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經期平均時長為2535天,這相當於女性一生中,有7年時間耗在經期中掙扎。
對女人來說,每個月那幾天,你要確保有足夠衛生巾或衛生棉條,如果沒有,就得找一個臨時解決辦法,控制疼痛和不適。
女性經期平均時長為2535天,這相當於女性一生中,有7年時間耗在經期中掙扎。
全球各地,許多女孩都被迫穿上帶血的褲子,為沒有足夠的經期衛生用品而煩惱,為「月經來潮」感到尷尬和羞恥......
如今,靴子落地,蘇格蘭成為世界上首個免費提供衛生巾的國家和地區。
當地時間11月24日,蘇格蘭議會率先通過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案—— 《經期用品免費法案》(《Period Products (Free Provision) (Scotland) Bill》)。
法案規定,未來兩年,蘇格蘭將逐漸實現免費提供經期衛生用品。
該法案是由工黨議員列儂提出法案,自2016年以來,她一直致力於結束階段性經期貧困問題。圖片:網絡
抗爭4年,全票通過法案
「值得驕傲的一天」
蘇格蘭工黨議員莫妮卡·列儂(Monica Lennon)激動地告訴媒體,法案通過後,兩年內,將由蘇格蘭32個委員會採取具體措施,讓任何有需要的人,合理、輕鬆、有尊嚴地獲得不同類型的經期衛生用品。
如今法案通過,蘇格蘭地方政府就有法律義務向「經期貧困」的女性提供幫助。
「經期貧困(Period poverty)」指的是,女性因經濟負擔能力不足,或受落後觀念等因素制約,無法在經期內得到足夠的衛生用品,從而無法有尊嚴地度過生理期。
據BBC等報導,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在遭受經期貧困,在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50%的女性選擇自製經期衛生用品。
根據非洲女性教育家論壇(FAWE)給出的數據,2011年,肯亞中學八年級前女孩的輟學率達到了65%,貧民窟女孩想要獲得衛生用品,往往只能依靠結婚或是性交易。
這一問題在西方國家也廣泛存在。比如,英國女性每次經期平均持續5天,平均每個月要花13英鎊在月經產品上,一輩子要花幾千英鎊。
英國計劃2017年的研究就表明,約10%的英國女孩買不起經期產品;15%的人難以負擔:另有19%的人由於成本原因選擇不太合適的產品。
在現實中,除「經期貧困「,還有「月經汙名」等平權問題存在。
2015年3月,印度裔加拿大藝術家 Rupi Kaur ,在 Instagram 上發布了一張褲子上沾上經血的照片,但很快就迫於輿論壓力刪除了。
2015年,藝術家 Rupi Kaur ,發布一張褲子上沾上經血的照片,但很快就迫於輿論壓力刪除了。圖片:網絡
被刪除的消息中,Rupi Kaur不解地質問:
「為什麼我們會對某種能賦予生命的自然過程如此恐懼?為什麼我們不小心從包包裡拿出衛生棉條時會急著收好?為什麼我們會悄悄地說「月經」,卻如此正當地喊出蕩婦、賤人,和妓女?這裡面哪個詞造成的傷害最大?我們身體運作的方式有哪部分是讓人羞愧的?強調陰道除了做愛之外還有其它用途的事實,就好像是對我們精心修飾的女性身份,及其美好的形象進行正面攻擊。」
到了2015年4月,英國歌手和鼓手基蘭·甘地(Kiran Gandhi),特意選擇月經期間,不用衛生用品,在倫敦跑完26.2英裡的馬拉松比賽。因為腿部流著血,賽後有人說她「噁心」、「不像女人」。
據甘地解釋,自己這樣做,是想讓全世界都來關注缺乏衛生用品的女性,並鼓勵她們不要以月經為恥。
英國歌手和鼓手基蘭·甘地,在月經期間,參加倫敦馬拉松比賽,因為腿部流著血,賽後有人說她「噁心」 。圖片:People
包括在中國,武漢疫情嚴重的時候,微博上有博主為前線奮戰的女醫護人員們呼籲,希望社會各界可以關注到女性需求,為她們提供女性用品。
底下卻有評論在說:「人命都保不住了,還關心褲襠那點事。」
研究發現,英國14歲至21歲的女孩中,近一半都對自己的經期感到尷尬。
想要讓更多的女性逃離經期爭議問題,就必須打破「月經沉默」,讓外界更多地關注和正視女性面臨的經期困境,讓貧窮女性能夠便利地獲取到物美價廉的、安全的衛生用品,有尊嚴、體面地度過生理期。
於是從2016年開始,蘇格蘭工黨的衛生發言人列儂,跨黨派的提出倡議,希望通過立法,讓經期平權運動走得更遠。
4年抗爭後,這項法案最終以112票贊成、0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獲得通過。
蘇格蘭工黨議員莫妮卡·列儂(Monica Lennon)(右) 圖片:網絡
政府每年將多支出9000萬
雖然眾望所歸,但通過法案,仍然充滿波折。
蘇格蘭政府最初曾質疑這一法案。甚至,到立法表決階段,還有官員擔憂,國家每年要為此多花970多萬英鎊(近9000萬人民幣)。
今年2月,在該法案第一階段辯論中,隨著跨黨派勢力的加入,這一僵局逐漸被打破。
彼時,蘇格蘭執政黨——民族黨內部的一些活動人士,以及由列儂推動的工會聯盟、社會團體,都傾向於支持法案。
這些聯合力量除了在議會爭取支持,還對「經期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加以還擊。
比如,今年10月,多個女性團體就批評,超市在經期用品貨架上張貼反入店行竊標語。並警告說,這樣會讓買不起這些產品的女性蒙羞。
婦女平等黨的領袖加德滿都·裡德(Mandu Reid)就再次出面呼籲,「經期貧困」是影響全英女性的大問題,如今超四分之一的英國人,因為負擔不起,或無法獲得經期用品而缺勤或缺課。
「十年財政緊縮,使許多婦女陷入了絕望的經濟狀況,許多人被迫使用臨時用品,或從商店偷東西,或乾脆沒有用這些基本必需品。」裡德說。
而在2018年,蘇格蘭就開始創造平權歷史。兩年前,蘇格蘭議會通過一項政府計劃,向中小學、學院和大學學生提供免費衛生產品。威爾斯和英格蘭緊隨其後,在學校提供免費的衛生用品。
與此同時,蘇格蘭政府資助阿伯丁的一個項目,給低收入家庭免費提供經期用品,並為地方議會提供400萬英鎊,用於在其它公共場所繼續推廣經期免費用品。
一些個體企業——餐館、酒吧、甚至足球俱樂部——已開始獨立提供免費衛生用品。在蘇格蘭,走進女廁,就會發現,洗手池旁或誠信箱旁,放置免費經期用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這些做法,是出於好意的自願行為,而不是法律強制要求。與此同時,英國經期平權運動興起之時,新冠大流行也促使蘇格蘭加快立法。
今年英國第一次禁閉期間,全國14歲至21歲女孩中,有近三分之一在獲取衛生用品方面遇到問題。雖然很多學校都從去年開始提供免費經期用品,但因學校和青年中心在新冠期間關閉,仍有一些女性缺乏必要的衛生用品。
列儂說:「新冠大流行不會讓月經停止,改善女性獲得衛生棉條、衛生巾和重複使用衛生物品的工作,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
列儂周二在議會投票前還呼籲,「通過法案的獎賞,是一個機會,把經期救助載入史冊。在這黑暗的時刻,就是今晚,我們可以給世界帶來光明和希望。」
周二晚上投票結束後,蘇格蘭首席部長尼古拉·斯特金(Nicola Sturgeon)在推特上發文說,「很自豪地為這項開創性立法投票」——她認為這項立法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立法」。
男性抱怨背後 女性經期權利被長期忽視
廣大女性被喜悅淹沒之時,也招來很多異議。
有網友就在推特上不友好的抱怨,這一法案讓男性成了二等公民,甚至要求保險套也免費。
蘇格蘭法案通過後,網絡上出現抱怨的聲音。有評論認為,這一法案讓男性成二等公民,他們要求保險套也免費。圖片:推特
儘管這些反對聲音不算多,但仍表明,有保守人士很難理解經期平權運動。甚至,某些從道義上支持「月經平權」男性,未必真正理解該法案的背後意義。
除了消除經期貧困,該法案還消除月經羞恥感。也是在今年2月,在一場關於蘇格蘭通過法案的辯論中,就有議員指出:
「為什麼到2020年衛生紙才被視為必需品,而經期衛生用品卻不是......這常常被認為是女性自己的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個社會公正的問題,一個平等的問題,一個權利的問題……因為人之生理屬性,而受到經濟上的懲罰,是不公平或不公正的。」
另一個反駁理由是,這些男性可能沒注意到,為什麼衛生棉條要交稅,而「偉哥」卻不用?
此前,歐盟將衛生用品歸類為「奢侈品、非必要產品」,高昂的稅金導致衛生用品的價格居高不下,也有人認為,如此重稅是對女性生理的歧視。
在英國,徵收衛生巾「奢侈品稅」最嚴重的時期,稅率達到了17.5%(1991年),一直到2017年,在女性議員的爭取和眾多女性學生的呼籲下,才勉強降到了5%。
幾個月前,英國政府才宣布,從2021年起將逐漸取消衛生用品的增值稅。歐盟則要到2022年,才取消相關稅收等。
但也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已降低或取消經期用品稅收。包括美國十幾個州,以及肯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哥倫比亞、馬來西亞、尼加拉瓜、牙買加、奈及利亞、烏幹達、黎巴嫩、千里達及托巴哥等。
不過蘇格蘭法案引領世界平權潮流之時,列儂和其他議員也明確表示,要解決周期性的恥辱和尷尬,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法案發起人列儂,在周二投票前,對當地新聞媒體《蘇格蘭人》(the Scotsman)表示,一旦所有人都能獲得免費經期用品,下一步,仍要把女性健康問題,定為蘇格蘭政治議程的重大議題。
在她看來:「英國學校都應該做經期健康教育",因為"我們要終結所有月經汙名」。
通過法案,減輕經期貧困,只是月經平權之路的一部分而已。圖片: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