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置業、候鳥養老……過去幾年,在外地買房以備「養老」,成為許多京城老年人的投資方向。而許多地產項目也高舉養老大旗,將客戶定位於中老年投資者。
只不過潮水退去,養老房的弊端也逐漸顯現,有景色無配套,距離遠打理難……買房養老已不如當初設想中那般美好。
老人生病 孩子飛躍半個中國
曬海鮮、曬水果、曬海景……孫淑英的微信朋友圈裡,滿是她在海南的幸福生活。2015年,與幾個朋友一起,孫淑英在海南買了「養老房」,當上了候鳥一族。每年入冬前飛到海南,四五月份才回京,按她的話說,是有些樂不思蜀了。
2018年底,是她和老伴兒第四次去海南「貓冬」,也是她第一次體會到異地養老的缺陷——醫療配套不到位,離家太遠,子女難照應。
孫淑英購買的養老房,位於海南省臨高縣,算不上最熱門的旅遊度假區,但也是養老地產集聚的新區之一。當初選擇這裡,孫淑英主要看中的是房屋相對臨海,房價、物價也比三亞等熱門景區低上不少:「鄰居很多都是候鳥養老族,共同語言挺多,平時結伴出去玩挺好。」
仗著自己身體不錯,孫淑英自告奮勇,把自己的孫子帶到海南,孩子還要在北京上班,孫子全靠自己與老伴兒負責。一個冬天,老兩口整天帶娃遊泳、吃海鮮,也算不亦樂乎。
沒承想,2019年春節前夕,孫淑英忽然有一天覺得喘不上氣,到醫院一查,是哮喘犯了。
「這裡比不了大城市,醫院資源還是差些。」除了縣醫院,孫淑英小區附近只有私人診所與衛生院,這下讓孫淑英犯了難。好好看病,就得回北京,湊合忍著,孩子沒人帶。看著兩頭忙活的老伴兒,孫淑英只得撥通兒子的電話求助。
「還好兒子給力,第二天就飛過來了,把孫子接走,我也能歇幾天。」緩了大半個月,孫淑英才算恢復過來,春節一家人又來到海南度假,臨到兒子回京,她卻不敢再把孫子留在身邊。畢竟自己一病,孩子就得飛躍大半個中國,一來一回的機票也要數千元,:「真要再出點問題怎麼辦?我心裡也沒底。」
「好在這次的病屬於慢病,如果是急病,我們老兩口不會開車,想去醫院都困難。」孫淑英坦言,從前看養老房,只關注景色環境,卻忽略了配套設施。而對於老年人來說,便捷的購物、醫療配套不可或缺,甚至當地醫院如何辦理北京醫保等問題,都應該在買房前打聽清楚,「現在想想,真在這裡養老是不大現實,趁著我們還玩得動,趕緊多玩幾年。等到身體不行了,還是得老老實實待在家。」
無人維護 度假先掃兩天房
「每次過去,我得先掃兩天房。」在陳建眼中,幾年前買的養老房,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塊「雞肋」,住著不方便,閒置又可惜:「去年我就是為了掃房才去的。」
回想起來,購買養老房多少有些衝動,陳建回憶,退休後自己有唱歌的愛好,每年夏天,歌友們也會組織到北戴河等北京周邊的景點旅遊活動。旅遊了幾次後,朋友中有幾個人都對北戴河地區有了好感,一來距離北京不遠,二來北戴河的環境也適合休閒娛樂。而房地產商大張旗鼓的宣傳,最終「撬開」了陳建的錢包。
「當時說的好處很多,房價比北京低很多,養老海景概念,我之前都沒聽說過。」看著宣傳材料中的美好願景,外加幾位朋友的鼓動,陳建最終購買了一套離海邊不遠的房產。
最初兩年的「蜜月期」,陳建覺得養老房買的很值。每到夏天,他就會邀請幾個朋友來到北戴河,唱唱歌打打牌,一玩就是一個月。
「新鮮勁兒過去後,就開始覺得有點麻煩了。」夏天的北戴河雖是避暑聖地,到了秋冬季節卻天氣寒冷,陳建發現,買來的養老房,最多住上幾個月,其餘時間幾乎都處於空置狀態:「別說我們不住,你到時候看看大街上也沒人。」
與購房前的宣傳不同,由於是旅遊淡季,空置期的房屋想要出租賺錢幾乎沒有可能,小區也沒有專人幫忙打理。外加上陳建年逾古稀,也沒有太多精力:「夏天一過,沒準這房子就空七八個月沒人管。」
「頭幾年我冬天還過去看看,這兩年我都懶得看了。」陳建坦言,由於房屋長期空置,狀態談不上太好,每到夏天,自己還要抽空打掃房間,因為沒有旁人幫忙,往往一打掃就是兩天。而與他一起買房的幾個朋友,或多或少都遇到了類似的窘境:「想想也是,如果天天有人幫你看著房子,當時房價就不會這麼便宜。」
「現在一比,還不如每年過來租房,或者住小旅館。」陳建算過一筆帳,自家周邊的一些小旅社,每天的房費僅百元左右,還能管上兩頓飯。一個月下來,費用大約兩三千元,算上交通等費用,每月花上5000元,能獲得的度假條件,對於要求不高的老年旅客已屬不錯。如此一算,陳建的養老房就談不上便宜了。
「我跟老伴兒商量了,沒準今年夏天過後,我們就把房子賣了。」陳建表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出遊對於老人是不錯的選擇,但異地置業還需要多了解當地情況,算好一筆經濟帳,「別光聽開發商忽悠」。
租金低廉 裝修出租難回本
養老房買了三年多,胡曉波至今一天沒有住過,房子還是毛坯的狀態,因為他算來算去,還是不值。
「房子是買給爸媽的,可現在他們給我帶娃,也去不了。」2015年底,胡曉波的父母動了異地購房養老的心思。胡曉波帶著爸媽轉了一圈,最終選定了青島郊區的一處房產。按照當時開發商的說法,該小區位處新開發區,未來升值潛力巨大,再加上環海的地理優勢,適合老年人來此旅遊、居住。
「離平時咱們印象中的青島,其實有點距離。」胡曉波看中的房產,距離青島八大關等著名景區,還有幾十公裡的路程,而這被開發商描述成「遠離人潮、鬧中取靜」。連著考察了兩趟,在爸媽拍板下,胡曉波買下了一套兩居室。
「感覺那兩年,養老房概念炒得特別火,我爸媽時不時就說誰誰又在外地買房了。」胡曉波分析,之所以養老房概念興起,一方面在於中老年人投資觀念的改變;另一方面則在於北京房價與外地房價差距巨大,「我媽老說,幾十萬就買套房,挺值。」
胡曉波笑言,自己經不住老人攛掇,外加也要「表表孝子的忠心」:「其實當時也合計過,如果來不了幾趟的話,還是住酒店值。」
事實也如胡曉波所預料,在異地養老概念退潮後,父母也很少再提去青島度假的事情。由於自己還要工作,青島房產的裝修也一拖再拖。
「房價便宜,裝修什麼的不便宜啊,還得有人在那盯著,算下來成本不低。」相比之下,周邊租房價格並沒有多大起色,一套兩居室的月租金僅在一千餘元:「裝修完出租回不了本,自己又住不了幾天。」
離得遠難打理不說,當地房地產政策也讓胡曉波摸不著頭腦:「每個地區的政策都不一樣,還經常變。如果不是特別關注,經常不明白怎麼回事。我們小區所在的區域就限購了,但跟北京的政策又不一樣。我爸媽研究了半天,至今也是糊裡糊塗。」
去年夏天,胡曉波去青島打理房子時發現,小區裡空置的房子仍然很多,「估計大家都和我們的情況差不多。」唯一讓胡曉波欣慰的是,自己所買的房產,確實如開發商所說升值「潛力巨大」:「我就這麼安慰爸媽說,雖然您沒住上,但比存銀行強。」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吳楠 編輯 辛宏
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