹽碎,正確的文字應該是「芫荽」;廣東,東北等地也有叫「鹽西」,而四川人叫「鹽須兒」或是「鹽絮」,所有的小名版本與「香菜」都屬於方言式口語,擺脫不了它還是香菜的本身,芫荽才是書面表達方式。
  • 葉似「芫荽」花小如「豆」,農村見到拔掉保存,價值高用處多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葉似「芫荽」花小如「豆」,農村見到拔掉保存,價值高用處多。在農村,雜草往往都是被農民所清除的對象,甚至有很多的雜草在農村農民並不知道它叫什麼名稱,通常是根據雜草的形狀隨意給命一個名,至於說對其價值和用處,更是知之甚少,也因此把不少價值高、用處多的「雜草」都白白丟棄掉了。
  • 阿拉伯雞肉飯的做法——其他國家菜譜
    >阿拉伯雞肉飯的做法——其他國家菜譜2011-05-11 10:33:0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菜譜屬地:其他國家菜譜。  製作方法:  1、首先將鹽、橄欖油、水攪勻,待水沸騰後再放入米,用小火烹煮米飯至半熟,然後添進少許黃油攪拌均勻,直到米飯顏色偏黃,再放入大鍋內蒸。待到米飯八九成熟後取出,留待最後和雞肉混合。
  • 兒童營養早餐菜譜
    原標題:兒童營養早餐菜譜   對於幼兒寶寶來說,早餐更是三餐的重中之重。今天推薦3款可口美味的幼兒營養早餐食譜。   幼兒營養早餐食譜之蘑菇番茄清湯米粉   原料:   米粉幹、蘑菇12粒 、紅番茄2個、菜心2棵、炸蔥碎、芫荽碎、蒜蓉3瓣、菜圃碎1湯匙 、鹽1茶匙 、麻油1茶匙、醬清 、蠔油   做法:   1)米粉幹汆水,過冷後控幹水,分別裝入4個大碗中;菜心汆水、切段。
  • 重慶獨有的美味小吃,開在地下防空洞裡,食客稱呼它「洞子苕皮」
    山城重慶有許多獨有的美味小吃,其中有一種叫「麻辣苕皮」的食物,相信在其它城市不常見到——就是在山城也並不多見,間或能偶遇個別麵館兼搭著售賣。說起這道小吃,我曾見過一家開在地下防空洞裡的「麻辣苕皮」小館子,食客們形象地稱呼它為「洞子苕皮」。
  •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香菜的來源及功效?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香菜的來源及功效? 芫荽,別名胡荽、香菜、香荽。為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是人們熟悉的提味蔬菜,是湯、飲中的佐料,多用於做涼拌菜佐料,或燙料、面類菜中提味用。
  • 成都好吃嘴的「節氣菜譜」
    表面看,二十四節氣的美食名錄多以北方人的傳統習俗為基礎,但愛吃、會吃、甚至吃得出點兒名堂的成都人,當然也有自己的「節氣菜譜」。曾在成都生活並經營美食事業多年的著名美食家二毛,為讀者們奉上了壓箱底的節氣菜式,其中一道「羊肉蘿蔔絲鍋」,可謂是即將到來的冬至餐桌上驚豔一筆。  二毛還強調,二十四節氣的美食,蘊含著人們對季節更替的盼望和等待。
  • 自從學會章魚小丸子這個做法,我家隔三差五做一次,孩子點名要吃
    哈嘍,大家好,我是顏小廚,今天小廚又來給大家更新美食菜譜啦!自從學會章魚小丸子這個做法,我家隔三差五做一次,孩子點名要吃一次趕集,孩子就喜歡上吃章魚小丸子,一份5粒8塊錢,每次遇到都鬧著要買。吃的次數多了,看孩子這麼喜歡,所以,我花上一些時間在家裡自己做,沒想到做出來真的驚豔到孩子了,而且不比較買的差,相對來說還要好吃,做過一次之後,我家隔三差五就做一次,而且還是孩子點名要吃的。自己在家做保證每顆章魚丸裡都有新鮮比較多的章魚肉,其味鮮而香,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口感新鮮、味美,而且章魚小丸子都是現做現吃,色澤美味的章魚小丸子,非常吸引人,讓人百吃不厭。
  • 「咕兒呱」80後後童謠,倒背,貼背,蔥花,芫荽(yan sui)……
    芫荽,也就是我們經常吃的一個配菜!可能涼拌菜,火鍋,湯類等等很多菜餚都離不開的一種配菜!一直認為只有我們老家才這麼讀,直到今天才知道,它的學名就是芫荽yan sui,不知小時候從何開始,糾正自己的「土話」誰知道自己多慮了(),竟然從張騫帶回來它的名字就是叫芫荽。今年七夕很火的一個詞叫「孤寡」小編猜測寫文案的那個人靈感是不是來自,80後的一首童謠!
  • 芫荽怎麼讀?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功效
    芫荽(yán suī)為傘形科植物的帶根全草,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其嫩莖葉可食,全草可入藥。看到「芫荽」這兩個字,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是它的另一個名字卻是家喻戶曉,那就是「香菜」。香菜是我們中國人飯桌上常見的佐料,燒菜、煲湯、煮碗混沌、拌盤涼菜,都離不開香菜來增味添色,增姿添彩。
  • 海口這間30年老店裡,藏著廚師和食客默契的「舌尖密碼」
    湯裡混雜著豬肚、豬心、豬腸、豬舌、半肥瘦豬肉,常常帶給食客驚喜,一碗辣湯,配上一根臘腸、一塊煎蛋、一碗米飯,這,就是老海口的「豪華早餐」。姚虹的店裡最近安了兩臺空調,不過每個房間的風扇依然是主力,三四十平米見方的三個房間裡,食客們吃的大汗淋漓的景象早已司空見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辣湯飯店每天提供著唯一的菜品,已經過去了30載。從以前的早餐供應,到如今的一日三餐客不斷,時光在這家店裡打了個褶皺,卻沒能改變這裡的一絲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