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文化館榮獲「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

2020-12-11 澎湃新聞

甘肅省文化館榮獲「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優秀組織獎

2020-09-25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25日,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河南、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文化館、河南省藝術攝影學會承辦的「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在河南藝術中心文化館展廳開幕。

★★★★★

本次「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由河南省作為東道主,用影像的方式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為助力「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成功舉辦,甘肅省文化館面向全省徵集參展作品,從眾多優秀的作品中選送30幅作品參展,6幅作品榮獲一、二、三等獎,甘肅省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攝影作品展1990年經文化部批准創辦,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與河南、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九省(區)文化館與藝術攝影學(協)會輪流承辦;經過30年的探索和實踐,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已成為黃河流域的一個文化品牌,從九省(區)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原標題:《甘肅省文化館榮獲「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優秀組織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網上展廳】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 藝術展三等獎...
    【網上展廳】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 藝術展三等獎作品賞析 2020-10-14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圖|第十二屆「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獲獎攝影作品展開展
    1990年,「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攝影作品展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創辦,成為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與內蒙古、河南、青海、甘肅、四川、寧夏、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九省區文化館和藝術攝影學會承辦的大型攝影展覽,迄今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已成為黃河流域的一個文化品牌。
  • 「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獲獎作品韓城...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是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與河南、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九省(區)文化館與藝術攝影學(協)會輪流承辦的大型攝影展覽,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
  • 金視界|看「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攝影人聚焦母親河
    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文化館、河南省藝術攝影學會承辦的「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在河南藝術中心文化館展廳開幕。    黃河被譽為「百川之首」,流經了我國九省(區)的遼闊疆域,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催生了輝煌的中華文化,構成了國家的重要生態屏障和農業經濟帶。
  •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獲獎攝影作品開展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中國網12月9日訊 11月30日,第十二屆「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獲獎攝影作品展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館開展,展出的72幅獲獎作品,延續了往屆展覽宗旨——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九省區的攝影人把手中的鏡頭聚焦於身邊的母親河,用影像的方式表現中華兒女對黃河流域壯麗山川的熱愛,對兩岸風土民俗的鐘情,對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讚美,體現出黃河文化的宏大厚重和源遠流長,表達出黃河流域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和諧共生的崇高生活理念,為促進黃河流域文化的傳承、傳播和交流,繁榮新時代文化藝術創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展開幕
    中國是陶瓷的故鄉,而中國陶器起源於黃河流域,從裴李崗文化到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有精美的彩陶、紅陶、黑陶器等,秦漢釉陶到唐宋三彩,陶器在中國源遠流長;從商代晚期的原始青瓷、漢魏青瓷到隋唐白瓷、宋元名瓷,歷代都有著名的陶瓷窯口,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陶瓷文化。
  • 沿黃九省(區)第五屆「黃河頌」書畫展下周亮相我市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進一步推動沿黃河九省(區)文化交流,12月22日到27日,「喜迎百年頌黃河 翰墨飄香繪青山」青山區迎新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沿黃九省(區)第五屆「黃河頌」書畫展將在包頭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展」在河南鄭州開幕
    為了用陶瓷講述黃河故事,用陶瓷展現黃河文化的雄渾強勁、源遠流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展」,於8月25日在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幕。
  • 民勤劉平作品榮獲第十五屆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
    近日,在2020甘肅省工藝美術作品展暨第十五屆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評審活動中,民勤縣文化館退休副研究館員、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平創作的作品榮獲大獎。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劉 平劉平,民勤縣雙茨科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民勤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
  • 「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 沿黃九...
    搭建平臺,共商構建發展共同體「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大河滔滔,哺育了中華兒女,孕育了中華文明。隨著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提出,以黃河為紐帶聚力謀劃,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落地項目成為了沿黃省(區)的共同課題。
  • 「大河上下,生生不息」——沿黃九省區非遺項目弘揚黃河文化
    新華社記者王志攝新華社濟南10月28日電 「最早時沒橋沒車,生活在黃河兩岸的祖輩們都是用羊皮筏子渡人和運輸貨物。後來隨著架橋、修路通車,羊皮筏子使用越來越少,但現在成了黃河旅遊的網紅體驗項目。」今年68歲的張德寶是甘肅省蘭州市羊皮筏子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對這一黃河古老水上運輸工具的「前世今生」甚是熟悉。
  • 致敬黃河|大河上下
    在黃河5464公裡的奔流中,我們看到黃河源頭的滿天星辰,也看到黃河入海口噴薄的日出;聽過黃河岸邊的敕勒歌,也一同唱起黃土地的信天遊;翻過紅旗漫捲的六盤山,也走過沙漠邊的無定河;我們看大河蜿蜒,也看大河奔騰,看大河上下是中國之中的氣壯山河。從巴顏喀拉山的涓涓細流到「百川之首」「四瀆之宗」,泉水從遠古洪荒的時候就汩汩地流動,衝破了寂寞和原始的禁錮,造就了一瀉萬裡的江河奔流。
  • 譜寫新時代「黃河大合唱」新篇章—黃河流域各省區探索有地域特色...
    從6月份開始,持續120天、1000餘場的「樂動金城 聲醉蘭州」黃河之濱音樂展演餘音繞梁,「覽黃河風情 品精緻蘭州」為主題的第十屆黃河文化旅遊節又將上演。蘭州市民越來越感受到黃河帶來的幸福感。&nbsp&nbsp&nbsp&nbsp黃河甘肅段地處黃河上遊,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水源補給區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 加快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
    編者按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重要的經濟地帶和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戰場。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高度,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黃河在陝西境內全長719公裡。
  • 同飲黃河水,網媒深融合!沿黃河九省(區)和膠東經濟圈網媒聯盟在青...
    沿黃河九省(區)和膠東經濟圈網媒聯盟在青成立 2020-08-17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夏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紀實①:萬裡寫入...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西起巴顏喀拉山,東入渤海,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省區,全長5464公裡,是我國第二大河。奔騰不息的黃河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 「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暨世界旅遊聯盟·黃河對話」將於9月18日...
    記者從9月7日舉行的「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暨世界旅遊聯盟·黃河對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河·和·合」為主題的「大河論壇」將於9月18日—21日在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雲丘山景區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圍繞大河文明展開。
  • 甘肅: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文章
    (黃帆 攝)人民網蘭州6月3日電(黃帆)6月2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新聞發布會。甘肅省生態環保督察專員蔡桂星介紹了2019年度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調查情況。
  • 「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召開,沿黃九省...
    9月18日上午,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沿黃九省(區)文旅企業聯合主辦的「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作為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本次論壇以共建共商共享為理念,搭建沿黃九省(區)合作共享的文化展示、旅遊宣傳、產業合作、對話交流、投融資平臺。
  • 長江和黃河都發源於青海,誰流經的省區最多?
    再說黃河。黃河是我國最早稱為母親河的河流之一,我國勤勞的先民們於幾千年前就在黃河沿岸開墾,種植著他們的夢想,恩惠著子孫後代。直到南北朝時,黃河流域的經濟都在長江流域之上,直到唐宋後,黃河流域的經濟才逐漸放慢腳步,這是由戰爭等很多因素造成的。黃河全長5464公裡,是我國第二長的河流,世界第五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