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國家層面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這三個文件被統稱為健康中國行動有關文件。
個人、家庭、社會和政府都要行動起來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疾病譜不斷變化,不健康生活方式較為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問題日益突出。
為積極有效應對當前突出健康問題,必須關口前移。此次健康中國行動可概括為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在定位上,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二是在策略上,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三是在主體上,從依靠衛生健康系統向社會整體聯動轉變;四是在行動上,努力從宣傳倡導向全民參與、個人行動的轉變。
健康中國行動明確,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於7%和5%,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於90.86%和92.17%,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將對四類重大慢性病發起「攻堅戰」
此次健康中國行動將統籌推進15個重大專項行動。其中明確提出,將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這四類重大慢性病開展防治行動。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以這四類疾病為代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8%,導致的疾病負擔佔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
心腦血管疾病目前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全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腦卒中患者1300萬、冠心病患者1100萬。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行動文件給出了血壓監測、血脂檢測、自我健康管理、膳食、運動等建議,並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發病的自救措施。
癌症是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疾病。行動文件主要針對癌症預防、早期篩查及早診早治、規範化治療、康復和膳食指導等方面給出有關建議。
一些全社會關切的重大健康問題,如心理健康、中小學生的「小眼鏡」「小胖墩」等,也都被納入重大行動的視野中。以健康影響因素、重點人群、重點疾病問題為突破口,每個行動都設計了具體任務和目標,讓百姓看得懂、記得住。
推動健康中國行動文件落實,還要採取哪些措施?
❶明確「誰來推進」國家層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統籌推進組織實施,監測和考核相關工作。
❷「推進什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了應該由個人、家庭、社會、政府完成的主要指標,如到2022年和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
❸「怎麼去推進」要對主要指標、重點任務的實施進度進行監測,形成總體的監測評估報告,審定後要上報國務院,經其同意後每年度進行發布。
❹「推進情況怎麼樣」主要健康指標要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績效考核指標,綜合考核結果經過推進委員會審定以後要進行通報。
(綜合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