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上下,生生不息」——沿黃九省區非遺項目弘揚黃河文化

2020-12-11 新華社新媒體

羊皮筏子承載了幾十代人勞動、生活和交通運輸的歷史使命。新華社記者王志攝

新華社濟南10月28日電 「最早時沒橋沒車,生活在黃河兩岸的祖輩們都是用羊皮筏子渡人和運輸貨物。後來隨著架橋、修路通車,羊皮筏子使用越來越少,但現在成了黃河旅遊的網紅體驗項目。」今年68歲的張德寶是甘肅省蘭州市羊皮筏子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對這一黃河古老水上運輸工具的「前世今生」甚是熟悉。

蘭州羊皮筏子由清朝興起,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等地。作為黃河兩岸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羊皮筏子承載了幾十代人勞動、生活和交通運輸的歷史使命。

「它的特點是只能順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張德寶告訴記者,羊皮筏子以羊皮為囊,經充氣、扎縛,以木架捆綁而成,最大的是有600個皮胎的載貨筏,最小的是有13個皮胎的載人筏。

「別看十幾個皮胎的載人筏子不大,但一個筏子能載6人,拖貨能拉2噸,在黃河上劈波斬浪,是黃河文化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張德寶說,現在他仍以製作羊皮筏子為生,在致富的同時把這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

材質獨特的羊皮筏子、色彩豔麗的澄城刺繡、製作精良的蒙古族馬具……10月23日至2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濟南舉辦,全面展示中國非遺保護傳承成果。作為本屆非遺博覽會的特色板塊之一,黃河流域振興傳統工藝展格外「吸睛」。

陝西藝人在整理澄城刺繡作品。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澄城刺繡是流行於陝西省澄城縣一帶的民間刺繡藝術,歷史悠久,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澄城刺繡繡品種類繁多,以枕頂、被面、鞋墊、圍裙等生活用品最為常見,紋樣簡潔大方,色彩明快豔麗,表達著對生命繁衍的謳歌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望。」陝西匠心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有限公司董事長、澄城刺繡生產性保護基地負責人王春莉說。

「大河上下,生生不息」。這條在中國地理版圖上洶湧奔流5000多公裡的大河,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9個省區。

本屆非遺博覽會黃河流域振興傳統工藝展選取了來自沿黃9省區的服飾、刺繡、技藝、演奏、戲曲、民間工藝等63個非遺傳統工藝項目,透過傳承至今的這些古老技藝,讓人們感受到悠久綿長的黃河文化。

一批非遺在與時俱進中煥發新的生命力。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宮燈繁榮發展於洛陽,有上千年的歷史。記者採訪了解到,洛陽宮燈看似簡單,製作起來卻十分複雜,從製作到成燈需經過七十多道工序。圓形宮燈作為洛陽宮燈的主打產品,在行銷全國各地的同時,還出口東南亞及歐美各國,古老的洛陽宮燈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今年58歲的額爾德尼巴雅爾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嘎魯圖鎮,他8歲起就跟著父親學習製作馬具,如今是家族第四代蒙古族馬具製作傳承人。

圖為額爾德尼巴雅爾。新華社記者王志攝

「隨著時代變遷,馬具的實際使用價值越來越小,但製作技藝的傳承並未斷代。從三年前起,我每周都會為本地小學教授馬具文化課。我製作的馬具還作為禮物贈送給了38個國家。」額爾德尼巴雅爾自豪地說。

張德寶、額爾德尼巴雅爾等非遺傳承人表示,沿黃九省區非遺項目的傳承延續,對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華夏文明在全球化視野下的發揚具有重要的意義。(記者王志、吳書光、葉婧、孫曉輝)

相關焦點

  • 「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 沿黃九...
    9月18日上午,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沿黃九省(區)文旅企業聯合主辦的「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作為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本次論壇以共建共商共享為理念,搭建沿黃九省(區)合作共享的文化展示、旅遊宣傳、產業合作、對話交流、投融資平臺。
  • 「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召開,沿黃九省...
    9月18日上午,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沿黃九省(區)文旅企業聯合主辦的「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作為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本次論壇以共建共商共享為理念,搭建沿黃九省(區)合作共享的文化展示、旅遊宣傳、產業合作、對話交流、投融資平臺。
  •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展開幕
    中國是陶瓷的故鄉,而中國陶器起源於黃河流域,從裴李崗文化到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有精美的彩陶、紅陶、黑陶器等,秦漢釉陶到唐宋三彩,陶器在中國源遠流長;從商代晚期的原始青瓷、漢魏青瓷到隋唐白瓷、宋元名瓷,歷代都有著名的陶瓷窯口,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陶瓷文化。
  • 講好「黃河故事」,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一年來,沿黃九省區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科學謀劃沿黃地區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努力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事業中貢獻文旅力量。
  • 致敬黃河|大河上下
    在黃河5464公裡的奔流中,我們看到黃河源頭的滿天星辰,也看到黃河入海口噴薄的日出;聽過黃河岸邊的敕勒歌,也一同唱起黃土地的信天遊;翻過紅旗漫捲的六盤山,也走過沙漠邊的無定河;我們看大河蜿蜒,也看大河奔騰,看大河上下是中國之中的氣壯山河。從巴顏喀拉山的涓涓細流到「百川之首」「四瀆之宗」,泉水從遠古洪荒的時候就汩汩地流動,衝破了寂寞和原始的禁錮,造就了一瀉萬裡的江河奔流。
  • 山東沿黃九市成立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遊聯盟
    中國網7月21日訊 7月17日,由濟南、淄博、東營、濟寧、泰安、德州、聊城、濱州、菏澤九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山東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遊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舜耕山莊舉行,啟動「千裡走黃河」系列活動。
  • 沿黃9省9家省級廣電媒體沿九曲黃河「高質量發展黃河行」融媒採訪...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9日訊 9月9日上午,「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濟南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奏響黃河大合唱,共建人民幸福河」,由中廣聯廣播新聞節目工作委員會指導,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山東綜合廣播、閃電新聞攜手其餘沿黃8省(區)廣播媒體共同聯辦。
  • 黃河魂——沿黃九省美術作品展12月15日在山西美術館開展
    黃河魂——沿黃九省美術作品展12月15日在山西美術館開展12月15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山西省書畫院、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黃河魂——沿黃九省美術作品展」在山西美術館開展。
  • 美圖|第十二屆「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獲獎攝影作品展開展
    1990年,「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攝影作品展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創辦,成為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與內蒙古、河南、青海、甘肅、四川、寧夏、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九省區文化館和藝術攝影學會承辦的大型攝影展覽,迄今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已成為黃河流域的一個文化品牌。
  •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獲獎攝影作品開展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中國網12月9日訊 11月30日,第十二屆「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獲獎攝影作品展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館開展,展出的72幅獲獎作品,延續了往屆展覽宗旨——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九省區的攝影人把手中的鏡頭聚焦於身邊的母親河,用影像的方式表現中華兒女對黃河流域壯麗山川的熱愛,對兩岸風土民俗的鐘情,對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讚美,體現出黃河文化的宏大厚重和源遠流長,表達出黃河流域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和諧共生的崇高生活理念,為促進黃河流域文化的傳承、傳播和交流,繁榮新時代文化藝術創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 黃河文化:燦若星辰 光耀大河
    目前,博物館水文化展陳提升項目已初步通過水利部審核。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進展迅速,功能定位、選址、建設規模和投資方都已經確定。  王建平帶隊編制了《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方案綱要(草案)》《黃河國家博物館展陳框架(草案)》等。
  •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展」在河南鄭州開幕
    為了用陶瓷講述黃河故事,用陶瓷展現黃河文化的雄渾強勁、源遠流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展」,於8月25日在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幕。
  • 沿黃9省區齊聚文博會,奏響「黃河大合唱」
    沿黃9省區齊聚文博會,奏響「黃河大合唱」 2019-12-08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甘肅省文化館榮獲「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
    9月25日,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河南、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文化館、河南省藝術攝影學會承辦的「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在河南藝術中心文化館展廳開幕
  • 青海省「黃河·河湟文化」 惠民消費季活動方案
    「雙城記」創意路演嘉年華上海站活動;青海非遺項目創意宣傳活動;構建青海四季產品矩陣活動;青海旅遊四季線上營銷活動;廣告投放與新媒體投放  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  承辦單位:攜程集團  4.,進行巡展省內重點是西寧市海東市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玉樹市同仁縣海晏縣門源縣貴德縣等16個市(縣);省外重點是各市州縣的對口幫扶單位  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  承辦單位:青海牧土雪龍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  7.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河湟文化」主題創作活動6—10月,開展「黃河·河湟」書畫主題創作活動積極對接中國國家畫院
  • 金視界|看「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攝影人聚焦母親河
    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文化館、河南省藝術攝影學會承辦的「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在河南藝術中心文化館展廳開幕。    黃河流域九省(區)的攝影人把手中的鏡頭聚焦母親河,聚焦兩岸群眾的生產生活,聚焦「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曆程,以「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己任,主動承擔起記錄這場偉大變遷的神聖使命。
  • 【兩會特刊】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沿黃九省區省級黨報聯動...
    王文保代表王文保代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山西日報記者 李煉千百年來,九曲黃河奔騰向前,在山西境內一瀉千裡、呼嘯奔騰而過,給三晉大地留下了波瀾壯闊的美景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
  • 【網上展廳】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 藝術展三等獎...
    【網上展廳】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 藝術展三等獎作品賞析 2020-10-14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雲端開啟黃河寶藏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在禹州舉辦...
    12月22日,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河南省聯合騰訊文旅推出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正式上線,上線儀式在河南禹州市舉行。圖為國家級非遺項目鈞瓷燒制技藝(禹州)代表性傳承人高丙建、國家級非遺項目汴繡(開封)代表性傳承人程曼萍與澳門先鋒設計師李浩強共同打造的黃河之禮·福慧圓滿鈞瓷茶具套裝禮盒(左邊海報)、黃河之禮·汴京八景汴繡絲巾套裝禮盒(右邊海報
  • 「大河上下」——第十二屆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獲獎作品韓城...
    「大河上下」黃河流域九省(區)藝術攝影展是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與河南、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山東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九省(區)文化館與藝術攝影學(協)會輪流承辦的大型攝影展覽,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