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現在的房價,又看看現在的工資水平,讓我不禁疑惑,現在買房子的人怎麼這麼有錢呢?可能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很多人不管房價高低都得想辦法去買房子,因為房子對於國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下半生。比如現如今談戀愛、結婚、孩子上學和社會福利待遇等等都需要房子,所以很多人就算買不起房子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買房。現如今這麼高的房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現在肯定不是因為供給小於需求了。
根據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有96%都已經有房子,而且城鎮家庭戶均1.5套房子。從這個數據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住房已經過剩,二是住房資源分布不均衡。要知道,這個僅僅只是按城鎮家庭來算的,並沒有算農業戶口的人。現如城市中農村戶口的人還錢嗎?非常多,就比如筆者就是農業戶口,筆者的高中同學,一個班100多人基本上都是農業戶口,考上大學後基本上都留在了城市工作。所以,現在有房子的人很多,沒有房子的人同樣很多。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買不起房子的越來越多,而且是越來越買不起房子,而買得起房子的人呢?他們的房子越來越多。可以說,由於房價的不斷上漲,導致現如今貧富差距在極速擴大。
如果僅僅把房子當作一個金融產品來看,投資房子的收益確實很高。把房子當作一隻股票的話,那就是一隻20多年的大牛股。如果想實體商品中找到一個和房子價格漲幅相提並論的商品的話,那就應該只有豬肉的價格了。很多人知道後都調侃說,能夠打敗房價的就只有「二師兄」了。但是房子卻和豬肉不同,豬肉漲價了,人們可以選擇不吃或者少吃豬肉,因為豬肉不是人們的必需品,有很多可以代替的產品。而房子不同,雖然買不起房子可以租房,但是現在還沒有實現「租售同權」,而且談戀愛結婚也都需要房子。所以房子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暫時還沒有替代的物品。現如今,房價居高不下,買不起房子的剛需壓力非常大。就算有剛需買了房子,也是背負了巨額房貸,以後每個月的壓力都非常大,生活品質大大降低。可以說,高房價給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影響,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這種感受可能現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深有體會吧!
但是,房價真的會一直上漲下去嗎?如果這樣問,那些一直看漲房價的人可能也會冷靜下來思考。答案很明顯,不會。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房價上漲到一定高度也會開始下跌。其實咱們還是要回到最開始的地方來判斷房價是否還有上漲空間,那就是房子到底是用來幹嘛的?房子是給人居住的,就算是被賦予的學位、福利待遇等附加屬性也是需要人來享用。所以人口才是最終決定房價是漲是跌的因素。但是現在的事實是人口紅利正在慢慢消失,不少城市已經出現房多人少的現象,住房資源供大於求。大量房源現如今還都集中在炒房客手中,但是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不松反緊的大環境下,房價走勢越來越穩定,房價過高的區域也開始慢慢回調。
對於投資客來說,投資房子就是為了掙錢,現如今房價不漲反跌,房子持有成本也越來越高,比如房貸利息、資金成本、物業費、買房成本和折舊,未來還可能出臺空置稅和房產稅,這導致現在他們持有房產時間越久,虧損越多。就比如筆者的一個朋友,在2017年買了一套房子120㎡,現在近4年過去了,房價每漲反而降了1000元左右。現在想賠錢轉售出q去,就算是標價比自己買時的價格低1000元,也是沒人諮詢。房產中介告訴他,想賣房可能還要再降1000元。我這個朋友4年下來還的房貸利息近20萬,加上契稅、維修基金、物業費成本已經超過了25萬元。沒有算首付和還的房貸的資金成本,就算存到銀行利息也得有6萬左右。現在如果再便宜2000元出售,那麼我這個朋友差不多虧損了近55萬元。可見,炒房虧損也是非常誇張的事情。
這一輪調控政策從2016年9月開始到現在已經整整4年,在這期間不斷傳出調控政策放鬆的消息,也有一些當地政府不斷試探調控政策的3底線,但是國家一次又一次地強調「房住不炒」。特別是今年以來,在房地產行業遇到了空前的困難期,大部分人都認為調控政策會放鬆時,國家不但再次強調「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還再度收緊了部分城市的調控政策。可見,短時間內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是不會放鬆了,那麼這對於炒房客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房價還會像這兩年的走勢那樣再走幾年。所以明年的房價大概率和今年的房價走勢差不多,繼續慢慢回調。那麼炒房客也會和今年一樣大規模拋售自己多餘的房子。二手房流入市場,這也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目的之一。
其實不但如此,央行和住建部最近給房企融資劃定的「三條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觸發「一條紅線」就限制有息債務5%,如果觸發3條,開發商將不再新增有息負債。這個政策對於現如今的房企們來說真的是一個火燒眉毛的事情。房企現在必須得在這個政策開始實施之前加快回籠資金來降負債,現在融資已經只能解決房企目前資金鍊緊張的問題,卻不能降低負債率。所以現在房企只能通過降價促銷賣房回籠資金來降負債,而這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在房企們都降價促銷時,當然避免不了競爭了。所以,在今年最後幾個月和明年,可能房企降價促銷的力度會越來越大,也就是明年的房價可能會比今年更低一些。
那麼,房價到底能下跌多少呢?現在的房價雖然在下跌,但是下跌幅度並不大,和以前房價上漲時根本沒法比。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房價到底能夠下跌到什麼地步。關於這個問題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公開說,房價下跌不能超過20%,如果超過了20%,那麼大多數房企都將難以為繼。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曾說,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利潤水平就在20%左右,也就是說房價下跌超過20%時,房企們就會虧本。另外,融創集團董事長孫宏斌也在2019年的業績發布會上說,如果房價下跌超過30%,那我們就都死了(這裡的我們指的是房企)。從這可以看出,房價下跌的底線應該就是20%,像恆大地產的「7折」和「7.5折」促銷活動,大家都明白,實際折扣沒有這麼大。
當然了,這些都是房企老總說的話,也都是建立在房企們不虧本的前提下說的底線。但是其他行業做生意都是有賺有賠,為什麼房地產行業就只準掙錢呢?所以,隨著調控的持續不斷深入,未來房企也有可能出現虧本賣房的情況。特別是現如今資源收縮的三四線小縣城,這裡住房資源已經嚴重過剩,當未來房多人少現象嚴重時,房子賣不掉租不出去。那時,房價下跌可能就會出現不計成本的現象。
總結:根據現如今的樓市行情和調控政策,明年的房價走勢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就是在政策的調控下房價以穩定為主,房價偏高的區域穩定回調,當然也會有經濟發達區域城市房價上漲的現象。但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都將是以穩定為主。在這裡,筆者需要提醒讀者們,對於資源收縮、人口不斷流失的小城市,現如今房價可能是不降反漲,這本身就是一個反常現象。未來這裡的人口會不斷減少,但是房子卻是越建越多,那麼,未來房子給誰住、買給誰呢?所以,對於這類城市,未來房價下跌的底線在哪裡,誰也說不好。
歡迎關注本號,學習更多房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