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廣播電視臺:柯仙爐 鄭 晟
■延平融媒
延平區借力古厝生態銀行、水生態銀行、鄉村藝術季、田園綜合體等多種創新模式,把當地自然生態、文化生態、水生態轉化為文旅資源,打造成為金山銀山的龍頭和鄉村振興的橋頭堡,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超越。
原來在城裡才能看到的咖啡館,如今在延平區巨口鄉谷園村也可以品嘗到咖啡了。這家咖啡館是由一棟古厝改造而成,11月7日舉行的2020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咖啡館的生意還很火爆。
古街咖啡館員工 翁羽
大概三四十杯左右 我感覺人很多,都很熱情。然後我覺得古厝看過去古色古香的,特別棒。
除了把古厝改造成咖啡館外,還有把古厝改造成為茶館、酒吧、藝術館、民宿等。眼前這棟中堂厝,是村民吳恆培的曾祖父蓋的,目前由6個兄弟繼承。因為兄弟們都在外創業或居住,古厝一直空閒著。延平區在巨口鄉成立「古厝生態銀行」後,他們就把中堂厝入股到「古厝生態銀行」,現在已修繕成了一家古樸的民宿。
延平區巨口鄉谷園村村民 吳恆培
原來我們這房子有的因為風大,有的瓦片都吹掉,現在裝修下是很滿意。為了國家發展旅遊業,作為我們中堂厝的主人也要支持他們。
同樣修繕為民宿的還有古厝進士院。進士院的主人張揚德介紹,歷史上谷園村曾出過2 位進士,因此就有了進士院、旗杆厝。
延平區巨口鄉谷園村村民 張揚德
這邊是旗杆厝的淵源。旅客來我們這裡,還感覺這裡也有一定的故事在裡面。我們這民居修復起來,然後能夠發展旅遊事業,我們村民也有一定的收入。
延平區巨口鄉有明清時期的古厝土厝600多座,當地借力「古厝生態銀行」,整合、盤活零散的古厝土厝,並通過藝術形式,賦予新的功能,創造新的價值。目前,巨口鄉已修繕古厝土厝100多座,吸引社會投資1.1億元,改造民宿300多間。
南平市巨福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歐孝偉
我們巨幅公司就是作為「古厝生態銀行」的實施平臺。以谷園為中心,輻射到嶺根、餘慶、還有九龍、巨口。基礎設施包括民宿發展,餐飲、住宿得到很大的提升,做到能留得住人,有地方吃,有地方玩。今年這幾個月來很明顯遊客增加了非常多。
古厝有故事,山水皆文章。近年來,延平區還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做好山水文章,在爐下鎮推出「水生態銀行」機制,盤活閩江源頭豐富的水資源,發展水上遊樂項目和水生態養殖項目。
位於下嵐村的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除了養出美味的「跑步魚」外,還打造成為一處休閒垂釣的示範基地,吸引了全國釣魚大賽在這裡舉辦和各地遊客前來參觀遊玩。
遊客 離休老幹部 徐飛燕
只要我身體會好,我一定要都來看一看,看一看我們青山綠水,特別是南平,感受我們的幸福,幸福的生活。
延平區樟林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 林順興
想不到現在有很多人休閒在我這裡釣魚,我也不要賣魚了,總的來說比以前賣魚收入還更高。
在斜溪村,「水生態銀行」整合了村裡的文化樓、涼亭公園、碼頭、倉庫、廠房等閒置資源,以租賃形式交由福建洲頭生態旅遊公司來統一開發經營,把「死」資產變「活」資源,發展延平湖水上遊樂、休閒度假、茶洋窯體驗等文旅項目。
福建洲頭生態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官戴永
為了迎接旅發大會,我們洲頭旅遊公司在餐飲、住宿、娛樂三大方面加大功夫。重點開發水上項目,有畫舫、摩託艇、快艇、四人腳踏船等,船隻接近20艘。
2018年以來,延平區先後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2屆全國郊野釣魚大賽、2屆中國龍舟公開賽總決賽等品牌文體活動,做大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多贏。打造因水而美、因美而富、因富而文明的「水美城市」,提升延平文旅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
來源:南平廣播電視臺新武夷
製作:延平區融媒體中心