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開創全球先河,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免費提供女性生理期用品的地區。
2020年11月24日,蘇格蘭議會以121票贊成對0票反對,正式通過「生理期用品免費法案 (Period Products (Free Provision) (Scotland) Bill)」。
至此,蘇格蘭各地方議會將有義務在指定的公共場所,如學校、社區中心、青年俱樂部等,提供免費的女性生理期衛生用品,每年預計將耗資2400萬英鎊(約合2.1億元人民幣)。
蘇格蘭青年組織(Young Scot)的一份調查顯示,在2000多名提交問卷的女性中,約25%的蘇格蘭在校女性,涵蓋中學到大學多個學齡段,難以獲取生理期基本衛生物資。
立法通過之後,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在社交網絡上表達了自己的喜悅,盛讚這項立法「具有開拓性」,並感謝了致力於推動立法的兩名議員。
其中,蘇格蘭工黨議員莫妮卡·列儂(Monica Lennon)是這項立法的提出者,她認為這項立法「實用」且「進步」。
自2006年起,莫妮卡·列儂一直致力於消除「經期貧困(period poverty)」問題。
她說:「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但生理期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止,促使有需要的人獲得相應的生理衛生用品,這項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從保持生理期體面的角度來說,蘇格蘭處於領先地位,我們在如此短暫的時間段內進展如此迅速,我感到無比自豪。」
立法的勝利只是第一步,莫妮卡·列儂議員還將劍指生理期汙名化,將推動學校優化生理期教育,並與多個工會合作維護職場女性的生理期尊嚴。
聚焦經期貧困
蘇格蘭議會的立法壯舉引發了全球媒體關注。
美國《紐約時報》點讚稱「具有前瞻性」。
法國《世界報》不得不服這「第一」。
《印度快報》實名羨慕,思考起印度是否也能複製這樣的壯舉。
蘇格蘭的立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它讓一個「隱私」的問題再度受到全球公眾關注。
這個問題就是「經期貧困(period poverty)」——受經濟、觀念等因素制約,一些女性無法在生理期獲得相應的基本衛生物資。
它普遍存在於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對女性乃至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然而,這樣一個問題長期隱匿在邊緣,得不到人們的重視。
世界銀行指出,每一天,全球約有8億成年女性和女童處在經期中,讓女性能夠安全、衛生且有尊嚴地度過經期,不僅對她們的健康和教育至關重要,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整體的性別平等也有重要意義。
被誤解的無奈
據BBC, 一名英國女性每個月在衛生巾一項上的平均花費約為8鎊,這個數目看似小之又小。
此外,很多人認為,女性生理期用品價格不高,去趟超市或者便利店,隨手可買,還要挑「大品牌」、「優質」、「黑科技」產品來買。
但從健康的角度說,取較為平均的數值計算,一名處在經期的女性一天大約使用6片衛生巾,按每個月持續5天,生理期持續約40年,一名女性一生需要用掉大約1.5萬片衛生巾。
安全、衛生、有尊嚴地度過經期,對一部分女性來說,是一種奢望。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社交網絡上的熱議話題「散裝衛生巾」嗎?
一名網友發現,某大型電商APP上有賣家在售賣散裝衛生巾,買的人還不少,一名用戶在商品問答欄發出勸告「建議大家還是買有牌子的吧,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
底下的回答刺痛了很多人,「生活難」、「我有難處」。
如果不是這樣的回答,很多人或許很難留意到,在這同一個世界,一些家庭的孩子、妻子或者母親,可能正因為經濟或者其它方面的負擔,而不得不去買很多人眼中的「三無產品」。
「不就是一杯奶茶/一頓飯/任何定量單位物品的錢?何必省這點錢買三無產品?」
其實,發出「忠告」的用戶極大概率是出自好心提醒,但她或許沒有想到,她習以為常的物品是另一些人的奢侈品,購買的人不是「貪便宜」,只是因為「生活難」、「我有難處」,而散裝衛生巾或許已經是她們的最後選項。
隨著輿論不斷發酵,一些網友經過信息搜索後發現,該電商商家售賣的「散裝衛生巾」並不算是「三無產品」,商品來自一家資質齊全且信貸記錄良好企業。
被「誤傷」的企業後來向中國青海省的牧區學校捐贈了一批生理衛生物資。
通過該公司的社交網絡帳戶,可以看到受捐當地的學齡女孩生理期衛生管理實況:「對於牧區女孩沒有對生理期的衛生及預防沒有養成良好的生理衛生習慣,更沒有『講衛生、保健康』的生理習慣,形成了小病扛、大病拖,造成殘疾或壽命短,傳染病、婦科病等發病率高等諸多問題。」
「在一次體育課上見一個女孩用校服外套纏住腰間,遮住了褲子,那天正在颳大風、我問她,為什麼不穿衣服、她委屈的淚水在眼裡打轉,我頓時明白了。給她送去了衛生巾。對於我們牧區的學校來說,大部分都是寄宿制管理,所以女孩生理期的工作缺乏重視、家長又都在牧區、她們只能找班主任或者女老師幫助。有些學生悄悄把布條清洗一下然後放在房間裡陰乾下次接著用,對於這樣的小女孩來說,不要說正規品牌的衛生巾,散裝衛生巾已經是一種奢侈。」
那些承受著「經期貧困」的人,是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有笑有淚、活生生的人。
經期貧困問題嚴峻
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經期貧困」所呈現的破壞性,往往令人觸目驚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生理期衛生管理不當可能引發身體健康風險和生殖、泌尿道感染。
「經期貧困」還會對女性受教育、就業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進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構成不利。
發達國家
在發達國家,關於「經期貧困」的新聞屢見不鮮。
BBC指出,一家英國公益機構的調查顯示,約半數女性曾經因為經期而缺課。
該英國公益機構的調查顯示,全英約有10%的年輕女性買不起生理期衛生用品,15%的年輕女性在購買生理期衛生用品的經濟承受能力上有困難;19%的人會因為售價而選擇更廉價但適用程度不足的產品。
免費提供生理衛生物資運動#FreePeriods創始人Amika George曾在《衛報》撰文稱,「經期貧困」依舊是女孩缺課的原因。
陷入「經期貧困」的女孩,能夠完成「英國高考」A-levels或GCSEs考試而邁入大學的機率更低,就業也會遭遇困難。
美國公益機構Thinx and Period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期貧困」已經成為美國年輕女性缺課的一大主因。
另有美國公益機構Harris Insights & Analytics的一項調查,約20%的13至19歲美國少女買不起生理期衛生用品。
發展中國家
《印度快報》指出,諮詢公司尼爾森2010年10月的一項調查顯示,約70%的印度女性無法獲得生理期所需基本物資。
關於蘇格蘭立法通過免費提供衛生巾法案,印度的一名公益人士認為,印度可能不具備同樣條件去複製蘇格蘭的壯舉,盲目複製可能產生反效果,若免費供應生理衛生物資,人們可能會拿走比自身所需更多的物資,進而造成浪費,適當補貼提供可重複利用的生理期衛生物品不失為一個替代方案。
在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當地衛生部門專家發現,「在一些最貧困的社區,一些婦女和女童因為買不起生理期衛生用品,只能用椰子殼或報紙來解決問題。」
欠發達國家
在東非國家盧安達,每年學齡女童因「經期貧困」缺課的平均天數為50天。
在莫三比克農村地區,男性的小學畢業率僅為14%,女性的小學畢業率僅為8%,嚴重製約了他們的生計發展機會。具有完備衛生設施的學校少之又少,即便部分學校具備衛生設施,也可能年久失修無法起到衛生保健作用。
生理期恥辱
「經期貧困」固然令人擔憂,然而更可怕的是「生理期恥辱」,兩個問題通常是相生相伴的。
BBC指出,年輕女性所遭遇的「生理期恥辱」問題尤為嚴重,研究顯示,在14至21歲的英國女性中,有71%的人在購買生理期衛生用品時會感到難堪。
《東協郵報》指出,儘管東協十國約半數人口為女性,然而「經期貧困」在東南亞來說卻不是一個常見的議題,因為經期常被視為某種禁忌,甚至被汙名化。
在馬來西亞等一些國家,如果女性正處在經期,她們通常不被允許參與宗教儀式,也不能出現在宗教場所。
更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保留著一些落後糟粕,例如在尼泊爾的一些地區,處在生理期的女性被視為「不潔」,當家庭中的女性生理期到來,她們會被送到某種「月事收容舍」度過經期,與家人分隔開。
據2018年尼泊爾的一項公益調查,72%的尼泊爾未成年女性有過被送往「月事收容舍」的經歷。
這種「月事收容舍」通常窄小如茅房,衛生條件差。70%的「月事收容舍」沒有廁所,38%的「月事收容舍」沒有睡眠使用的床墊和毯子,26%的「月事收容舍」甚至連通風設備都沒有。
2005年,尼泊爾就立法禁止了這種行為,但在一些偏遠地區尤其是西部依舊存在把生理期女性送到「月事收容舍」的做法。
2019年10月,一名尼泊爾男子因為將嫂子送到「月事收容舍」最終導致她死亡而被捕,這是尼泊爾首次對違背該法案的人作出法律懲處。
「生理期」、「衛生巾」,這些本來普通又正常的字眼,卻因為觀念落後、生理衛生知識科普不到位等因素,讓人們羞於啟齒,甚至被汙名化。
陰霾之後見陽光
幸運的是,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還是公益方面,越來越多人關注到了「經期貧困」和「生理期恥辱」的問題。
蘇格蘭一路領先,實現了全球首例為女性免費提供生理期衛生物資的壯舉。
蘇格蘭媒體The Scotsman更指出,立法的勝利只是第一步,莫妮卡·列儂議員(Monica Lennon)還將劍指生理期汙名化,將推動學校優化生理期教育,並與多個工會合作維護職場女性的生理期尊嚴。
聯合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在這個龐大而又曠日持久的發展大計中,消除「經期貧困」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中國湖南省的一家中學,一名班主任為初一的學生們播放了性教育普及知識,並批評教育了嘲笑女生「來大姨媽」的男生。
這位老師說:「其實很正常的現象,大家為什麼要覺得很羞恥呢,或者說甚至嘲諷人家。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給他們一個很好的引導,他們就覺得很神秘,同時又覺得好像很值得探究的一個事情。然後,我就在我的班裡說,這個事情沒有什麼好去說的,你們大家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說,女生首先說是值得尊重的。其次,也希望我們作為女生,能夠坦坦蕩蕩地抬起頭來,以後去超市買這些東西的時候,不會覺得很尷尬、很丟臉。」
大大方方站在陽光下,不把正常的事當作諱莫如深的隱疾,正視我們本該正視的事情。
只有每一個人獲得應有的平等對待,體面才真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