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馬光遠曾表達自己對樓市的看法:閉眼炒房的時代已經完全結束,投資房產需謹慎,不要把過去靠運氣掙來的錢都賠進去。
馬光遠的態度很明確,房價普漲的時代已經過去,炒房客不能再閉著眼買房,閉著眼買房可能就會把過去靠運氣掙的錢虧進去。事實上現在的樓市已經越來越不適合炒房客生存了,明年起,炒房客或「全面消失」,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01房價已經逐漸平穩下來。
從2019年開始,樓市就開始逐漸趨於平穩,樓市平穩就意味著樓市正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這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好處,也是購房者很願意看到的場景,但是對炒房客而言就沒那麼樂觀。炒房客不願意看到房價平穩,房價平穩基本就意味著房價在短時間內不會大漲或者大跌,炒房客獲利的唯一方式就是房價大幅上漲,房價平穩對炒房客而言就意味著賠錢。很多炒房客都是高槓桿投資,可能連交首付的錢都是借錢或者貸款,他們在投資房產的時候對房價有一個上漲的預期,才敢選擇這樣風險的投資。
炒房的成本其實是挺高的,買房和賣房都需要交稅,房貸利息也不是小數目,如果投資房產的錢是借貸的錢,還需要承擔利息,總的算下來,炒房的風險還是很高的。過去人們的印象中炒房就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過去房價是全國普漲的,過去樓市環境決定了炒房一定會掙錢,如今房價普漲的時代已經過去,樓市進入新的時代,現在的房價以平穩為主,炒房根本就無利可圖,炒房客哪裡還有生存空間。
02二手房掛牌量居高不下,二手房有價無市。
為什麼說未來炒房客可能會全面消失,主要的原因就是二手房不好出售,二手房難以出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二手房的有價無市,有些房價虛高的城市,二手房房價雖然很高,但是這個房價真的難以賣出去,另一方面雖然二手房可以賣出去,但是市場上二手房掛牌量過高,導致很多自己的二手房競爭不過別人,也難以賣出去。
我們可以看一看下某平臺的二手房掛牌量數據:北京二手房掛牌數量為9.5萬套,上海二手房掛牌數量為5.7萬套,天津二手房掛牌數為14.6萬套,鄭州二手房掛牌數量為11.1萬套,成都二手房掛牌數量為13.4萬套,重慶二手房掛牌數量為16.6萬套。以上城市都是我們國家比較重要的城市,除了上海的二手房掛牌數量相對小一點,其他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都嚴重偏高。在二手房掛牌量偏高的情況下,二手房不好賣是正常的現象,一套二手房可能需要等好幾年才能賣出去,對於資金壓力比較大的炒房客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03樓市調控不斷升級,炒房客或無處生存。
我們國家出臺一系列的調控政策,最終的目的就是打擊炒房客和炒房團,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雖然現在我們國家還沒有非常完善的打擊炒房和囤房的政策,但是現在各種限購、限售和限價政策也讓炒房客難以生存。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樓市進入寒冬,很多專家預測國家會暫時放鬆調控讓房地產行業慢慢回暖,但是國家的態度很堅決,上半年央媒多次強調房住不炒,很多地方政府放鬆調控的政策最終都是一日遊,下半年深圳又出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同時部分城市也跟著升級調控。從今年的樓市調控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因為樓市的困境而放鬆,反而在樓市有所回暖的時候有所收緊,在這種情況下,樓市留給炒房客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如今的樓市已經逐漸穩定下來,但是房價還是居高不下,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買房依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有專家預測,我們現在的空置房已經夠5億人居住,房子已經過剩,但問題是房價依然處於高位。根據我們的常識,如果一個商品供大於求的時候,這個商品的價格應該會下跌,房價好像並不符合這個規律,在房子過剩的情況下,反而有部分城市的房價在逆勢上漲。
關於高房價的問題,黃奇帆直接戳中要害,他是這樣說的:調控逐漸加碼,房價雖然出現下跌,但是房價並沒有出現實質性的下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城市經濟對房地產行業有了依賴性,來自於土地財政的資金滿足感使其無法拒絕樓市發展,甚至在關鍵時刻,刺激市場才是必然趨勢。黃奇帆一句話說出了高房價的本質問題,從黃奇帆的觀點中可以看出,中央對樓市調控的力度是逐漸加大的,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在財政上依賴土地財政,部分城市在經濟上依賴房地產行業,但是這種情況正在慢慢好轉。
儘管有部分城市的發展依賴房地產行業,但是最近越來越多城市主動進行樓市調控的升級,也可以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準備擺脫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這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是好的趨勢。
同時現在的樓市已經逐漸不適合炒房客生存,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炒房客的數量會越來越少,房價也會慢慢回歸到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