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中國》第四集《綠色家園》,天藍地綠的大美中國重現眼前

2020-12-26 網易新聞

(原標題:《輝煌中國》第四集《綠色家園》,天藍地綠的大美中國重現眼前)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22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四集《綠色家園》。這集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中國綠色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翻越海拔6000米的高原,下潛到南海300米以下的海底,穿過大興安嶺的密林,飛翔在華北大地的上空……五年來,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設美麗中國行動不斷升級提速,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大美中國,正在重回身邊,重現眼前。

西藏瑪旁雍錯是中國目前實測透明度最大的湖

溼地保護 全國性保護體系初見規模

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是物種生存、氣候調節不可替代的一種生態系統。

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必須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的生產能力,這些都被國家寫進了2013年實施的《溼地保護管理規定》。

自然修養、生態補償更加尊重自然規律的保護辦法。中國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已經從5年前的553個增加到602個,全國性的溼地保護體系初見規模。

人與動物怎樣和諧共處,大家的觀念現在變了。藏羚羊曾一度遭到捕獵,最嚴重的時候,數量從100萬隻下降到7萬隻。現在這裡已經恢復到20多萬隻。

回歸的不僅是藏羚羊,這五年,中國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都得到了有效保護。

綠色,讓生命跳動。巴音布魯克草原上,曾一度面臨退化危機的草場正在變綠,這裡出現了一個天鵝湖。繁殖季節,又有100多隻小天鵝在這裡出生。青藏高原腹地,7200多名牧民組成的專職管護員守護的三江源,雪豹、猞猁這些高原精靈又回來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流淌過的這片土地,水資源量增加84億立方米,溼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裡。長白山琿春的森林裡,遠紅外機捕捉到一隻成年東北豹帶著幼豹活動的景象。秦嶺山脈,野生大熊貓的樂園,人們在這裡發現了唯一一隻野生棕色大熊貓。

承德塞罕壩創造荒原變林海奇蹟

海洋生態 修復總投入超過1100億元

美麗的南海,全球存活率不足千分之一的小海龜被細心呵護。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修復已經開始從陸地向海洋拓展。

南海是世界第三大陸緣海,有著極為珍貴的珊瑚礁生態。珊瑚礁是生態修復的重要標誌,健康的珊瑚礁,可以吸收90%的海浪衝擊力,是海岸線的天然屏障,護佑著靠海而居、依海而生的百姓。

由於海水升溫、海水酸化、過度捕撈,全球的珊瑚礁目前都在急速退化,美麗的珊瑚礁還是生命孕育的溫床。超過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必須靠珊瑚礁棲息繁衍。中國的目標,是要讓海底的這片「熱帶雨林」重新變得搖曳多姿。

作為海洋大國,保護、建設300萬平方公裡的藍色國土,中國的海洋強國戰略已經啟動。最近五年,中國修復海洋生態總投入超過1100億元。全國海域水質優良比率,五年來從60.8%回升到73.4%,中國的海洋開發方式正在向循環利用轉變。

懷有敬畏之心,對大自然友善相待,這碧海藍天、潔淨沙灘就是它給予的最好回報與饋贈。今天的中國,正在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中國的沙化土地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裡,提前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長的奮鬥目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盛讚中國是全球治理沙化土地的典範。黃土高原,曾經生態最脆弱的土地變綠了,陝西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裡,還有被修復的礦山。

北京的藍天白雲正逐漸成為常態

空氣品質 以政策密度向汙染宣戰

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國,銷量、保有量都佔到了世界的一半,超過90萬輛新能源汽車,每年能減少300多萬噸一氧化碳等各類汙染物排放。2020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增長到500多萬輛。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藍天更多,是中國正在全力推進的大工程。

從2013年開始,中國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度向汙染宣戰。「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接連出臺。

五年來,京津冀地區空氣品質PM2.5濃度下降了33%。不只是京津冀,2013年到2016年,長三角PM2.5濃度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全國空氣品質達標的城市,從3個增加到了84個。2016年全國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78.8%。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每個中國人都在努力成為綠色生活的主角。盤子變乾淨了,環保袋多了,出行更環保了……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綠色,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

利用特殊氣候和地理條件建造的達坂城風力發電場

能源結構 用更多低碳改造方式大力調整

建設美麗中國,還要向高能耗、高汙染宣戰,把城市重新放入大自然。

淘汰落後產能,這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至關重要的一步,而且行動要快。僅2016年,中國就退出鋼鐵產能6500萬噸,退出煤炭產能2.9億噸。

為了人民的福祉,為了中國的未來,中央堅定的意志和覺醒化作一次次行動。中央環保督察組進入31個省市自治區,問責人數已超萬人。

五年來,中國初步建立起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生態環保制度框架。更多的企業,在依靠創新驅動引領綠色發展的激勵下,展開了生產流程的綠色再造。2016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了17.9%。

保護環境,還要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這又是一項大工程。中國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曾一度高達93.8%。粗放的生產利用方式嚴重威脅著環境。今天的中國,正在用更多的低碳改造方式大力調整能源結構。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節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國。2016年,水電、風電、核電和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所佔比重已達19.7%。為13多億人提供清潔能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承諾,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沒有哪個國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用如此大的魄力去兌現綠色發展的承諾。

人工造林 總面積位居全球之首

今天的中國人,對休養生息法則給出了新的詮釋。

作為中國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這五年來,中央對新一輪退耕還林,投資累計超過363億元,收穫也隨之而來。

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多重的修復辦法維護著國家森林生態安全。全國動員、全民植樹,近五年新造人工林4.47億畝,比五年前增長了21.3%,中國人工林總面積已達10.4億畝,位居全球之首。

從東北大小興安嶺,到西南橫斷山脈,每年造林一億畝的速度,正讓中國成為全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從純消耗到淨增長,這是質的飛躍。

在國土空間分類管制的新理念中,中國制定了3條紅線:生態功能的保障基線、環境質量的安全底線、自然資源的利用上線。它們在全國一張圖上被清晰勾勒。「山水林田湖草」作為生命共同體,終於不再被人為割裂開來。

生態紅線,第一次作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續發展的生命線被提出。一個山明水秀的美麗中國,也在大地、藍天、河流的點滴變化中,越來越近。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守住青山綠水,就守住了最好的資源。為子孫,為萬世,許下大美山川。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邁進生態文明的新時代,我們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園,正在成為一個天藍、地綠、水淨的大美中國。

(整理/記者高萌)

責編:漢網

(原標題:《輝煌中國》第四集《綠色家園》,天藍地綠的大美中國重現眼前)

本文來源:漢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第四屆綠博會|唐德智:共護綠水青山 共建綠色家園 共享綠色盛宴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林民 攝「生態之州·幸福黔南」,遊綠水青山,覽盛世百園,享綠博盛宴,贊生態之美。10月18日,在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開幕式上,黔南州委書記唐德智以「共護綠水青山 共建綠色家園 共享綠色盛宴」為主題發出綠色邀請。
  • 守護綠水青山 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山更青水更綠,讓中國更美麗。美麗的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園,從你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愛通過心靈在大地上傳遞。」在六五環境日即將到來之際,主題曲《讓中國更美麗》再次唱響大江南北。湛藍的天空、蜿蜒的河流、青青的草地,一幅醉人的美景伴隨美妙歌聲徐徐展現。
  • 天藍地綠家園美 事遂人和幸福甜
    村幹部介紹,在藍田瑤族鄉社前村、藍田村等地,當地村民真切感受到小河流域整治工程帶來的幸福感。原來,隨著藍田河治理工程的推進,河道沿岸的路段從髒亂地帶變成了水上公園,再加上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周圍的環境變得更美了。
  • 科技治霾,推動「天藍、地綠、水淨」(圖)
    (原標題:科技治霾,推動「天藍、地綠、水淨」(圖))
  • 天藍地綠實際控制人減持200萬股
    挖貝網訊 6月2日消息,天藍地綠(832641)實際控制人高文兵於2017年6月1日在股轉系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200萬股,股份減少5.43%,當前持股比例為52.72%。據了解,2017年6月1日天藍地綠實際控制人高文兵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完成200萬股的減持。權益變動前高文兵持股58.15%。,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52.72%。
  • 「天藍地綠水清」 深圳的靚麗名片
    深圳「天藍地綠水清」,得益於思想觀念上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全民生態環保意識,將生態環境好壞作為考評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把優化生態環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工作。
  • 航拍大片《輝煌中國》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60s宣傳片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將帶你領略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等一個個超級工程。今日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今晚8點,CCTV-1,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開播!航拍大片《輝煌中國》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宿遷打造一個會「呼吸」的綠色家園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人在綠中。12月11日上午,宿遷市委宣傳部、宿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開展的「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宿遷」線上系列新聞發布活動第8期如約而至。活動中,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劉江介紹了宿遷城市園林綠化、美麗鄉村等方面取得的碩果。
  • 建設美麗中國 共築綠色家園——寫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建設美麗中國 共築綠色家園——寫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斌、董峻、高敬、孔祥鑫  長城腳下,媯水河畔。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是本次世園會的主題,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不懈追求——  為了建設一個富饒而美麗的中國、給子孫後代留下山青水秀的好風光,億萬中國人民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下,秉持新發展理念,凝心聚力,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共建全球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
  • 天藍地綠2019半年報 營收大幅增長171.84%
    天藍地綠(832641)於今日發布(2019半年報)業績  據「新三板+」App AiLab顯示湖北天藍地綠生態科技股份
  • 天藍地綠今年上半年盈利39.65萬元 同比下降45.91%
    新三板在線 · 2017-08-16 · 文/陳蒙蒙   8月15日,天藍地綠(832641)發布2017年半年度報告。   新三板在線獲悉,天藍地綠於2015年6月16日掛牌新三板,主營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   (註:本文為新三板在線原創稿件,轉載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 湖南省長徐守盛談建設「美麗湖南」:天藍地綠水淨
    湖南省長徐守盛談建設「美麗湖南」:天藍地綠水淨   中新網長沙1月26日電(記者 李俊傑)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美麗中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共鳴。
  • 天藍地綠及聯合體中標22.5億項目 上半年業績下滑僅盈利40萬
    挖貝網訊 12月18日消息,新三板創新層企業天藍地綠(832641)近日發布中標公告,天藍地綠所屬聯合體確定為漢江仙桃城區段堤防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項目的中標人,中標金額高達22.51億元。據了解,上述項目的招標單位是仙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 為興安百姓打造天藍水清地綠的寧靜家園——內蒙古興安盟生態環境...
    (興安盟委宣傳部供圖)  水汙染防治: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優美環境,是群眾的期盼,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興安盟緊盯突出問題和關鍵環節施策發力,圍繞實現水汙染防治目標,深入實施「水十條」,加大力度統籌推進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突出抓好汙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不達標水體治理,確保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同時,加強治汙設施建設,加快補齊城鎮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
  • 植綠護綠愛綠 共建美麗永安——義務植樹倡議書
    為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植樹造林工作,創新義務植樹形式,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國土綠化美化,助推美麗永安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先行區建設,我市發出如下倡議:響應號召,做綠色永安的宣傳者。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淨的重要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形成全社會共同建設生態文明的良好局面。
  • 中國林大集團的綠色發展之路
    她,就是中國林大綠色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林大)。中國林大的前身金威集團,是香港著名的製衣企業,公司資產重組後按上市標準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公司秉承在經濟活動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高度統一的理念,經營業務主要立足於國內,並在北京建立了「中國林大」國內經營總部——北京萬富春森林資源發展有限公司。
  • 「兩山」之路看浙江 | 浙江高標準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讓天藍地綠...
    「兩山」之路看浙江 | 浙江高標準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讓天藍地綠水清成常態 2020-08-1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藍地綠2018年度營收大幅增長116.33% 淨利潤1203萬 每股收益0.33
    天藍地綠(832641)於今日發布(2018年度)業績報告,公司營業總收入90,438,241.57元,比去年同期(41,805,944.22)增長116.33%,歸屬於掛牌公司
  • 從習近平這10句話 讀懂美麗中國真諦
    這是習近平察看非法砂石碼頭整治復綠情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全社會都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我們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 《輝煌中國》第五集展示中國「天網工程」:守護百姓之「眼」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五集《共享小康》9月23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本集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