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黃9省9家省級廣電媒體沿九曲黃河「高質量發展黃河行」融媒採訪...

2021-01-22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9日訊 9月9日上午,「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濟南舉行。

此次活動主題為「奏響黃河大合唱,共建人民幸福河」,由中廣聯廣播新聞節目工作委員會指導,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山東綜合廣播、閃電新聞攜手其餘沿黃8省(區)廣播媒體共同聯辦。中廣聯相關領導,沿黃九省(區)省級新聞廣播總監、記者,山東盛陽控股集團、金沂蒙集團贊助方代表組成50人採訪團從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出發,溯流而上,途經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最終抵達黃河發源地——青海三江源。整個活動採取自駕採訪形式,12天的行程共計約7000公裡。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9個省區,全長5464公裡,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黃河流域省份2018年底總人口4.2億,佔全國30.3%;地區生產總值23.9萬億元,佔全國26.5%。黃河平,天下寧。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媒體記者深入到沿黃九省區城市鄉村,親自走、親眼看、親口問、親耳聽、親身體驗,通過調查採訪,綜合運用融媒傳播手段,通過鮮活的人物、震撼的故事、真實的現場、真切的細節,用細膩的筆觸、感人的畫面、動情的聲音,講好沿黃各省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故事」,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參加本次活動的山西綜合廣播記者張銳向閃電新聞記者說:「我們走過黃河沿岸,通過行進式的採訪,用我們的鏡頭和筆觸,來記錄發生在黃河流域的脫貧攻堅、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個故事。」參加本次活動的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記者叢潤祺說,在黃河行的路程之中走過各省,能夠感受黃河不同流域的文化和故事,自己也會做好一名融媒體記者的責任和擔當,努力見證黃河發展、講好黃河故事。

閃電新聞記者 葉金巖 劉茜 報導

相關焦點

  • 同飲黃河水,網媒深融合!沿黃河九省(區)和膠東經濟圈網媒聯盟在青...
    沿黃河九省(區)和膠東經濟圈網媒聯盟在青成立 2020-08-17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沿黃9省區齊聚文博會,奏響「黃河大合唱」
    沿黃9省區齊聚文博會,奏響「黃河大合唱」 2019-12-08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唱響黃河好聲音!「黃河岸邊我的家」主題採訪活動在焦作啟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實習生 趙豐暉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政策東風之下,在沿黃各地奮力實現黃河流域大發展的氛圍之中,6月9日上午,「黃河岸邊我的家」主題採訪活動在焦作市啟動。
  • 【兩會特刊】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沿黃九省區省級黨報聯動...
    ,河套白酒走出國門,河套麵粉走進北上廣,河套番茄醬暢銷歐美,現代版的綠色農牧業熠熠生輝……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理念,內蒙古沿黃地區的生態、生活、生產發生了全方位變革。
  • 水利部推進沿黃9省區完善黃河流域河湖長制組織體系
    8月2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水利部獲悉,水利部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黃河流域完善河長制湖長制組織體系工作推進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在會議上要求,沿黃9省(自治區)要進一步完善黃河流域河湖長制組織體系,推進黃河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和採砂專項整治,促進黃河流域河長制湖長制工作
  • 去年沿黃9市新動能創造的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近50%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張雨鑫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於9月25日上午召開「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系列發布會第八場,邀請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山東黃河河務局負責同志介紹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 「沿黃生態廊道一線行」大型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
    今天上午,洛陽市「沿黃生態廊道一線行」大型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在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啟動。  今天上午,洛陽市「沿黃生態廊道一線行」大型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在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啟動。  活動由洛陽市委宣傳部、洛陽市發改委聯合組織,將充分宣傳展示洛陽市沿黃縣區生態廊道建設成效,交流互鑑經驗做法和工作舉措,引導沿黃地區幹部群眾錨定目標、群策群力、鬥志昂揚投入到生態廊道建設之中,為將沿黃廊道打造成為生態大道、致富大道、幸福大道提供輿論支持。  本次活動由洛陽日報報業集團、洛陽廣播電視臺及部分中央駐豫媒體、省級媒體共同參與。
  • 百萬青年沿黃生態產業發展協作行動啟動
    8月16日,百萬青年沿黃生態產業發展協作行動(以下簡稱「協作行動」)啟動儀式在黃河博物館舉行。在豫全國青聯委員、學聯代表、「河小青」「河小識」等7個項目團隊代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社會實踐團隊代表等參加啟動儀式。
  • 甘肅:入黃河泥沙量減幅達50% 沿黃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圖為2020年9月3日,俯瞰黃河蘭州段。 高瑩 攝中新網蘭州9月4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第三次會議3日至4日在甘肅蘭州和甘南舉行。會議披露,甘肅入黃泥沙含量由20年前年均4880萬噸減少至去年的2254萬噸,減幅達50%以上。黃河甘肅段四大水系14條河流34個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7.1%,甘肅境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正在向縱深推進。全長約5464公裡的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等中國9個省區,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東營|「黃河入海流——山東省沿黃九市政協書畫聯誼展覽」開幕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4日訊 9月13日, 「黃河入海流——山東省沿黃九市政協書畫聯誼展覽」開幕式在東營市政協文史館舉行。濟南市政協副主席張作平,菏澤市政協主席單立新,東營市政協主席陳澤浦以及沿黃其他地市政協分管領導、書畫家出席開幕式。陳澤浦致歡迎詞,田青雲主持。
  • 「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 沿黃九...
    搭建平臺,共商構建發展共同體「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大河滔滔,哺育了中華兒女,孕育了中華文明。隨著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提出,以黃河為紐帶聚力謀劃,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落地項目成為了沿黃省(區)的共同課題。
  • 2020年鄭焦黃河自行車公開賽滎陽啟幕
    旨在深入挖掘開發黃河流域體育文化,為促進鄭焦兩地經濟社會融合,推動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體育力量。滎陽位於黃河中下遊分界處,東接省會鄭州,西望古都洛陽,南眺中嶽嵩山,北瀕九曲黃河,總面積943平方公裡,總人口71萬。近年來,滎陽市高度重視體育文化事業,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先後舉辦楚河漢界世界棋王賽等重大賽事,榮獲「首批全國體育先進縣」等榮譽稱號,城市影響力和對外美譽度不斷提升。
  • 山西永濟打造沿黃融合發展示範循環圈——做好「沿黃」綠色文章
    (資料圖片)立足「黃河沿岸、三晉門戶、文明之源、生態富地」的生態建設定位,近年來,山西省永濟市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地理優勢、文化積澱,以產業為支撐,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打造沿黃融合發展示範循環圈,推動優良生態、美麗城鄉、全域旅遊互促共進。「不是海,卻比海更美」,這是很多到過山西省永濟市伍姓湖的遊客對它的評價。
  • 從北京出發自駕遊去山西,換種玩法走沿黃公路看黃河
    山西國有A級景區向全國人民免首道門票已接近尾聲,雖然山西的冬天很冷,樹葉可能已基本掉光,但免門票的誘惑力還是挺大的,而且黃土高原自身的魅力也是無可比擬的,不看花花草草,不看鶯歌燕舞,單看氣勢洶湧的黃河就夠讓人心馳神往,熱血沸騰的。
  • 「大河報」明年河南省沿黃將建8個省級溼地公園2個國家級溼地公園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落實方面,沿黃7市1區將建設沿黃生態廊道3.6萬畝,黃河流域新設立8個省級溼地公園,建設2個國家級溼地公園。根據計劃,今冬明春,初步安排全省造林綠化任務699萬畝,其中新造林249萬畝,森林撫育450萬畝。
  • 黃河魂——沿黃九省美術作品展12月15日在山西美術館開展
    黃河魂——沿黃九省美術作品展12月15日在山西美術館開展12月15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山西省書畫院、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黃河魂——沿黃九省美術作品展」在山西美術館開展。
  • 齊魯風華 黃河新志丨地處黃河下遊 山東如何「力爭上遊」
    山東,這一北方大省探索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樣板區的真正價值,在於其身後所展現的治理黃河的理念和方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真正實現黃河造福人民。在推動黃河山東段大保護大治理上,山東呈現出整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方縮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治理黃河的山東之路映射的也是治理黃河的中國之路。
  • 「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召開,沿黃九省...
    沿黃九省(區)十一家大型文旅企業集團和山東省內的13家地市文旅企業的代表以及文旅專家出席。現場,有30家單位在論壇籤署合作協議,意向投資金額達130億元,並成立山東文化和旅遊產業聯盟。搭建平臺,共商構建發展共同體在2019年9月沿黃九省(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此次「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擴大了朋友圈,除沿黃九省(區)的大型文旅企業外,來自山東省內各市的文旅企業也齊聚泉城,共商構建沿黃文旅發展共同體,同時也著力推動各方合作邁向深入。
  • 「大河上下,生生不息」——沿黃九省區非遺項目弘揚黃河文化
    新華社記者王志攝新華社濟南10月28日電 「最早時沒橋沒車,生活在黃河兩岸的祖輩們都是用羊皮筏子渡人和運輸貨物。後來隨著架橋、修路通車,羊皮筏子使用越來越少,但現在成了黃河旅遊的網紅體驗項目。」今年68歲的張德寶是甘肅省蘭州市羊皮筏子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對這一黃河古老水上運輸工具的「前世今生」甚是熟悉。
  • 山東沿黃九市成立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遊聯盟
    中國網7月21日訊 7月17日,由濟南、淄博、東營、濟寧、泰安、德州、聊城、濱州、菏澤九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山東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遊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舜耕山莊舉行,啟動「千裡走黃河」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