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樓市出臺新政,黃奇帆戳破真相

2020-10-16 老王說房產

最近,有一則數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就是在本身火熱的金九銀十期間,多地陸續出臺新規,例如唐山市明確表示二套房貸款佔比50%以上,三套房及以上則暫停貸款。本以為這就是結局,誰知在國慶結束之後,徐州、紹興不約而同出手商品房備案價格管理,限地價、競配建再次成為重點。與其同時截止9月份,全國前9月房地產調控累計次數高達403次,僅從這赤裸裸的數據來看,就足以證明本輪調控動真格,更是加劇政策市的形成。理論上來就,房價走向取決於供需關係,但事實證明在人口紅利輻射下,購房者的追捧加上政策傾斜,市場也就自然而然的火熱,房子是最有價值的投資並非是一句話空話。

本質上來講,今年上半年數據並不樂觀,更多的是成交量下行,二手房掛牌激增。就例如曾經多次「萬人搶房」的杭州,十一當天全市新房僅成交11套,二手房零成交,在數據慘澹的背後,我不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消費水平跟不上房價時,究竟是誰首當其衝?是市場交易凝固、橫盤趨勢降臨,還是透支性消費再度襲來,六個錢包買房充斥整個消費規模。

整體來看,在本輪調控多次加碼的背景下,熱點二三線城市陸續降溫,無論是市場成交還是開發商拿地,進度正在緩步下移,其次部分三四線城市供需關係出現拐點,疊加市場購買力發力,去庫存壓力極大,補貼式買房終究是無奈之舉。

從以上特殊背景來看,基本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市場趨於穩定,最關鍵因素在於政策定位清晰,這一點大家倒是不用擔心,前一段時間的地方城市約談、房地產座談會足以說明一切,打破現有格局是紅線;其次間接性政策將成為新一輪調控最大亮點,例如集體建設用地的入市、宅基地的確定,無論是哪一種,一旦形成規模效應,衝擊現有格局是必然的。

正是因為這些拐點的存在,明年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而這一股壓力一方面來自於房價的高低,畢竟房價走平即虧錢,另一方面來自於政策的壓迫感,例如房產稅的落地、徵信第2代系統的升級,留給炒房客的空間越來越小。

據最新數據顯示,前8個月全國新開工改造老小區2.78萬個,波及539.97萬戶。而在這樣背景下,棚戶區房子就顯得很尷尬,降價無人接盤,若是繼續持房,結果可想而知。這對於早在2017年前入手的人來說,正是套現之際卻面臨艱難抉擇,但不管如何選擇,房子越多虧錢越多是必然結果。

也許最關鍵一點就是消費規模出現真空階段,在居民槓桿率60.%、家庭財富70%都是房產、房價收入比均值為9.3前提下,請問老百姓手上還有錢接盤嗎?與其說購房群體猶豫不決、不買房,還不如說根本買不起,甚至六個錢包有些人都還沒有機會。

從以上2點來看,棚戶區房子的貶值和購房者的消費發力,使其市場交易周期拉長,買房影響力逐漸弱化,也許你手持10套房,但房子賣不出去就宛如紙面財富。與其說囤房者全面消失,還不如說支撐不下去,短期內套現概率性幾乎為零,長期持房又看不到希望,正處於無限焦慮中。

與此同時,最近樓市出臺新政,例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工作正式開始,和以往普查有點不一樣,那就是本次既查房又查人。據不少人猜測這次大動作是為房產稅落地提供最真實的數據,無論是人均面積還是套數作為起徵點,都將儘可能避開剛需群體;其次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機構降低住房貸款佔比,控制增長,也就說住房貸款的控制逐漸進入大家視線。

總的來說,比起舊改、消費發力,我更加期待房產稅的降臨,這也許才是對囤房者的直接衝擊。使其不賺錢並不是重點,虧錢才是最關鍵的。事實上對於這一點,黃奇帆戳破真相,明確表示近些年來調控逐漸加碼,而房價卻未出現實質性下跌,最直接原因就是城市經濟對房地產經濟的依賴性,去年全國賣地收入超過千億的城市就有16個,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高房價正在反哺當地經濟。

對此在我看來,這一段話說透了市場本質,房價上漲就意味著這財富增值,最關鍵的是沒有任何風險。但大多數人似乎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難道所謂的高房價只能由後居者來接盤嗎?這顯然不符合經濟規律,任何商品的價值都基於市場流通,有人賣有人買,這才是真正的價格,並非是一味地增加自身槓桿。

相關焦點

  • 明年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央媒出臺新政,房價下跌底線明了
    理論上來講,就以我國樓市特殊背景來看,在過去人口紅利、政策輔助前提下,說到這裡其實大家會明白一個道理,此時高層再度重申「房住不炒」,最直接意思就是禁止打破現有格局,為明年布局做好鋪墊。結合當前多維度布局來看,其實大家可以得出一個信號,那就是明年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原因很簡單,從資金層面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央行行長易綱表示,不能讓老百姓手上票子變毛了,其意蘊深長。
  • 2021年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新規出臺,樓市或迎來拐點
    而去年樓市的變化似乎讓人們看到了樓市的拐點,首先在去年的第一季度大家基本都被隔離在家,房子的成交量幾乎為零,到了第二季度一些熱點樓市的開始回暖甚至過熱的情況,但很快國家出臺了調控政策,穩定了房價。而到了金九銀十開發商開始了一輪打折促銷潮,這讓很多人認為樓市確實開始出現拐點,不再像過去十幾年一樣只漲不跌。
  • 2021年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國家出臺新政,買房人天賜良機
    2021年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國家出臺新政,買房人天賜良機!囤房族的弊端開始變得突出,如果繼續持房恐怕血本無歸,狠心拋房降幅30%也許只是一個開始。
  • 明年起「囤房族」或將消失?樓市迎來4大轉變,兩類人要早做打算
    長期以來,炒房客、囤房族的大量存在,給樓市和社會都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不過,內行預測:明年起,炒房客、囤房族或全面消失。‍首先,樓市調控根本不會放鬆,調控政策的重點就是打擊投機炒房。如今,房地產調控已經持續了四年,樓市也已經逐步回歸平穩,儘管如此,調控仍舊沒有看到鬆綁的跡象,反而越來越嚴格了。
  • 明年起,樓市新規出臺,房產和現金雙雙貶值?黃奇帆戳破真相
    就以本輪調控來算,去庫存、棚改簡單粗暴席捲樓市,那些本身有住房需求的人價高者得,甚至那些還沒有需求的人也被迫出手,原因很簡單,房子多並不算壞事。而這一點似乎佐證了央行報告數據,在城鎮居民住房擁有率96%的背後,戶均1.5套,對此我不禁感嘆又拖後腿了。
  • 4大政策全面打擊,「囤房族」或全面消失,黃奇帆說出高房價實情
    正是這些「囤房者」的存在,擾亂了房地產行業的正常發展,打破了樓市的供求平衡,造成現在高房價的局面。為什麼現在的樓市越來越不利於「囤房者」生存,主要是近幾年來國家對樓市的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同時採取了4大政策對「囤房者」進行全面打擊,未來「囤房者」可能會全面消失。01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
  • 明年起,炒房客或「全面消失」,黃奇帆戳中要害
    炒房客或「全面消失」經濟學家馬光遠曾表達自己對樓市的看法事實上現在的樓市已經越來越不適合炒房客生存了,明年起,炒房客或「全面消失」,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為什麼說未來炒房客可能會全面消失,主要的原因就是二手房不好出售,二手房難以出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二手房的有價無市,有些房價虛高的城市,二手房房價雖然很高,但是這個房價真的難以賣出去,另一方面雖然二手房可以賣出去,但是市場上二手房掛牌量過高,導致很多自己的二手房競爭不過別人,也難以賣出去。
  • 樓市|二手遇冷房貸收緊,明年起囤房族、炒房客或將全部消失?
    03 樓市3大信號!明年起,炒房客將全面撤退自1998年住房改革開始後,20多年的時間裡,房價翻了近5倍,邁入萬元大關。對於一二線城市的購房者來說,房價上漲的觀感會更為直接。房地產進入調整期,信貸環境收緊,囤房族失去撬動房產的利器據央行調查統計司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其中擁有一套住房的佔比58.4%,兩套住房的佔比31%,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10.5%。
  • 2021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新規下,房價或將迎來轉折點
    過去房價大漲,除了樓市不斷增加需求以及物價本身上漲以外,炒房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根據今年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城鎮居民的住房持有率已經超過96%,說明樓市的整體需求已經很小。而另一方面,2017年有大學對於國內的住房空置率進行了研究,整體的住房空置率已經超過了20%的警戒線,因此這些多餘的「空置房」就是炒房客的傑作了。
  • 今明兩年,「囤房族」或將陷入艱難選擇,黃奇帆說出「關鍵因素」
    期盼著樓市放鬆調控的人也是「希望落空」。先是無錫,寧波,深圳等上半年樓市出現「反彈跡象」的城市被約談,然後,即刻出臺樓市收緊政策,深圳更是被稱為「史上最嚴調控」。接著就是部分炒作樓市的企業被罰款,被約談。8月份,央行和住建部召開房地產座談會,發布「三道紅線」,要求房企降負債,去槓桿。然後唐山,徐州,紹興等地紛紛加大調控力度。這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國家對於樓市的態度,只要是反彈,就會出臺政策壓下去。
  • 樓市再現3大信號,明年起,囤房族、炒房客或將「全面撤退」?
    也正因如此,房價上漲給許多人帶來了財富的增長,讓不少人著迷於買房囤房。不僅老百姓愛買房囤房,一些企業也持有大量的投資性房產。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826家,累計房產總值達到13340億,按一套房子100萬計算,相當於擁有130多萬套房子。長期以來,炒房客、囤房族的大量存在,給樓市和社會都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同時也催生了大量的空置房,白白浪費了房屋資源。
  • 「囤房族」或全面消失?樓市迎來2大逆轉,買不起房的人笑了
    最近,樓市動作不斷,即使是輕微的風吹草動,但在外界人士過分解讀下,總能凸顯不一樣的含義。例如相關部門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超額完成2000萬套棚改目標,與此同時舊改已改造老舊小區2.78萬個小區,佔年度目標70%。僅從這2個數據來看,我們可以清晰可以看出新舊調控周期的正式交棒,也許市場並未有明顯變化,但不得不說政策先行。
  • 樓市新規出臺,從明年開始,囤房一族或將全面消失
    針對高房價問題,這麼多年來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房子供不應求、有人說是地價昂貴、有人還說是因為炒房客的炒作等等,的確這些原因也是造成房價持續上漲的原因,但卻不是本質原因,黃奇帆曾說過:調控逐漸升級,房價雖然出現下跌,但是房價並沒有出現實質性的下跌,且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城市經濟對土地的依賴性太大,來自土地財政的資金滿足感使樓市無法拒絕,甚至在關鍵時期,房地產還在刺激市場,所以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房價能一直漲這麼高,也能解釋現在房價下跌但是並沒有下跌多少的原因。
  • 明年起,樓市一錘定音,你的房子或將貶值,黃奇帆戳破真相
    僅從這一點來看,就基本可以斷定今年樓市很難,如果說去年開發商是通過以價換量得到了16萬億的市場規模,請問此時此刻還剩下什麼?也許答案只剩下購房者的市場預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內心仍痴迷炒房賺錢,拼盡全力也要湊成首付。表面上來看,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現實很殘酷,客觀來講,房奴的生活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美好,每月的房貸和家庭生活成本,似乎成為最後一根稻草,也許只有那10%的人努力而幸福的活著。
  • 明年起,囤房族或將「逐步消失」?專家表示:樓市幾大信號已顯露
    來源:投資與理財原標題:明年起,囤房族或將「逐步消失」?專家表示:樓市幾大信號已顯露現在的囤房族等同於炒房族。他們通過金融槓桿,囤積了大量房源,既不出租,也不出售,就把房產空置在一邊,人為導致房產資源的空缺,各城市房價的不斷上漲。資料顯示,國內的一線城市房產空置率在20%,而二三線城市空置率更是高達30%-40%,而小縣城的空置率則更高。
  • 囤房族或消失?明年起,新規下,這2類房子不再是鐵飯碗
    在調控加碼的背後,不再是炒房客,不再是80後群體,相反90後群體正在撐起新一輪市場規模,買房結婚、工作買房已然成為人生中一道必選題。但有一句話大家請明白,那就是商品的價值體現基於消費水平的水平,反饋到市場,難道這一次囤房族或全面消失?
  • 樓市已經大局已定?還存在兩大問題,明年起「屯房族」或全面消失
    明年起,「囤房族」將全面消失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樓市能讓這些「囤房族」掙得盆滿缽滿,也能讓這些「囤房族」虧得一塌糊塗。過去為什麼囤房能夠掙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價的快速上漲,他們依靠短時間內房價上漲來賺取差價,即使除去交易稅和貸款利息也能大賺一筆。但是如今樓市發生了一些轉變,讓這些地區房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只能慢慢退出樓市。01.房價逐漸趨於穩定。房價逐漸趨於穩定,全國的房價也呈現有漲有跌的態勢,這對「囤房族」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 明年起,囤房族或將「全面撤退」?三大信號出現,買房人天賜良機
    也就是說在有限的房產資源下,「囤房族」似乎成為此次調控的關鍵,一方面極大遏制炒房風氣,在房價下跌趨勢下,願意主動入市的人只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解放空置房市場,讓市場供大於求,也許這才是萬全之策。也正因如此,國家出臺新政,直接確定未來5年內的市場輪廓,尤其是這三大信號
  • 樓市新規出臺,黃奇帆戳中要害!房價要下跌了嗎?
    黃奇帆表示:調控逐漸加碼,房價雖然出現下跌,但是房價並沒有出現實質性的下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城市經濟對房地產行業有了依賴性,來自於土地財政的資金滿足感使其無法拒絕樓市發展,甚至在關鍵時刻,刺激市場才是必然趨勢。其實黃奇帆的這個回答就可以解釋清楚為什麼房價能夠一直漲到這麼高,也能解釋現在房價下跌但是並沒有下跌多少的原因。
  • 黃奇帆「戳破」真相
    「國寶級」房地產、經濟學專家黃奇帆2019年在一場重要論壇上僅用14字就「戳破」了真相:炒高房價的主要動力就是炒地皮。不得不說,這一次黃奇帆終於說出了實話!「戳破」,那麼未來到底該採取何種措施有效降房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