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會澤縣春暉小學榜上有名,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消息傳來,記者走進會澤縣春暉小學,探訪這座「全國文明校園」的風採。
「紅色文化」
流淌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冬日的春暉小學校園如詩如畫,教學樓整潔美觀,教室裡書聲琅琅,校園裡隨處可見文明標語、公益宣傳畫……濃厚的文明氣息流淌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自2016年9月建成辦學以來,春暉小學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融入學校制度、教育教學、師德師風、校風學風、校園文化和環境建設之中。學校以「辦一所有思想、有內涵、有溫度的高品質學校」為目標,不斷豐富辦學內涵,用4年時間,讓文明成為校園最美的底色。
辦學以來,學校堅持把「紅色教育」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線,從課堂走向課外,從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積極創新實踐,打造育人新陣地,逐步形成了德育內容個性化、德育渠道多元化、德育形式多樣化的工作特色。2018年11月,學校成功申報為「中國工農紅軍雲南會澤紅軍小學」。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家長課堂、班(隊)會等廣泛開展講「紅色故事」活動;每周一開設「紅色教育」課,讓學生感受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訂閱「紅色文化」書籍供學生課後閱讀,定期組織學生觀看「紅色電影」;組織開展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比賽;定期開展道德講堂、班級「紅色文化」展評、研學旅行實踐、暑期夏令營等系列「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培育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新時代好少年。2020年,五年級學生馬熙月榮獲「新時代曲靖好少年」榮譽稱號。
學校還把握重要時間節點,依託國家重要紀念日和「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教育」主題活動,不斷深化以「紅色精神」為內核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同時,學校還組織各類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引領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8年和2019年,學校先後被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紅旗飄飄引我成長』示範學校」和「『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我為祖國點讚』示範學校」榮譽。
文明氣息
在一點一滴中浸潤心靈
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廣泛融入黨建文化、國粹文化、家風文化、廉政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元素,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讓校園文明在一點一滴中浸潤學生的心靈。
學校依託會澤「紅色文化」優勢,充分利用「紅軍小學」這一響亮的名稱,持續營造以「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的校園文化氛圍,將「長徵精神、雷鋒精神」與校園文化高度融合,精心打造「紅軍長徵過會澤」「學習雷鋒精神」文化長廊及獨具特色的樓道文化、走廊文化、班級文化、功能室文化。通過校園「紅色文化」的薰陶和潛移默化作用,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學校堅持定期開展班級文化檢查評比,從升旗儀式、班隊文化展示、紅領巾佩戴、路隊排列、樓道通行、禮貌團結等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文明意識。
學校積極創建「紅色書香」校園,建立入學、入隊、畢業等儀式教育制度,教育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黨情、國情;定期舉辦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組建書法、音樂、繪畫、籃球、足球、桌球等十餘個學生社團,每周定期開展活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會澤縣春暉小學將以『全國文明校園』為新的起點和動力,牢記『紅軍小學』辦學宗旨,繼續發揚紅色文化育人優勢,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文明浸潤更多心靈。」會澤縣春暉小學校長張俊說。
本報特約記者劉光信 通訊員祖克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